付費限定

投機必然有零和遊戲的犧牲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股價上漲的要件是資金,必須有人願意拿錢出來投資(或投機)才會推動股價,再進一步追究才問為什麼願意拿錢出來投資,可能是因為殖利率夠高,股價(或本益比)低使報酬率相對誘人,或是因為預期未來獲利成長可望帶動市值成長而有好的報酬,或是單純因為股價看漲......等,如果企業基本面很好,但並沒有主力大戶或法人進場投資,股價也不會動,或相反的若是基本面不佳,卻有資金願意進場拉抬,股價仍可能大漲,中短期內基本面不一定是股價上漲的主因,獲得市場認同才是股價上漲的原因。
股票必須獲得多數投資人認同而願意投資才會上漲,問題是怎麼知道主力大戶或法人認同的是什麼股票?當然不知道,只是在正常情況下,主力大戶或法人和一般投資人一樣,追求的是較好的投資報酬,所以企業營運成長、基本面優異、股價較低等等這些條件也會受到大戶或法人的認同,正常的選股方向是找基本面具備投資價值的股票,這樣的股票即使暫時股價沒有上漲,未來也比較有機會可以獲得認同。
不過主力大戶或法人除了基本面的原因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會影響決策,例如作帳、避稅、季底或年度績效、或是董監改選等,交易的依據未必是依照基本面的狀況,也代表投資的獲利來源未必是基本面因素,而是有更多投機因素摻雜其中,由這個角度思考就必須了解,投機的內涵是零和遊戲,投機者的獲利就是市場上其他人(韭菜)的損失,當股市累積夠大的漲幅就會走到投機行情,這時是一般人要謹慎注意風險的時候。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21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給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30會員
1.5K內容數
<p>在這裡,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找到正確的理財關鍵字。</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俊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般而言投資人會把股價大漲長紅視為正面的訊號,不過並非每次的大漲長紅都屬於正面訊號,其中也具有風險的意涵。漲跌波動劇烈是一種市場情緒現象,擔心買不到或賣不掉才不計價的追漲或殺跌,隱含著貪婪或恐懼的情緒
思維習慣由半信半疑轉變成持續買進,不過,有時候市場已經轉變,市場的資金、籌碼狀態都已經和漲勢初期完全不同,投資人卻沒有調整想法,等到跌勢出現,還維持樂觀的想法,就有越套越深的危險。
景氣指標不是即時的資訊,但可以提供一個概略的方向,對於投資風險的判斷仍有幫助,在景氣領先指標綜合指數及不含趨勢指數同時下滑時期,投資股市的風險相對較高,應該盡量避免在股市投入過多資金
如果是需求降低,屬整體經濟景氣的問題,即使庫存隨著時間而逐漸去化,若需求沒有回升,企業獲利仍無法復甦,景氣谷底時間會延長,股市比較可能會是在低檔區間來回波動。
股價的中短期波動沒有規則可循,但常態是漲多會跌、跌深會反彈,即使看好前景,也不應因為主觀情緒的期待而覺得股價會持續上漲,累積達一定漲幅就得小心回跌的風險
股市裡的主流題材,或是景氣最熱絡的產業,就是資金匯聚,把價格抬升至太過於昂貴的程度,對於長期投資人而言,等於是把未來預期的獲利都已經實現,於是極可能會賣出股票先把獲利放口袋
一般而言投資人會把股價大漲長紅視為正面的訊號,不過並非每次的大漲長紅都屬於正面訊號,其中也具有風險的意涵。漲跌波動劇烈是一種市場情緒現象,擔心買不到或賣不掉才不計價的追漲或殺跌,隱含著貪婪或恐懼的情緒
思維習慣由半信半疑轉變成持續買進,不過,有時候市場已經轉變,市場的資金、籌碼狀態都已經和漲勢初期完全不同,投資人卻沒有調整想法,等到跌勢出現,還維持樂觀的想法,就有越套越深的危險。
景氣指標不是即時的資訊,但可以提供一個概略的方向,對於投資風險的判斷仍有幫助,在景氣領先指標綜合指數及不含趨勢指數同時下滑時期,投資股市的風險相對較高,應該盡量避免在股市投入過多資金
如果是需求降低,屬整體經濟景氣的問題,即使庫存隨著時間而逐漸去化,若需求沒有回升,企業獲利仍無法復甦,景氣谷底時間會延長,股市比較可能會是在低檔區間來回波動。
股價的中短期波動沒有規則可循,但常態是漲多會跌、跌深會反彈,即使看好前景,也不應因為主觀情緒的期待而覺得股價會持續上漲,累積達一定漲幅就得小心回跌的風險
股市裡的主流題材,或是景氣最熱絡的產業,就是資金匯聚,把價格抬升至太過於昂貴的程度,對於長期投資人而言,等於是把未來預期的獲利都已經實現,於是極可能會賣出股票先把獲利放口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我在意的從來不是多頭行情誰比我多賺幾個%,我真正在意的是當修正結束之後我有滿手資金進場買進優質股票並長抱。 財富重新分配機會的產生從來不是在多頭時期而是在空頭時期。 所有的投資書籍所傳授的觀念最終只有兩個字: 價格。 投資人總喜歡聽故事,但卻怯於解讀冷冰冰的數字,殊不知冰冷數字的背後可以帶來的
Thumbnail
今年的操作一直維持著不錯的節奏,或許和自己心境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在市場多頭之時賺錢本來就容易,但是,在這樣的市況之下,能夠有意識的選擇去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對於自己做這些選擇的理由,和可能產生的結果有清楚認知,最終卻會造成很大的差異。
Thumbnail
人們在股市熱絡的時候,願意冒著更大的風險高價搶進股票,認為冒著更大的風險,就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潤,仔細想想,事實真的如此嗎? 正確地來說,高風險「可能」帶來高報酬。 高風險投資會導致更不確定的結果,可能大賺或者大賠,也就是說,報酬的機率分布地更廣,而且絕不表示更高的報酬一定會實現,如果高風
Thumbnail
金融市場以投機性題材的順序是 1.股價創造消息,消息帶動人氣 懂得這個順序的操盤手,就不會陷入重複的人性循環 從30年前到現在的上市上櫃公司都是持續增加,所以題材都只會更多元化,消息更是十面埋伏各種劇情 2.股價漲來自題材,跌於事實 沒題材就算低本益比都沒有用,因為市場跟技術面只能靠鈔
為何買金融股 一般會想要持有金融股的投資人多半是認為金融股的波動較低且長年有配發股息,長期價值投資為主,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是為了賺價差,但這種的人相對少很多。   個人認為會想要買金融股的人本身就不是在追求打贏大盤報酬,因為金融股的特性屬於成熟性產業,本來就不預期會有大幅的產業成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幾天相信許多人雖然身在辦公室,但心可以能以隨著史上最大的大盤跌幅而死在股市裡,筆者早在數周前,早就已經對於整個市場一片樂觀向好的態度: 咖啡廳裡面隨處可聽的到高談闊論的股友... 目不識丁的媽媽滿口投資經,為帳上獲利沾沾自喜... 少年股神紛紛橫空出世... 最有印象的是在銀行辦貸款時,跟銀行承辦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我在意的從來不是多頭行情誰比我多賺幾個%,我真正在意的是當修正結束之後我有滿手資金進場買進優質股票並長抱。 財富重新分配機會的產生從來不是在多頭時期而是在空頭時期。 所有的投資書籍所傳授的觀念最終只有兩個字: 價格。 投資人總喜歡聽故事,但卻怯於解讀冷冰冰的數字,殊不知冰冷數字的背後可以帶來的
Thumbnail
今年的操作一直維持著不錯的節奏,或許和自己心境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在市場多頭之時賺錢本來就容易,但是,在這樣的市況之下,能夠有意識的選擇去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對於自己做這些選擇的理由,和可能產生的結果有清楚認知,最終卻會造成很大的差異。
Thumbnail
人們在股市熱絡的時候,願意冒著更大的風險高價搶進股票,認為冒著更大的風險,就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潤,仔細想想,事實真的如此嗎? 正確地來說,高風險「可能」帶來高報酬。 高風險投資會導致更不確定的結果,可能大賺或者大賠,也就是說,報酬的機率分布地更廣,而且絕不表示更高的報酬一定會實現,如果高風
Thumbnail
金融市場以投機性題材的順序是 1.股價創造消息,消息帶動人氣 懂得這個順序的操盤手,就不會陷入重複的人性循環 從30年前到現在的上市上櫃公司都是持續增加,所以題材都只會更多元化,消息更是十面埋伏各種劇情 2.股價漲來自題材,跌於事實 沒題材就算低本益比都沒有用,因為市場跟技術面只能靠鈔
為何買金融股 一般會想要持有金融股的投資人多半是認為金融股的波動較低且長年有配發股息,長期價值投資為主,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是為了賺價差,但這種的人相對少很多。   個人認為會想要買金融股的人本身就不是在追求打贏大盤報酬,因為金融股的特性屬於成熟性產業,本來就不預期會有大幅的產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