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Dcard有一篇熱門文章在討論網紅團購現象,留言高達7000多篇,而且幾乎都是一面倒在批評網紅們,讓我大開眼界。
仔細看了該文的原文和留言,有些說法真的很有參考價值,比如網紅們在接團購的時候要真的使用過、要做基本的品質把關、同質性的商品也盡量不要太密集開團、原本的專業內容還是要有產出等等,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建議。但是後續有很多留言扯到網紅的私生活、商品的主觀評價等等,甚至還有人抨擊網紅把賺到的錢拿去當旅費、買房子、買名牌包,這完全是失控的討論。
該篇主文的結論是:「看到有在團購的一率退追蹤」,雖是個人自由,但這種說法已經是不理智了。首先,我希望大家要知道任何東西都有成本。特別是網紅推出的創作作品,包含YT影片、文字內容、穿搭照等等,這些都是需要花時間、金錢成本的。那麼這些成本哪裡來?有些是合作廠商出,有些就是自掏腰包,那麼自掏腰包的部分,可不可以用團購賺的錢來補?我相信大家會認為沒問題。
接下來我想請問台灣消費者,願意付創作者「創作費用」的比例有多少?
你聽免費的Podcast,很喜歡某個節目,但一旦要收費了,你願意付錢支持他們租錄音室嗎?
你看免費的YT影片,很喜歡某個頻道,但一旦要收費了,你願意付錢支持他們拍攝所需費用嗎?
你看免費的文章,很喜歡某個作家,但一旦要收費了,你願意付錢支持動腦創作和時間成本嗎?
你看免費的穿搭照,很喜歡某個時尚網紅的品味,但一旦要收費了,你願意付錢支持他的妝髮和攝影師費用嗎?
如果以上你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但如果你是真的喜歡他們的創作,那到底有什麼資格不讓別人接團購?(不是亂賣的那種)這些收入不管是用於他們創作成本或是其他用途,都是合理的吧?買房子、買車子、買包包,每個人賺錢後要怎麼使用還需要顧及旁人眼光嗎?
該篇文的討論,很多人的重點是放在「不要賣爛貨」,這當然。但是後續很多人的留言看起來就是「我覺得很難用,就是爛貨!」殊不知真實情況就是有的東西有人覺得難用,有人覺得好用,如果只因為某些人覺得難用就把這個鍋丟給團購網紅來扛、指控人家沒有做好產品把關,這樣非常不公平。
我知道某些消費者在意的的是那些一檔接一檔、拍照亂拍、心得感覺也沒有真的體驗過的團購,但Dcard該篇文章後續已經不是聚焦在這個問題上了,從原本理性討論「頁面滿滿都是團購讓人沒有信任感」,變成「只要有接過團購,只要你接到我用過不好用的商品,你就是不負責任的爛網紅!」實在很不理智。
還有討論到平台的價格比較,團購本來有時候就不一定是市場最優惠,我覺得這個大家要搞清楚。但大部分情況廠商還是會盡量避開其他通路的折扣期,盡量讓網紅端出最優惠的價格。而且如果某個消費者因為看到某網紅團購某商品,再去不同平台比價發現價格一樣,因此心生不滿,這種情緒是為何而來我其實也不太明白。只要該網紅沒有聲稱是市場最便宜,其實並沒有錯。又,如果該網紅沒有團購這檔商品,消費者會主動突然去對該商品進行比價嗎?網紅先介紹該商品讓大家知道,後續才有比價行為,凡事是有前後因果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網紅會收抽成以外的基本費用,因為只要露出、曝光,對產品就是一種廣告,無論有沒有實際銷售出去。
另外,明星們接代言、接活動出席也是同樣道理,當紅的人氣明星一個接一個的代言,也沒看過有遭受過這次這樣的大力抨擊。還有人的論點是,有些網紅原本擅長某個領域,但接的團購品牌跟該領域風格不搭,這樣他們也不能接受。那同樣的狀況,明星多得是如此,金馬影帝接沐浴乳算不算契合風格?金馬影后賣按摩椅算不算契合風格?代言的商品也不一定好用,廣告鋪天蓋地的情況也很多。
如果你追蹤某人,欣賞他的創作,有一天當他要收費了,你是不是會思考:「我追蹤他是因為欣賞他的『免費創作』,還是欣賞他的創作?」
如果你的答案是欣賞「免費創作」,那麼當他用團購正當方式賺錢來補充創作成本持續提供免費創作時,如果你覺得這個免費創作不值得你忍受團購,通常就是退追。如果你覺得這個免費創作值得你忍受團購,通常就相安無事。
記得之前看過,年輕人夢想職業調查顯示Youtuber、網紅是排名很前面的職業,Dcard上其實也有很多年輕人經常分享自己的購物經驗、穿搭,顯然是想經營自己成為網紅。這都很好啊!社群時代每個人都有機會好好推銷自己被別人看到,進而為自己製造商機。與其不理智地看待正常、正當的團購現象(相信大家會判斷,何謂正常、正當),把時間花在累積自己實力可能會比較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