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觀後感《芭比(Barbie)》:所以去掉下面之後,我們還需要再爭些什麼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20230811

20230816

 

    媽咧我連google芭比歷史,手機網頁都會變成粉紅煙花。

    開頭五分鐘,太空漫遊式的啟發,高聳的「標準」女人重新刷新女孩對自身未來的憧憬。那是開拓、是未曾有過的其他選擇。芭比、女孩與女人,從此形成雞生蛋蛋生雞的起源迴圈,彼此相生,很不幸的,某部分也相剋。

女人哪,何苦為難彼此?

 

「紅膠囊藍膠囊,高跟鞋或平底拖?」

    「當芭比娃娃思考死亡」,以科幻層面而言,可能是種族的升階質變?與A.I.的自我進化有著異曲同工。

    兩個世界有許多彼此鏡射之處,現實社會正經八百的偽裝下的處處是荒誕。現實男尊女卑,幻想女尊男卑,女人身形啟迪了女孩的視界,但掌握這個身形的是男人把控的世界。

    母女都帶出了現實與理想的矛盾。女兒以叛逆舉止體現厭女思維對世代的影響,母親那連珠炮似的質問,提出了生於女性軀殼身在當今社會、理想與現實的兩難之處,令陷入父權洗腦的芭比們茅塞頓開,也與女性觀眾們共情:身為女人何其無辜?

    多少新聞報導或八卦消息將「整容過度」、「人間芭比」、「後悔莫及」,一類關鍵詞的奇聞軼事血淋淋扒開來吸引眼球。這些資訊清楚地強調—他人有多麼「奇怪」、讀者自己有多麼「正常」,甚至暗示:對方不是跟你一樣的「人類」。這種優越感將彼此拉開一個能安心傷害對方的安全距離。

人與不死的造物,只有思考與否的差異嗎?

 

    芭比一貫的美好日子突然摻入了莫非定律的攪和,她從未知曉任何比夢幻屋更沉重的事物,直到她開始思考死亡、扁平足與橘皮。人性美醜的感召在現實的衝撞當中降臨,人偶體會到感動、迷惘、衝動、矛盾、無助、掙扎、選擇,身在人世的痛與美。最後試圖衝破框架、鼓起勇氣接受生命種種令人不安的變化,承諾要成為人類。

    從思考死亡、生出橘皮,到如同母親般安撫肯尼、回答說不知道自己的結果是什麼。這是個從無機物轉化成人的過程,也可能是女孩轉變為女人,面臨內在動盪與內在失控的青春期。

    覺察伴隨煩惱,知道越多、越「接地氣」,就越痛苦、越是失去自己,就像童年的逝去一樣,總有一天你會疏於幫她打扮,因為人生繼續往前了、已經無暇他顧了。

    於是怪芭比伴隨你的叛逆期到來,她的任務是為你受罪,等到她再也什麼都挺不住時,你會待她像黑歷史一樣、在搬家時將她清運掉。就像不合時宜的幼稚觀念,那些也是曾經的自己,她其實並不會消失。

 

「C位」

    片中有著不俗的歌舞元素妝點,雷恩葛斯林的歌舞功底是有目共睹的,當年那首《City of Stars》至今不知唱醉多少人。這裡女性不再唱歌招引小動物,反而是肯尼、芭比背後的那個肯尼,承擔這個位置,儘管歌詞很蠢,但又不可否認的真摯,唱著唱著就像《萬花嬉春(Singin' in the Rain)》插入一段唐突的,尬舞。和不知該說是哥們還是分身的、同名的肯尼們一起,默契非凡。非常有趣,我很享受。

    肯尼看起來是那樣的「簡單」,但在那句:「現在你感覺如何了?」瞬間將我的笑容冰凍住。當肯尼將剝奪他人對自我存在價值的—父權,帶入了幻想世界,使兩方趨近,故事劇情向一則預言般,揭示這樣單方面剝奪的社會必將動盪。

    總說著以和為貴,但人類彼此之間種種不共戴天,誰不想以正義之名求個以牙還牙?光說女性V.S.男性,戴普V.S.赫德。掠奪、屠殺、踐踏、羞辱、支配,每天世界都不知本該要毀滅多少次?這些冤冤相報的心情,使所有接觸敏感議題的談話以一步之差轉為爭端,讓「我想要被看見」變成「我要不計一切代價被看見」。

    肯尼是率先展現身份認同焦慮的,他還更早一步的試過加入現實社會、拋下無法令他也快樂的夢幻國度,對他而言,那裏才是令他翻不過身的現實社會。

    若父權只是男性征服奴役女性的邪惡大計,而將父權置換為女拳是唯一解方。怕是只會使女巫之槌變成男巫之槌,又回到同樣的問題:身為男人何其無辜?這只是轉換壓迫的對象而已,不是進步。

    不論性別,舉凡人類都會有的身份認同問題,對抗父權是男女共同的課題,男性的生存壓力並不比女性少或輕鬆,肯尼一開始的待遇已經顯示了,就算將社會移交給女性掌權,世界也未必大同。一方的集權意味著另一方的妥協,總有人因自己與他人的異同而受壓迫之苦。

 

「自定義:典型的美與無限的你自己」

    她代表未來、代表理想、代表女兒身的無限可能,你在長個子的同時,她也沒閒下來、考取了各式專業執照,上天下地。她是任你塑造的女兒,也是領你向前走的母親。

所以她所身為的「女人」是什麼?

   現實對女性價值地位的質疑,藉由肯尼與父權、依附與被依附的男人,影射出來:

「沒有你我是什麼?」

「我必須是什麼才值得存在?」

「是定義或選擇?」

「要付出什麼才能定義自己、讓自己有意義的存在?」

「女人就是美,男人必須MAN」

「那失去了令人愛不釋手的美貌的芭比娃娃是什麼?」

「沒有被愛的理由的『我』又是什麼?」

 

     扁平足接觸了表象,而肯尼帶她深入真實世界的核心。芭比不再美得無憂無慮,哭得宛如天崩地裂。她的美必須依附在他人的贊同上,必須擁有外在的、經濟的、名聲的美好,與單純如白紙的內在,才足夠美麗。那是半世紀來的營銷廣告的有效洗腦。人偶僵硬地坐下、和人一樣躺地上擺爛,簡直是薛丁格的疊加態,介於人偶與人類之間,也好似許多以芭比為美麗標竿的人,為尋得美貌苦苦掙扎的樣子。

    前往婦產科,繼承露絲女兒之名而不是小說中的設定名,因為那並不真的存在,而她希望「存在」。這是個找出自我定義的實質行動,圍繞著「我是什麼?」再一次強烈提問。

我感覺這段是一杆嘲諷的回馬槍。人偶該如何能成為人呢?這就是皮諾丘的範疇了。

 

    人或許一生都在與自我懷疑拉扯奮鬥。

    清朝太監是不是男人?因病切除乳房與子宮的還是不是女人?性別定義越來越多元,也許有天會多到十根手指都數不過來。但你不必須要擁有什麼才夠格成為自己。但即使沒有小妹妹或小弟弟,一見到那掂著腳尖永不抹滅的微笑,與頂著燦燦金髮的八塊腹肌,你便知道芭比就是芭比、肯尼就是肯尼。

    所以去掉下面之後,我們還需要再爭些什麼嗎?

    男女跟美醜不是唯一的自我認同,更不該作為派系鬥爭的分界線。我們有共同的問題需要攜手面對。

    芭比娃娃與女孩們,受困似的在成長發展的路上彼此牽制。

    自1959年問世以來,遭受過各種不同的譏諷,例如歌曲、新聞、影視戲劇、辛普森家族。片尾甚至選用《Barbie Girl》這首歌,將多年無奈自嘲灌注在這首需要特意發揮才華譜寫成的嘲笑。在半世紀來各種爭取名譽的官司中,代表芭比的美泰爾卻鮮少勝訴,你看芭比這個只能願打願挨的宿命,她為服務人類出生,為成為人類放棄過往的安穩美好,不正是個陸地上的人魚童話嗎?

    但芭比形象意味的應該是什麼?她模擬真實社會的各種身分型態,再再顯示出她是嚮往著現實世界,而非由我們去嚮往她的模樣

夢不落之國的王座,不屬於芭比、肯尼,而屬於現實世界的人,人才有作夢與造夢的力量。

    現實與幻想對彼此的影響力是同等的,電影本身就是一個例子,然而代表現實幻境的電影加上一代偶像標竿的芭比,你就知道那個金髮女郎在大螢幕的甜美笑容,承滿載了多少製片方不可忽視的驚人野心。

    瑪格羅比完美地詮釋了芭比娃娃作為曾經的女孩偶像,那種難以言喻的、恰到好處的,完美。而當過車手、殺手、樂手、太空人的雷恩葛斯林也使出物理層面的渾身解數,強力的、近乎飢渴哀求的,為這個大女主背後的小男人發聲。

 

    我聽到了,相信大家都聽到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SSA的沙龍
9會員
7內容數
ASS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15
      命運與意願的相歧,她在下半輩子才開始後悔了。     但是命運指的是什麼?不是由人的選擇堆砌起的嗎?       沒有撕逼情節的「成熟」文藝三角戀。     看完後,我心中波瀾不起。沒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火花,自然不感到揪心。只有滿腦
Thumbnail
2023/08/15
      命運與意願的相歧,她在下半輩子才開始後悔了。     但是命運指的是什麼?不是由人的選擇堆砌起的嗎?       沒有撕逼情節的「成熟」文藝三角戀。     看完後,我心中波瀾不起。沒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火花,自然不感到揪心。只有滿腦
Thumbnail
2023/08/08
20230727 20230805     一個人,一段路,一本書,一個世界。     一件我們或許該回頭想想的事。     那男人背後的火光永遠改變了世界,那個不論你熟識與否、見證與否的世界。你不想知道那帽簷下會是什麼樣的雙眼嗎?       相較以往的大鳴大放,這部歷史傳記顯得收斂、
Thumbnail
2023/08/08
20230727 20230805     一個人,一段路,一本書,一個世界。     一件我們或許該回頭想想的事。     那男人背後的火光永遠改變了世界,那個不論你熟識與否、見證與否的世界。你不想知道那帽簷下會是什麼樣的雙眼嗎?       相較以往的大鳴大放,這部歷史傳記顯得收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不喜歡玩芭比,也不愛粉紅色。那麼是什麼吸引我進戲院的?
Thumbnail
我不喜歡玩芭比,也不愛粉紅色。那麼是什麼吸引我進戲院的?
Thumbnail
葛莉塔潔薇不曉得會不會成為現代女性主義導演的代表,但如果要把芭比定義為女性主義,好像又有點聞不對題。整部片更像哲學電影,探討造物主,男女為何而生? 而不單單只是兩性。   從開場的《2001太空漫遊》,放著配樂《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描述著進化論,描述超人論,結果這超人就是芭比,女性從一個只會照
Thumbnail
葛莉塔潔薇不曉得會不會成為現代女性主義導演的代表,但如果要把芭比定義為女性主義,好像又有點聞不對題。整部片更像哲學電影,探討造物主,男女為何而生? 而不單單只是兩性。   從開場的《2001太空漫遊》,放著配樂《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描述著進化論,描述超人論,結果這超人就是芭比,女性從一個只會照
Thumbnail
20230811 20230816       媽咧我連google芭比歷史,手機網頁都會變成粉紅煙花。     開頭五分鐘,太空漫遊式的啟發,高聳的「標準」女人重新刷新女孩對自身未來的憧憬。那是開拓、是未曾有過的其他選擇。芭比、女孩與女人,從此成為雞生蛋蛋生雞的起源迴圈,彼此相生,很不幸的
Thumbnail
20230811 20230816       媽咧我連google芭比歷史,手機網頁都會變成粉紅煙花。     開頭五分鐘,太空漫遊式的啟發,高聳的「標準」女人重新刷新女孩對自身未來的憧憬。那是開拓、是未曾有過的其他選擇。芭比、女孩與女人,從此成為雞生蛋蛋生雞的起源迴圈,彼此相生,很不幸的
Thumbnail
最近看了電影《Barbie 芭比》,原以為會是一部以技術性取勝的夢幻惡搞喜劇,畢竟片中內容致敬了好多名電影。譬如,電影的第一幕就非常明顯致敬《2001 太空漫遊》開場。原版是一群猩猩因為某個巨大黑石板產生進化,獲得狩獵能力,《芭比》則是用來示意當時女孩子的玩具娃娃從原本的嬰兒娃娃進步到了芭比娃娃,是
Thumbnail
最近看了電影《Barbie 芭比》,原以為會是一部以技術性取勝的夢幻惡搞喜劇,畢竟片中內容致敬了好多名電影。譬如,電影的第一幕就非常明顯致敬《2001 太空漫遊》開場。原版是一群猩猩因為某個巨大黑石板產生進化,獲得狩獵能力,《芭比》則是用來示意當時女孩子的玩具娃娃從原本的嬰兒娃娃進步到了芭比娃娃,是
Thumbnail
聽到幼小的女兒口中唸著:「男生強,女生弱,什麼事情都不做。」 原來,我們還是在原地打轉,我們以為的夠好了,是遠遠不夠的。就算制度已經在修改,但速度仍然趕不上,女孩們日日夜夜,一個個的被塑造成女人”應該有“的樣子。 當我們對男孩子的調皮搗蛋認為是理所當然,對女孩們的好動愛玩卻無法忍受; 當我們期
Thumbnail
聽到幼小的女兒口中唸著:「男生強,女生弱,什麼事情都不做。」 原來,我們還是在原地打轉,我們以為的夠好了,是遠遠不夠的。就算制度已經在修改,但速度仍然趕不上,女孩們日日夜夜,一個個的被塑造成女人”應該有“的樣子。 當我們對男孩子的調皮搗蛋認為是理所當然,對女孩們的好動愛玩卻無法忍受; 當我們期
Thumbnail
身在芭比夢幻園的初代芭比,每天過得快樂自信且美麗,突然有一天想起死亡與衰老後,竟身上開始出現塑膠玩具不會有的現象,口臭、扁平足、橘皮!為了搞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初代芭比啟程到現實世界尋找自己的主人。
Thumbnail
身在芭比夢幻園的初代芭比,每天過得快樂自信且美麗,突然有一天想起死亡與衰老後,竟身上開始出現塑膠玩具不會有的現象,口臭、扁平足、橘皮!為了搞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初代芭比啟程到現實世界尋找自己的主人。
Thumbnail
本週選片<芭比> 故事講述「典型芭比」在某天發現自身的變異和偶遇被遺棄的「怪芭比」後,和男友「典型肯尼」抵達現實世界找出解決問題的答案,但是兩者在現實世界分別遭遇的經歷,讓他們開始省思自我與身分認同的議題。 音樂 用了大量的插入歌,從單純的歌單,去作環境介紹、角色心境呈現
Thumbnail
本週選片<芭比> 故事講述「典型芭比」在某天發現自身的變異和偶遇被遺棄的「怪芭比」後,和男友「典型肯尼」抵達現實世界找出解決問題的答案,但是兩者在現實世界分別遭遇的經歷,讓他們開始省思自我與身分認同的議題。 音樂 用了大量的插入歌,從單純的歌單,去作環境介紹、角色心境呈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