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Co-create 非聽覺劇場實驗室》

2023/07/31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入場券

入場券

什麼是《Co-create 非聽覺劇場實驗室》?

《Co-create 非聽覺劇場實驗室》以「共創、實驗、無框架」為精神指標,一起找尋一個可以讓聽人與聾人同時觀看的劇場創作。透過劇場可以無阻礙地與聽人、聾人觀眾交流。

此次創作實驗主題為「打開聽見與聽不見的邊界」,透過徵件方式媒合創作者與手耳演員講述自身文化與解讀聽覺方式,逐一釐清自身是從什麼觀點來接收聲音、賞析聲音以及理解聲音的意義。再以非聽覺身體性 (肢體動能)、非聽覺情感性 (文本轉譯)、非聽覺物質性 (物件聲響) 三方面展開實驗,一起探索在聽覺開始前,聽覺發生中、聽覺消逝後的感知,打開想像與創作。

詳細資訊:
《Co-create 非聽覺劇場實驗室》演出節目
大象飛過我的耳朵劇場共融計畫

《. . .》黃雅農、白妝如

《. . .》黃雅農、白妝如

《…》黃雅農、白妝如(白白)

開場的時候,有一位女生穿著看起來像白色的睡衣從樓梯下來,我轉頭一看,一度誤以為他是在演鬼片嗎?但他是閉眼,看起來很像夢遊的感覺。可是他沒有抬起雙手,看起來不太像夢遊,我就乾脆不猜了,繼續看下去。

白白來到書櫃面前,找到書後開始唸書,雖然投影上有字幕,但字幕看不清楚,然後聽聲音的時候感覺好尖銳,我為了全身投入畫面去感受,直接關掉助聽器,因為光聽令我感到不舒服的聲音會讓我出戲。

空中滿佈懸掛著白紙,白白重複做三個動作類似「畫、詩、點」的手語打在不同位置的白紙,讓我想到的是不同門,不斷嘗試打開門尋找,好像在找什麼東西,一直找著找到都不是自己要的,很憤怒又難過地把一張一張白紙扯下、撕開、丟掉,感覺好像很努力去付出了一切,結果換來的是一場空,突然間,畫面變得很混亂,像雜訊,然後白白突然倒地。

啊,就這樣戛然而止。

白白躺在地上,看起來睡著了,雅農吹著笛管緩緩上場,然後持續吹笛管引導睡夢的白白慢慢纏盤上雅農的身體,直到擁抱住雅農,兩人同步緩慢地搖擺,像極了搖籃動作,看似很美的畫面,可是為什麼我看畫面,總是聯想到的是吹笛人的故事啊哭哭(兒童故事中毒太深)。

真的滿好看的畫面,雖然沒有很多手語去陳述這樣故事,只有佈滿天地的白紙、看不清楚的字幕畫面,記性差的我,記憶點只有畫面和動作,字幕上有什麼字我全不記得了哈哈,事後才知道這是白白做試管的故事,耶?原來如此啊!

白白問「開場時你們有聽到我唱歌的聲音嗎?」 

我搖頭,啥?我只看到一位穿色白色衣服的女生突然冒出來,完全沒看到他在唱歌的樣子,後來得知,是雅農刻地安排唱歌的橋段,這樣安排用意,我不是很懂,或許它也算是藝術部分之一吧?


《克爾柏洛斯與父親》葉恩、糖糖

《克爾柏洛斯與父親》葉恩、糖糖

《克爾柏洛斯與父親1.0》葉恩、糖糖

嗯~這是我有史以來第一次看到以黑暗面呈現的戲劇,我很喜歡這戲劇,實在很難形容,這是母親的故事,天下父母心,愛女心切,母愛的力量很大,我整個動容,想到聽不見的我,我媽咪為我付出一切,我都看在眼裡,以前常常陷入悲觀想著「如果我不存在那就好了,這樣我媽咪就不會這麼辛苦了。」真的很難過。

唉啊,入戲太深,很容易把自己的過往帶進戲劇。

看戲的時候,突然被光照射到眼睛,很不舒服,沒辦法好好看清楚糖糖打手語和表情,進行到哪裡,整個搞不清楚。

我覺得很厲害的是,葉恩四肢並用,像狗的動作,化身成怪物,動作很緩慢,搭配紅光照射場面,很詭異啊。充滿不安、衝突、恐怖整個交織塑成地獄場面感。注意到的是葉恩打著手勢在光照射之下在牆壁出現手影,本來想試圖了解手影是要傳達什麼,由於再度受到光照射到眼睛的影響,觀賞模式自動切換成「出戲」,很難再入戲,只能放空欣賞他們演出。

我想到的是,光照射到演員的眼睛時會不會感到不舒服嗎?若會,我猜可能是半睜眼半閉眼進行吧?不管是演員或是觀眾,當被光照射到眼睛,都會受到影響,觀眾則只要伸手遮住眼睛上方擋光,演員則無法,只能照樣進行演出,因此,不管是什麼樣干擾,敬業的演員忍受不適感而照樣演出,真的不簡單。

劇情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母親在地獄尋找女兒,女兒變成怪物,第二階段是怪物變回正常模樣的女兒與母親重逢,第三階段是母親抱著嬰兒哄著,但女兒卻人還在。看到這些階段,我已經放棄用常規去思考,可能會有不同解讀如下:

1.母親過度喪女之痛,產生幻覺。

2.母親的靈魂離開身體,莫名來到地獄,想找到可以離開的出口,結果遇到女兒變怪物,驚嚇過度,秒回到身體, 母親醒來後看到女兒還好好的,就很放心去照顧嬰兒,不理女兒。(可能有兩個孩子)

3.母親莫名穿越到地獄,被怪物用手影施了法,母親產生幻覺,看到人模人樣的女兒,本來很開心見到女兒,哪根筋不對,竟然把女兒涼到一邊去,跑去抱著無形的嬰兒哄著,可能是母親中了怪物施了法,還沒完全離開幻覺。

好的,我想得扯遠了,腦補真的很可怕耶,竟然想到不同畫面。


《心靈觀測-附體波》簡詩翰、周佩

《心靈觀測-附體波》簡詩翰、周佩

《心靈觀測—附體波》簡詩翰 、周佩

天啊!詩翰超霸氣出場,給我一種「整個場面我Hold住!」的震撼感,好帥喔好酷喔!!酷爆了耶!!怎麼可以那麼酷又帥又爆炸啊!

他一出場,太令人印象深刻了!他穿著超級華麗的服裝,穿著高跟鞋,散發出自信從容的霸氣,整個畫面的氣氛被他控住了,整個全世界都是他的舞台耶!好帥喔!

接著周佩也穿著華麗服裝出場,喔喔喔!!周佩耶!!真酷ㄟ!!他們沒半點笑容,整個很嚴肅,都板著臉,嚴肅臉和華麗服裝給我有一種衝突感,視覺上很衝擊。

當詩翰唱歌的時候,我第一反應的是「啥咪?我怎麼沒聽到聲音?」我弄了弄助聽器,沒錯啊,是有聲音啊,為什麼他唱歌的時候,我沒聽到他的聲音?我看他有在動嘴巴,卻沒有聲音,才驚覺,那不是我們聽障特有的讀唇語嗎?

讀唇語是可以不發出聲音,也可以發出聲音,主要是看嘴型為主,例如,在安靜場所,怕吵到別人,我們聽障會無聲地開口講,只靠讀唇語就能知道對方在說什麼,這一點就很方便,當然啦,還是比手語最方便!

我很驚呀的是,竟然能在聽人身上看到無聲講話,後來得知這是叫做對嘴。看著他們無聲地唱歌,在那邊舞蹈,感覺真棒耶,就像是無聲的演唱會。

「對嘴」是指對白與表演者的嘴唇動作達到精確的同步效果。簡言之就是並非表演者本身發出聲音,而是以配音方式,假裝是表演者自己所發出,但表演者會作出精確的嘴形動作,讓觀眾以為是表演者本人的聲音。一般表現在演唱或戲劇上。

其中橋段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周佩的雙手裝滿了飾品,趴著桌上,垂下雙手比手語時,飾品不斷地掉落,我整個問號,當下反應是「困惑」。

為什麼要趴著桌上比手語?雙手看起來很窒礙難行比著手語,而且第一次看到雙手垂下比手語的畫面,看似是手語,但看不懂,因受到飾品影響,再加上雙手的位置並不算是很清晰的畫面,這時候我才明白為什麼手語翻譯員的雙手不能戴飾品的原因,因為視覺上會受到影響。

事後,我好奇問周佩「為什麼會趴著桌上比手語呢?安排這橋段有什麼用意嗎?」

周佩說「那是我的夥伴想出來的,他想要呈現手語不是只有溝通的功能,故意趴在桌上呈現出不同樣貌,而我在做的時候,我的感受卻不同,前一段不是我雙手放在桌上,任由夥伴把各種飾品放在我的手上,我覺得這代表我們從小到大,接收到社會大眾的傳統觀念,比如男生應該要怎樣?女生要怎樣?學生要如何?小孩要怎樣?當我站起來,趴在桌上的過程,那些飾品就變成我的障礙,讓我很不便行動,然後逐漸隨著時間脫落,代表這些觀念會被時間而改變或遺忘,然後我坐起來,主動卸下,我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做自己。」

我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這一點非常棒耶!很喜歡這樣橋段,而且我看到周佩的眼神整個發光,的確有給我這樣感覺,把無形的束縛丟開,勇敢做自己,展現無比的自信,這一點非常好。


《初戀》張采軒、范瑜倢

《初戀》張采軒、范瑜倢

《初戀》張采軒范瑜倢

這是有說話、字幕、手語的劇,也就是看得懂,聽得懂的概念。

我很喜歡采軒的創作理念

「障礙不是個人的限制,障礙產生在關係裡,在我們想要與他人建立但不知道為什麼失敗的關係中。障礙讓我們有機會探問平等是什麼,障礙讓我們有機會一起自由。」

障礙看似是限制,但是它不會是真正的限制,我相信「當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同時會幫你開一扇窗。」 因此,就算我失去了聽力,至少我還有雙眼可以探索美麗的世界。

比較印象深刻的是,采軒打著手語,我整個驚喜,哇!之前采軒請我教他怎麼比手語,我原本以為他只是想學手語,沒有想過他會用在表演!而且他的表情很到位耶,初次學手語,竟然能演出表情強度對應手語(表情強度跟語氣強度一樣的)。

因為聽人大多都是用嘴巴講話,比較少有表情。但他卻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問題,表情很自然呼應到手語「她假裝沒聽見」「我真的沒聽見」「遺憾」,對初學者來說真的不容易耶,我想說的是采軒真的好棒啊!可見他很努力下了不少功夫。

初戀的劇情,該怎麼說呢,萬年單身狗的我沒談過戀愛,很難去理解哈哈哈,看他們的服裝,我猜應該是高中吧?也是啦,學生時代比較青澀,只能說初戀真是青春啊~(遠目)


四場戲演出當中,只有一位獨演,那就是白白,其他場全都是聾人和聽人同場演出,我很佩服白白在場上沒有夥伴陪著,還能獨演得很好,白白的夥伴雅農在場下是伴奏,直到最後吹著笛管緩緩上場與白白同場。

如果沒有事先講述是聾人和聽人共演,會以為所有人都是聽人哈哈,因為聾人和聽人的外觀是沒有分別的,頂多是聽力程度不同而己。

總結來說,四場戲演出有三場干擾因素如下:

第一場《…》:聲音
第二場《克爾柏洛斯與父親1.0》:光線
第三場《心靈觀測—附體波》:手飾

演後我和朋友們閒聊時,聽人朋友跟我說她看不懂,沒關係,也能照樣欣賞,主要是沉浸在戲劇的空間,用「入戲」來形容會比較貼切吧我想。聽人受到聲音干擾,聾人受到光線、手飾干擾,這時候聽人和聾人接收訊息程度是相等。

呼應了創作實驗主題「打開聽見與聽不見的邊界」,我們感覺器官有耳朵(聽覺)、皮膚及毛髮(觸覺)、眼睛(視覺)、舌頭(味覺)、鼻子(嗅覺),在社會最常用到的是「聽覺」、「視覺」,只是仰賴程度不同,聽人仰賴的是聽覺,聾人仰賴的是視覺。

因此,這創作實驗的挑戰就是「非聽覺」,意思是不會只有聽覺而己,也包含了視覺,視覺與聽覺的比例,視覺的比例比較重,藉由非聽覺劇場實驗室去探索,找出聽人與聾人同時觀看的劇場創作。


演後座談

演後座談


朋友們與演員合照

朋友們與演員合照

莫比斯圓環創作工作社
製作人|董岳鑨
創作表演群 |黃雅農、葉恩、簡詩翰、張采軒、白妝如、陳麗娟、周佩、范瑜倢
計畫主持 |黃子翎
創作陪伴 |黃子翎 、鄒瑩霖、陳逸恩
行政團隊 |董岳鑨 、黃名玟、孫怡瑾
技術團隊 |馬妞 、UncleBoss
攝影平面 |林育全 、蔡小角
演出手譯 |林麗媚
排練手譯 |林麗媚 、曾景娟、丘安 、葉宇倫、林姵萱 、蔡其芳#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

莫比斯2023《Co create 非聽覺劇場創作實驗室》青年混育計畫完整演出影片觀賞

#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
#大象飛過我的耳朵
#PAI台灣劇場視形傳譯
攝影 林育全

24會員
80內容數
本身的記性不好,純紀錄過往的種種及閱讀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