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增的學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990.03.20.天氣晴。

越來越多學生加入廣場靜坐,本應是好事。但是,我相信當時決策小組應該是面有憂色。

攝影:葉仰山

攝影:葉仰山

學生變多,有啥不好?代表支持力量擴張,覺醒的年輕人增加。但看到有過去不熟識的單位,發起全國三千位學生加入靜坐,而且還有教官陪同。若決策小組不擔心,那就太缺乏危機意識。

因為異議性社團,在當時最大動員度,能達到500-1000人,算是不錯的;那麼其他哪種團體可以動員3000人集結入場?其實答案就是「救國團」。

不要以為「救國團」就是專門辦理寒暑假自強活動的逸樂化組織,他們可是國民黨內負責教育界的「黨務系統」。那麼,誰能直接指揮「救國團」?當然就是行政院長。就是當時的李煥,是敵對李登輝的「非主流派」。

人數增多,自然會要求加入決策機制,這是校際代表形成的緣由。一旦校際代表加入決策核心,那麼這場運動的行動是否會受到左右?訴求是否會被更動?非主流派可否運用學運力量,成為與主流派鬥爭的籌碼?

成人版的「蒼蠅王」的故事,開始在廣場一片熱鬧的氣氛下展開。

首先最有效的發動武器,就是不斷質疑「決策小組」不民主。於是廣場上開始謠言四起,情緒開始被撩撥。

這看在擔憂學生安危的教授眼裡,能不冒冷汗?他們忍受白色恐怖時期的各種壓抑,終於盼來學生所闖開的「台北之春」。但過往獨裁政體的種種血腥歷史,他們很多體驗過,如政治犯柯旗化之子柯志明。

因此,這場學生運動,勢必要找到可以收場的底線。雖然場上充斥對國民黨決戰的聲音,但是,臺灣歷史上第一場學運,不是野百合學運,而是1947年走向武裝運動的台、師大「四六運動」。戰後,臺灣大部分的菁英,都喪命在那場悲劇運動之中。這是,臺灣絕大部分民眾鮮少知道的悲慘歷史。

1948年,台大、師大學生聯手發動抵抗國民黨的武裝學生運動宣言

1948年,台大、師大學生聯手發動抵抗國民黨的武裝學生運動宣言

再者,1989年6月4日的中國天安門學運悲劇,他們更在廣大的國際媒體面前,中共公然上演一齣令世人不忍卒賭的血腥屠殺。而國民黨,可說是共產黨的孿生兄弟,什麼事他們不能幹出來?更何況現場才不到一萬人,學生也不過只佔全國大學生的百分之一,再來一場「二二八」,對非主流派而言,並非不能執行的下下策。

中國六四天安門學運

中國六四天安門學運

如何維持這場學運的成果,成為各方急於進場決策中心的焦慮。

因此,決策中心不得已,納入校際代表。在冗長的決策會議中,與熟稔議事規則的部分校際代表,進行疲憊的過招,這都看在教授眼裡。因此,部分關心臺灣民主化的學者及研究生,不論其為獨派、左派、右派,在國民黨為共同敵人的目標下,不得不想辦法團結起來。

這一天,指揮中心上不斷安排節目,有演講、唱戰歌、行動劇表演,甚至藝術學校同學,已開始著手討論製作代表廣場意象的塑像(後來決定為野百合)。台下同學迎著烈日,仍不疲憊地捲入臺灣政治漩渦之中。但廣場之中,卻是暗潮洶湧。

教授們經由決策小組協力運作,讓校際代表會議同意加入「教授研究生顧問團」,可以提供建言,但不得加入決策。而決策也從共識決,開始演變為「代理式民主」投票決。決策效率當然低落,無法當機立斷。這恐怕也是部分校際代表身上所負之任務—癱瘓決策中心。

這一天的深夜,是個不眠之夜。抬面上的攻防,抬面下的闢室密談,成為指揮中心高台之後的劇場。

最為關鍵的是抬面下的「闢室密談」,學生決策小組必須與教授群們,進行相互試探、討論運動訴求的對象—李登輝,以及模擬各種可能與李登輝會談的底線,及可參與會談的學生代表來源。

這是場既團結又相互鬥爭的深夜政治劇,但最後必須在四大訴求範圍內,討論模擬出李登輝及學生可能可以接受的底線,是否可以找到共識?抑或走向決戰的血腥局面?

擺盪在不可知的未來,廣場上數千位尚不知走向生死關卡的學生,焦慮疲憊的決策小組、以命相博的絕食團、高度想要保護學生安危的教授群們以及認真負責廣場各式庶務、糾察的學運幹部群們。在0320-0321凌晨之間,一起走在台灣生死鋼索線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似曾相似-avatar-img
2023/08/19
早上閱讀仁兄的記敘,突生一念,即沒有當初的運動催生,猶有今日的民主台灣?雖人會變,心會變,但留下的歷史可鑑,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感恩您的回憶錄的執著與念想。
似曾相似-avatar-img
2023/08/18
任兄 早,感謝您的分享
小克-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20
似曾相似 歷史應該要有影響社會進化的功能,這是我決定寫回憶錄的動機。年輕世代不知,長輩不說,世代鴻溝就會擴大,這是臺灣現況的危機。應該讓年輕世代,瞭解同樣年輕時的我們,怎麼看臺灣,以及怎麼行動救台灣。
avatar-img
小克的沙龍
85會員
80內容數
一位廿世紀末的「憤青」,捲入了臺灣民主激烈變化的風浪裡,發起了野百合學運、反軍人干政,參與了廢除刑法100條、反核四街頭運動,繼而成為民勁黨的政策幕僚。在其中不斷的衝浪、溺水、如同在地獄鬼門關前爬回人間。作者從臺灣頭的基隆移居至臺灣尾的屏東潮州,真的脫離那令人混亂的鬥爭世界?還是捲入下一場地方政治風暴?是否一生皆如此?
小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11
1990.5.20反軍人干政大遊行結束後,並沒有改變李登輝的政治議程,仍是高唱「肝膽相照」,一步一步接近郝柏村就任行政院長的就職典禮--5月29日。那是會讓人錯覺台北城成為中、南美洲的軍事政變內戰的街頭。 人人均擔心郝柏村上任後會對反對他的民眾進行報復,因此經常上街頭的衝組、社運團體、學運份子
Thumbnail
2023/10/11
1990.5.20反軍人干政大遊行結束後,並沒有改變李登輝的政治議程,仍是高唱「肝膽相照」,一步一步接近郝柏村就任行政院長的就職典禮--5月29日。那是會讓人錯覺台北城成為中、南美洲的軍事政變內戰的街頭。 人人均擔心郝柏村上任後會對反對他的民眾進行報復,因此經常上街頭的衝組、社運團體、學運份子
Thumbnail
2023/10/11
學運,真正走出校園圍牆之外,開始承擔一部份推進臺灣民主進程的責任,是從1990年開始;但社會運動,是從整個1980年代,從環境議題、勞動議題,不斷衍生出女性權益、原住民權益到無殼蝸牛等居住正義等社會議題,從不同社群分別衝撞這獨裁體制,醞釀出民進黨可以成為在野黨的養分,以及學生運動得以在庇護中加入作戰
Thumbnail
2023/10/11
學運,真正走出校園圍牆之外,開始承擔一部份推進臺灣民主進程的責任,是從1990年開始;但社會運動,是從整個1980年代,從環境議題、勞動議題,不斷衍生出女性權益、原住民權益到無殼蝸牛等居住正義等社會議題,從不同社群分別衝撞這獨裁體制,醞釀出民進黨可以成為在野黨的養分,以及學生運動得以在庇護中加入作戰
Thumbnail
2023/09/16
各位先不要管本文標題,看完後就會知道。 為了想在校園擴大宣傳「反軍人干政」,總不能在校園裡噴漆當小蜜蜂吧?特務跟蹤就讓其跟蹤吧,反正心裡早就準備下半輩子當「政治犯」!所以,一切都豁出去了。 自野百合學運認識話劇社的郭宗倫後,我們討論出不妨用街頭行動劇,在校園宣傳。
Thumbnail
2023/09/16
各位先不要管本文標題,看完後就會知道。 為了想在校園擴大宣傳「反軍人干政」,總不能在校園裡噴漆當小蜜蜂吧?特務跟蹤就讓其跟蹤吧,反正心裡早就準備下半輩子當「政治犯」!所以,一切都豁出去了。 自野百合學運認識話劇社的郭宗倫後,我們討論出不妨用街頭行動劇,在校園宣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1990.05.03 報紙上雖然有報導學生重回中正廟,葉菊蘭服務處的大型宣傳戰車也到位,台北各校也動員不少學運幹部到場加入戰鬥,很快的也形成彼此較為熟悉的決策小組。 但是,算算現場才500個幹部到場,雖然人數不比野百合學運,但這500人,大多能1人當10人用,相當於5000人的戰力。這也是各校異
Thumbnail
1990.05.03 報紙上雖然有報導學生重回中正廟,葉菊蘭服務處的大型宣傳戰車也到位,台北各校也動員不少學運幹部到場加入戰鬥,很快的也形成彼此較為熟悉的決策小組。 但是,算算現場才500個幹部到場,雖然人數不比野百合學運,但這500人,大多能1人當10人用,相當於5000人的戰力。這也是各校異
Thumbnail
文:周克任 攝影:葉仰山 1990.03.20到1990.03.21凌晨 「到底李登輝總統面對學生靜坐的訴求,有沒有回應的可能」? 決策小組及教授研究生顧問團「闢室密談」,很想瞭解這個謎底?因為隔天3月21日中山樓國民大會,就要票選下一屆總統。如果這之前,沒有得到李登輝具體回應,
Thumbnail
文:周克任 攝影:葉仰山 1990.03.20到1990.03.21凌晨 「到底李登輝總統面對學生靜坐的訴求,有沒有回應的可能」? 決策小組及教授研究生顧問團「闢室密談」,很想瞭解這個謎底?因為隔天3月21日中山樓國民大會,就要票選下一屆總統。如果這之前,沒有得到李登輝具體回應,
Thumbnail
1990.03.20.天氣晴。 越來越多學生加入廣場靜坐,本應是好事。但是,我相信當時決策小組應該是面有憂色。 學生變多,有啥不好?代表支持力量擴張,覺醒的年輕人增加。但看到有過去不熟識的單位,發起全國三千位學生加入靜坐,而且還有教官陪同。
Thumbnail
1990.03.20.天氣晴。 越來越多學生加入廣場靜坐,本應是好事。但是,我相信當時決策小組應該是面有憂色。 學生變多,有啥不好?代表支持力量擴張,覺醒的年輕人增加。但看到有過去不熟識的單位,發起全國三千位學生加入靜坐,而且還有教官陪同。
Thumbnail
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希望能邀請你轉發給更多人知道,透過你的行動來發聲,透過你的發聲,讓你的同學跟朋友有機會在更友善的校園環境下,認識與接納彼此;不論是原民或非原民生,我們都一樣需要反種族歧視的教育環境,這是我們身為島嶼的一份子責無旁貸的負擔。讓我們一起努力。
Thumbnail
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希望能邀請你轉發給更多人知道,透過你的行動來發聲,透過你的發聲,讓你的同學跟朋友有機會在更友善的校園環境下,認識與接納彼此;不論是原民或非原民生,我們都一樣需要反種族歧視的教育環境,這是我們身為島嶼的一份子責無旁貸的負擔。讓我們一起努力。
Thumbnail
《高級中等教育法》:「高級中等學校應輔導學生成立由全校學生選舉產生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組織,……增進學生在校學習效果及自治能力。」 今年七月初開始,北市薇閣高中因為嚴苛的禁愛令而被端上新聞檯面。在禁愛令被揭穿的同時,大家也發現⋯⋯
Thumbnail
《高級中等教育法》:「高級中等學校應輔導學生成立由全校學生選舉產生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組織,……增進學生在校學習效果及自治能力。」 今年七月初開始,北市薇閣高中因為嚴苛的禁愛令而被端上新聞檯面。在禁愛令被揭穿的同時,大家也發現⋯⋯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 報導】 逢甲大學小聚活動照(圖源:教育部新聞發布區) 11月14日,由教育部青年署規劃的各校學生會交流小聚於逢甲大學落幕。教育部青年署今年規劃辦理三場學生會交流小聚,希望透過活動將學生會的理論與實務結合,建構各大專校院學生會區域合作與交流管道。青年署指出,今年的交流小聚在北、中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 報導】 逢甲大學小聚活動照(圖源:教育部新聞發布區) 11月14日,由教育部青年署規劃的各校學生會交流小聚於逢甲大學落幕。教育部青年署今年規劃辦理三場學生會交流小聚,希望透過活動將學生會的理論與實務結合,建構各大專校院學生會區域合作與交流管道。青年署指出,今年的交流小聚在北、中
Thumbnail
1966年起,1976年止的文化大革命,1989年6月4日天安門事件,以至2019年11月入侵香港諸間大學,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遭受殺害,全部出自同一中共魔手。
Thumbnail
1966年起,1976年止的文化大革命,1989年6月4日天安門事件,以至2019年11月入侵香港諸間大學,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遭受殺害,全部出自同一中共魔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