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十一合集(四)-河內張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回頭看老二張範。

這來頭可不小,河內張家的。那啥?司馬懿認識不?河內人。

他老婆認識不?張春華。

河內人。

老講河內只提司馬懿,氣勢實在是弱。河內郡朝歌縣,認識一下,知道商紂王對朝歌這名字就不會陌生。所以跟你說,這兒就是牌子老,品質好的古帝國首都。

好在哪?當中國以河北河南為重心的時期,河內就是最重要的「轉運站」。冀州山西,伸手可及。洛陽山東,腳蹬即至。對東漢而言,不但是富得流油之地,同時也是反逆之地。

我不知道陳某當初做設定有沒有想那麼多,但「河內司馬巨富,私養殘兵」,確實是合理的設定。

張範跟張春華不同縣,大概相距六十公里左右。不過你知道,張在兩漢算大姓,這也算不上什麼。

讓我們瞧瞧有什麼。

「祖父歆,為漢司徒。父延,為太尉。」

這是兩世三公之家。

東漢第一等是袁氏那種,四世三公,榮耀百年,幾乎跟這個王朝差不多老了。次一等是楊家,你至少認識楊修,他家三世太尉,袁氏也是想要結個親家。張家只得兩世,袁家同樣不打算錯過。

可張範不想娶袁隗的女兒。他的性格「恬靜樂道」,對功名也不甚在意。說到「樂道」我就來勁了。

黨禍時,有河內人張成,善風角之術。袁術稱帝時?用的是河內人張炯的符命。東漢姓張的,那可是道道道道,非常道的一群。河內還特別狂。

不過我們在《三國志》不是《神仙傳》,陳壽筆鋒一轉,就把故事帶往張範的兩個弟弟身上。

張承,舉方正科為議郎,董卓入京時為伊闕都尉。後來這名稱不太使用,本身這裡就是龍門石窟一帶,也是當時洛陽的「南關」。張承打算靠自己手上的兵馬,來誅殺董卓。

這時,他們的另一個弟弟張昭(跟東吳的張昭無關,那個張昭的兒子也叫張承)剛好來訪,就勸哥哥不要。

「第一,你人手少。第二,你上任不久,世族對你不夠信任,就算你拉了老百姓起義,戰力跟世族部曲也不能同日而語。」

張昭認為,董卓把事情搞那麼大,必不能久。面對將要到來的天下大亂,還不如找個出頭鳥躲他底下,再伺機而動。

媽媽咪呀,現在可不是演《火鳳燎原》。張昭這番話,不簡單啊。

張承想想是這個道理,立刻辭官回家,跟張範說了之後,便展開搬遷的準備。兄弟倆挑選的落腳處,卻是揚州。

不是投靠孫策孫權喔,當時孫家都還是袁術軍的打工仔。但這個決定,就很有「修道人」的色彩。

很顯然,是張範的決策。

而河內張家南遷的行徑,自然也沒瞞過攔路虎袁術。

袁家本來就想跟他們結親,這時袁術也伸出了友誼之手,邀請張家兄弟。

張範?不去。

張承?可以聊聊。

袁術表示:「周室衰弱的時候,有霸主繼承;秦失其鹿,漢接而用之。今天這個情況,你看我有土地有人民,更有世族支持,是不是也該效法一下先人,讓國家再次偉大?」

意思就是他也要做齊桓公、晉文公、漢高祖。

張承卻說:「先人之所以能成功,在於有德而不在於他們強大。一旦掌握了關鍵,就算是一個人,天下也會一同幫助他成就霸業。現在狀況渾沌不明,你要強出頭只會被大家鄙夷,不會有人挺你的。」

這道理現代評三國的人也常用,不過應該沒人是參考張承的。

袁術當然不爽啦:「哼,難道像曹操那樣沒幾個人就要與我袁氏十萬之眾作對,才能成功嗎?」

張承答:「漢朝的力量弱了,但姓劉的皇帝還在那,還在曹操手裡。不要說十萬,就算是百萬的敵人,曹操也能抵擋。」

馬屁拍到天上了,這段本身就是為了鋪陳,張家兄弟之後降於曹操。

就說曹操平定河北之後,開始徵召世族們前往鄴城。張家兄弟雖然離開了河內,不過大概也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曹操很快就找上門來了。

有趣。

如果我們用淮泗集團逃難至江東的邏輯,就很難明白。事實上,我們首先要了解的是:河內張家不是軍閥,也不是求一己飛黃騰達的謀士武將。

他們就是「金主」。

張昭話裡的意思,本來就是「去找一個可以投資的軍閥來駕馭」。

那為什麼去揚州?這要連曹操徵召他們的時候一起看。

張範仍是不去,只叫張承去報到。而他自己留在了「彭城」。揚州、兗州、徐州的交界地帶。張家兄弟選擇了「最混亂的區域」,來觀察該要投資誰。

除了老公司汝南袁術跟廬江劉勳之外,這段時間附近還有曹操、呂布、劉備、劉繇、王朗、嚴白虎、孫策等許許多多的新創公司。

對於當代的世族動向來說,張家三兄弟採取的策略,很是特別。

最特別的部分則是,他們不搶預購。就是要等到曹操企業穩賺了……才要投資?

不,你已經看到了,張範還在拿翹。要說策略也是可以,不過孟德理他嗎?並沒有。

這裡陳壽又補了一個小故事,是說張範跟張承的兒子被盜賊抓走,張範去贖回的時候,盜賊表示你來那還你兒子(張承在許昌當差)。

張範就說,謝謝,不過我想拿我兒子換我弟的兒子。盜賊好感動啊就都一起還他了,提過就算了先放下。

張範跟曹操的關係,在赤壁戰後有了轉折。

說多不膩,考試不考,曹操赤壁大敗後沒有回許昌也沒有回河北,而是停留在江淮地帶「討賊」。目前為止我都還傾向「曹操因為政治鬥爭所以不敢回去」。

這時,張範就去「陳」跟曹操會面,立刻開始「參丞相軍事」。

正是「其中必定有鬼」。

曹操在那段期間,招募過更有名大家都認識的蔣濟劉曄等人。蔣濟論戰論到嘴破,劉曄在那邊裝高深。結果蔣濟領個縣令,劉曄去管後勤。

張範直接就當上軍事參謀!

說簡單很簡單,找證據就相對麻煩:張範給了曹操「能回河北」的力量。最物理最淺白的,可能就是「軍糧」。

邏輯是這樣,曹操在赤壁打了敗仗,要撤出荊州。但曹仁需要繼續鎮守防備孫劉,所以曹仁不可能提供太多糧食戰具給曹操。

這時候,許昌那邊只要扣糧不發,曹操就準備吃大便了。

當然,有非常容易解決的方式,火鳳也常提。

搶居民的糧食。

但這時候你是曹操,你敢搶嗎?那等於是把這裡的「民心」送給孫權啊。

所以曹操宣布,討賊。

一來合法徵收,二來可以從賊軍手上獲得一些東西。就算不是食物,也可以跟識時務的江淮居民進行交易。

可解燃眉之急後,就是「該不該跟許都正面衝突」的問題。

十個謀士十個跟你說不該,我們一樣切兵糧就好:要打攻城戰,後勤補得上嗎?

不打,那就是先回鄴城,夠飯吃嗎?回許都就是幾百里,回鄴城就是幾千里。所需的糧草差異,何止十倍。

這個時候,掌控黃河商運的河內大族來給曹操支援。

曹操完全可以走山東回河北了。

張範能不被敬重嗎?

在這個邏輯底下,你不得不說,陳壽真的「很敢」。講真的這個傳裡頭活躍的,根本是張承,寫張承傳就好了。為什麼是《張範傳》?

先說後面:「太祖征伐,常令(張)範及邴原留,與世子居守。太祖謂文帝:舉動必諮此二人。

曹丕是用「子孫禮」在服侍張範的。

雖然沒寫明但一定要注意跟知道的就是:河內張家就是加入了「鄴城世族大集合」,成為曹操忠實的夥伴了。

然而,張範依舊沒什麼改變。他總是花錢去幫助窮苦的人們,花得褲底空空,所以對於賞賜啦、曹丕的孝心啦,都是來者不拒。

曹操本來以為是這樣的。

沒想到張範臨終前,就把全部東西都還了回來,他一毛錢也沒動過。

我跟你說,這事發生在一般人身上,那就是廉潔。

發生在曹魏第一梯隊富商世族的身上?張範是在跟曹操說:「我張家的家底,遠超乎你所能想像。」

事實上,張範救濟窮苦的記錄中,有一句恐怖的話。

「中外孤寡皆歸焉。」

曹操收納了各地有錢有勢的人,張家卻收容了各地的孤兒寡母。要知道,孤兒寡母都是曹魏的「軍資」喔。張範這描述,完全就是曹魏「地下領袖」的意思。

最後,張範雖然在魏公國建立之前就過世,但張承仍舊把握著曹操軍的命脈。

「承以丞相參軍祭酒領趙郡太守,政化大行。太祖將西征,徵承參軍事,至長安,病卒。」

張家兄弟都死了,事情也不會就此結束。他們是「大族」。

裴松之很親切的註明了,張承的孫子,後來在西晉當上中護軍。跟三世太尉楊家的後人楊駿,一起成為司馬炎晚年到八王之亂開始前,西晉最重要的權臣。

(晉書稱張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95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08
曹操多疑是藝術形象?還是史實?
Thumbnail
2024/12/08
曹操多疑是藝術形象?還是史實?
Thumbnail
2024/07/12
把所有資訊塞進完結篇,焦先這個人在唐朝也仍然會被提及,了解一下整個東漢魏晉的社會底層。
Thumbnail
2024/07/12
把所有資訊塞進完結篇,焦先這個人在唐朝也仍然會被提及,了解一下整個東漢魏晉的社會底層。
Thumbnail
2024/07/09
管寧傳最後附錄了兩名高士:張臶加減看,胡孔明可是農場文常客,不要錯過。
Thumbnail
2024/07/09
管寧傳最後附錄了兩名高士:張臶加減看,胡孔明可是農場文常客,不要錯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管寧傳最後附錄了兩名高士:張臶加減看,胡孔明可是農場文常客,不要錯過。
Thumbnail
管寧傳最後附錄了兩名高士:張臶加減看,胡孔明可是農場文常客,不要錯過。
Thumbnail
魏書十一是一個關於世族力量的大篇章,前面七人都看過了,現在來到第八跟第九人:北海朱虛的邴原跟管寧。邴原對一般三國讀者來說,不算是有名人。某方面來說,他也算是被陳壽給打壓了。 按照邴原的家傳,他其實是一個可以跟鄭玄齊名的北海大儒。不過陳壽用「一方豪俠」的角度來寫邴原。
Thumbnail
魏書十一是一個關於世族力量的大篇章,前面七人都看過了,現在來到第八跟第九人:北海朱虛的邴原跟管寧。邴原對一般三國讀者來說,不算是有名人。某方面來說,他也算是被陳壽給打壓了。 按照邴原的家傳,他其實是一個可以跟鄭玄齊名的北海大儒。不過陳壽用「一方豪俠」的角度來寫邴原。
Thumbnail
一個曾經支持過三國時期孔融跟袁譚治理青州,謎一樣的男人。光榮以為他是文官,其實他戰功彪炳。
Thumbnail
一個曾經支持過三國時期孔融跟袁譚治理青州,謎一樣的男人。光榮以為他是文官,其實他戰功彪炳。
Thumbnail
魏書十一,第五人,田疇。這我以前倒是有讀過,現在看來,陳壽把他放在中間很妙。 這裡的重點會放在田疇拒絕曹操的封爵,進而引起的討論與風波……
Thumbnail
魏書十一,第五人,田疇。這我以前倒是有讀過,現在看來,陳壽把他放在中間很妙。 這裡的重點會放在田疇拒絕曹操的封爵,進而引起的討論與風波……
Thumbnail
魏書十一不止有學術界知名的士人,也有富得流油,足以操控曹魏經濟的商家大族。 河內,張家。不認識?司馬懿的老婆張春華,就是河內張家人。
Thumbnail
魏書十一不止有學術界知名的士人,也有富得流油,足以操控曹魏經濟的商家大族。 河內,張家。不認識?司馬懿的老婆張春華,就是河內張家人。
Thumbnail
國淵,是青州黃巾大盛時,逃往海外遼東的一名學者。青州黃巾,就是魏書十一最重要的舞台之一。 同時,這些逃難學者的人脈,也指向了曹丕好友中第一名,魏初實權更在司馬懿之上的那個大臣。 很多東西,開始慢慢浮出檯面了。
Thumbnail
國淵,是青州黃巾大盛時,逃往海外遼東的一名學者。青州黃巾,就是魏書十一最重要的舞台之一。 同時,這些逃難學者的人脈,也指向了曹丕好友中第一名,魏初實權更在司馬懿之上的那個大臣。 很多東西,開始慢慢浮出檯面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