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的車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輕軌可以視為很多節的公車。事實上在大眾運輸發展歷史中,輕軌的前身--路面電車,還是公車的前輩。在人類還沒發明橡膠輪胎跟汽油引擎之前,路面電車已經在歐洲的城市裡擔任起大眾運輸的任務了。在德國,輕軌跟公車的站牌是同一種造型,就是承襲這樣的發展過程的結果。所以輕軌跟公車在某些交通設施與營運概念上,其實是非常類似的。

只是輕軌受限於軌道設施,不像公車可以隨意變換車道,相較於公車單純的路邊停靠方式,輕軌必須發展出許多種車站的型式。有別於歐洲各大城市新蓋的輕軌系統,德國許多城市仍保留早期的路面電車,並在原有的基礎設施上,發展出更安全的車站型式。下面我們就分別來介紹:

1. 路側軌道

raw-image
raw-image

2. 路中軌道

raw-image

路中軌道就比較麻煩些,因為輕軌沒辦法像公車一樣切到外側車道停靠,所以就只能透過教育訓練的方式,讓汽車駕駛者經過輕軌車站且遇到列車停靠時,自動自發停在輕軌後方,讓出車站空間的道路,讓旅客在馬路上上下車。

在德國沒有所謂汽車教練場,學開車是教練坐在旁邊直接上路的,所以學習過程中,教練一定會告訴你遇到大眾運輸車輛的觀念跟規定。考照的時候考官也是坐在隔壁,如果你遇到輕軌停靠時沒有主動停下來,那你就下車了。

現在這樣的輕軌車站型式已經越來越少,主要原因為還是有不可避免的事故發生,所以只剩下住宅區速度較低,或是交通量比較少的路段,才會有這樣的車站配置。

raw-image

平常道路外側的車道供車輛通行,但是當輕軌駛入車站時,原本關閉的號誌會亮起,然後依序顯示黃燈、紅燈,這時內外側車道的機動車輛必須停止在號誌及停止線後方,前方的區域則變成臨時性的車站,供輕軌乘客上下車使用,等輕軌離站之後,號誌燈熄滅,機動車輛才可以繼續行駛。

raw-image

此外,提高路面也降低了輕軌車輛與道路之間的高差,讓乘客上下車更快速,行動不便的旅客上下車更便利。

raw-image

只是這樣的車站型式需要很寬的道路空間,不見得能夠應用於所有的道路,規劃時有非常多的限制。而且乘客進出車站時,還是得跨越兩側的道路。

輕軌的特性,就是因地制宜的彈性。台灣有許多城市的街道,受限於歷史發展與都市計畫,沒辦法採用最完美的B型路權搭配候車月台時,其實可以考慮依照現地的情況,採用不同的路權與車站型式。

只可惜台灣在推動輕軌法規與設計規範的過程中,依舊採取比較保守的觀念,禁止使用C型路權,讓許多輕軌在規劃時限制重重。

如果交通工程師受過良好的教育訓練,他在規劃設計時,自然會考量現地交通情況,是否能夠採用C型路權,而在安全、效率、經濟、可行、民眾接受度方面做出衡量,實在沒有必要在法規與設計規範中,一開始就因為害怕,而限制採用C型路權的可能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胤宏的沙龍
2會員
52內容數
從德國留學經驗,檢視台灣交通,分享個人看法
林胤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22
之前講過使用悠遊卡怎麼搭乘輕軌,並且舉了幾個歐洲城市的例子,這些城市有個共通的特色,就是輕軌是單趟計費。那如果輕軌採用跟捷運一樣,採里程計費呢?我們就來看看香港屯門的例子。
Thumbnail
2023/04/22
之前講過使用悠遊卡怎麼搭乘輕軌,並且舉了幾個歐洲城市的例子,這些城市有個共通的特色,就是輕軌是單趟計費。那如果輕軌採用跟捷運一樣,採里程計費呢?我們就來看看香港屯門的例子。
Thumbnail
2023/04/22
隨著無道碴軌道技術的發展,市面上衍生出許許多多的軌道施工方法,而且多屬於各公司的專利系統,在這邊就以柏林最近採用的「Rheda City」這個專利工法為例,跟大家做個介紹。
Thumbnail
2023/04/22
隨著無道碴軌道技術的發展,市面上衍生出許許多多的軌道施工方法,而且多屬於各公司的專利系統,在這邊就以柏林最近採用的「Rheda City」這個專利工法為例,跟大家做個介紹。
Thumbnail
2023/04/22
輕軌和傳統鐵路以及捷運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其中一項就是「目視駕駛」。目視駕駛不是有個司機員用眼睛開車就叫做目視駕駛,而是指控制列車跟車的方式。
Thumbnail
2023/04/22
輕軌和傳統鐵路以及捷運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其中一項就是「目視駕駛」。目視駕駛不是有個司機員用眼睛開車就叫做目視駕駛,而是指控制列車跟車的方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輕軌和傳統鐵路以及捷運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其中一項就是「目視駕駛」。目視駕駛不是有個司機員用眼睛開車就叫做目視駕駛,而是指控制列車跟車的方式。
Thumbnail
輕軌和傳統鐵路以及捷運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其中一項就是「目視駕駛」。目視駕駛不是有個司機員用眼睛開車就叫做目視駕駛,而是指控制列車跟車的方式。
Thumbnail
台灣傳統在進行道路工程與交通工程設計時,通常僅著重機動車輛之使用需求,目前唯一的路面大眾運輸工具-公車,絕大多數是與汽機車混合運行,較少有特殊設計考量。即使實施公車專用道之後,沿線之路口與號誌通常係沿用既有設計方式,僅在必要時,才透過新增時相及公車專用號誌
Thumbnail
台灣傳統在進行道路工程與交通工程設計時,通常僅著重機動車輛之使用需求,目前唯一的路面大眾運輸工具-公車,絕大多數是與汽機車混合運行,較少有特殊設計考量。即使實施公車專用道之後,沿線之路口與號誌通常係沿用既有設計方式,僅在必要時,才透過新增時相及公車專用號誌
Thumbnail
輕軌運行時所需要的號誌,除了前篇文章提到的「行車號誌」之外,還有因應路口號誌控制所需的特殊號誌。這些特殊號誌不一定直接關聯到行車安全,但是卻可以提高輕軌運行跟平面路口的整體運作效率。由於各地需求特性不同,輕軌特殊號誌在不同的國家,甚至不同的城市,都有不同的顯示方式,
Thumbnail
輕軌運行時所需要的號誌,除了前篇文章提到的「行車號誌」之外,還有因應路口號誌控制所需的特殊號誌。這些特殊號誌不一定直接關聯到行車安全,但是卻可以提高輕軌運行跟平面路口的整體運作效率。由於各地需求特性不同,輕軌特殊號誌在不同的國家,甚至不同的城市,都有不同的顯示方式,
Thumbnail
最近,繼中興與光華巴士所經營的「忠孝新幹線」採用低底盤公車營運之後,由首都客運經營的「信義新幹線」,也以全新低底盤公車投入營運。台灣的大眾運輸往無障礙空間的方向,似乎邁進了一大步。
Thumbnail
最近,繼中興與光華巴士所經營的「忠孝新幹線」採用低底盤公車營運之後,由首都客運經營的「信義新幹線」,也以全新低底盤公車投入營運。台灣的大眾運輸往無障礙空間的方向,似乎邁進了一大步。
Thumbnail
這是輕軌嗎?可是他的軌道為什麼在中間,而且只有一根?而且頭上的架空線不見了! 這是公車嗎?可是為什麼車廂這麼長?而且中間還放了一個軌道? 這就是近幾年來新發展出的系統,
Thumbnail
這是輕軌嗎?可是他的軌道為什麼在中間,而且只有一根?而且頭上的架空線不見了! 這是公車嗎?可是為什麼車廂這麼長?而且中間還放了一個軌道? 這就是近幾年來新發展出的系統,
Thumbnail
輕軌可以視為很多節的公車。事實上在大眾運輸發展歷史中,輕軌的前身--路面電車,還是公車的前輩。在人類還沒發明橡膠輪胎跟汽油引擎之前,路面電車已經在歐洲的城市裡擔任起大眾運輸的任務了。在德國,輕軌跟公車的站牌是同一種造型,就是承襲這樣的發展過程的結果。
Thumbnail
輕軌可以視為很多節的公車。事實上在大眾運輸發展歷史中,輕軌的前身--路面電車,還是公車的前輩。在人類還沒發明橡膠輪胎跟汽油引擎之前,路面電車已經在歐洲的城市裡擔任起大眾運輸的任務了。在德國,輕軌跟公車的站牌是同一種造型,就是承襲這樣的發展過程的結果。
Thumbnail
「單軌系統」繼捷運、輕軌、公車捷運之後,成為近幾年台灣軌道規劃界新流行的技術型式。有關這套系統的發展歷史與技術特性,有機會再來作仔細的介紹。這邊先著重在民眾最關心的主要課題與解決方法,讓大家對這套系統有更清楚的認識。
Thumbnail
「單軌系統」繼捷運、輕軌、公車捷運之後,成為近幾年台灣軌道規劃界新流行的技術型式。有關這套系統的發展歷史與技術特性,有機會再來作仔細的介紹。這邊先著重在民眾最關心的主要課題與解決方法,讓大家對這套系統有更清楚的認識。
Thumbnail
輕軌多面向的特性,讓每個人聽到「輕軌」兩個字的時候,往往腦海浮現的是不一樣的系統型式,造成討論時的混淆。這篇文章將說明幾個比較常被混淆的輕軌概念。
Thumbnail
輕軌多面向的特性,讓每個人聽到「輕軌」兩個字的時候,往往腦海浮現的是不一樣的系統型式,造成討論時的混淆。這篇文章將說明幾個比較常被混淆的輕軌概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