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知識轉化為資產:推薦創作者觀看,一支打開我思維框架的 YouTube 影片

2023/08/1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我想要推薦一支非常實用且具有啟發性的 YouTube 影片,主要講的是「將知識轉化為資產」。

在開始正式介紹這支影片之前,我想先為大家簡單地介紹 MoneyXYZ 是一個什麼樣的 YouTube 頻道。MoneyXYZ 的作者名叫 Ray,是一位住在加拿大的財經知識與自我提升類的 YouTuber,他的影片中不乏是說明基本的財務金融知識、自身的投資理財經驗以及很重要的:怎麼利用工具 (AI 或是閱讀書籍) 提升自己的效率。


而我現在想要介紹的這支影片就是他分享了他如何學習知識的方法,以及將知識轉化為資產的過程。影片長度雖然只有 12 分鐘,但他也足夠充分地說明在每一階段、步驟的重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如何打開知識的寶盒:


如果全部重複說明影片的內容就太沒意思了,所以下面我只會分享一些我看完這影片之後的重點紀要與感想。想要完整了解他的思路,非常推薦觀看他的整支影片 (兩倍速去看只需要 6 分鐘):


蠢問題的價值

影片提到了回答蠢問題的價值,這讓我重新思考了自己平常在撰寫內容時的思路。Ray 在影片中解釋了蠢問題的價值:蠢問題通常涉及知識的本質,它們採用「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


第一性原理是什麼?它又與蠢問題有什麼關係?

Tesla 執行長伊隆.馬斯克 (Elon Musk) 也強調的「第一性原理」,它是指直接處理最根本的問題,而不是受限於現有的認知觀點。而這些蠢問題,通常就是這個領域的外行人會產生的問題,蠢問題的回答也能夠滿足外行人對知識的好奇心,這樣的市場需求是相當龐大的。因此回答這些蠢問題是有價值的,而且或許可以為你帶來更多的觀眾。


The bigger the better?

為此,這支影片讓我深受啟發,因為我過去常常避免分享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以為這些問題不夠吸引人,只專注於更複雜的議題。然而這支影片讓我明白,回答這些所謂的蠢問題對於觀眾來說是有價值的,並且這些問題可能是其他人所困惑的問題,這樣的市場是相當潛力無窮的。


輸入到輸出,將知識轉化為資產

在這之前,我曾讀過日本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關於輸入與輸出的兩本著作1,他在其中提到了一些關於有效輸入與資訊吸收的方法。他建議在輸入資訊時,提前先了解自己要準備聽取的內容是什麼,並預留準備記憶重點的時間,這樣可以大幅提高在輸入時的專注度與資訊吸收能力。

另一方面,樺澤紫苑也強調在平時要蒐集各種點子,因為生活中的種種事物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好企劃,接著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一些微小的輸出嘗試,這可以是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撰寫小小的文章或是製作一段影片等。這樣的實際輸出是將知識內化的好方式,而非只是停留在口頭上的理論。

然而我得承認自己有時候無法完全執行樺澤紫苑所說的步驟,因為將這些理論轉化為實際行動並不總是容易的。這些方法對我而言更像是停留在理念上,而非真正融入到我的生活中。



在這支影片中,Ray 提到了從輸入到輸出的過程,將知識轉化為資產。我們通常比較少只是為了記筆記而筆記,要先想好之後想要輸出什麼、具體的目的與用途再去記筆記,這點與我之前讀到的樺澤紫苑的觀點相吻合。

Ray 建議可以利用你找到的蠢問題,並尋找資料回答這些問題。這種思路讓我深感啟發,這樣可以節省解題時間並獲得更多的輸出。因為我過去常常陷入將問題想得太大太複雜,而導致花費了大量時間蒐集資料,最後卻感到不值得分享。

註1:樺澤紫苑《最高學以致用法:讓學習發揮最大成果的輸出大全》、《最高學習法:激發最大學習效率的輸入大全》



這支影片的內容對於所有希望自學、善於分享或者想要成為創作者的人來說都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Ray 不僅豐富了自己的知識,還能夠將這些知識與觀眾分享,為大家帶來啟發。希望大家都能打開知識的寶盒,將學習的知識轉化為有價值的資產,並樂於與他人分享。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投資理財與自我成長的知識,請點擊追蹤,避免錯過任何資訊與限時免費活動!

Bad Writing
Bad Writing
走過市井生活的我,或許不是一個擅長文筆的人,但這又如何呢?我相信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懂得更重要的價值:自我成長。這裡不只是一個學習的場所,我相信即使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適度地耍廢,輕鬆一下,不必總是追求完美。因為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我們才能更自由地探索自己,發現更多可能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