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延得了大明國祚,護不得子孫後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京城六月,綠濃花瘦,蟬噪不已。叫聲清亮,可以撫人心,可以亂心曲。


勵精圖治了十年的萬曆首輔張居正,此時已油盡燈枯,欲去不去地躺在床上,只等著嚥下最後一口氣。病榻前,髮妻與兒孫齊聚。啜泣聲微微弱弱,掩不住庭院裡的梧桐樹影,疏疏落落篩進來,趁機帶上了枝頭樹梢上的聲聲蟬鳴。


神童


隨著蟬叫聲,張居正夢回故園荊州府江陵縣(今湖北江陵縣)。蒙童之齡已讀書識字,聰穎絕倫,有「神童」之稱。十二歲中秀才,荊州知府李士翱甚是激賞,遂取《春秋公羊傳》中「故君子大居正」,為他改名「居正」。次年,張居正參加鄉試。湖廣巡撫顧璘愛其才,恐他過於平順而心生驕氣,遂故意阻撓使其落第。三年後,張居正順利通過鄉試,顧璘視他為國之器也,特解下所佩犀帶相贈。並勉他樹立遠大志向,當做伊尹、顏淵這般風流人物,而不是區區一個少年成名的舉人。


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二十三歲的張居正考中進士,一舉從小小江陵縣踏入了紫禁城。此後二十五年橫跨嘉靖、隆慶、萬歷三朝,張居正先是歷經嚴嵩與徐階的鬥爭、爾後是徐階與高拱的對峙,俱能在不得罪一方的情況下,一步步往上陞。此時期的張居正,不可不謂行事低調、處世圓融。高拱位居首輔時,張居正已是內閣大學士。他沒有忘記顧璘當年對他的期許,再往前邁一步,就是首輔。


但要鬥垮高拱,圓滑之外,還需要一點機運和些許奸詐。是的,奸詐狡猾。與同時代的聖人海瑞相較,張居正可不是什麼道德楷模。


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明穆宗崩,年僅十歲的萬曆繼位。身為顧命大臣的高拱,正意氣風發。不料,高拱不經意的一句「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意外地讓自己中箭落馬。張居正與大太監馮保都想拉下高拱,二人早有合作。此時見獵心喜,立刻跑去李太后那裡給高拱下文字獄。誣指他心懷不軌,竟說出「十歲孩童,如何做天子」此等大逆不道之語。謀反之心,昭昭然。聽得李太后和萬曆這對孤兒寡母,膽戰心驚。不由分說,立即下旨讓高老頭捲鋪蓋回家去,一刻不准多留。


李太后出身宮女,是個美人兒。但能從出身卑微一步步爬上太后之位,光有美色不足以䇄立不搖。心計、城府、識見、手段,該有的、一樣也不少。


《明史》稱張居正是個美男子,「頎,面秀眉目,鬚長至腹。」身材修長挺抜,容貌端正,眉目如畫。


張居正的美貌,此時尚年輕的李太后自是看在眼裡。一對俊男美女,野史繪聲繪影,然野史終究是野史,供茶餘飯後嚼嚼舌頭罷了!以我一介匹婦之見,與上了年紀的高拱相較起來,和張居正互利共生,可是來得賞心悅目多了。最重要的是,除了相貌堂堂,張居正的才具和手段,也沒逃過李太后的識人之明。


萬曆首輔、萬曆中興


談論晚明歷史,離不開張居正三個字。


高拱走了,張居正獨掌內閣。皇帝年幼、孤兒寡母全指望他,也鼎力支持。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曾與他患難與共,如今二人同舟共濟,是政治上的最佳拍擋。但凡有什麼事,張居正批示處理意見,批完後,就去找馮保批紅、蓋章。他想怎麼辦,就怎麼做,成了大明王朝的實際統治者。


回首來時路,從一介平民之子,到位極人臣,可謂登峰造極、一覧眾山小。換作他人,大可舒舒坦坦過日子,專心搞好上下關係,討皇帝、太后歡喜,與人多多為善。至多再搞點政績,博個好名聲,等將來致仕時,既可安享餘年,也可庇佑子孫後代。多做多錯,少做少錯,無為而治,既不會錯也不會得罪人。


然,張居正顯然沒有忘記顧璘視他為國器,更沒有忘記早年曾發出「田賦不均,貧民失業,民苦於併購」之嘆。他沒有選擇躺平,而是反其道而行。明史稱他「慨然以天下為己任」,轟轟烈烈幹一場,痛痛快快得罪人。


擺在他眼前的大明:北部、東北部的蒙古、女真不斷侵擾內地,引發邊疆危機。國內小規模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社會矛盾日趨嚴重。流民四散,國庫空虛,一派衰敗疲弱氣象。


力圖振衰起弊,張居正雷厲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內政上推行考成法,整頓吏治;經濟上丈量土地,排查大地主瞞報的農田;推行一條鞭法,簡化稅賦;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鎮守邊關,四夷警服。十年來海內肅清,邊境安定,國庫充盈,儲蓄多達四百餘萬,太倉粟可支十年,國力臻於極盛,史稱「萬曆中興」。


改革,免不了觸動利益團體。


考成法,猶如今日的考績。對各級官史實施嚴格考核,合格的昇職,不合格的降職。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明史》載「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也惹來大大小小官員敢怒不敢言。一條鞭法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排查漏稅田產增加了國庫的收入,不可避免地傷了士紳階級的利益。


奪情


得罪了士紳階級,惹來了官員心生怨懟。「奪情」事件,更招來了天下讀書人的不解與不滿。


萬曆五年(公元1577年),張居正父親去世,按禮法當回鄉守制二十七個月。但,新政實施不過數年,這一走,會不會一番心血就此付諸東流?再回來,能否穏坐首輔?這是一門心思要把改革貫徹到底,以救大明於水火的張居正,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幸好,可以「奪情」。小皇帝下旨:


「朕元輔受皇考付託,輔朕沖幼,安定社稷,朕深切依賴,豈可一日離朕?父制當守,君父尤重。準過七七,不隨朝,你部裡即往諭著,不必具辭。」


意即,萬曆讓他以國事為重,只要在京師守七七四十九天即可!太后、馮保和朝中一些大臣,也請張居正遵旨奪情。但,奪情聖旨一下,駡聲滾滾,不少人站出來討伐張居正。有出於維護封建倫理網常者,其中包括張居正的學生、政治盟友。有利益受損、對他恨之入骨者,好不容易抓到這個好機會,豈能輕易放過?


反對浪潮,來勢洶洶。皇帝態勢強硬、手段霹靂,凡直言犯諫者,皆遭廷杖、貶戌。為了徹底平息這場風波,萬曆又詔諭群臣,再有敢議論者,誅無赦。這一來,百官噤若寒蟬,表面看似風平浪靜,暗地裡卻波濤洶湧。不論是在推行新政或奪情一事上,張居正此時深深領略得罪者眾。然,知我罪我,若為改革計,雖千萬人吾往矣。性情變得益加獨斷專行,對待非我同類官員更加苛刻、嚴厲。《明史》載,「居正自奪情後,益偏恣。其所黜陟,多由愛憎。」


雷霆首輔,嚴厲老師


張居正是首輔,也是皇帝的老師。他希望萬曆成為合格接班人、甚至做個千古明君,教之責之甚切。一次,萬曆讀了個白字,將「色如勃也」唸成了「色如背」也。語音剛落,就聽得張先生一聲大吼,「這字應該唸勃!」


皇帝這一嚇,可不輕。所幸,當時萬曆年紀小,沒來得及記恨。可發生在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的這件事,為張居正埋下了日後遭清算之禍。


此時萬曆已十七、八歲,大小事仍是張首輔和馮保一手打理,李太后顯得安心又安穏。有精力無處發的萬曆,有一次又醉酒了。在宮裡閒逛時遇到個太監,心血來潮下令他唱個歌來聽聽。這位太監估計嚇壞了,杵在原地半天不出一聲。皇帝生氣了,下令一頓痛打,還割了他一束頭髮。這在封建時代,算不得是件大事。但馮保和李太后與張居正有志一同,努力要把萬曆教導成千古明君。馮保得知消息,馬上報告了李太后。李太后忙不迭地宣來兒子,萬曆一來,就是罰跪,聆聽母親數落他的罪過。臨了,李太后還拿出一本書翻到其中一篇,遞給萬曆。當萬曆翻開那本書時,頓時五雷轟頂:《漢書霍光傳》。


霍光是霍去病的異母兄弟,幹過最知名的一件事是,廢過皇帝。


此時此地此景,萬曆深解其中意:不聽話,就廢了你。而那個有能力廢他的人,正是他倚賴甚深的先生。萬曆嚇出一身冷汗,無數個念頭快速飛過。他一向景仰敬重的老師,從此成了他得提防著的潛在威脅,一個可怕的敵人。


事情尚未了,李太后更逼著萬曆寫「罪己詔」,公諸於世。此時張居正如果夠圓融,應該替萬曆求情,或可緩衝師生感情。然,在萬曆遲疑不肯動筆時,張居正不但揮墨幫他寫了,還火速地找馮保蓋章。萬曆首輔張居正,幹起事來,不愧雷霆萬鈞。


打滾官場三十餘年,歷經大大小小權力鬥爭,張居正絕非不懂得審時度勢之人。此事件過後不久,兩度上疏乞休,表明了「高位不可以久竊,大權不可以久居」,懇求皇帝放他回家鄉。萬曆也放下了一顆心,準備讓他回去。若果如此,君臣二人或能好聚好散,成就一段佳話。但不知出於何種心思,李太后硬生生攔了下來,還說了令人捉摸不透的話。


「張先生親受先帝付託,豈忍言去!待輔爾到三十歲,那時再作商量。先生今後,再不必興此念。」


三十歲?輔佐萬曆到三十歲?李太后這是把兒子看做阿斗?還是,非得榨乾張居正的剩餘價值?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既然走不了,那就鞠躬盡粹吧!從萬曆八年到十年,張居正進入一種近乎顛狂的狀態,日以繼夜不停地工作。他不滿足於力挽狂瀾,更要創造太平盛世的奇蹟。帝國蒸蒸日上,張居正的身體每況愈下,繁忙工作中,經常暈倒,有時還會吐血。史書說張居正死於痔瘡,現代醫學認為死於直腸癌。


清算抄家


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六月二十日,內閣首輔,上柱國,正一品太師兼太傅,中極殿大學士張居正卒,諡文忠。


皇上看著十分悲痛,全國一片哀悼,但,抵擋不住茶壺裡的風暴襲捲而來,清算的時刻到了!


十二月,馮保被以欺君蠹國、罪惡深重之名,送往南京養老。念在他曾是皇帝幼時玩伴,萬曆沒要了他的命。


人走茶涼!張居正沒料到的是,首先發難攻訐他的,是他引為心腹的繼任首輔張四維。見有人發了難,原本表現得忠心耿耿,言聽計從的諸多大臣,紛紛對張居正落井下石,唯恐落人於後。眼見大臣如此配合,萬曆先是剥奪了張居正的一切職務,撤銷了他的諡號,又進一步抄了他的家。


之所以抄家,主要是出於憤怒與貪婪。萬曆小的時候,張居正經常告誡他要節儉,皇帝用度,多所限制。但根據彈劾奏章所述,張首輔自己可過得相當豪奢,絕不委曲自己。老師的表裡不一,讓萬曆深感失望憤怒。憤怒之餘,則是貪婪。馮保家中抄出金銀百餘萬兩、珠寶無數。一介太監尚且如此,更何況權傾天下十年的萬曆首輔?抄張居正家既可出一口惡氣,又可撈一把,何樂而不為?


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四月,抄家開始,抄出了一場人間地獄。


原先畢恭畢敬的地方官知道張居正倒台了,為了在抄家中爭取好成績,竟提前封住了張家的門,以防財產轉移、人員偷跑。這一封,張家幾十口人斷了糧,地方官不管不顧。俟京城派來的丘橓抵達時開門一看,腐敗臭味撲鼻來,十幾個已餓死之人和十幾個即將餓死之人。


丘橓與海瑞一樣,以清廉剛正著稱。曾借同僚之筆向張居正舉薦自己,不獲起用,心懷怨念。眼前這一幕,沒有喚起丘橓一絲絲的惻隠之心,隨即著手抄家。幾天之後,共抄出黃金萬兩,白銀十多萬兩,與傳說中的白銀兩百萬兩,相差甚巨。「剛正不阿」的丘橓為達績效,開始對張家人嚴刑拷打。張居正長子和三子不堪凌辱,三子懋修投井獲救、絕食又未死。長子敬修自縊而亡,留下血書為父親喊冤,並控訴丘橓和張四維二人之不仁不義。


「其十年輔理之功,唯期奠天下於磐石,既不求譽,亦不恤毀,致有今日之禍。」


「丘侍郎、任撫按、活閻王!你也有父母妻子之念,奉天命而來,如得其情,則哀矜勿喜可也,何忍陷人如此酷烈!三尺童子亦皆知而憐之,今不得已,以死明心。」


「有便,告知山西蒲州相公張鳳盤,今張家事已完結矣,願他輔佐聖明天子於億萬年也!」


張鳳盤,就是張四維。所謂輔佐聖明天子於億萬年,是駡人的話 ,把「聖明天子」萬曆帝也駡進去了。


抄家抄出了人命,萬曆這才消停了下來。同意留宅一所、田十頃,供養張居正之母。張居正弟弟、兒子,俱發配煙瘴之地。


萬曆十三年(公元1585年),張四維暴病身亡,丘橓卒於任內。


有人說:終明一代,不過一帝(朱元璋)一相(張居正)。梁啓超說他是明朝唯一的大政治家,《萬曆十五年》作者黃仁宇直言「世間再無張居正」。


大筆一揮,張居正為暮氣沉沉的大明王朝,畫上了最後一抹輝煌。力挽狂瀾,延續了王朝數十年的國祚,也生生將自己推到了鄉紳官僚的對立面。生前譽滿天下,人人趨之奉之。身後謗滿天下,差點剖棺戮屍。家族遭無情清算,手足子孫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僥倖逃離者,淪為平民。


萬曆並未成為張居正期望的千古明君,反而以消極怠惰聞名歷史,創下三十年不上朝的紀錄。一說耽於淫逸,一說因有腿疾,還有傳言迷上了鴉片。也有說是與大臣置氣,故意為之。皇帝想立三子為太子,大臣徧徧非得讓他立長不立幼。


史學界有一說法,明之亡,非亡於崇禎之失德,而亡於萬曆之怠惰。萬曆在位四十八年,駕崩後二十四年,崇禎自縊於煤山,明亡。


問張居正可有悔?


一陣風過,吹得庭院裡的梧桐樹,沙沙作響。映進窗內樹影婆娑,搖曳生姿。窗外蟬鳴,高亢急促,一聲勝似一聲。催得張居正一縷魂魄,飄飄忽忽欲斷魂。歸去!歸去!功在社稷,過在身家,兩行殘淚。


張居正,生於公元1525年,逝於公元1582年7月9日,今為其逝世442年忌辰。


後記

1,主要依據為《明史》、《明朝那些事兒》。

2,些年前,線上偶然讀到《明朝那些事兒》,竟比小說還精彩,欲罷不能,一掃之前對歷史冷硬無趣的刻板印像。閱畢,一代名相張居正身後遭清算,好不令人唏噓又蒼涼,更有感於人性之癡騃扭曲與貪婪。



恩怨盡時方論定,封疆危日見才難。

恩怨盡時方論定,封疆危日見才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薇亦柔止-avatar-img
2024/07/09
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中,萬曆皇帝的形象太深刻了。張居正死…
李建崑-avatar-img
2024/09/01
歷史視野開濶,又有張居正一線貫串,很好看的文章~👍👍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1
李建崑.Paulos 我喜歡帶悲劇色彩的人物,底下幾人,不遑多讓於張居正。 浪漫與理想:姜維,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https://vocus.cc/article/61d0f892fd8978000113014d 《風雲戰國》姬丹篇:荊軻刺秦王,嬴政說浪漫、姬丹爭尊嚴:https://vocus.cc/article/638c116bfd89780001522244 《風雲戰國》吳起,心之所善,雖九死其猶未悔:https://vocus.cc/article/63c9fce7fd89780001c13118 《風雲戰國》李牧,救得了趙國,救不了自己:https://vocus.cc/article/63dc5febfd897800014bacbd 《風雲戰國》一代雄主的悲劇,趙武靈王餓死沙丘宮: https://vocus.cc/article/64b5e4e8fd897800016d821f
宇牛-avatar-img
2024/07/08
晚明⋯我第一個想到的是「魏忠賢」😄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09
宇牛 哈哈,吾記得千古名相,宇牛記得魏忠贀。目前有人以為崇…
林漢清-avatar-img
2024/07/08
嗨,晨歡!您不提起也忘了曾閱明朝那些事,當時以稗官野史看之!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09
林漢清 《明朝那些事》非稗官野史!我寫張居正,幾全有《明史…
avatar-img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的沙龍
81會員
121內容數
來自前現代的靈魂,誤闖入後現代的肉體。碰來撞去,都是密碼。心悸,卻又無可奈何。不合時宜,又跟不上時代,只好活在自己的小小時代。
2025/02/13
一樣的月色,照著同樣一口井,一千八百年來,看朝代更迭,嘆歷史興亡,無盡的蒼桑。詩人居住過的小胡同,歷經歲月淘洗,成了浪漫遐想的「才子巷」。不起眼的一口井,搖身一變為大名鼎鼎的「王粲井」。
Thumbnail
2025/02/13
一樣的月色,照著同樣一口井,一千八百年來,看朝代更迭,嘆歷史興亡,無盡的蒼桑。詩人居住過的小胡同,歷經歲月淘洗,成了浪漫遐想的「才子巷」。不起眼的一口井,搖身一變為大名鼎鼎的「王粲井」。
Thumbnail
2025/01/23
睡夢中,陳天一濳入水中,一道皎潔的光迎著他。待他浮出水面,滿天星斗望著他,落入水裡成星河。星宿海,黃河的最初,陳天一的最終。
Thumbnail
2025/01/23
睡夢中,陳天一濳入水中,一道皎潔的光迎著他。待他浮出水面,滿天星斗望著他,落入水裡成星河。星宿海,黃河的最初,陳天一的最終。
Thumbnail
2024/09/01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冠蓋滿京華,李白賜金放還,拔劍四顧心茫然。歷史如一幅落落長的卷軸字畫,一邊緩緩舒展開來,一邊悠悠說著長相思、在長安。
Thumbnail
2024/09/01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冠蓋滿京華,李白賜金放還,拔劍四顧心茫然。歷史如一幅落落長的卷軸字畫,一邊緩緩舒展開來,一邊悠悠說著長相思、在長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管寧傳最後附錄了兩名高士:張臶加減看,胡孔明可是農場文常客,不要錯過。
Thumbnail
管寧傳最後附錄了兩名高士:張臶加減看,胡孔明可是農場文常客,不要錯過。
Thumbnail
問張居正可有悔? 一陣風過,吹得庭院裡的梧桐樹,沙沙作響。映進窗內的樹影婆娑,搖曳生姿。窗外蟬鳴,高亢急促,一聲勝似一聲。催得張居正一縷魂魄,飄飄忽忽欲斷魂。歸去!歸去!功在社稷,過在身家,兩行殘淚。               
Thumbnail
問張居正可有悔? 一陣風過,吹得庭院裡的梧桐樹,沙沙作響。映進窗內的樹影婆娑,搖曳生姿。窗外蟬鳴,高亢急促,一聲勝似一聲。催得張居正一縷魂魄,飄飄忽忽欲斷魂。歸去!歸去!功在社稷,過在身家,兩行殘淚。               
Thumbnail
《暮歸》 唐 · 白居易 不覺百年半,何曾一日閑han5。 朝隨燭影出,暮趁鼓聲還huang5。 甕裏非無酒,牆頭亦有山san。 歸來長困臥,早晚得開顏gan5。 第二十二條婚規第十集5:58秒處,張鐸的家人聽到李悅瞳所住的房產價值二百萬元,表妹驚呼一聲,「表哥你[趁]二百萬
Thumbnail
《暮歸》 唐 · 白居易 不覺百年半,何曾一日閑han5。 朝隨燭影出,暮趁鼓聲還huang5。 甕裏非無酒,牆頭亦有山san。 歸來長困臥,早晚得開顏gan5。 第二十二條婚規第十集5:58秒處,張鐸的家人聽到李悅瞳所住的房產價值二百萬元,表妹驚呼一聲,「表哥你[趁]二百萬
Thumbnail
張良阿公,是幫助漢高祖劉邦得到天下的得力助手。他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控制情緒,等待不知名的貴人出現;要提升自己的眼力、實力、各種不同的力,才能識得寶物;成功後,要保持謙虛,低調一點,才能長久。當遇到困難,及時閃避,能接受何樣的攻擊和評估實力,是鬥爭和成功的關鍵。
Thumbnail
張良阿公,是幫助漢高祖劉邦得到天下的得力助手。他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學會控制情緒,等待不知名的貴人出現;要提升自己的眼力、實力、各種不同的力,才能識得寶物;成功後,要保持謙虛,低調一點,才能長久。當遇到困難,及時閃避,能接受何樣的攻擊和評估實力,是鬥爭和成功的關鍵。
Thumbnail
*莊子齊物論: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 雨摧風殘巨木傾 潛藏無待翠華萌 樹大招風滿招損 謙受益方死方生
Thumbnail
*莊子齊物論: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 雨摧風殘巨木傾 潛藏無待翠華萌 樹大招風滿招損 謙受益方死方生
Thumbnail
歲暮夜長病中燈下聞盧尹夜宴以詩戲之且爲來日張本也(842年) 唐 · 白居易 創作地點:河南省洛陽市 榮鬧興多嫌晝短,衰閑睡少覺明遲ti5。 當君秉燭銜杯夜,是我停飱服藥時si5。 枕上愁吟堪發病,府中歡笑勝尋醫i。 明朝強出須謀樂,不擬車公更擬(一作䛏)誰sui5。 「擬」,指定,選定
Thumbnail
歲暮夜長病中燈下聞盧尹夜宴以詩戲之且爲來日張本也(842年) 唐 · 白居易 創作地點:河南省洛陽市 榮鬧興多嫌晝短,衰閑睡少覺明遲ti5。 當君秉燭銜杯夜,是我停飱服藥時si5。 枕上愁吟堪發病,府中歡笑勝尋醫i。 明朝強出須謀樂,不擬車公更擬(一作䛏)誰sui5。 「擬」,指定,選定
Thumbnail
這本書的進度,目前只看到有一段插敘寫明武宗朱厚照的部分,就是那個皇帝不當愛給自已封將軍的奇葩,雖然明朝奇葩皇帝多了去了。 這段之前講的是張居正還在世的故事,還正常的的萬歷,其實我一直覺得他很正常。 我在看書的時後有一種感覺,萬歷一直把張居正當一個爸爸,因為他老爸死的早,媽媽又一直讓他乖乖聽張居正
Thumbnail
這本書的進度,目前只看到有一段插敘寫明武宗朱厚照的部分,就是那個皇帝不當愛給自已封將軍的奇葩,雖然明朝奇葩皇帝多了去了。 這段之前講的是張居正還在世的故事,還正常的的萬歷,其實我一直覺得他很正常。 我在看書的時後有一種感覺,萬歷一直把張居正當一個爸爸,因為他老爸死的早,媽媽又一直讓他乖乖聽張居正
Thumbnail
年後,瑣事排山倒海而來,呼吸不自覺變得短淺,急促的心跳難以圖謀一方立足之地,很難把話說長,把文章寫完。 太宰治讀完寒山 「悠悠塵中人,常樂塵中趣」,曾說如果經濟與健康條件許可,他想住在銀座最繁華的地段,每天肆無忌憚的生活。
Thumbnail
年後,瑣事排山倒海而來,呼吸不自覺變得短淺,急促的心跳難以圖謀一方立足之地,很難把話說長,把文章寫完。 太宰治讀完寒山 「悠悠塵中人,常樂塵中趣」,曾說如果經濟與健康條件許可,他想住在銀座最繁華的地段,每天肆無忌憚的生活。
Thumbnail
五霸患洪流,頃刻決堤泛千里!
Thumbnail
五霸患洪流,頃刻決堤泛千里!
Thumbnail
《曲江陪鄭八丈南史飲》(758年) 唐 · 杜甫 引用典故:傍青門 雀啄江頭楊柳花hua,鵁鶄鸂鶒滿晴沙sa。 自知白髮非春事,且盡芳尊戀物華hua5。 近侍即今難浪迹,此身那得更無家ka。 丈人才力猶強健,豈傍青門學種瓜kua。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如今的
Thumbnail
《曲江陪鄭八丈南史飲》(758年) 唐 · 杜甫 引用典故:傍青門 雀啄江頭楊柳花hua,鵁鶄鸂鶒滿晴沙sa。 自知白髮非春事,且盡芳尊戀物華hua5。 近侍即今難浪迹,此身那得更無家ka。 丈人才力猶強健,豈傍青門學種瓜kua。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如今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