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人之島》借景東方意境的膠彩創作-吳柏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外琨塔Vaikuntha藝術生活中心 | 展務專員  陳宣丞)

吳柏儒,出生於2001年,2023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水墨組。

身為千禧年後的藝術家,吳柏儒的創作融入了現下流行的奇幻風格,運用動植物、自然景觀等等,以膠彩作畫;同時在新穎的構圖以及奇幻的色彩中,保留了膠彩與水墨的東方美學概念於作品中。賦予了傳統東方繪畫的新詮釋。


東方的可遊可居,《谷》與《島》,呈現東方繪畫構圖上的留白空間

圖左:《谷》、圖右:《島》│ 單幅50F

圖左:《谷》、圖右:《島》│ 單幅50F

在2023年,於外琨塔Vaikuntha藝術生活中心舉辦的《愛人之島》吳柏儒膠彩創作個展,談及這次展覽的創作想法,吳柏儒提到他的作品,是由傳統東方可遊可居之山水繪畫為根基創作,傳統東方繪畫的意境在於「留白」之處的表現。在東方山水畫中,畫家不將整個畫面填滿,而是保留天空、河水等空間,這樣的呈現方式讓主題更加聚焦,同時也為觀者提供了更多的想像空間,令人彷彿置身於畫作中,自由地遨遊於山水之間。

吳柏儒在他的作品「谷」與「島」中巧妙運用了東方山水的構圖。他將原本代表山川、天空、河流等等的元素轉化成動植物的形象,透過這種轉化,他在這兩件作品底部都保留了「留白」區域。在作品「谷」中,他以鳥獸之王「孔雀」為主角,旁邊點綴著各種花卉和羽毛,展現出壯麗的山谷景色;而在「島」這幅作品中,他以八爪章魚象徵島嶼的宏大,呈現出獨特的海島風光。這兩種動物的對望彷彿是《山海經》中神秘生物的再現,加上作品中各種花卉和植物的象徵,更增添了奇幻的風味。

此外,吳柏儒的作品中還運用了大量的流動線條,生動地表現山谷與島嶼的交相輝映。這樣的情景恰如台灣這個小島國家,多樣性的生態鏈中融合了豐富的山水、人文和自然景觀。吳柏儒將傳統東方山水畫的構圖內化並融合於創作中,彷彿在作品裡呈現出台灣多元的面貌。


《愛的風景》,融入敦煌壁畫裡各種飛天侍者的神韻,描繪出當代的情感世界

圖左:《浮雲鄉》、圖中:《魚窩與光酒》、圖右:《焚風谷》│ 單幅8F

圖左:《浮雲鄉》、圖中:《魚窩與光酒》、圖右:《焚風谷》│ 單幅8F

除了東方山水構圖的轉化再現外,這次《愛人之島》個展,吳柏儒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呈現了三件關於愛的主題作品,每一幅都如詩境般,令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

從這三件作品的構圖及用色,可見敦煌壁畫中飛天的身影,同時吳柏儒運用自然界的元素,如火焰、水流和飄渺的雲朵等,將其融合於畫作之中。其中,《焚風谷》傳達著奮不顧身的愛,畫面中熊熊的火焰仿佛在奔騰,呈現出愛的激情。畫面的底部運用富有想像力的「留白」,以及宗教色彩的念珠和腳鍊的融入,都彷彿在訴說著愛的隱晦和神秘,也呈現出東方社會對於愛情的謹慎與壓抑。

而在《魚窩與光酒》中,吳柏儒將魚窩中的生物詮釋為西方的海妖,美人魚,在魚窩中的美人魚深陷於愛的海洋,不願離開魚窩。作品的色彩和構圖,彷彿敦煌壁畫中示現於空中那祥雲圍繞的菩薩,柔和的雲海,讓人心馳神往,恍若置身於夢幻世界之中。

最後,透過《浮雲鄉》這幅作品,吳柏儒以飛天的姿態呈現出雲朵的形態,讓人聯想到敦煌壁畫中彈奏樂器,由天而降的飛天。雲彩猶如飛翔的身影,為作品賦予了一種神秘的氛圍。畫面中泡泡的存在更增添了作品的夢幻感,彷彿帶領觀者進入一個充滿奇幻的烏托邦世界,令人無法自拔。

吳柏儒在這次個展中通過巧妙運用自然元素和文化符號,將愛的不同層面以極具畫面感的方式呈現在觀者眼前。帶領著觀眾進入愛的世界,讓人情感共鳴,深深感受到愛的力量。


《食蟲植物》,噬愛纏綿,以食蟲植物比擬人性的惡

圖上:《食蟲植物(一)》、圖下:《食蟲植物(二)》  

圖上:《食蟲植物(一)》、圖下:《食蟲植物(二)》  

然而,當我們談論「愛」的時候,通常也會談論到他的反面「恨」,抑或是「惡」;吳柏儒在「食蟲植物」系列中,以食蟲植物中的捕蠅草與豬籠草為主題,藉著礦物顏料天然且富有隱隱光澤的色彩,並透過好似攝影負片的配色,將觀者引入一場複雜的心理狀態之旅。作品呈現出人類內心的罪惡感、慾望等等,將愛的背面所代表的恨與惡的情感描繪出來。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愛的層面,然而,同時也存在著愛的反面,那便是恨與惡。食蟲植物系列透過捕蠅草與豬籠草,象徵人類面對慾望時的無窮貪婪。就如同食蟲植物不斷地消化各種獵物,人們也在不斷地吞噬著各種慾望。這兩件作品在捕捉到人們心中的罪惡感和慾望之餘,同時在色彩運用上也隱含著人心的扭曲。

然而,這兩幅作品也同時帶著警醒與希望。作品中的色彩縱然呈現出內心的複雜情感,卻同時隱約流露出一絲光明。因運用礦物顏料的自然色澤,經過層層薄塗,將其畫面創造出更多不同於油畫或其他西方媒材所無法呈現的透亮層次感,這仿佛呼應著人性的多面性,更賦予了整個畫面一種朦朧的氛圍,宛如每個人內心的迷霧。意在提醒觀者,即使在人性的黑暗面前,當我們能夠意識到的時候,仍然有希望和改變的可能性。

「食蟲植物」系列透過吳柏儒獨特的創作風格,以及深刻的主題,將觀者帶入一場思考內心光明與黑暗的探索之旅。每一筆每一色,都如同一段心靈的對話,呼喚著觀者去理解、面對並改變。


在愛人之島上,我們談論各種愛與人之間的投射,他們各自敘述著故事的起承轉合,卻沒有單一的順序,也沒有一致的觀點,涵蓋大量一體兩面的視角,便是愛在複雜關係中的具體呈現。 By 吳柏儒


《愛人之島》吳柏儒膠彩創作個展

展覽期間:8/12(六)- 9/3(日)

---------------------------------

外琨塔 Vaikuntha 藝術生活中心

台北市大安區潮州街 55 巷 3-1 號

參觀時間:11 : 00-18 : 00

週一公休,週日預約參觀

預約電話:0905-103269


外琨塔Linktree:https://linktr.ee/vaikuntha

吳柏儒展覽資訊:https://artemperor.tw/tidbits/15055

吳柏儒作品集:https://artemperor.tw/artist/artworks/7004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狄穎 Shokir Cai 重新思考古人的山水作品之中所表述的實境跟心境,結合歷史、古典構圖、神話和寓言,換個角度思考時間和我們過去的文化高塔。作畫時將顏色放入碳鉛條構築的容器中,再用迅速的塗抹將這種現代時態的動作放入畫中變得永恆。
(文:外琨塔Vaikuntha藝術生活中心 | 策展人  李青芬) 陳益村 Chen Yi Tsun,1968年生,台灣苗栗人。 談及繪畫,陳益村提到:畫,療癒了我;也完整了我。 在陳益村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許多的圓,對他來說。圓,是人生的宏觀與縮影;是源點也是源爆;是緣起也是緣滅,是創作的起始
以柏油創作,要面對諸多的挑戰,很多人嘗試過便退卻,而何承芳堅持下來,不斷自我突破探索新技巧,走出自己獨特的風格。對於從小喜歡畫畫的她,接觸柏油畫是一個偶然的機緣,更想不到因此埋下了要成為專業畫畫的人的心願。
蔡狄穎 Shokir Cai 重新思考古人的山水作品之中所表述的實境跟心境,結合歷史、古典構圖、神話和寓言,換個角度思考時間和我們過去的文化高塔。作畫時將顏色放入碳鉛條構築的容器中,再用迅速的塗抹將這種現代時態的動作放入畫中變得永恆。
(文:外琨塔Vaikuntha藝術生活中心 | 策展人  李青芬) 陳益村 Chen Yi Tsun,1968年生,台灣苗栗人。 談及繪畫,陳益村提到:畫,療癒了我;也完整了我。 在陳益村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許多的圓,對他來說。圓,是人生的宏觀與縮影;是源點也是源爆;是緣起也是緣滅,是創作的起始
以柏油創作,要面對諸多的挑戰,很多人嘗試過便退卻,而何承芳堅持下來,不斷自我突破探索新技巧,走出自己獨特的風格。對於從小喜歡畫畫的她,接觸柏油畫是一個偶然的機緣,更想不到因此埋下了要成為專業畫畫的人的心願。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霍格華茲魔法學院是哈利波特裡的經典城堡,雖然是虛構的建物,但影響力卻超乎現實,身為現代人沒有人不認識這座偉大的魔法學院,美國一位女性樂高玩家「Alice Finch」,使用了超過四十萬片以上的樂高積木耗時一年,以樂高人偶尺寸為比例重現了這座學院。
輸家有目標,贏家有系統。系統:在長期來說對你有利的地方,反覆現身做對的事。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霍格華茲魔法學院是哈利波特裡的經典城堡,雖然是虛構的建物,但影響力卻超乎現實,身為現代人沒有人不認識這座偉大的魔法學院,美國一位女性樂高玩家「Alice Finch」,使用了超過四十萬片以上的樂高積木耗時一年,以樂高人偶尺寸為比例重現了這座學院。
輸家有目標,贏家有系統。系統:在長期來說對你有利的地方,反覆現身做對的事。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流形:2024臺灣當代雕塑展】 今年又來到遠得要命的朱銘美術館看展了! 此次的觀展重點是《流形:2024臺灣當代雕塑展》。 該展借用「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中的「流形」為題,聚焦臺灣當代雕塑藝術。
Thumbnail
吳竹的耽美顏彩一直是我很喜歡的不透明水彩顏料, 寶石色之前用過一次畫在白色水彩紙上, 因為用做點綴,所以它的特性看來不明顯。
Thumbnail
經由桃109縣道往湖口方向來到「三連陂」,為的就是來欣賞許宗傑老師的創作《粼粼波光、翩翩白影》,為許老師配合2018年桃園地景藝術節所創作的巨型作品。
Thumbnail
前些日子去看了《繪島浮生|現代油畫聯展》,由林聰明、郭艶雅、蔡岱臻三位藝術家,以油畫的方式去呈現山林的豐碩、動物的情感、花季的遞嬗,現場觀展時比預期的還要來得震撼,在作品與作品間彷彿建構起島嶼浮生。
Thumbnail
一九三六年,年輕的人文地理學者秋野 前往南九州的遲島展開田野調查,同時也要完成自己的論文。 這座島嶼豐富的樹林猶如凝聚爆發生命力的精緻盆栽, 又像是遠古時代幻獸藏身其中的沉默森林。 探勘時,秋野聽了做為嚮導的老人家,山中居民說起島嶼的傳說, 下決心要到島的另一端去看看。 熱氣蒸騰的南國小
Thumbnail
台東藝術館目前的展覽。由魚刺客與2019年來臺駐村的巴丹島藝術家進行策展。透過海洋意識策展行動,藝術家以實地田野經驗與思辨後創作作品,以情感且具想像力方式喚起並連結臺東故事的多元面向。展出作品呈現島嶼聯想、生態守望、沉默身影、夢回部落四個子題。藝術家風格不同,展現多元性並透過作品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
Thumbnail
竹裏館 唐代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是王維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描繪了詩人隱居山林、怡然自得的生活情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和自由生活的熱愛。詩的語言清麗淡雅,意境幽遠。首聯以「獨坐」點明主人公的孤獨,以「幽篁」點明環境的清幽。頷聯以「深林」強調
Thumbnail
心靜為尋找創作空間來到東勢,開啟了與山林的連結。四年間,在這片山水間漫步,與自然共舞,感受雲霧和生態的變化。把感受轉化為詩與畫,並在當地咖啡店展出,與鄉親共享這份山居之美。這是一段尋找創意與自我實現的旅程,也是一次心靈與自然對話的體驗。在這裡,每一個善念都可能引發無限的可能。
Thumbnail
當大家瘋「Pixar 皮克斯動畫20年特展」,北美館裡還有其他精彩的特展進行中,喜歡臺灣前輩畫家作品的人請別錯過「25年典藏精粹展」,你可以親近在藝術拍賣市場上耳熟能詳的畫家,如廖繼春、顏水龍、李石樵、江兆申、陳澄波、郎靜山、李梅樹,除此之外,吸引我的還有陳其寬的「陰陽」,非常有趣,將立體的
Thumbnail
您好!來到這邊的各位們!神話之島系列是與【在山裡畫圖的人】合作的一個令人振奮的專案,這次的合作以鄒族神靈為主題,將神話與鄒族的生活文化融合成一系列迷人的小方塊島嶼插圖。 Puu親自設計了島上的神靈角色,曾就神話故事中是否有描述神靈外貌向她詢問。她回答說:「其實神話中對神靈外表的描寫並不多,但透過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流形:2024臺灣當代雕塑展】 今年又來到遠得要命的朱銘美術館看展了! 此次的觀展重點是《流形:2024臺灣當代雕塑展》。 該展借用「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中的「流形」為題,聚焦臺灣當代雕塑藝術。
Thumbnail
吳竹的耽美顏彩一直是我很喜歡的不透明水彩顏料, 寶石色之前用過一次畫在白色水彩紙上, 因為用做點綴,所以它的特性看來不明顯。
Thumbnail
經由桃109縣道往湖口方向來到「三連陂」,為的就是來欣賞許宗傑老師的創作《粼粼波光、翩翩白影》,為許老師配合2018年桃園地景藝術節所創作的巨型作品。
Thumbnail
前些日子去看了《繪島浮生|現代油畫聯展》,由林聰明、郭艶雅、蔡岱臻三位藝術家,以油畫的方式去呈現山林的豐碩、動物的情感、花季的遞嬗,現場觀展時比預期的還要來得震撼,在作品與作品間彷彿建構起島嶼浮生。
Thumbnail
一九三六年,年輕的人文地理學者秋野 前往南九州的遲島展開田野調查,同時也要完成自己的論文。 這座島嶼豐富的樹林猶如凝聚爆發生命力的精緻盆栽, 又像是遠古時代幻獸藏身其中的沉默森林。 探勘時,秋野聽了做為嚮導的老人家,山中居民說起島嶼的傳說, 下決心要到島的另一端去看看。 熱氣蒸騰的南國小
Thumbnail
台東藝術館目前的展覽。由魚刺客與2019年來臺駐村的巴丹島藝術家進行策展。透過海洋意識策展行動,藝術家以實地田野經驗與思辨後創作作品,以情感且具想像力方式喚起並連結臺東故事的多元面向。展出作品呈現島嶼聯想、生態守望、沉默身影、夢回部落四個子題。藝術家風格不同,展現多元性並透過作品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
Thumbnail
竹裏館 唐代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是王維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描繪了詩人隱居山林、怡然自得的生活情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山水和自由生活的熱愛。詩的語言清麗淡雅,意境幽遠。首聯以「獨坐」點明主人公的孤獨,以「幽篁」點明環境的清幽。頷聯以「深林」強調
Thumbnail
心靜為尋找創作空間來到東勢,開啟了與山林的連結。四年間,在這片山水間漫步,與自然共舞,感受雲霧和生態的變化。把感受轉化為詩與畫,並在當地咖啡店展出,與鄉親共享這份山居之美。這是一段尋找創意與自我實現的旅程,也是一次心靈與自然對話的體驗。在這裡,每一個善念都可能引發無限的可能。
Thumbnail
當大家瘋「Pixar 皮克斯動畫20年特展」,北美館裡還有其他精彩的特展進行中,喜歡臺灣前輩畫家作品的人請別錯過「25年典藏精粹展」,你可以親近在藝術拍賣市場上耳熟能詳的畫家,如廖繼春、顏水龍、李石樵、江兆申、陳澄波、郎靜山、李梅樹,除此之外,吸引我的還有陳其寬的「陰陽」,非常有趣,將立體的
Thumbnail
您好!來到這邊的各位們!神話之島系列是與【在山裡畫圖的人】合作的一個令人振奮的專案,這次的合作以鄒族神靈為主題,將神話與鄒族的生活文化融合成一系列迷人的小方塊島嶼插圖。 Puu親自設計了島上的神靈角色,曾就神話故事中是否有描述神靈外貌向她詢問。她回答說:「其實神話中對神靈外表的描寫並不多,但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