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喚奇蹟的光 – 信念是遮掩不了的月光,照不照到人,都在那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呼喚奇蹟的光 – 信念是遮掩不了的月光,照不照到人,都在那邊

By 安東尼。杜爾

譯者:施清真

 

*回應呼喚

我一直不太敢看戰爭為主題的書

每一次看完都會很久很難脫離

當年看<燦爛千陽><追風箏的孩子>等

簡直…

對我來說 戰爭就是一種無差別殺人

對於其中受難的人是沒有原因的死去

生命變得毫無重量與價值

但它們應該要有、且十分重

 

這次好不容易鼓起勇氣

也是因為作者(安東尼。杜爾)過往的書我都非常喜歡

特別是<拾貝人>

沒想到跟我預想中的戰爭故事不大一樣

更…溫和

當然其中許多對於戰爭殘酷的描述

例如最後男主的選擇、女主父親與叔父的遭遇及創傷、男主妹妹最後受到的侵犯…等

閱讀時依然都會讓人很反胃

依然十分沈重

閱讀同時

總也有一種心上被踩踏的感覺

但闔上書的瞬間

卻是有一種放開的感覺

一種領悟到無能為力

對手(命運)過於強大而只能放下的鬆弛感

 

*呼喚與聆聽

故事有兩條線

一條是父親是為博物館負責管理藏品的小盲女

一位是孤兒院長大血統不明的白髮少年

兩人在大世界的紛亂之下

如何各自生存

又走向各自的結局

用她/他們的雙眼與血淚見證了那個時代

 

全書沒有狗血的愛情

長長幾百頁的段落中

兩人相見之時不過幾頁

不是因為男女之情

是因為人性之間的那一點溫暖的慰藉

那沒有被完全泯滅的善意

才得以相遇

 

 

「他正要把耳機遞給佳妲,忽然之間,他聽到線圈之中傳來小提琴的琴聲。弓弦劃過琴弦,樂聲高亢急促,清晰純淨……他眨眨眼;他必須壓下淚水……那個被有四個端子街頭和拖曳天線的小收音機,動也不動地端坐在兄妹兩人之間的地板上,宛若奇蹟。」(p39.)

 

我十分喜歡在故事開始沒多久描寫的這段

生長於孤兒院的兄妹

哥哥(男主)因為天份而修理好一台東拼西湊的收音機

在沙沙之間調頻時

突然流瀉而出的交響樂

震懾了孤兒院中所有寂寞、害怕

正被戰爭陰影緩緩逼近的這些孩子與成人

那畫面十分有深意且觸動人心

 

而隨著故事緩緩展開

我們終於知道

女主與她的家人

曾經是那播出樂音的源頭

是希望與療癒

哪怕小女孩看不見

但她沒有停止過去了解、去感受這個世界美好的那一面

也也許正是因為她看不見

所以才可以不被那些可怕、骯髒的事所污染

救贖他人

 

 

基本上呼喚奇蹟的光沒有什麼特別鋪成的高潮

即使是兩人在烽火的城市相遇時

男主千鈞一髮救下女孩的緊張

也因為戰爭籠罩的狂暴與高壓

而變得冷淡而無感

但透過這樣的壓抑的高潮

反而更讓人感受到戰爭可怕的是

哪怕生死大事也變得無足輕重

把所有人心都變得麻木

 

 

透過杜爾的筆

讓人感受到戰爭是人創造出來的卻不具有人性的行為

然而就像被月暈籠罩的明月

越是沒有人性的附近

反而會被充滿人性的例如愛與一切情緒所包圍

 

「佳妲在地上坐下。海面凝重灰黑。四下望去,沒有任何一個牌匾紀念在此喪生的德國人。」(p484.)

 

在故事末端男主的妹妹要與女主見面時

她帶著孩子經過一處紀念二戰的地方

都是紀念受害者

卻沒有人紀念加害者方的那些“受害者”

在戰爭之下

不論勝方與敗方

只要不是發起戰爭的人

幾乎都是身不由己的人

是那些隱隱飄散在外的微弱月光

 

我想男主最後選擇了那樣的結局

正是因為

他自覺已經不單單是個受大時代推動的身不由己的人

而是個心有愧的不全然無辜的人了

這樣的選擇 是為保住心中最後倖存的人性…吧

 

 

*奇蹟與沒有道理

我一直覺得若要直接點

應該叫呼喚奇蹟就好(畢竟整個故事透過“聲音”被串起)

更主要是我不覺得這書中有任何的奇蹟

男女主的相遇是奇蹟嗎?

不是 那是一個緣分的終結

奇蹟是沒有發生時你仍相信它會來到的信念

但在戰爭中

還能懷抱怎樣的信念?

 

奇蹟是遮掩不了的月光

照不照到人

都在那邊

不因為你期望烏雲就會散去

如同小女孩懷抱著父親會回來的信念 沒有實現

男孩希望同學平安無事的信念 沒有實現

希望可以再見到妹妹 沒有實現

所有人都希望戰爭明天就可以結束 沒有實現

 

「石頭就是石頭,雨水就是雨水,災禍只是運氣不佳。」(p55.)

 

沒有奇蹟

唯一的奇蹟

大概是你不得不驚訝人性在巨大壓力、慾望、生死交雜之下

竟還可以保有一絲善意與溫暖

才是最大的奇蹟

 

其餘的

都是沒有道理的命運的擺佈

 

 

*沒有變的杜爾

以往杜爾的小說裡都有許多描寫自然

或是人與自然的場景

那種兩者之間的情感

一直是我很喜歡他的作品的原因

但這次相對很少

不過喜愛的事總是掩蓋不住

作者還是難以割捨

透過故事中男主的同學,弗雷德瑞克

將自然的美麗帶了進來

即便只是從幾處短短一瞥依然十分動人

 

「看起來不怎麼起眼,是不是?」弗雷德瑞克喃喃說。「幾乎只是兩盎司的羽毛和骨頭。但是那隻小鳥可以依靠著昆蟲和蠕蟲提供動力,還有心中的意願,飛到非洲,再飛回來。」…..「一萬年之前,」弗雷德瑞克輕聲說,「當時這裡是座花園,當時從這一頭到另一頭全是無盡的花草,小鳥曾經數以百萬計,飛經此地。」(p225.)

 

蠻有意思的是這次蠻多在描寫城市的場景

也依然很抓的到觸動人的點

城市中的美好

不是單純的空間

而更多是其中生活的人

那神奇的默契一般的互動與節奏美感

 

「模型不像戶外的真實世界。比方說,米貝爾街和蒙日街的路口離他們公寓只有一條街,但是模型中的迷你路口和真正的路口,感覺就是不一樣。真正的十字路口充滿各種噪音和氣味:秋日之時,路口聞起來像是汽油、蓖麻油、糕餅店的麵包、藥房的樟腦丸、花攤的飛燕草、甜豆和玫瑰。冬日之時,空間充滿烤栗子的清香 ;夏日夜晚,氣味慵懶遲緩,令人昏昏欲睡,四處都是催眠的談話聲,以及鐵椅刮過地面的嘎嘎聲。」(p40.)

 

建構城市的‘熟悉感’

是一種不只視覺

還要輔以嗅覺、聽覺

所有感官的組合

 

 

*呼喚後的回音

這個故事的後勁很強

但呼喚奇蹟的光的想哭跟痛感

跟前陣子讀的海風酒店很不同

海風酒店有一種再也不會回來的消逝感

但那種消逝的推進 

是人在無從選擇中的某種共同決定

奇蹟之光則是有一種求生後的倖存感

有一種面對命運的無可掌控

但正因為無常的過於強大

讓我們反而生出一種…抽離感

攘我們最終必須選擇寬容

不得不放手

 

「……如果不能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我們幹嘛費心?」……「你的問題啊,韋納,」弗雷德瑞克說,「你依然相信你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p225.)

 

我想海風與呼喚這兩種沈重

都是活在人生所會面對的

當我們面對這些強大的人生的無力感與挫敗感時

有人就此放棄

有人奮力掙扎

但不管如何都是一種選擇

不悖我心(先不論符不符合道德標準)

就可以創造自己的信念/奇蹟吧

 

「只因大家都這麼做,所以你就照著做,」佳妲說,「這樣對嗎?」……「別說謊。你自己欺騙自己,哥哥,但是不要欺騙我。」(p137.)


avatar-img
19會員
111內容數
歡對書談(ㄓˇ)天(ㄕㄡˇ)說(ㄏㄨㄚˋ)地(ㄐㄧㄠˇ),所以很愛說說寫寫有關書的事。 若你也喜歡,歡迎留言聊聊。 IG #readingatthenigh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書宅 的其他內容
海風酒店 – 嘗試理解,是世上最美好的事 By 吳明益   *攀爬的意志 從知道吳明益老師要出新書 就一直開始期待 在他還不是那麼…被看見聽見時 一路讀著他所寫的故事到如今 也已十四五年了 每一則他所寫下的故事 不管背景各異、角色各異、想說的話各異 卻都有一種是藉由吳明益這個人
菊島朝聖之歌 – 望而心安 By 林福原  . 因為學生實習認識林建築師 聽到他說寫了一本有關澎湖的書 緣起於重建設計澎湖惠民醫院 同與澎湖有牽絆 故買來拜讀  . 書中對於澎湖與各島有點綴式、隨記般的寫意介紹 很適合對於想要對澎湖有輪廓了解的 當然你也大可隨意翻到一頁 就去
潰雪 – 虛擬與真實間的線/限:潰雪裡的空間認同、語言與溝通以及那些跨域通則 By 尼爾。史蒂文森 Neal Stephenson *進入* 這應該是我第二次讀<潰雪>,第一次應該是很小很小的時候了。 這次再讀的時候內容大多有印象,但不知為何搜遍了家中卻找不到書。
7月書宅 – 回頭看,所有來處皆如無數書頁相疊 寫下「7月書宅」這幾字時才突然發現 自我開始寫「書宅」(自2019年5月)這電子雜誌後 中間雖搬移過(一開始在某平台) 但卻沒有停下過一期 到今日 竟也過去4年整了 將要邁入第五年 自己想想也沒想過能走這麼久 但也有可能是沒想所以才能走這麼久(笑)
寧靜海的旅人 – 哪個自己都是自己 By 艾蜜莉·孟德爾 譯者:朱崇旻 . 這本也是最近看到許多書友推薦的書 但…(真是沒想到會連不推三本) T.T 不過如果真的要比較 這本已經是近期讀完的三本中較可讀的了 / (以下有雷~~~) =====防雷=====防雷=====防雷===== 基本上要看科幻
動物城市 – 誰沒有罪 By羅倫·布克斯 . 這是另一本寫完重點後電腦就壞掉的受災戶 所以原本閱讀時記下的重點都不見了 只能快速的翻閱尋找當時的印象… 但同樣的也是一本蠻多人推薦 實際自己讀完有點失望的小說 . 知道這本書是在另一本講都市的書中提及 本身也獲得亞瑟克拉克最佳科幻小說獎 理應有點”底”
海風酒店 – 嘗試理解,是世上最美好的事 By 吳明益   *攀爬的意志 從知道吳明益老師要出新書 就一直開始期待 在他還不是那麼…被看見聽見時 一路讀著他所寫的故事到如今 也已十四五年了 每一則他所寫下的故事 不管背景各異、角色各異、想說的話各異 卻都有一種是藉由吳明益這個人
菊島朝聖之歌 – 望而心安 By 林福原  . 因為學生實習認識林建築師 聽到他說寫了一本有關澎湖的書 緣起於重建設計澎湖惠民醫院 同與澎湖有牽絆 故買來拜讀  . 書中對於澎湖與各島有點綴式、隨記般的寫意介紹 很適合對於想要對澎湖有輪廓了解的 當然你也大可隨意翻到一頁 就去
潰雪 – 虛擬與真實間的線/限:潰雪裡的空間認同、語言與溝通以及那些跨域通則 By 尼爾。史蒂文森 Neal Stephenson *進入* 這應該是我第二次讀<潰雪>,第一次應該是很小很小的時候了。 這次再讀的時候內容大多有印象,但不知為何搜遍了家中卻找不到書。
7月書宅 – 回頭看,所有來處皆如無數書頁相疊 寫下「7月書宅」這幾字時才突然發現 自我開始寫「書宅」(自2019年5月)這電子雜誌後 中間雖搬移過(一開始在某平台) 但卻沒有停下過一期 到今日 竟也過去4年整了 將要邁入第五年 自己想想也沒想過能走這麼久 但也有可能是沒想所以才能走這麼久(笑)
寧靜海的旅人 – 哪個自己都是自己 By 艾蜜莉·孟德爾 譯者:朱崇旻 . 這本也是最近看到許多書友推薦的書 但…(真是沒想到會連不推三本) T.T 不過如果真的要比較 這本已經是近期讀完的三本中較可讀的了 / (以下有雷~~~) =====防雷=====防雷=====防雷===== 基本上要看科幻
動物城市 – 誰沒有罪 By羅倫·布克斯 . 這是另一本寫完重點後電腦就壞掉的受災戶 所以原本閱讀時記下的重點都不見了 只能快速的翻閱尋找當時的印象… 但同樣的也是一本蠻多人推薦 實際自己讀完有點失望的小說 . 知道這本書是在另一本講都市的書中提及 本身也獲得亞瑟克拉克最佳科幻小說獎 理應有點”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您的獎勵將會採「1+1」模式,給孩子。也就是說,您給80元(扣除方格子相關費用之後),我也將在加碼80元。 . 《少年國際選讀全書》這本書涵蓋了世界趨勢,我認為這本書有好有壞。好的地方是這本書能告訴我們目前發生的事情,而且比新聞還要好,因為現在的新聞大部分都是在講本國的事情,且時間不一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寫童年時與表哥的奇妙故事,家裡來一位特別的表哥,他只有一隻眼睛,充滿神祕感。兩兄弟一開始害怕,但慢慢發現表哥的和藹和充滿音樂才華。故事中透露了對音樂的喜愛和表哥的美好回憶,充滿溫馨和希望。
Thumbnail
一個非常勵志的故事! 精彩又難以直性的結局! 感人、動人的劇情! 庚本停步下來阿!
Thumbnail
《風之影》是一部描寫關於西班牙佛朗哥獨裁統治時期的小說,描述了一個少年尋找作者以及作者其他作品的探祕過程。全書充滿著詩意的雋永語句,滿滿是哥德小說的傳奇氛圍。
Thumbnail
在那個不經意的年代,口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窮人心中的鋼琴,是夢想和希望的載體。我們的故事,從一部深入人心的日劇《阿信》開始,其中女主角在絕境中透過一首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找到了重生的勇氣。那是口琴的魔力,能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行的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有些小說看完之後要一段時間的沈澱才能轉化爲啟發,『鏡之孤成』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奇幻故事的體材是我很喜歡的,今年因為工作與失學青少年有關,所以這本書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吸引了我。
沒想過會連續看兩本如此沉重的書,《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已經夠沉重了,沒想到《弟弟》猶有過之,不過這本書也非常好看,難怪會獲得2023台灣文學獎的金典獎。 不過,《弟弟》並非全書也抑鬱,前半段十分輕鬆,是到了後半段才逐漸沉鬱起來,而且看得出作者已經有所克制,但後段還是看得人不敢呼吸,怕呼吸急促了也
Thumbnail
《遠山的回音》是著名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繼其享譽國際的小說《追風箏的孩子》後所撰的第三本創作。遠山的回音故事背景一樣設定在阿富汗,講述一對情感深厚的兄妹因為父親在生活的壓迫下不得已決定將妹妹賣給富人而自小被迫分離而展開的故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您的獎勵將會採「1+1」模式,給孩子。也就是說,您給80元(扣除方格子相關費用之後),我也將在加碼80元。 . 《少年國際選讀全書》這本書涵蓋了世界趨勢,我認為這本書有好有壞。好的地方是這本書能告訴我們目前發生的事情,而且比新聞還要好,因為現在的新聞大部分都是在講本國的事情,且時間不一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寫童年時與表哥的奇妙故事,家裡來一位特別的表哥,他只有一隻眼睛,充滿神祕感。兩兄弟一開始害怕,但慢慢發現表哥的和藹和充滿音樂才華。故事中透露了對音樂的喜愛和表哥的美好回憶,充滿溫馨和希望。
Thumbnail
一個非常勵志的故事! 精彩又難以直性的結局! 感人、動人的劇情! 庚本停步下來阿!
Thumbnail
《風之影》是一部描寫關於西班牙佛朗哥獨裁統治時期的小說,描述了一個少年尋找作者以及作者其他作品的探祕過程。全書充滿著詩意的雋永語句,滿滿是哥德小說的傳奇氛圍。
Thumbnail
在那個不經意的年代,口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窮人心中的鋼琴,是夢想和希望的載體。我們的故事,從一部深入人心的日劇《阿信》開始,其中女主角在絕境中透過一首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找到了重生的勇氣。那是口琴的魔力,能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行的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有些小說看完之後要一段時間的沈澱才能轉化爲啟發,『鏡之孤成』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奇幻故事的體材是我很喜歡的,今年因為工作與失學青少年有關,所以這本書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吸引了我。
沒想過會連續看兩本如此沉重的書,《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已經夠沉重了,沒想到《弟弟》猶有過之,不過這本書也非常好看,難怪會獲得2023台灣文學獎的金典獎。 不過,《弟弟》並非全書也抑鬱,前半段十分輕鬆,是到了後半段才逐漸沉鬱起來,而且看得出作者已經有所克制,但後段還是看得人不敢呼吸,怕呼吸急促了也
Thumbnail
《遠山的回音》是著名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繼其享譽國際的小說《追風箏的孩子》後所撰的第三本創作。遠山的回音故事背景一樣設定在阿富汗,講述一對情感深厚的兄妹因為父親在生活的壓迫下不得已決定將妹妹賣給富人而自小被迫分離而展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