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洞察力》閱讀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深度洞察力》

《深度洞察力》

《深度洞察力:克服認知偏見,喚醒自我覺察,看清內在的自己,也了解別人如何看待你》

Readmoo (AP)

KOBO


這本書主要在討論人如何突破自己看待自己的盲點,透過深度洞察自己、提升自我覺察的能力,進而改變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而書中很多的例子與中高階級的領導者有關,例如主管、經理、CEO等人,也或許此書能協助正在擔任、或目標成為領導者的人有更多的發現、甚至提升自己的領導力。

 

自我覺察在現今這個繁忙且擁有許多誘惑的社會中,已然成為一門顯學。似乎只要能夠成功地進行自我覺察,我們就能迎來更好的自己。

然而如何才是正確、有效的自我覺察?我認為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瞭解方向。

自我覺察,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告訴我們要不斷往自己內心去探尋結果的方法,但在書裡,作者提出覺察其實有兩種:分為內在與外在。

內在自然就是在獨處時捫心自問、檢視自己,但外在卻是要透過別人的眼睛、將他人當成鏡子看到在裡面的自己。

書中作者除了提出多個可行的方法外,也提醒我們不要陷入常見的迷思中。

尤其「自我檢視」與「自我反省」是非常相像的兩件事,卻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結果:前者會帶我們走向自我覺察,後者則會帶我們掉入痛苦的漩渦之中。

 

這本書並不僅僅是要我們將目光放在自己身上而已,在書後面的篇章裡也提到,當我們遇到對自己認知十分不足的人 (也就是自我覺察能力不佳的人) 時,我們能採取應對的方法。

畢竟自我覺察的過程中,很容易就會遇到了不舒服的經歷 (例如:別人看到的我、跟我認識的我怎麼完全不一樣!?) 。若非本身自身想要改變,人下意識便會做出防衛、或是否認 (才不是那樣,一定是對方的偏見!)。

也因此經驗豐富的作者也在後面告訴我們面對這類人時,能採行的方法。

 

 

接下來我會摘錄一些書中我覺得很有意思的片段與大家分享。

 

1.     內在洞察力與外在洞察力未必相關

內在洞察力是清楚了解自己的價值觀、情感、抱負等的模式和反應等等,並且了解到自己對他人的影響。擁有內在洞察力的人會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做出符合自己真正需求的選擇。

外在洞察力則是透過他人的觀點來正確了解自己,進而能與他人建立穩固的關係、以及建立信任感。

而有其中一項能力的人,並不一定就會同時擁有另一項能力。

 

2.     鬧鈴事件

這個詞是作者用來形容一個人在經歷到劇烈影響他自己對自己的看法、並且進而擁有內在洞察力的那個衝擊事件。

每個人的鬧鈴事件會與個人的經歷與背景而有許多差異,可大可小,但總體來說,這些事都是足以讓人開始省思自我認知的事件、進而提高內在洞察力。

這裡面有一個小重點,便是當我們遇到與自我認知不符的衝擊事件時,先克制衝動做出負面反應,才能進而引發後續的改變。

 

3.     自我覺察能力是需要被訓練培養的

因為大多數人自嬰兒 > 青春期 > 成人,自我的發展是由內而外做發展的,也就是從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進而體會到外在與自我認知的差異與矛盾、最後則是將這些認知組織起來、了解「我」是誰。

若非刻意學習自我覺察,很多時候我們就會對自己的認知進展得十分緩慢

 

4.     三大自我認知的盲點與三個克服方法

 i 知識盲點:人對自我的認知常常基於自己本身的看法、而非自己的表現做評斷

 ii 情緒盲點:對近期事件的情緒,易影響自己對於真實情況的感受

 iii 行為盲點:自己對自己行為的看法、與他人對自己行為的看法並不一致

 【方法一】檢視自己認定的假設:比較「過去的預測」與「現有的結果」或是「生前驗屍」

 【方法二】不斷學習

 【方法三】尋求他人對自己能力與行為的回饋

 

5.     自我崇拜

過度的樂觀思考,會讓人近乎完全錯誤的認知自己,甚至變成自我崇拜。然而全然務實並非就是好事,有些時候仍需要樂觀思考。例如遇到不斷的挑戰、或是需要透過堅持而進行下去。但要留意在「感覺良好」和「刻意忽略」的細微分界。

而想從自我崇拜 (自我中心) 轉移到自我覺察,有三個策略可以參考使用:成為資訊分享者、培養謙遜的態度、練習接受自己。

 

6.     提升自我覺察力的方法,不應該問為什麼、而是「什麼」

問「為什麼」這是以為自我檢視和自我反省是同件事的迷思之一。因為人一旦找到自認為合理的答案,就會停止思考,甚至進而停滯下來鑽牛角尖、責備自己。

而問「什麼」(例如應該要做什麼?喜歡的是什麼?) 則會讓人將負面情緒轉換為好奇,正確地辨認自己的情緒、重新檢視自己的價值觀或是抱負,進一步採取改變的行動。

 

7.     反覆思考與正念

反覆思考也是常常透過反省假裝成自我檢視。

破除方法包含:正向解讀 (也就是接受他、放下他) 、知道別人並不如自己在乎、讓自己分心做別的事、停止思考 (類似於前項)、現狀核實等。

反覆思考的相反詞,便是正念。透過專注於當下,能讓我們感到減壓,甚至提升自我覺察的能力。

 

8.     奇蹟式提問

透過奇蹟式提問來找到解決方案。透過想像「一夕之間神奇的奇蹟出現,改變了自己的生活、解決了自己長久以來的困擾,自己人生有何具體上的不同?而會採取的第一個行動是?」這樣的問題去找到自己最深處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除此之外,書裡還有許多豐富的內容,就留待有興趣的書友去尋找答案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洛非的沙龍
15會員
33內容數
日常閱讀心得、筆記,喜愛的歌曲與翻譯分享。 歡迎前往我的社群與我有更多互動。
洛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4
此篇為閱讀《哈佛商學院的雙贏談判課》一書的心得感想與摘要。 這是一本探討談判技巧的書籍,強調創造雙贏、爭取雙方最大的價值,而非單純爭取更多利益。 書中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系統性方法,透過案例分析作闡述,並且梳理常見的談判障礙,幫助讀者克服障礙,進一步運用心理學原理與相關策略來提升談判能力。
Thumbnail
2025/02/24
此篇為閱讀《哈佛商學院的雙贏談判課》一書的心得感想與摘要。 這是一本探討談判技巧的書籍,強調創造雙贏、爭取雙方最大的價值,而非單純爭取更多利益。 書中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系統性方法,透過案例分析作闡述,並且梳理常見的談判障礙,幫助讀者克服障礙,進一步運用心理學原理與相關策略來提升談判能力。
Thumbnail
2025/01/21
這是一本探討熱情的書籍。 兩位作者結合自身經歷、對象訪談和大量研究,解析「熱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它的優點與潛藏在其中的陷阱。並且給出了如何好好的駕馭熱情、讓讀者透過熱情而成長的意見。
Thumbnail
2025/01/21
這是一本探討熱情的書籍。 兩位作者結合自身經歷、對象訪談和大量研究,解析「熱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以及它的優點與潛藏在其中的陷阱。並且給出了如何好好的駕馭熱情、讓讀者透過熱情而成長的意見。
Thumbnail
2024/09/15
作者透過此書分享七個人生原則供讀者參考。我簡單的摘要各習慣的核心內容,包括主動積極、以終為始、雙贏思維等,並引導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個人認為這是一本可以花些時間慢慢閱讀的書。
Thumbnail
2024/09/15
作者透過此書分享七個人生原則供讀者參考。我簡單的摘要各習慣的核心內容,包括主動積極、以終為始、雙贏思維等,並引導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個人認為這是一本可以花些時間慢慢閱讀的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自我覺察是指對自己內在感受、思維、行為以及與外界互動的一種敏感和理解。這不僅包括對情感和心理狀態的認知,還包括對身體感覺、價值觀、信仰和目標的覺察。自我覺察是一種主動的、深入的自我觀察,旨在提高對自己的全面理解,這種理解超越了表面層次的自我認知。 過去我們常常說「認識自己」很重要。更精確一點地說,我
Thumbnail
自我覺察是指對自己內在感受、思維、行為以及與外界互動的一種敏感和理解。這不僅包括對情感和心理狀態的認知,還包括對身體感覺、價值觀、信仰和目標的覺察。自我覺察是一種主動的、深入的自我觀察,旨在提高對自己的全面理解,這種理解超越了表面層次的自我認知。 過去我們常常說「認識自己」很重要。更精確一點地說,我
Thumbnail
自我認知和內省是心理學領域中重要的概念,它們涉及到對自己內在世界的探索和理解。 自我認知指的是對自己的認知和了解,包括自我意識、自我概念、自我價值觀、自我表達等方面。 內省是指對自己內在世界的深入反思和探索,包括思想、情感、信念和動機等方面。
Thumbnail
自我認知和內省是心理學領域中重要的概念,它們涉及到對自己內在世界的探索和理解。 自我認知指的是對自己的認知和了解,包括自我意識、自我概念、自我價值觀、自我表達等方面。 內省是指對自己內在世界的深入反思和探索,包括思想、情感、信念和動機等方面。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不認為「自我覺察」歸類為身心靈,它只是個人進步的其中一項工具。日常生活及工作,自己會發現自己有錯然後改正,這就是自我覺察。有時不用把幫助自我成長的工具神聖化,能夠持續用在現實生活才有意義。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不認為「自我覺察」歸類為身心靈,它只是個人進步的其中一項工具。日常生活及工作,自己會發現自己有錯然後改正,這就是自我覺察。有時不用把幫助自我成長的工具神聖化,能夠持續用在現實生活才有意義。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各種挑戰和困難,因此需要不斷地成長和學習。那自我察覺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盲點,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和生活滿意度。 下面是一些關於生活中的自我察覺的方法和改變及其影響的具體說明: 一、察覺自己的價值觀和信仰: 在生活中,我們的價值觀和信仰是指導我們行為和決策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各種挑戰和困難,因此需要不斷地成長和學習。那自我察覺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盲點,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和生活滿意度。 下面是一些關於生活中的自我察覺的方法和改變及其影響的具體說明: 一、察覺自己的價值觀和信仰: 在生活中,我們的價值觀和信仰是指導我們行為和決策
Thumbnail
#好書推薦_《覺察》 自我中心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自我中心; 身處在高壓及強迫中的人,不知道自己身處在高壓和強迫裡; 陷入在極端偏執思維的人,不知道自己深陷極端中; 處於內心情感凍結的人,不知道自己情感凍結; 淹沒在激烈情緒擺盪的人,不知道自己被情緒淹沒; 不知道即是無法覺察....
Thumbnail
#好書推薦_《覺察》 自我中心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自我中心; 身處在高壓及強迫中的人,不知道自己身處在高壓和強迫裡; 陷入在極端偏執思維的人,不知道自己深陷極端中; 處於內心情感凍結的人,不知道自己情感凍結; 淹沒在激烈情緒擺盪的人,不知道自己被情緒淹沒; 不知道即是無法覺察....
Thumbnail
我們對自我的了解常常停留於個人看法,而鮮少知道他人究竟如何看待自己。但其實自我的缺失人人皆知,唯獨自己渾然不知。
Thumbnail
我們對自我的了解常常停留於個人看法,而鮮少知道他人究竟如何看待自己。但其實自我的缺失人人皆知,唯獨自己渾然不知。
Thumbnail
不管你的答案是「YES!」或「NO!」,今天我都要來分享「如何進行自我覺察?」這個主題,希望看完之後能夠讓你有初步的概念及方法,跟著我一起踏入自我覺察的世界,在日常生活的各種經驗中,透過覺察變得更了解自己,並在產生新的看見後,做出與過去不同的選擇與決定,進而有機會得到我們所欲求的人生!
Thumbnail
不管你的答案是「YES!」或「NO!」,今天我都要來分享「如何進行自我覺察?」這個主題,希望看完之後能夠讓你有初步的概念及方法,跟著我一起踏入自我覺察的世界,在日常生活的各種經驗中,透過覺察變得更了解自己,並在產生新的看見後,做出與過去不同的選擇與決定,進而有機會得到我們所欲求的人生!
Thumbnail
對我來說「自我覺察」有點像是訓練另一個「分身」, 來作為自己的「諮商師」這樣的概念, 讓我們透過自我覺察可以對於自己、 人際關係、外在環境產生新的看見, 藉此做出不同的選擇與決定, 希望最後可以得到我們所欲求的結果。
Thumbnail
對我來說「自我覺察」有點像是訓練另一個「分身」, 來作為自己的「諮商師」這樣的概念, 讓我們透過自我覺察可以對於自己、 人際關係、外在環境產生新的看見, 藉此做出不同的選擇與決定, 希望最後可以得到我們所欲求的結果。
Thumbnail
覺察自己的重要性,用白話的比喻就是在做事前準備,像是打球、跑步之前會檢查自己服裝、鞋子有沒有穿對、鞋帶有沒有綁緊,也會伸展身體感覺一下自己狀態是否良好。同理而言,當我們今天遇到情感的衝突、內在的挫折時,也要像面對一場球賽一樣,把自己給整理好,才能知道自己面對困難時,自己有什麼資源可運用。
Thumbnail
覺察自己的重要性,用白話的比喻就是在做事前準備,像是打球、跑步之前會檢查自己服裝、鞋子有沒有穿對、鞋帶有沒有綁緊,也會伸展身體感覺一下自己狀態是否良好。同理而言,當我們今天遇到情感的衝突、內在的挫折時,也要像面對一場球賽一樣,把自己給整理好,才能知道自己面對困難時,自己有什麼資源可運用。
Thumbnail
認識自己是一件很重要而且是每天都應該做的事,更了解自己,可以讓你多一點「感受生活」、感受你自己!什麼意思呢?
Thumbnail
認識自己是一件很重要而且是每天都應該做的事,更了解自己,可以讓你多一點「感受生活」、感受你自己!什麼意思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