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這本書的名字覺得很有趣、又曾是亞馬遜書店的暢銷書而來閱讀。
不過讀完後,我認為作者的理財觀念可以參考,但他累積財富的做法很難以被複製 (作者自己也在書中告訴讀者不要複製他的做法) ,因此想要藉由看這本書複製作者累積財富的方法的話,可能不太可行。
作者是在1996年從中國到美國念書、並在畢業後留在美國的華人。
他從最初剛到美國身上僅有200美元,遇到對他伸出援手、還告訴他一些基本理財觀念的華人,慢慢地從空手開始累積財富,最終在寫下本書時完成累積一千萬美元的資產。
「會走路的錢」是他發明的投資理財理論。
財富是相對的,有錢沒錢是相對於他人而言,即使自己擁有的絕對數量沒有變化。而財富就是在這樣的此消彼長過程中走來走去。
而這個概念的簡單概括,就是:各種投資商品的價格與生產成本和使用價值無關,價格也非固定。一件投資商品的價格未來會不會上漲,取決於擁有的人未來會不會比現在更顯著的有錢。特別是那些未來必須擁有這項投資商品的人,也就是剛性需求族群,會不會比現在有錢。
更白話的說,就是如何去找到未來會很有錢、但現在還很窮的人的需要,並早他們一步投資、之後再賣給他們。
作者在這本書很詳細地分享了他投資的過程,包含他的思考脈絡、甚至連詳細的計算數字都列了出來。而至成書為止,他自認所做出最好的投資決策有三件事:
一是抓住中國大舉建設之時投資中國房地產;
二是在次貸危機後一口氣買進八間灣區房屋;
三則是投資比特幣。
書中有幾個不錯的觀念我提出來分享。
第一個是養成節儉的習慣,並強迫自己每個月存下一定的收入,才能在未來找到機會時出手投資。
再來是在消費時,認清其實很多需求是被想像得出來的、並非真實需要,就可以省下不少消費。
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法。作者談了幾個他觀察到的現象,比如懶人和勤快人的投資方法不同,建議讀者投資理財前要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並且看到不足努力改變、無法改變時要認清形勢。
總結來說,此篇有很多數字讓我覺得有時有點無聊。尤其是因為作者的投資時間和經歷離現在已經有一定的時間,地點又是美國,所以我對這些數字沒什麼頭緒。
但作者的理財概念還是具備一定參考價值,因此可以在對此書概念有一個輪廓之下來閱讀,或許能有不少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