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世故,不等於成熟。

不是這樣的,不是能夠社交才算是長大,不是壓抑自我就是成熟,不是捨棄了心裡的孩子,割掉了對於夢想與美好的嚮往,才能算得上是成人。

不是的,不是活成社會期待的模樣才是負責。

喜歡堅持自我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各式各樣的磕碰而留下難抹滅的磨損。他們有時候會怪別人,怪社會,卻更常責怪自己不夠理智,不夠大人味。

他們以為割捨掉那些孩子氣的念頭,自願套穿上別人的印象,活成社會的想望,就是長大。

他們不知道,善於偽裝自我,擬態成他人喜歡的人設,自在穿梭在每個社交場合,彷彿總能在對的場合說出合宜的話,這樣的人乍看春風得意,一旦獨處,失去了別人的目光和期許作為生活的支架,獨自面對內心的虛無,那是很難受的,尋死的念頭偶爾會浮現。

這種人需要不斷尋找舞台,一個接著一個,不給空虛侵入的縫隙,燈光與酒是最好的解脫。

他們不懂,孩子氣沒有錯,天真稚嫩沒有錯,貪玩也沒有錯。決定成長的,不是割捨什麼,更不是自我偽裝,而是承擔責任。當一個人了解一切的抉擇必然產生後果,甘心承擔每次決定帶來的好壞,為了自己,也為了在意的人,這就是孩子轉成大人的蛻變。

那些捨棄、閹割和自我扭曲,都是錯的,都是不應該發生的,卻成為現今的常態,無數孩子追尋的模式。

孩子啊,長大是痛苦的,也是美好的,但絕對不是放棄身而為人的美好與歡欣,將自己整容成另外一個不相關的人,一個別人喜愛卻喪失靈魂的軀殼。

當你們在面臨成長的糾結而不知如何是好,請堅定地對自己說,我要成為我喜歡的大人,然後堅持自己的決定。

從那一刻起,無數個好的可能性已然開啟。

avatar-img
31會員
227內容數
一切由靜坐裡所得,化為文字,如漣漪向外圓擴,盼能在人海裡喚起一聲迴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行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靜下心來,閉起眼睛,想像自己的生命宛如一條河流⋯⋯
上一次直視自己的缺陷,是什麼時候了呢?
上一次掏心掏肺的自我對話,是什麼時候了呢?
誰知道呢?很多人認為好事就是福氣,壞事就是禍害,兩者清濁不混,可是事實或許並不是那麼地黑白切。
什麼才是好呢? 這大概是過去半年裡,我反覆鑽研的一個議題⋯⋯
你還記得第一次向他人妥協自己原則的時候嗎?對很多人來說,那正是失去自我的開端。
靜下心來,閉起眼睛,想像自己的生命宛如一條河流⋯⋯
上一次直視自己的缺陷,是什麼時候了呢?
上一次掏心掏肺的自我對話,是什麼時候了呢?
誰知道呢?很多人認為好事就是福氣,壞事就是禍害,兩者清濁不混,可是事實或許並不是那麼地黑白切。
什麼才是好呢? 這大概是過去半年裡,我反覆鑽研的一個議題⋯⋯
你還記得第一次向他人妥協自己原則的時候嗎?對很多人來說,那正是失去自我的開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對杜威而言,那種社會上常見的傾向是:將未成熟視為一種單純的缺乏,並將「成長」視為對這一鴻溝所做的填補或跨越。但之所以會這樣想,是因為人們往往將成年視為一種固定與靜態的「終點」去理解,並只用比較的方式來考慮童年。在這樣的角度中,人們只看到孩童缺乏的,而沒有看到成年人也應當從孩童狀態中學習的特質。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社會允許現代大人對它的怠慢,但電腦的引進等等,又使對人的系統化管理無所不在,因此我們一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又被逼入幾乎沒有自由的狀況。就這些點來看,我想,我們有必要重新考慮成為大人在社會層面的意義。
Thumbnail
人在長大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各種現實的洗禮,那個單純又天真的孩童時光逐漸遠去,以前我們總是會毫不畏懼地盡情展現自己的熱情,但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那個充滿活力的心境正在逐漸消失,我們變得越來越有包袱。 我很羨慕能放得開的人,不知道是怎麼辦到的,為甚麼他們都不會覺得難為情。後來想了一下,才發現其實
Thumbnail
根據民法以及刑法,年滿18歲的公民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跟行為能力。甚至18歲公民權也被拿出來討論過好多次。但,18歲到底代表什麼。今天我從17歲354天開始睡,隔天一叫醒來我就變成成熟理性,饒富智慧、情緒穩定的大人了嗎?成熟應該具備什麼條件,抑或是是否有放諸四海的條件可以定義?
法律的界線其實很模糊而荒誕,十八歲的界定是藩籬也是保護傘,在那之前好像所有過錯都可以被原諒,但在那之後就變成大人了。要對人生負起全責,一夕之間沒有了庇護,在現實弱肉強食的叢林裡,又該何去何從? 殊不知以為孩提時代天真的話語,才最是能帶來沉痛的傷害,扭曲糾結的教養和教育,踏錯一步便會墜落深淵粉身碎骨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最不喜歡聽到大人說的一句話就是『小孩子懂什麼?』 嘿你現在是個成熟的大人囉! 面對工作上的問題、生活上的壓力、感情上的挫折你必須要一個人承受這一切!不能再像個小孩子一樣鬧彆扭發脾氣!這個世界要教會我擁抱脆弱的自己,才能成長出柔軟又勇敢的心,永遠都不知道,笑容的背後是用多大的溫柔與委屈而偽
Thumbnail
每一年,我們的年齡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增長,但這個數字並不能完全代表我們已經成為了一位真正的大人。那麼,究竟大人的模樣又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成為大人,仿如一場在迷霧中穿行的冒險。既看不清,又難以捉摸 。此時此刻的我漸漸體會到,或許我正在朝著真正的成熟邁進,但究竟是何種風景構成了「真正的大人」呢?從未成年到成年的轉變中,我們應該如何微調內心和思緒呢? 儘管法定成年年齡被訂為十八歲,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在十七歲到十八歲的一夜之間,說句「
身為一個大人,你會是一個好大人嗎? 很多關係中,大人很多都不大人了。而漸漸變成大人的人,曾經抱怨大人總總,當自己也成為大人時,也逐漸變成那樣的大人。 還不是大人的時候,會企盼自己是怎樣的大人,而成為大人後,似乎忘記曾經的企盼,轉眼已消失在時間中。 大人很討厭,總是要我們他說什麼,我們就要做什麼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對杜威而言,那種社會上常見的傾向是:將未成熟視為一種單純的缺乏,並將「成長」視為對這一鴻溝所做的填補或跨越。但之所以會這樣想,是因為人們往往將成年視為一種固定與靜態的「終點」去理解,並只用比較的方式來考慮童年。在這樣的角度中,人們只看到孩童缺乏的,而沒有看到成年人也應當從孩童狀態中學習的特質。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社會允許現代大人對它的怠慢,但電腦的引進等等,又使對人的系統化管理無所不在,因此我們一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又被逼入幾乎沒有自由的狀況。就這些點來看,我想,我們有必要重新考慮成為大人在社會層面的意義。
Thumbnail
人在長大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各種現實的洗禮,那個單純又天真的孩童時光逐漸遠去,以前我們總是會毫不畏懼地盡情展現自己的熱情,但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那個充滿活力的心境正在逐漸消失,我們變得越來越有包袱。 我很羨慕能放得開的人,不知道是怎麼辦到的,為甚麼他們都不會覺得難為情。後來想了一下,才發現其實
Thumbnail
根據民法以及刑法,年滿18歲的公民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跟行為能力。甚至18歲公民權也被拿出來討論過好多次。但,18歲到底代表什麼。今天我從17歲354天開始睡,隔天一叫醒來我就變成成熟理性,饒富智慧、情緒穩定的大人了嗎?成熟應該具備什麼條件,抑或是是否有放諸四海的條件可以定義?
法律的界線其實很模糊而荒誕,十八歲的界定是藩籬也是保護傘,在那之前好像所有過錯都可以被原諒,但在那之後就變成大人了。要對人生負起全責,一夕之間沒有了庇護,在現實弱肉強食的叢林裡,又該何去何從? 殊不知以為孩提時代天真的話語,才最是能帶來沉痛的傷害,扭曲糾結的教養和教育,踏錯一步便會墜落深淵粉身碎骨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最不喜歡聽到大人說的一句話就是『小孩子懂什麼?』 嘿你現在是個成熟的大人囉! 面對工作上的問題、生活上的壓力、感情上的挫折你必須要一個人承受這一切!不能再像個小孩子一樣鬧彆扭發脾氣!這個世界要教會我擁抱脆弱的自己,才能成長出柔軟又勇敢的心,永遠都不知道,笑容的背後是用多大的溫柔與委屈而偽
Thumbnail
每一年,我們的年齡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增長,但這個數字並不能完全代表我們已經成為了一位真正的大人。那麼,究竟大人的模樣又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成為大人,仿如一場在迷霧中穿行的冒險。既看不清,又難以捉摸 。此時此刻的我漸漸體會到,或許我正在朝著真正的成熟邁進,但究竟是何種風景構成了「真正的大人」呢?從未成年到成年的轉變中,我們應該如何微調內心和思緒呢? 儘管法定成年年齡被訂為十八歲,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在十七歲到十八歲的一夜之間,說句「
身為一個大人,你會是一個好大人嗎? 很多關係中,大人很多都不大人了。而漸漸變成大人的人,曾經抱怨大人總總,當自己也成為大人時,也逐漸變成那樣的大人。 還不是大人的時候,會企盼自己是怎樣的大人,而成為大人後,似乎忘記曾經的企盼,轉眼已消失在時間中。 大人很討厭,總是要我們他說什麼,我們就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