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總是無所畏懼,似乎沒有大肆狂歡一場,就枉費走過青春的年歲,而這樣瘋狂背後,是否也意味著未來的日子,已不能再如此瘋狂?
以存在主義之父齊克果的一段話開始:「青春是什麼?是一場夢。愛是什麼?那場夢的夢境。」,接著場景來到一群年輕學生的環湖賽,必須在環湖的過程中喝完整籃的啤酒,他們盡情地享受只管比賽,不在乎酒後是否會失態,也不害怕會因喧鬧惹上麻煩,他們一路狂歡喧鬧著,沉醉於「夢」裡,背景音樂開始播放著「無所謂~無所謂……不知道五年後我會在哪」。場景轉而來到了教師們正在開會的校園裡,學生們酒後的狂歡,被認為太超過了,於是教師們討論,希望實施禁酒政策。因為是夢,那夢終究會醒。
有些醉酒的人,總說自己清醒,或許吧!
劇情主要是訴說馬丁,一位中年教師,生活過著過著卻活成了無趣,授課時看著學生們露出無聊的表情,家人間的相處也顯得疏離陌生,生活透露著深沉的壓抑,與沉重的無力感,疲憊不堪猶如行屍走肉的活著,連教學都出了問題,遭家長與學生們控訴,可能面臨被替換的風險。之後馬丁在與三位好友的一場飯局中,他聽進了好友說維持酒精濃度在0.05%才是人最好的狀態,好友尼可萊也指出馬丁的問題也許是課堂上太無趣且平淡,整場飯局馬丁看似融入卻也默默反思自己,他決定改變自己,其實他早已意識到自己與學生、家人關係出了問題。
有時候我們知道問題在哪,只是不知道怎麼改善;而有時候,我們明知道有問題,卻選擇蒙蔽、欺騙自己,過著,也就過去了。
畢業前在學生史巴斯坦的一場口試裡,一樣帶到了齊克果,問到:「人類對於憂懼的概念?如何面對失敗?」而學生答道:「你得接受你難免有錯,才能去愛別人及愛生活」。而他也接受了自己曾經失敗過。
雖然故事繞著主角馬丁,但看到最後,讓我印象深刻的,卻是馬丁的好友,湯米。我在想,如果沒有那場聚會,如果沒有馬丁面臨到工作上的問題,是不是他們都還能一如往常?然而,我又想著一如往常難道就會比較好嗎?湯米,大概就是那個總是在身邊默默支持、細細聆聽朋友訴說的人,讓自己表現出輕鬆自在、沒有煩憂的樣子,不想讓身邊的人擔心,不知道是不是隱隱地覺得自己不配得?湯米的學生中,有個戴眼鏡的小男孩,他們共同點,都像是在群體裡,但又好像不在群體中,貼心的小男孩或許也察覺到湯米老師的孤單吧?!某次唱歌時,他牽起了老師的手,總之,片中某些片段讓人充滿著想像。
最後湯米帶著羨慕的語氣,跟馬丁說他覺得他與其他兩位友人,生活都改變了,變得更好,但內心沒說出口的,不曉得是不是他覺得自己並沒有變得更好,因此更加深他的孤單與寂寞,又或是不是也對沒有變好的自己,感到有些氣憤?
就算你留在原地,愛你的人,也是在前方等你,你不是被拋棄的
看完細細回想,可以理解最後為什麼引用齊克果那段,做為畢業前的問題。在齊克果【愛在流行:一個基督徒的談話省思】這本書中提過,他認為絕望是不接受自己不想要的自我而最終失去了自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追蹤與愛心,對我都是很重要的鼓勵!
如果你也喜歡植物與花藝作品,也歡迎追蹤我的IG: 喜歡花藝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