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她的她》── 在世界的邊緣無窮掙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說到去年討論度高的台灣電影劇,不知道你會想到哪部呢?今次就讓我介紹有著重要意義的台灣電影劇──《她和她的她》。

當你在看一部電視劇時,你看到女主角一起床就發現整個世界不同了,在這個時候你或會覺得女主角是不是穿越時空,回到過去,或是穿越異世界。然而在《她和她的她》,女主角是真正的活在另一個世界裡,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她和她的她》是一部2022年的台灣電視劇,在2022年10月於Netflix上映。這部作品改編自社會真實事件—林于仙事件。林于仙事件是一件有關職場性侵的社會悲劇。一位在新北市衛生局職員林于仙以跳樓自殺的方式來公開她在職場上遭受性侵一事。《她和她的她》把這件事融入劇本中,向大眾訴說性犯罪的可怕。擁有真實事實的劇本,加上宣傳片所渲染的懸疑感,這些原因都讓這部作品在搬上螢幕前就被大眾熱烈討論。那到底這部作品是在說甚麼的呢?讓我們來深入了解吧!

《她和她的她》故事講及主角林晨曦在一次睡醒後發現整個生活環境產生了變化。她所認識的人、事、物,甚至自己的生活都有著非常不同的改變。在一次車禍後,她回到了家鄉宜蘭縣,她與家人團聚,與好友重新建立友誼,但她失去的是她過往的記憶。在一切看起來如此美好的時候,晨曦卻感到奇怪,這到底是南柯一夢,還是原來的記憶才是自己的幻想呢?

  • 是男是女,有差別嗎?
方美茵:「我們張董呢,希望你能以已婚人士的身分來就職。畢竟像你這樣單身又美麗的女人,在公司很容易惹來一些麻煩。」

性侵、性騷擾、女性平權等等,這些想法在近年來受到積極討論,在今年,台灣更有著一連串的相關事件報導,這些亦是《她和她的她》的重要元素。在劇中,針對不同性別遇到的差別對待在一開始就明顯地刻劃出來。在職場上的性別歧視在劇中算是「開胃菜」,小至上班服飾穿著,大至對懷孕女同事施壓,一件又一件的不公平事件不斷地在職場發生,這些事件讓觀眾慢慢地進入作品的主軸。當你仔細留留意時,你會發現擔當施壓者的人不分性別,甚至同性別的施壓者會更加嚴重。同性別的施壓者往往更清楚對自身性別的定型,他們善用社會的「框架」來綁架受壓者的思想,更甚者會用自身的經驗來「告誡」受壓者,讓其不知不覺中受影響。

柯迪洋:「『性騷擾』這三個字,在男生身上跟在女生身上是完全不一樣的啊,我們那個部門的同事就常常說,說甚麼我是熟女殺手,被摸到是我賺到...」

性侵,性騷擾事件在不同性別上,人們好像有不同的看法。社會上大部分人想到性侵,性騷擾事件,或許第一印象為女性受害者,但在社會上亦有著深受性侵、性騷擾事件所困擾的男性受害者,他們的聲音更常遭受忽視。這是為甚麼呢?這或許是源於社會對男性的刻板印象,這間接讓男性更不願意對外求助,在人前展現自己的弱小。也有些人是因為他們性別意識不高,以致他們沒有發現原來自己被性騷擾。在劇中,柯迪洋便是其中一個例子。一開始時,柯迪洋不知道與女上司相處的界線,被吃豆腐時在想是否自己想多了。漸漸地,性騷擾的情況愈加嚴重,到最後只好忍氣吞聲,為了工作支撐下去。

  • 吹哨者
林晨曦:「自從國三那年被性侵以後,最痛苦的事就是解離...我以為我可以靠自己去克服被性侵的這件事,但這麼多年我試過了很多方法想要好起來,最後還是失敗了。因為無時無刻,幾乎是強迫性難以控制地,我會一直不停回想那件事...我漸漸明白,我的靈魂某上碎片被留在受創現場,我一直困在那裡,我的人生卡住了,哪裡也去不了。」

在性侵,性騷擾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們非常需要一些頭腦清晰的人來提醒加害者,告訴他們,他們的行為是錯誤的。在劇中,陳智苓扮演了這個角色。她說:「生小孩到底哪裡有錯啊?我們不是應該對懷孕的女性更多體諒和包容嗎?」雖然指正了錯誤的事,但她卻受到上司的打壓。她的「職場小白」的設定,更加說明了問題所在,那就是有勇氣的人要麼是沒甚麼可失去的,要麼是心懷正義的,不然,那就是尚未受到社會污染的。而陳智苓顯然地是三者皆是。

在群體中扮演吹哨者是極具挑戰性的。相信不少人有著相似的經歷,被老師問起欺負人的同學是誰、被上司問起是誰向上層投訴。這些經歷中,有些時候我們很容易地就說出對方是誰,有些時候則受到不同的壓力,默默地閉上嘴巴。隨著年月漸長,我們更容易成為後者。我們害怕得罪人、害怕被排擠、害怕自己的事情被人傳開。這種心態,在面對自己受傷害的事情上變得更加嚴重。

林晨曦:「大家都說裡面很危險,走進去會不見。」

顏聖華:「可是...我擔心我阿嬤一個人。還是我們等一下?」

林晨曦:「等甚麼?」

顏聖華:「等...等長大,長大了說不定就好了,這樣我們就不用消失了。」

近幾個月來,「Me too 」風波在社會上牽起熱烈討論。一個又一個受害人站出來指出加害者所犯下的罪行。我們先不討論箇中真偽,光是「Me too」這個詞就很值得我們關注。「Me too」字面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我也是」。在字面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個又一個的吹哨者。我們難以想像他們抱著多大的決心才決定走出來,告訴大家自己的經歷。幸得他們,才讓不少擁有相同遭遇的受害者感到被理解,繼而從黑暗中走出來,鼓起勇氣,說一聲「我也是」。

顏聖華:「有一次一個朋友問我,我有反抗嗎?我想:『對喔,我沒有反抗,沒有反抗...』我一想到以前發生的事情,我就覺得自己很噁心...」

從深淵中重回人間並不容易,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人質疑,他們會問受害者,「為何事件發生後不立刻說出來」,又或是,「你有說不要嗎?」。這些問題無疑讓受害者受到二次傷害,因為對受害者來說,他們當下基本處於難以自控的狀態下。在劇中,林晨曦為此作出解釋:「你不要這樣子想。你知道嗎?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它說動物被攻擊的反應本能,就是攻擊、逃跑,然後靜止。我們那時候年紀都太小了,我們嚇壞了,所以我們反應不過來。」「攻擊─逃跑─凍結」狀態是人們應對過激情緒的自然反應,這種反應刻在人們的基因裡,是為了生存而存在的應激反應。不同人在當下會有不同的反應,有些人會進行反擊,亦有些人選擇逃跑。因而,不少受害者在事件發生的時候進入應激反應,他們的大腦變得混亂,只有在事發後,他們才恢復思考,回想自己遭受了甚麼事情。然而在這個時候,他們也因自己當下的反應而感到羞愧,認為自己沒有反抗加害者。

不過,正如在「Me too 」風波中人們頻頻提及的,在當下沒有反抗不等於同意,只有同意了才是同意。在我們自小的教育中,我們被教授要對侵犯自己的人說「不要」。不過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並來不及拒絕。而加害者或許因為我們沒有拒絕,而認為我們同意了。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如何教育人們才能避免憾事的發生呢?

  • 世界末日與溫馨異境

林晨曦:「小的時候,我們整天鬥嘴,喜歡吃一樣的東西,甚至常常說出一樣的話...我們是兩個人,也是一個人。你可不可以告訴我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情?還是你跟我說過我忘了?」

說回電視劇內容,若說車禍後的世界是晨曦內心世界的投射,那不同人物在晨曦心中扮演甚麼角色呢?在車禍後的世界中,男朋友李皓明是警員劉常宇,而晨曦與家人相處和睦,在那個世界中,自己更是老師。從這些設定就可看到晨曦渴望和諧的家庭生活,與朋友關心彼此。在她內心世界的眾多人物中,我個人認為林晨曦的弟弟林震燁非常重要。在劇中,林震燁殺害了侵犯姐姐的謝志忠,更試圖殺死謝志忠的妻子。我認為車禍後的世界的林震燁便是晨曦自己。在畢業後,林震燁便留在家中,失去他的社交生活。這就如同晨曦,她在受到侵犯後,與昔日好友與家人失去聯繫,獨自癒合自己的傷口,她跟林震燁一樣,困在自己的內心中,久久無法出走。在故事的最後,林晨曦去找林震燁的時候,發現林震燁被謝志忠的妻子反殺,而自己在林震燁的保護下逃走了,在這個情況下,她想起了一切,也選擇了接受自己,開始新的生活。

看完《她和她的她》後,內心感到非常沉重。在這個世界中,相同的事件在不同角落發生,有些人能鼓起勇氣,揭發加害者。然而,亦有許多人迫於壓力而變得無聲,要如何令這些性犯罪事情不再出現或許不太可能,我們能做的只能是陪伴並鼓勵受害者,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最後,附上我個人認為針對性侵,性騷擾提供不錯資訊的影片:




這個專題主要分享我對於不同類型的作品的所思所想,以及個人的情緒抒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初戀》的愛情故事其實一點都不新鮮。年少時交往的兩人在經歷事故後分開,又各自找到所愛。多年後兩人相會,重燃愛火,重歸於好。相同的劇本換了不一樣的團隊來拍攝與製作,結果可能會完全不同。但為甚麼《初戀》可以熱出新高度,甚至成為2022年尾的現象級作品呢?
  今年對我來說過得飛快。真的轉眼間就到了年尾,也許是數月未曾好好看過一部作品,也沒安靜地寫下文章,沒有寫文的數月好像少了點甚麼。雖然明年不知道會不會如現在般忙碌,但我不會停止寫作與看不同的影視作品,希望那時候大家還在看我的文章,哈哈!好了!又來到一年一度的總結,這次就來看看有哪些影視作品入圍吧!
失智症,相信大家都有聽過,有些人更有接觸過失智症老人,不過我們真的知道失智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嗎?不知道不要緊,《父親》告訴了觀眾他們的世界是如何的。相信看過《父親》的觀眾在觀看過程中都會有過迷惑:為何電影中的演員、劇情時而相同,時而不同呢?為甚麼演安妮的演員有時候是奧莉薇亞·柯爾曼 ,有時候是
自Iron Man離開後,大家都非常期待下一位Iron Man是誰,於是大家不約而同都會想起他── 蜘蛛俠。蜘蛛俠的故事是完整地展現了一個英雄的成長,由他年少無知、失去自信,到承擔責任,蜘蛛俠三部曲非常完整地為觀眾介紹彼得·帕克的成長歷程。有興趣的朋友就繼續讀下去吧!
說起Marvel,相信絕多數人都會想起那位為世界和平犧牲的英雄── Iron Man,所以今次為大家帶來Iron Man的電影影評。由於Iron Man有多部系列電影,所以我會以總體的電影內容作為討論對象,有興趣的朋友就繼續讀下去吧!
許鞍華是香港電影新浪潮中具代表性的導演之一,她的作品當中大部分都是描繪香港人的生活百態,具有濃厚的香港本土意味,她亦常在電影中暗示香港意識或是諷刺香港社會狀況。在《明月幾時有》、《投奔怒海》和《玉觀音》三部電影中則是反映她對香港與中國關係的看法。
《初戀》的愛情故事其實一點都不新鮮。年少時交往的兩人在經歷事故後分開,又各自找到所愛。多年後兩人相會,重燃愛火,重歸於好。相同的劇本換了不一樣的團隊來拍攝與製作,結果可能會完全不同。但為甚麼《初戀》可以熱出新高度,甚至成為2022年尾的現象級作品呢?
  今年對我來說過得飛快。真的轉眼間就到了年尾,也許是數月未曾好好看過一部作品,也沒安靜地寫下文章,沒有寫文的數月好像少了點甚麼。雖然明年不知道會不會如現在般忙碌,但我不會停止寫作與看不同的影視作品,希望那時候大家還在看我的文章,哈哈!好了!又來到一年一度的總結,這次就來看看有哪些影視作品入圍吧!
失智症,相信大家都有聽過,有些人更有接觸過失智症老人,不過我們真的知道失智症患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嗎?不知道不要緊,《父親》告訴了觀眾他們的世界是如何的。相信看過《父親》的觀眾在觀看過程中都會有過迷惑:為何電影中的演員、劇情時而相同,時而不同呢?為甚麼演安妮的演員有時候是奧莉薇亞·柯爾曼 ,有時候是
自Iron Man離開後,大家都非常期待下一位Iron Man是誰,於是大家不約而同都會想起他── 蜘蛛俠。蜘蛛俠的故事是完整地展現了一個英雄的成長,由他年少無知、失去自信,到承擔責任,蜘蛛俠三部曲非常完整地為觀眾介紹彼得·帕克的成長歷程。有興趣的朋友就繼續讀下去吧!
說起Marvel,相信絕多數人都會想起那位為世界和平犧牲的英雄── Iron Man,所以今次為大家帶來Iron Man的電影影評。由於Iron Man有多部系列電影,所以我會以總體的電影內容作為討論對象,有興趣的朋友就繼續讀下去吧!
許鞍華是香港電影新浪潮中具代表性的導演之一,她的作品當中大部分都是描繪香港人的生活百態,具有濃厚的香港本土意味,她亦常在電影中暗示香港意識或是諷刺香港社會狀況。在《明月幾時有》、《投奔怒海》和《玉觀音》三部電影中則是反映她對香港與中國關係的看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社區裡有一位叫林夢的空姐,與鄰居張澤東酒後一夜激情,卻意外身亡,而有女友的東東,並不是殺她的兇手,一邊掩飾自己在場,還要找尋真兇,甚至發現了社區一件件不能說的秘密,劉冠廷可說是全劇最累的一個角色了,眼神與心理變化更是演繹地非常傳神。就在真兇終於透明時,竟然是一個你想不到的人,也是一段不能說的愛。
Thumbnail
MeToo事件是因為在台灣演藝圈發生的一連竄的性騷擾事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但它其實是一場全球性的反性騷擾運動,揭露了許多隱藏在各行各業的性侵犯性騷擾案件。通常涉及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例如上司與下屬、老師與學生、明星與粉絲等。 這些案件不僅對受害者造成了深遠的身心影響,也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和
Thumbnail
今天的影片內容全部都是我的個人意見,裡面很可能有些我過度解釋,或者我夢到的劇情環節,請各位理智討論、海量包容,給怕被捏的孩子們一句無雷簡評:2019年台劇神作在此,不看?神經病喔!啊,不能說神經病,很敏感。
Thumbnail
如果今天給有個機會,能夠外遇而且不會有任何代價,不會受到任何輿論及另一半的攻擊,那麼你會選擇外遇嗎?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學生時期經歷被性侵的巨大創傷的林晨曦,雖然努力的長大、就業,卻仍然無法擺脫傷痛帶來的壓力,時不時會產生解離的症狀,面對再次遭受的惡意,他產生了嚴重的解離,在解離的世界中慢慢正視了過去的傷痛,並進一步試著跨越沉重的痛苦,展開全新的第二人生。 近期終於把這部2022年的台劇給補完了,劇情以主角林晨曦(
Thumbnail
  我們是否帶著吃瓜心態的點開腥羶色新聞,無意間透過他人被性騷擾的經驗來滿足自己的幻想。一次又一次點閱,無數人的閱讀,造成被害人等比級數次的傷害。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社區裡有一位叫林夢的空姐,與鄰居張澤東酒後一夜激情,卻意外身亡,而有女友的東東,並不是殺她的兇手,一邊掩飾自己在場,還要找尋真兇,甚至發現了社區一件件不能說的秘密,劉冠廷可說是全劇最累的一個角色了,眼神與心理變化更是演繹地非常傳神。就在真兇終於透明時,竟然是一個你想不到的人,也是一段不能說的愛。
Thumbnail
MeToo事件是因為在台灣演藝圈發生的一連竄的性騷擾事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但它其實是一場全球性的反性騷擾運動,揭露了許多隱藏在各行各業的性侵犯性騷擾案件。通常涉及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例如上司與下屬、老師與學生、明星與粉絲等。 這些案件不僅對受害者造成了深遠的身心影響,也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和
Thumbnail
今天的影片內容全部都是我的個人意見,裡面很可能有些我過度解釋,或者我夢到的劇情環節,請各位理智討論、海量包容,給怕被捏的孩子們一句無雷簡評:2019年台劇神作在此,不看?神經病喔!啊,不能說神經病,很敏感。
Thumbnail
如果今天給有個機會,能夠外遇而且不會有任何代價,不會受到任何輿論及另一半的攻擊,那麼你會選擇外遇嗎?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學生時期經歷被性侵的巨大創傷的林晨曦,雖然努力的長大、就業,卻仍然無法擺脫傷痛帶來的壓力,時不時會產生解離的症狀,面對再次遭受的惡意,他產生了嚴重的解離,在解離的世界中慢慢正視了過去的傷痛,並進一步試著跨越沉重的痛苦,展開全新的第二人生。 近期終於把這部2022年的台劇給補完了,劇情以主角林晨曦(
Thumbnail
  我們是否帶著吃瓜心態的點開腥羶色新聞,無意間透過他人被性騷擾的經驗來滿足自己的幻想。一次又一次點閱,無數人的閱讀,造成被害人等比級數次的傷害。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