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洞察力:克服認知偏見,喚醒自我覺察,看清內在的自己,也了解別人如何看待你》
這本書主要在討論人如何突破自己看待自己的盲點,透過深度洞察自己、提升自我覺察的能力,進而改變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而書中很多的例子與中高階級的領導者有關,例如主管、經理、CEO等人,也或許此書能協助正在擔任、或目標成為領導者的人有更多的發現、甚至提升自己的領導力。
自我覺察在現今這個繁忙且擁有許多誘惑的社會中,已然成為一門顯學。似乎只要能夠成功地進行自我覺察,我們就能迎來更好的自己。
然而如何才是正確、有效的自我覺察?我認為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瞭解方向。
自我覺察,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告訴我們要不斷往自己內心去探尋結果的方法,但在書裡,作者提出覺察其實有兩種:分為內在與外在。
內在自然就是在獨處時捫心自問、檢視自己,但外在卻是要透過別人的眼睛、將他人當成鏡子看到在裡面的自己。
書中作者除了提出多個可行的方法外,也提醒我們不要陷入常見的迷思中。
尤其「自我檢視」與「自我反省」是非常相像的兩件事,卻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結果:前者會帶我們走向自我覺察,後者則會帶我們掉入痛苦的漩渦之中。
這本書並不僅僅是要我們將目光放在自己身上而已,在書後面的篇章裡也提到,當我們遇到對自己認知十分不足的人 (也就是自我覺察能力不佳的人) 時,我們能採取應對的方法。
畢竟自我覺察的過程中,很容易就會遇到了不舒服的經歷 (例如:別人看到的我、跟我認識的我怎麼完全不一樣!?) 。若非本身自身想要改變,人下意識便會做出防衛、或是否認 (才不是那樣,一定是對方的偏見!)。
也因此經驗豐富的作者也在後面告訴我們面對這類人時,能採行的方法。
接下來我會摘錄一些書中我覺得很有意思的片段與大家分享。
1. 內在洞察力與外在洞察力未必相關
內在洞察力是清楚了解自己的價值觀、情感、抱負等的模式和反應等等,並且了解到自己對他人的影響。擁有內在洞察力的人會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做出符合自己真正需求的選擇。
外在洞察力則是透過他人的觀點來正確了解自己,進而能與他人建立穩固的關係、以及建立信任感。
而有其中一項能力的人,並不一定就會同時擁有另一項能力。
2. 鬧鈴事件
這個詞是作者用來形容一個人在經歷到劇烈影響他自己對自己的看法、並且進而擁有內在洞察力的那個衝擊事件。
每個人的鬧鈴事件會與個人的經歷與背景而有許多差異,可大可小,但總體來說,這些事都是足以讓人開始省思自我認知的事件、進而提高內在洞察力。
這裡面有一個小重點,便是當我們遇到與自我認知不符的衝擊事件時,先克制衝動做出負面反應,才能進而引發後續的改變。
3. 自我覺察能力是需要被訓練培養的
因為大多數人自嬰兒 > 青春期 > 成人,自我的發展是由內而外做發展的,也就是從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進而體會到外在與自我認知的差異與矛盾、最後則是將這些認知組織起來、了解「我」是誰。
若非刻意學習自我覺察,很多時候我們就會對自己的認知進展得十分緩慢
4. 三大自我認知的盲點與三個克服方法
i 知識盲點:人對自我的認知常常基於自己本身的看法、而非自己的表現做評斷
ii 情緒盲點:對近期事件的情緒,易影響自己對於真實情況的感受
iii 行為盲點:自己對自己行為的看法、與他人對自己行為的看法並不一致
【方法一】檢視自己認定的假設:比較「過去的預測」與「現有的結果」或是「生前驗屍」
【方法二】不斷學習
【方法三】尋求他人對自己能力與行為的回饋
5. 自我崇拜
過度的樂觀思考,會讓人近乎完全錯誤的認知自己,甚至變成自我崇拜。然而全然務實並非就是好事,有些時候仍需要樂觀思考。例如遇到不斷的挑戰、或是需要透過堅持而進行下去。但要留意在「感覺良好」和「刻意忽略」的細微分界。
而想從自我崇拜 (自我中心) 轉移到自我覺察,有三個策略可以參考使用:成為資訊分享者、培養謙遜的態度、練習接受自己。
6. 提升自我覺察力的方法,不應該問為什麼、而是「什麼」
問「為什麼」這是以為自我檢視和自我反省是同件事的迷思之一。因為人一旦找到自認為合理的答案,就會停止思考,甚至進而停滯下來鑽牛角尖、責備自己。
而問「什麼」(例如應該要做什麼?喜歡的是什麼?) 則會讓人將負面情緒轉換為好奇,正確地辨認自己的情緒、重新檢視自己的價值觀或是抱負,進一步採取改變的行動。
7. 反覆思考與正念
反覆思考也是常常透過反省假裝成自我檢視。
破除方法包含:正向解讀 (也就是接受他、放下他) 、知道別人並不如自己在乎、讓自己分心做別的事、停止思考 (類似於前項)、現狀核實等。
反覆思考的相反詞,便是正念。透過專注於當下,能讓我們感到減壓,甚至提升自我覺察的能力。
8. 奇蹟式提問
透過奇蹟式提問來找到解決方案。透過想像「一夕之間神奇的奇蹟出現,改變了自己的生活、解決了自己長久以來的困擾,自己人生有何具體上的不同?而會採取的第一個行動是?」這樣的問題去找到自己最深處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除此之外,書裡還有許多豐富的內容,就留待有興趣的書友去尋找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