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砲戰是「中華民國台灣」的起頭 the 823 as the origin of ROC(Taiwa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On the second day of the 823 Artillery Battle, at noon, the "Seventh Fleet had reached the Kinmen area," marking a significant military development, the US projected its power to include Kinmen and Matsu and we can see more MAAG personnel stationed there later. 
Equally important, maybe more, President Chiang Kai-shek and U.S. Secretary of State Dulles issued a joint communiqué - a diplomatic factor on October 23, 1958, in which the United States acknowledged the close connection of defense between the islands like Kinmen and Taiwan, confirming that the territorial scope, or jurisdic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included Taiwan, Penghu, Kinmen, and Matsu.
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historical facts, Chen Yi-shen, the President of the Academia Historica, believed that "The so-called Taiwan, Penghu, Kinmen, and Matsu, as it used in WTO, were not a given; they were integrated through warfares." Because of U.S. intervention, it is "certainly not appropriate to view it merely as an extension of the Chinese Civil War."
In contrast, Kuomintang legislator Lee De-wei criticized Chen Yi-shen, arguing that instead of focusing on the 823 Artillery Battle, we should weigh the Battle of Guningtou on October 25, 1949, more. Though Lee’s viewpoint has its merits, but it lacks diplomatic significance.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is the "U.S. China White Paper" of August 5, 1949, in which the United States ceased military support to 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did not recognize the Communist authorities. This severely undermined the morale of Chiang Kai-shek's army.
The victory in the Battle of Guningtou in 1947 was attributed to the Japanese General NEMOTO hiroshi whom Chiang Kai-shek had hired,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hite Group," a Japanese military advisers responsible for the training. Specifically, General NEMOTO recommendation to Kinmen Commander Tang Enbo to fortify military positions underground and assist Tang in commanding the operations.  The United States stationed its ambassador in Taipei in 1950, established a U.S. military advisory group MAAG in 1951, and signed a mutual defense treaty in 1954.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perspectives lies in their focus. The Kuomintang has been fixated on the "Chinese Civil War" and internal Chinese political factors, which leads Li De-wei to downplay the role of the United States; hence be friendly to CCP. President Chen, on the other hand, incorporates a broader range of military, diplomatic, and other facts to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account of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se events.
These two narratives are not on the same level.

823砲戰第二天中午,「第七艦隊已駛抵金門海域」(軍事因素),表示美國的防衛延伸到金馬,而且事後派遣美軍顧問團人員進駐金馬。
同樣重要,或許更重要的是,1958年10月23日蔣介石總統與美國國務卿杜勒斯發表聯合公報(外交因素),美國承認金馬等島嶼與「台灣防衛」有密切的關連,確定了「中華民國台灣」的領土範圍就是台、澎、金、馬

國史館長陳儀深根據前述軍事因素與外交因素等歷史事實,認為:「所謂台澎金馬,不是理所當然的,那是經過戰爭打出來的。」因為有美國介入,所以「當然不適合只把它看成國共內戰的延續」。
相對的,國民黨立委李德維批評陳儀深,而認為與其說823砲戰,不如提1949年10月25日的古寧頭戰役。即是這樣說也有道理,但只有軍事意義而無外交意義,特別是1949年8月5日〈美國對華關係白皮書〉—美國停止對中華民國政府軍事援助,但不承認中共當局,嚴重打擊蔣介石軍隊的士氣。
因此,古寧頭戰役可以勝利,是1947年蔣介石聘請根本博中將與建立「白團」的日本軍事顧問團的貢獻,特別是根本博建議金門司令湯恩伯將陣地地下化並幫忙指揮作戰。但美國於1950年派駐大使駐台北,1951年建立美軍顧問團,並於1954年簽署共同防禦條約。
兩種觀點的差異在視野,國民黨一直陷在「國共內戰」,或中國內政因素,從而產生而李德維否認美國因素的現象,而不自覺的親中;陳館長的觀點則是納入更廣泛的軍事、外交等事實,完整述說事件的歷史意義。
兩者的論述完全不在同一水平上。

關鍵戰役確保現今領土範圍 一探823砲戰始末    公視 20230824

砲聲隆隆讓人膽顫心驚,1958年8月23日,共軍在短短85分鐘內,向金門地區密集發射數萬發砲彈。

1930年生的陳文華回憶,「一發砲彈打來,把我住的棚子炸掉了,我還好沒在家裡,要在家我就被炸死了。」

砲戰初期,國軍猝不及防,傷亡慘重,823砲戰當時,美國、蘇聯持續冷戰對抗,中共已故領導人毛澤東企圖侵犯金門、馬祖等處收復沿海勢力,國軍展現誓死保家衛國的決心,死守金門。

國防部前軍情局長黃世忠(1926年生)表示,「8月23號第一天作戰,就打死3個副司令官,國防部長俞大維也受傷,很嚴重,傷亡很大,第一天就死1000多人了。」

1936年生的周克俊說道,「天天打,就維持2個禮拜,2個禮拜以後,美國才在菲律賓,運那個加農砲來了四門。」

當時台美簽有共同防禦條約,學者分析,823砲戰顯示美國與中華民國同舟共濟的程度,超乎毛澤東的意料之外,這場戰役,也確定了中華民國台灣的領土範圍台、澎、金、馬。

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認為,「所謂台澎金馬,不是理所當然的,那是經過戰爭打出來的。我們現在來看,當然不適合只把它看成國共內戰的延續,我的建議就是說,它是一個中華民國台灣的開始。」

823炮戰至今65週年,如今台海局勢依舊緊張,學者也進一步表示,和平不可能從天而降,想立於不敗之地還是要團結、充實自身實力備戰,必須透過力量才能獲得和平。

 

陳儀深:823確定領土是台澎金馬 挨轟台獨思維中時 20230824

今年是八二三戰役65周年,國史館長陳儀深預計今(24)日發表的講座中指出,1958年的八二三砲戰確定「中華民國台灣」領土範圍就是台澎金馬,「這是多麼重要的一個歷史事件」。國民黨立委李德維則批評,陳儀深的說法完全是用台獨的觀念來解讀八二三砲戰。

陳儀深今天將以「八二三砲戰與台灣政治發展」為題進行專題講座,昨天預告部分內容,他指出,1958年8月23日時任國防部長的俞大維正在大小金門視察,傍晚用餐時間突然3000多發砲彈落在翠谷水上餐廳一帶,俞大維因故延宕進入餐廳而倖免於難,第二天上午俞返抵台北,11時會見美軍協防司令史慕德中將,乃知悉「第七艦隊已駛抵金門海域」。

陳儀深認為,從毛澤東的立場,這場戰爭可能只是用來測試美國與蔣介石「共同防禦」的程度。當時美國雖然立刻給台灣不少軍需,但也在9月中旬開始和中共恢復大使級會談。

10月21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在台北與蔣介石進行的幾次會談,使蔣在10月23日發表的「蔣杜聯合公報」中承諾不以武力反攻大陸,他說,這是蔣在美方壓力下的一種讓步,但蔣也爭取到美國承認金馬等島嶼與「台灣防衛」有密切的關連

陳儀深指出,中共、國民黨政府、以及美國政府分別基於冷戰結構下各自的利益,做了重大決定,影響至今;我們要為台灣尋找未來出路,必先知道台灣存在現狀之所以然,無疑地,1958年的八二三砲戰確定了「中華民國台灣」的領土範圍就是台、澎、金、馬

李德維批評,「台灣地位未定論」一直被台獨人士用來解釋立場,但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基本上從中華民國的角度來講,某種程度是從大陸來到台灣。

他說,若按照陳儀深的說法,關鍵應該是1949年古寧頭戰役才對,陳是故意曲解歷史。他能理解陳的概念是八二三砲戰後兩岸就沒有重大戰爭,但這樣的解讀完全就是從台獨的立場,來曲解八二三砲戰的意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雙魚鏡方格子檔案館的沙龍
12會員
5.6K內容數
2024/08/01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如果沒有安全的問題,沒有核廢料必須處理的問題,而且世界的潮流和台灣的共識都能夠接受,我覺得應該是開放討論的」。 不對吧~假使有這麼理想的能源方式,屆時台灣就生活在烏托邦了,應該100%採用核電,怎會只是「開放討論」而已? 台湾行政院長、将来の
2024/08/01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如果沒有安全的問題,沒有核廢料必須處理的問題,而且世界的潮流和台灣的共識都能夠接受,我覺得應該是開放討論的」。 不對吧~假使有這麼理想的能源方式,屆時台灣就生活在烏托邦了,應該100%採用核電,怎會只是「開放討論」而已? 台湾行政院長、将来の
2024/08/01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先是伊朗總統墜機身亡,選出新總統,新總統就任,然後溫和派哈尼亞在前往祝賀期間在伊朗被殺,時間也是在即將達成和平協議之際。一連串事件,會是誰做的? 就像2023/10/7「阿薩克洪水行動」一樣,時間選在即將達到和平協議簽署前(兩天?)當包括美國總統即將
2024/08/01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先是伊朗總統墜機身亡,選出新總統,新總統就任,然後溫和派哈尼亞在前往祝賀期間在伊朗被殺,時間也是在即將達成和平協議之際。一連串事件,會是誰做的? 就像2023/10/7「阿薩克洪水行動」一樣,時間選在即將達到和平協議簽署前(兩天?)當包括美國總統即將
2024/07/25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The news article is evidently a form of cognitive warfare. On January 3, 2022, the five major nuclear-armed countries signed t
2024/07/25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The news article is evidently a form of cognitive warfare. On January 3, 2022, the five major nuclear-armed countries signed t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飛彈、政治與秘密外交],這是一本講述台灣 中國 美國的三角關係的政治書 當年中科院的建立工廠的興建核武的製造就差一步,故事居然發生了轉折 那天1989年天安門事件對全世界投下不亞於美國的震撼彈 而今天所發生的又都是巧合嗎?
Thumbnail
[飛彈、政治與秘密外交],這是一本講述台灣 中國 美國的三角關係的政治書 當年中科院的建立工廠的興建核武的製造就差一步,故事居然發生了轉折 那天1989年天安門事件對全世界投下不亞於美國的震撼彈 而今天所發生的又都是巧合嗎?
Thumbnail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至今,台海一共發生了四次的緊張局勢。第一次在韓戰之後,美蘇劍拔弩張,史達林全力支持中共,毛澤東對國民黨殘存在浙江沿海勢力的清剿;最終以美國對敗退來台灣的蔣政權於1954年簽署中美防禦協定,第七艦隊協防台海告終,阻止了共產勢力的向東南亞擴張。
Thumbnail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至今,台海一共發生了四次的緊張局勢。第一次在韓戰之後,美蘇劍拔弩張,史達林全力支持中共,毛澤東對國民黨殘存在浙江沿海勢力的清剿;最終以美國對敗退來台灣的蔣政權於1954年簽署中美防禦協定,第七艦隊協防台海告終,阻止了共產勢力的向東南亞擴張。
Thumbnail
從譚慎格這篇提到的布瑞聲明,就可以知道美國的立場,中華民國政權(依據《一般命令第一號》中的安排)代表盟軍到台澎接受投降這個事實,就足以讓中華民國政權取得治理台澎的合法權限了。 布瑞說: “Now, we regard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exercising legi
Thumbnail
從譚慎格這篇提到的布瑞聲明,就可以知道美國的立場,中華民國政權(依據《一般命令第一號》中的安排)代表盟軍到台澎接受投降這個事實,就足以讓中華民國政權取得治理台澎的合法權限了。 布瑞說: “Now, we regard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exercising legi
Thumbnail
最近大陸侵略到台海戰爭的話題或是預測不斷出現,雖然明年就要選舉縣市首長與議員,再加上最近公投的票選,但這時候大量訊息出現,真的有點詭譎。
Thumbnail
最近大陸侵略到台海戰爭的話題或是預測不斷出現,雖然明年就要選舉縣市首長與議員,再加上最近公投的票選,但這時候大量訊息出現,真的有點詭譎。
Thumbnail
今天焦點─兩個中國823金門炮戰  1958年 美國加強台灣的海空軍戰力,首次發射美製響尾蛇飛彈,並將攜帶核子彈頭的犀牛式導彈運到台灣台南,同時佈署大規模登陸攻取福州的「夏陽演習」,芒刺在背的共產黨中國第1代領導人毛澤東,週末下令廈門、深江、圍頭、蓮河、大小嶝等地炮兵,於17時30分對台灣控制的金展
Thumbnail
今天焦點─兩個中國823金門炮戰  1958年 美國加強台灣的海空軍戰力,首次發射美製響尾蛇飛彈,並將攜帶核子彈頭的犀牛式導彈運到台灣台南,同時佈署大規模登陸攻取福州的「夏陽演習」,芒刺在背的共產黨中國第1代領導人毛澤東,週末下令廈門、深江、圍頭、蓮河、大小嶝等地炮兵,於17時30分對台灣控制的金展
Thumbnail
今天焦點─兩個中國在台灣海峽的戰爭與準戰爭Ⅰ  1952年 在朝鮮半島戰爭中迅速茁壯的共產黨中國空軍首度飛越台灣海峽,台灣全島響起中華民國政府從中國大陸撤退到台灣以來的第1次空襲警報,開啟兩個中國隔海對峙超過半紀的戰爭和準戰爭歲月。  共產黨中國高喊「血洗台灣」,將中華民國掃進歷史,對中國命運走向有
Thumbnail
今天焦點─兩個中國在台灣海峽的戰爭與準戰爭Ⅰ  1952年 在朝鮮半島戰爭中迅速茁壯的共產黨中國空軍首度飛越台灣海峽,台灣全島響起中華民國政府從中國大陸撤退到台灣以來的第1次空襲警報,開啟兩個中國隔海對峙超過半紀的戰爭和準戰爭歲月。  共產黨中國高喊「血洗台灣」,將中華民國掃進歷史,對中國命運走向有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即係《被出賣的台灣》的George Kerr,而因為第一版本據知有翻譯上的些許偏誤,故而遲未閱讀,反先就本書先予閱畢。本書是完成於1985年的小書,因篇幅小雖內容不能盡善盡美,但我認為這反而是個優點,因為這將會是個入門了解台灣歷史的優選,尤其這是在解嚴前夕的外國人的手中完成的,這更加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即係《被出賣的台灣》的George Kerr,而因為第一版本據知有翻譯上的些許偏誤,故而遲未閱讀,反先就本書先予閱畢。本書是完成於1985年的小書,因篇幅小雖內容不能盡善盡美,但我認為這反而是個優點,因為這將會是個入門了解台灣歷史的優選,尤其這是在解嚴前夕的外國人的手中完成的,這更加
Thumbnail
中華民國是民主國家,可惜不管省是不是虛級金門都是例外,省長和縣長一直都是官派的; 金門到90年代都還沒有議會; 第一次立委選舉民進黨的候選人被軍方「禁止入境」金門...喔對,很長時間來金門是唯一嫖妓合法的地區、 有金門通行的貨幣、需要轉接才能通話的通訊、信件都要檢查... ...金門獨立過了吧
Thumbnail
中華民國是民主國家,可惜不管省是不是虛級金門都是例外,省長和縣長一直都是官派的; 金門到90年代都還沒有議會; 第一次立委選舉民進黨的候選人被軍方「禁止入境」金門...喔對,很長時間來金門是唯一嫖妓合法的地區、 有金門通行的貨幣、需要轉接才能通話的通訊、信件都要檢查... ...金門獨立過了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