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企業應對環保的浪潮 — REnato lab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受訪者:REnato lab 執行長 王家祥
與談人:羅祖珍、蘇郁婷、謝書瑋、林耕樂、莊惟任
撰文記者:莊惟任
REnato lab 執行長王家祥/ REnato lab 提供
隨著國際環保意識的高漲,以及國內各項環保法規的施行,臺灣企業已然面臨一種更為深刻,且多層次的生存挑戰。一方面,若不能有效減低污染排放與資源耗損,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星球將變得難以居住,更遑論提供良好的社經環境,供企業扎根。一方面,無法符合政府環保法規、消費者期待的公司,也將在新型態的環保產業鏈中被邊緣化,甚而淘汰。
有感於這趨勢,在環保顧問業浸淫多年的王家祥執行長於2014年創設REnato lab,最初的構想,是希望這間公司能成為一個融合各方經驗的平台,協助企業應對國內外的環保浪潮。除了縮短環保轉型的陣痛期,讓企業更快在公司營利、環保需求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點,也適時引入新的環保思維與施行方案,幫助企業檢視、優化產品製程,減少資源耗損外,也讓環保有機會成為公司新的收入來源。

從工業設計著手 打造產品案例

REstone 第一代產品/ REnato lab 提供
初期,REnato lab的第一個挑戰是找到適當的語言,與原本不熟悉環保產業的企業進行溝通。為此,他們親自投入工業設計的領域,希望藉由環保產品的開發,掌握產品製作的每個環節,進而理解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可能面對的難處,以便日後針對癥結點給予建議。同時,REnato lab費盡心思完成的產品,也能展示給前來洽談的業主看,讓業主透過實物理解環保材質的運用方式。
以玻纖樹脂粉打造的REstone系列便是此一嘗試的代表作。王家祥說最早會挑選玻纖樹脂粉,是因為臺灣作為半導體產業大國,每年都會生產10萬噸以上的電路板廢棄物。該廢棄物進入處理機構後,多半只有金屬成分被回收,剩餘60%的非金屬成分難以去化,其中又以價格低廉的玻纖樹脂粉為主。這種量大、難以處理的廢棄材質,是REnato lab最佳標的,因為一旦開發成功,便有機會讓相關企業跟進,把大量廢棄物轉變為新的資源。
把垃圾變成資源是條漫長的路,從原料選擇、設計製作、產品測試、物流運輸、使用維護,到產品壽命終結後,設法將其回收,進而分解、還原成可再使用的原物料,每個環節都牽涉到不同的法規、廠商與專業。在其中,REnato lab需要扮演一個多面向的溝通者,努力將各方匯聚起來,在符合法律規範的情況下共同打造綠色產品,過程極為艱辛。

合法取得原料是個難題

REstone 第二代產品/ REnato lab 提供
開發REstone系列時,REnato lab從原料取得開始,就遭遇到很大的困難,因為依照《廢棄物清理法》規範,電路板屬於有害廢棄物,想合法取得原料,光找有技術處理的設備商還不夠,還必須確認他們是否領有相關廢棄物代碼的處理許可證。
因為所謂的「原料」,除了物料本身具有可被運用的價值與安全性外,還得在法規上被認可為「具備可運出廠房,供其他人再利用的產品資格」才行。前者很多設備商就可處理,後者唯有具有處理許可的廠商才能賦予。
「一些設備商就算自身擁有將廢棄物資源化的設備與技術,但當他們想作更多運用時,還是得委託具備許可的廠商處理,並支付大筆處理費。這些費用墊高了成本,導致後端的環保產品只能以高價物作為標的,使消費者望而卻步。同時,當特定環保材料的處理資格只有少數廠家擁有,他們就能決定這些原料的價格,而不是遵循市場競爭的機制。最後就是環保產品的終端價格經不起市場考驗,無形中廢棄物的去化空間也被限縮了,這對大家都不利。」王家祥說。
後來,憑藉自身在環保產業的人脈,REnato lab找到具廢棄物處理機構身分的佳龍科技合作,順利解決原料的問題。這過程也讓REnato lab更確信自己作為一個顧問、中介平台的重要性,若能有效運用自己過往累積的資源,幫助前來洽談的企業以適當的條件和原料供應商合作,未來就比較有機會開發出更多的環保產品,進而加速各種不同的循環產業鏈誕生,讓參與其中的人皆受益。

不常運用的材料容易被排斥

| REstone 第三代產品/ REnato lab 提供
好不容易解決原料問題,REnato lab又在設計端遭遇困難。在產品設計的世界裡,設計師需要很熟悉材料的特性,才能評估該材料適合什麼樣的製程,以及可用在哪些產品上。當業界普遍沒用過某樣材料,無前例可循,設計端就得自行嘗試,曠日廢時,也因此要找到願意配合的設計公司並不容易。
2014年剛開始推展REstone時,REnato lab耗費了非常多溝通成本在設計端上,來回討論、實驗許久,才初步掌握玻纖樹脂粉的運用方式。到了2015年,REnato lab與設計公司nbt.STUDIO合作,首次完成桌上文具組、壁磚等實體產品,並前往參加當年度的米蘭家具展,與世界各國交流開發經驗。2017年更與Studio Shikai合作,發表矮桌、冰桶、書擋等二代產品。每一步路,都將玻纖樹脂粉的使用範圍拓得更寬,為廢棄電路板的去化提供新的可能。
這些嘗試,也是在為未來類似的產品鋪路。因為當越來越多以環保材質作為原料的產品出現,設計圈也會日漸熟悉這些材質的特性、用法,日後其他企業想做相關的產品開發時,就會有更多現成的設計資源可用,而不用走得那麼艱辛。

市場會以更嚴格的眼光審視再生製品

作為玻纖樹脂粉原料的電路板/ REnato lab 提供
Estone遭遇的第三個難題,是實品完成後的產品測試。再生製品因為材料來源較為混雜,往往除了常規的檢驗之外,還得自行追加額外的測試,證明無毒、強度堪用,才能符合市場的規範與期待,也才有資格與非環保材質的一般產品作市場競爭。
不僅是設計界對於不熟悉的材料會心生排斥,在消費市場裡,當人們發現某些產品是用回收材料製作,也會擔心它們會不會出問題。這時,除了拿出更多數據證明產品可安心使用外,企業也需要花更長的時間經營自己的品牌與信用,以穩定的實績取得消費者信任。
這些額外的產品檢驗與品牌經營,也意味著不斷墊高的營運成本。即便環保材質的使用是國際趨勢,一般企業要走過轉型的陣痛期,沒有一定決心、資本是難以為繼的。而就算企業已經做好準備,也需要熟門熟路的人在前指引,才能把有限的時間、資金集中在正確的方向上。

依據企業需求提供顧問服務

循環設計診斷分享/ REnato lab 提供
原料取得、產品設計、成品檢驗一路走來,王家祥深切的體認到此中的不易,以及環保顧問公司扮演的角色。新材質的使用,對企業來說就是在與時間、資金流賽跑,怎麼樣在不危及企業營運的同時,協助企業更快與環保產業鏈的各端點接洽、合作,是REnato lab最核心的工作。
王家祥在思考REnato lab的顧問工作時,會分別從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的需求著手。這幾年觀察下來,他覺得許多製造大廠只要能確保環保原料的來源、品質,都很願意嘗試。且各大廠測試新材質時,動輒需要耗費數年,才能確認該材質是否能用在他們的產品上,因此他們對於材料的取得是急切的,深怕沒跟上世界的腳步,會影響企業未來的營利。
即便大公司有相對充裕的資金、人力,但他們同時也需要對大量的股東負責,若開發出來的環保產品沒有適當去處,讓他們回收部分資金,並且想像未來可慢慢轉虧為盈,他們也很難持續投入。
「如果能解決原料來源、商品去處的問題,我想很多企業會更能加入環保產業鏈。環保顧問公司在其中能發揮積極的催化作用,讓他們更快與業內人士接軌,但一些法規面、市場面的東西,還是需要更多討論與努力。」王家祥說。

開發數位工具,協助加速永續步伐

循環設計指南:給電子電器家電產業的材料選擇方法/REnato lab提供
相較於大型企業紛紛開始嘗試環保材質,中小企業因人力有限,往往沒有餘裕思考公司該如何做環保轉型。且就算中小企業有心想走入環保產業鏈,除了費用門檻外,目前臺灣在做環保顧問的人員,也無法消化如此龐大的需求。
為了協助企業邁開步伐,REnato lab目前正嘗試開發數位工具,加快資料蒐集、診斷、產出方案、執行的速度。透過工具,希望讓企業能更容易檢視現行使用的能資源,以及運作生產過程中的無效產出,並依據現況建議可採行的循環行動及方案,讓企業進一步評估導入。企業將可以從中尋找線索,看自己所屬的產業鏈有哪些永續目標與案例,作為轉型的參考。
「企業有沒有足夠的時間、經費去進行環保轉型是一回事,但至少透過這個數位工具,他們會對自己能夠做什麼有個大方向。等到有天時機成熟了,就可進一步往前走。」王家祥說。
會有這樣的思考,是因為REnato lab這幾年陸續與一些環保單位合作,開發各種指導性的平台、文件,讓一般人、企業能夠理解循環經濟是什麼,並循線瞭解自己能夠做的事。
2021年與環保非營利組織RE-THINK、資訊設計顧問公司Re-lab一同建置的網站「回收大百科」,就是以可愛的動圖,解說生活中常見的101種垃圾該如何作回收。2022年與科思創(Covestro)合作出版的《循環設計指南:給電子電器家電產業的材料選擇方法》,則是從材料選擇到設計製作,引導業者學習、建立適合自己循環方案。
這些經驗,讓REnato lab意識到開放性文件、平台的影響力。能夠與單一企業深入互動,為他們量身打造循環方案是很有意義的事。可一間顧問公司的人力、時間畢竟是有限的,無法服務太多企業。若能把這些經驗整合進線上系統,讓有需要的人自行運用,就能讓更多企業接近環保產業鏈。

與企業合作開發環保產品

|以循環材料製作的艾瑪絲外包裝/艾瑪絲專業頭皮洗髮精提供 提供
在REstone系列付出的心血,使REnato lab能夠深入產品開發的流程,理解工業設計各端點的想法與需求,在這基礎上,REnato lab得以更好的開展自己的顧問工作。而REstone系列作出的亮眼成績,也吸引一些企業前來洽談合作。如洗沐品牌茶籽堂、髮品企業艾瑪絲希望以循環材料設計產品的外包裝,合勤科技則計畫使用100%電子廢棄物塑膠來製作電子產品,達成原料、產品的封閉式循環。
王家祥認為,比起單獨開發產品,與企業合作更能呈現REnato lab的價值。因為企業才是品牌、產業鏈的真正經營者,由他們來發想、製作產品,才有機會改變它所屬的產業鏈,達到廢棄物減量的目的。另一方面,REnato lab也可以運用擔任企業顧問的機會,把更多國際上看重的企業永續指標引入公司,讓他們知道還可以做哪些努力,來跟上世界的腳步。

Acer地球計畫 — 打造國際循環產業鏈

3C 產品經拆解、篩分,能取得大量可再利用的物料/桃園永續資源館 提供
在各種合作案中,宏碁Acer的「地球計畫」是一次相當獨特的經驗。Acer計畫的初衷,是希望為電子電器打造一個回收、再製的循環機制。這涉及到「回收點的廣佈」、「處理廠的探詢」、「製造商的媒合」三件事情。
這案子之所以獨特,是因為要完成這些工作,牽涉的事情遠大於Acer最初的設想,需要多方擴展合作對象,才能順利推展計畫。
回收點的部分,Acer原先計畫透過設於全臺的服務中心,以及合作夥伴燦坤3C、失親兒福利基金會的據點,總數約326處來進行。換算下來,一個縣市約有14個回收點,這意味如果不是生活圈剛好在附近,一般民眾得特地前往才能交付電子產品,無形中降低了民眾的回收意願。
為了讓回收點變得隨處可及,這個計畫找了便利商店龍頭統一超商7- ELEVEN洽談,希望7- ELEVEN旗下的店面能夠加入。當時7- ELEVEN有自己的回收計畫正在進行,對於是否要參加倍感猶豫,最後在多方努力與計畫的公益性訴求之下,終於順利把事情敲定下來,讓Acer一下子增加了5,000多個回收點。計畫更延伸「未來怪回收活動」,透過與蘇打綠團長阿福合作,以及以「未來怪」為主角、溫暖生動的繪本故事,成功吸引更多人加入回收行列。
電子產品回收後,經拆解、篩分,大多數的物料國內有循環管道可以消化,唯獨鋰電池缺乏有資格處理的廠家。REnato lab便把目光轉往國外,先是將廢電池送至國外的處理廠妥善處理,再把處理好的再生原料運回國內,由合格的製造商轉製成新電池,Acer因此打造出一條國際性的循環產業鏈。
環保產業鏈的媒合、橋接就是如此,不同的案子會涉及不同物料、廠家、法規,有時甚至得透過跨國合作才能讓一條產業鏈順利運行。對環保圈不熟悉的企業,很容易因為找錯施力點而延誤時間,甚至放棄。
有個好的顧問公司陪伴,促成多方合作,企業的環保之路就能走得更長、更遠。

以吸睛展覽呈現企業成果

We Transforming 展覽現場/台灣設計研究院 提供
除了與企業合作開發環保產品,從2019的「Future is Now」開始,REnato lab每一到兩年就會舉辦以循環經濟為主題的特展,例如2020年的「下十年,循環設計展」,以及2022年的「We Transforming未來轉變中」。透過這些展覽,REnato lab把艱澀的環境議題轉變成一般民眾感興趣的藝術語言,同時也提供企業一個與民眾親切互動的場域,讓他們展示嘔心瀝血做出的環保產品。
「在這個媒體世代,幾乎每個單位都需要與民眾溝通的管道,才能讓自己好不容易完成的成果擴散出去,在社會中扎根。政府的政績可以透過記者會、新聞稿來宣揚,但環保企業能做的就相對有限,特別是環保產品涉及一堆數據、法規、原物料、製程,一般人看了就頭暈,更別說想來親近。但在實體的展覽裡,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巧思讓環保議題變得有趣。」王家祥說。
REnato lab曾試過把廢棄鋁罐壓製成一個個大型電視櫃,放置在由黑色布幕圍成的通道中,讓參觀者在觀賞環保影片時,能聯想到廢棄物的現場與重量感。穿過通道後,會進入一個用不同顏色劃分,充滿動感的場域,每個顏色對應一種產業,展示那產業特有的環保議題、循環方案、環保產品。色系的轉變也有其含意,從廢棄物廊道的灰暗走入循環方案區的繽紛,象徵當我們做好循環經濟,這個因資源耗損而逐漸死去的世界,就能取回自己的活力與色彩。
REnato lab也曾在倉庫空間裡,把斗大的,代表環境議題的大字,投影在藍色海廢布上,營造出在海底隧道穿梭的神祕感。同時,亦把海洋垃圾的殘酷現況帶入觀眾的視野,透過美感與破壞的反差,引導觀眾思考自己期待什麼樣的未來,以及要達到那樣的未來,人類該如何作出轉變。
藉由展覽的策劃,REnato lab展示出另一種媒合、橋接的能力,如果說環保產品的開發與合作,讓REnato lab可以串聯環保產業鏈的不同成員,展覽的醞釀與執行,則讓它可以把一般民眾含納進來。在這過程中,文化、藝術的元素也逐漸滲進原本生硬的環保議題中,喚起更多的感動與共鳴。

陪伴產業界作轉型的顧問公司

We Transforming 展覽現場/台灣設計研究院 提供
環保,作為這個時代的必要之善,是一個上至國際組織、下至個人都需要思考自身角色的重要議題。畢竟以現況而言,我們是最後一個還有機會對環境的惡化作出補救的世代,一旦錯過這個歷史時刻,人類的未來很可能就此斷絕。
「如果政府的角色是一種由上而下的力量,用法規與獎勵引導企業實現環保價值。企業的角色,就是一種由下而上的力量,他們需要從內部開發出更為環保的商業模式,進而影響整個產業鏈。上下兩種力量交匯,環保議題才真的動得起來,而不只是某種理念的倡議。」王家祥說。
2014年成立的REnato lab,今年正好邁入第十年,回首前路,將自己定位為一間陪伴企業進行環保轉型的公司。透過顧問服務、產品設計、產業鏈媒合、線上系統開發、展覽策劃,試著幫助更多企業以適合自己的方式,成為環保產業的一份子。
這條路上,每一步都走得不輕鬆,但每個留下的足跡,都在為後人開路,讓他們通往一個更值得盼望的未來。
3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莊惟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做工者的尊嚴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招桃花法術~牽起那段命中注定的緣分,找到陪伴我們走過餘生的那一位不管什麼年紀,大多數人都渴望找到一位能陪伴自己走過餘生的另一半,但我們在尋找愛情的同時,途中或許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對感情產生畏懼,怕再次被傷害,怕再次被欺騙,下面要分享的這個男生,就是曾經在愛情的路上受到傷害,還有過不想再相信愛情的念頭,再施展法術之後,成功克服對於感情的創傷,還收穫到了一段感覺到命
Thumbnail
avatar
賽思心靈
2023-06-02
陪伴憂鬱伴侶:正視自己有躲起來的需求借的終將歸還,當理想中的自我無法完美展現時,總會讓伴侶因為指認出實際的落差,而認定自己是有所殘缺的。她開始無法認同自己、喜歡自己、展現自己,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自我貶低與嘲諷,每個念頭的出現都只為了落井下石。直到好不容易積蓄能量,才能再次穿上組裝起來的外象。這是一個循環,在週而復始裡究竟如何破除迴圈?
Thumbnail
avatar
閒人|Kuiza
2023-03-08
那些華麗的冒險,陪伴在青春時光的陳綺貞她是陳綺貞,在歌迷耳朵裡的經典,創作了無數讓聽眾在記憶裡迴盪的歌曲,自 1998 年首張個人專輯《讓我想一想》累積至今的作品,隨意翻閱回憶歌單,大概都能說出一首陳綺貞吧?
Thumbnail
avatar
琳聽
2022-12-30
陪伴心理學~啟點文化推薦書諮商心理學值得學的原因:在諮商的世界裡,很多東西是可以並存的,諮商的目的就是用全身的力氣去學習怎麼柔軟,要把難受說出來很不容易,所以要學會怎麼強大又溫柔的接住一個人,沒有批評,沒有攻擊,讓每個人對於很多不同事情的說法用包容的態度去接受。 諮商輔導能提供多少的改變?不是把所有問題丟給諮商師,必須利用周
avatar
hanshang Lin
2022-12-28
陪伴憂鬱伴侶:我沒想過要她「好起來」這場對話下來,我反思了自己與伴侶的關係。我沒想過要「改變」她,更具體而言是:我沒想過因為她的個人困擾而想要她「改變」什麼。我認為好起來本身就帶有個人偏見,這是個人主觀的「好」或「壞」,而不能完全代表當事人主觀上的「好」或壞。好起來本身或許就是期待他人有所「改變」,有些時候的好起來確實值得期待,但有些
Thumbnail
avatar
閒人|Kuiza
2022-07-03
《青春養成記》|對不起,我永遠不會像你一樣!但我願意陪伴你,擁抱你的內在小孩。關於《青春養成記》 青春其實很複雜 青春 v.s 家庭 《青春養成記》的主軸圍繞著家庭、同儕與個人之間的關係,電影中以華人家庭為背景,因此許多我們熟知的傳統禮教也都出現在電影當中,例如:百善孝為先、三從四德,這些禮教確實是種美德,然而就如電影一開頭所說的: 紅熊貓的一體兩面 擁抱內在小孩 後記
Thumbnail
avatar
二月 IMMA
2022-05-17
陪伴憂鬱伴侶:尊重對方的感覺,她獲得了什麼?過往的她只想著要符合家人的期待,也暗自期待著家人終有一日能夠接受真實的自己。但這一天隨著一次次的配合演出,而變得遙不可及。
Thumbnail
avatar
閒人|Kuiza
2022-03-06
對不起,我們需要的是陪伴和傾聽,而不是一本心靈雞湯書和心理醫生寫在前面: 很多時候,陷入黑洞裡無法逃離的那些人,並不是不想逃離那黑洞;而是他們內心非常渴求逃離,但無能為力。 他們向外界伸出了虛弱的雙手,請求協助,但更多的是,他們只是站在黑洞外邊,對陷入黑洞的你說聲:「加油!」 此文獻給:我的弟弟、我的表哥和那些正在與心中黑洞搏鬥的人們,還有我自己。 過往那
Thumbnail
avatar
一隻會彈琴的貓
2021-09-10
陪伴式企業講師訓 已經好幾年了,為了能把自己的專業讓別人更容易學習,看了很多講師訓練的文案,回想自己的習慣,喜歡一個人工作,後來終於找到 孫治華 老師 的教學型態比較符合自己的想像。​
Thumbnail
avatar
黃耀庭 臨床心理師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