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是國中國文課本裡的一道風景。
作者張岱描述年輕時,曾經冒著大風雪、夜衝西湖,天與雲、與山、與水全都融在一片雪白,何其美麗。
書寫此文時他已經年過50,湖心亭看雪是15年前的往事,政權早已易主,自名為「陶庵老人」的他,感傷國破家亡的命運,更多的是哀悼逝去的美好。
〈湖心亭看雪〉一文收錄在《陶庵夢憶》一書中,他在序文中寫道:「因想餘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今當黍熟黃粱,車旅螘穴,當作如何消受!」可以看到張岱作《陶庵夢憶》的動機,自是追憶過去的美好,對照當下的處境,恍如大夢一場,難以消化。 序文又說:
「昔有西陵腳夫,為人擔酒,失足破其甕,念無所償,癡坐佇想曰:「得是夢便好!」一寒士鄉試中試,方赴鹿鳴宴,恍然猶意非真,自嚙其臂曰:「莫是夢否?」一夢耳,惟恐其非夢,又惟恐其是夢,其為癡人則一也」。
對他而言,「夢」是逃避現實的所在,也是他的心靈寄託,通過回憶自己曾經居住過的地方、交往過的人以及喜愛的事物,張岱企圖重建他失去的故園。
《陶庵夢憶》成書於張岱五十歲之時,也就是年老書寫年輕時的往事,因此《陶庵夢憶》中含有雙重自我形象:一是張少公子的狂放不羈的情態,二是陶庵老先生故國往事的思戀。《陶庵夢憶》中不同的書寫心境,穿梭在文字之間。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特別強調「獨往」,是為了反襯他人。湖心亭之行除了張岱本人,還有舟子,兩相對照審美觀可謂天差地遠,張岱久居西湖,對西湖名勝如數家珍,在他心中,唯有自己懂山水,懂西湖,他就是那個「真正領山水之絕者」,而舟子這樣的俗子,是無法品味雪景的意境的。
對自己的審美品味充滿信心,此處的筆觸是年輕的張公子。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在這廣闊空白的景致中,卻特意使用遠觀的視角來描寫,量詞上使用「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等小單位,對照背景,在這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他感受到自然界的空闊與神秘,同時也體會到茫茫宇宙中個體的渺小與孤獨。 自身存在於空間的渺小,在時間長河中何嘗不也如同過往雲煙?如同滅亡的明朝、不在的繁華皆稍縱即逝。
面對廣闊無垠的景色,張岱投射出他的人生觀:人生,不過大夢一場,這是歷經人生大起大落陶庵老人的感嘆。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金陵客的登場,引起諸多的疑問,紀錄金陵客的動機為何?如何看待金陵客?確實張岱接受了邀請,然而卻缺乏熱情;如果不願與其來往,他也與其喝酒、交換身分資訊。
由於文章用字精煉,因此試圖引證資料,還原張岱的用意。
1.魏晉時期的名士之風
在亭上強飲三大白而別,並非和他們不投緣,而是此行目的,如同前述是為了享受大雪之美,觀照自身的孤獨,而不顧禮儀、堅持離開,是名士不拘于俗禮的一種表現。
2.反映「無常」的人生觀
「無常」也是魏晉玄學的命題之一,如〈蘭亭集序〉所言:「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人生無常,聚散亦有時,張岱只留下金陵客之所在、而不留其姓字,對其而言,與金陵客的相遇是此行值得紀錄的事,然而雙方情誼短暫,有緣相識、卻未必能再聚首。
總的來說,如同魏晉名士風骨的行為,屬於年輕張公子的聲音;透漏無常的人生觀,則是陶庵老人的感慨,此處二元聲音並列出現。
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
記憶,是張岱生命中的主題,可以說他的下半生都在對抗上半生的記憶。
這位明朝小品大師,大概沒想到這些心情抒發,竟成為後代研究明朝美學的重要依據,這就是記憶的力量。
大概我們很難與張岱一般,有從天堂掉到地獄的經歷,但與張岱一樣,我們的現在是過去累積而來,把過去安放好,現在才能安然自適。
張岱(1597年10月5日-約1684年)字宗子、石公,號陶庵、蝶庵,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人,明末清初作家和史學家。張岱出身書香世家,家境富裕,前半生生活奢華,養尊處優,精通各種玩樂之道。
張岱48歲時明朝覆亡,他一度在南明魯王的小朝廷中供職,後來逃避戰亂遁入深山,潛心著作,生活困頓,其後返回紹興定居。 明亡後張岱專心著述。文學方面,張岱在小品文上頗有造詣,著有《陶庵夢憶》及《西湖夢尋》等書,追憶昔日繁華生活,細述明末社會風情,文章平易近人,典雅精練,趣味盎然,膾炙人口,清初風行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