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日本文化系列||矢延憲司(ヤノベケンジ)-輻射防護衣計畫:車諾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想用聽的之~podcast說書版

上一篇我們大致上介紹了這位宇宙創意宅男藝術家-矢延憲司(ヤノベケンジ),他在孩童時期的經驗,以及出道的處女作品。這一次,我們要來繼續聊聊他後來在歐洲進行藝術創作期間所企劃的「輻射防護衣計畫」,以及這段時間的經歷、與他孩童時期記憶重疊的畫面等等,都會對於他後續的創作有著很深遠的影響喔。

日本:紛擾的1995年

1995年,日本國內發生了許多的大事件,像是關西地區的阪神淡路大地震,東京的地下鐵沙林毒氣事件等。當時正在德國柏林進行藝術創作的矢延憲司,在新聞上看見了如同廢墟般的神戶街景,腦中又浮現出孩童時期大阪萬博的畫面;同時,看見地下鐵沙林毒氣事件中的嫌疑犯,正是跟他差不多世代的年輕人。他開始反思著他們這個年代的日本小孩,大多在日本次文化的影響之下長大,而這個充滿了幻想與不切實際的空想世界中成長的自己,如果一個不小心,犯下這起無差別殺人案的人很可能哪天就會是自己。

「アトムスーツ・ プロジェクト:チェルノブイリ」:「輻射防護衣計畫:車諾比」

由於孩童時期大阪萬博的畫面是他最初的創作原點,而當時人在歐洲的他,為了探索自己究竟能做甚麼,因而開始注意到因為1986年車諾比核災事件而變成廢墟的一座城市「普里皮亞季(Прип'ять)」。這座城市目前雖然是在烏克蘭境內,但最初卻是蘇聯在建造車諾比核電廠時,為了提供給核電廠建造的工作人員與其親屬居住,而營造的模範新市鎮;巧合的是,這座城市出現的時間點正是大阪萬博舉辦的那一年(1970年)。車諾比核災發生之後,當地居民在36小時之內全數緊急撤離,整座城市也彷彿停止在那一瞬間一般,逐漸廢墟化,直至今日。

矢延憲司穿著防護衣走進車諾比/照片來源:ハンケイ京都新聞

矢延憲司穿著防護衣走進車諾比/照片來源:ハンケイ京都新聞

於是,1996年,為了尋找創作靈感的矢延憲司,開始企劃了他的「輻射防護衣計畫」,希望可以透過再一次的廢墟巡禮,找到自己。兩年後的1998年,他終於穿上自己設計的一套鮮黃色輻射防護衣,走進了這座因核災而被遺棄的城市「普里皮亞季」。為了進到核災後的管制區,矢延憲司設計了一套亮黃色的防護衣,而頭上長出的黑色尖尖的突起物,則是仿造原子小金剛主角的髮型,據說是為了向手塚治蟲致敬所設計。然而,這套看似設計得有點無理頭的「藝術裝置」,其實是有實際輻射防護功能的,不只整套衣服完全防水防塵,甚至在人體的重要器官部位處(如眼睛、胸部、腹部與生殖器等),都埋有輻射線偵測警報器,如果所在區域的輻射量超標,就會發出警報來提醒他。

穿著輻射防護衣的矢延憲司/照片來源:ハンケイ京都新聞

穿著輻射防護衣的矢延憲司/照片來源:ハンケイ京都新聞

車諾比酒醉北杯當頭棒喝的一句話

當時的管制區中,雖然當地政府不斷地呼籲這個區域的輻射量超標(距離車諾比核能發電廠30公里以內),不適合人類居住,但仍有少數不肯撤離堅持長住於此地居民在這裡生活著,尤其是老人家們,甚至還有年僅三歲的小朋友。當時,矢延憲司穿著這身高調的亮黃色防護衣走進了教會,等祈禱活動結束之後,這些老婆婆們看見他說:「我們正等著你來呢!」,接著便帶著他認識教會,而矢延憲司也用身上的探測器尋了一遍,發現教會當地的輻射量顯示為正常值。看見這個結果的老婆婆們開始一陣騷動,比手畫腳地討論著:「這個來自於先進國家(日本)的人幫我們測過了,這裡沒問題!是安全的啊!」、「為什麼政府不允許大家搬回來呢?好想跟孫子一起回來這裡生活啊!」...。

管制區中喝醉的老杯杯與尷尬的矢延憲司/照片來源:NANA濕婦,2023年,攝於阪急梅田「SHIP’S CAT 展」。

管制區中喝醉的老杯杯與尷尬的矢延憲司/照片來源:NANA濕婦,2023年,攝於阪急梅田「SHIP’S CAT 展」。

接著,老婆婆們又帶著他走到了另一個村落,遇到了一個應該是喝醉了的老杯杯,或許是因為喝醉了,也可能是代表另一種聲音。北杯不是很客氣地指著他,對老婆婆們說:「這傢伙把我們當成笑話在看啊!幹嘛招待他啊?」,此時站在矢延憲司身旁的老婆婆回他:「人家可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是我們的客人啊!你走開啦!」。當時這位北杯無意間吐出來的一句話,雖然當場讓矢延憲司尷尬不已,但也同時給了他當頭棒喝。在結束了車諾比管制區為期約一個星期的探訪之後,他回去在自己的日記中寫到,當時北杯的那句話,一直縈繞在他的腦袋裡,再加上他在管制區所見的廢墟景象,讓他不斷地思考,身為一個藝術家(表現者)、身為一個人類,他覺得自己有責任、也立志要創作出可以改變世人行動的作品。

用幽默的方式、探討嚴肅面對的議題

還好,矢延憲司從小就在沒有幽默感就無法生存的大阪長大,所以他認為,如果可以用有點詼諧、幽默的方式來探討嚴肅的課題,說不定反而可以更正向地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自從在車諾比的這一段經歷之後,矢延憲司的創作主題從原本充滿幻想式的藝術創作,開始轉為與現實社會有所連結(而且大多是與大事件有所連結),並嘗試著在所有的作品當中,納入了一些軟化嚴肅課題的元素。像是他身上穿的輻射防護衣、以及在車諾比廢棄的幼稚園中所看到的娃娃、在大阪萬博廢墟中看到的機器人等等,後來都常常出現在他的創作之中。希望大家可以藉由欣賞他的作品,轉而可以用正向思考的力量來緩解心中的壓力,並湧出「再生」的力量,克服眼前的難題。

《トらやん》:悶騷老爸的腹語娃娃

接下來要介紹的這個作品叫做《トらやん(torayann)》,是一個長得有點醜萌的娃娃,這應該是矢延憲司過去作品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個系列,而令人意外的是,這個作品最初的創作原型,竟然是來自於他的老爸。

矢延憲司的爸爸就如同許多的日本人一樣,一輩子就是過著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然後老老實實地工作到退休,也認為這樣的平穩生活沒甚麼不好。所以,當時在知道兒子想走藝術這條路時,不意外地當然非常反對;而身為一個藝術家必備的能力,當然就是得對於這些反對充耳不聞地一意孤行,這樣才能成為藝術家XD。某天,當矢延憲司回到老家的時候,突然在客廳裡發現了一個姿勢非常不自然扭曲的人形玩偶躺在那裏,原來,這是退休之後的老爸最近迷上了學「腹語術」而用的人偶,而且還有名字的喔!叫做「小健(けんちゃん)」。

但很殘念的是,老爸的低沉又沙啞的聲音,跟這個可愛的嬰兒人形玩偶的臉完全搭不上,就算是學會了腹語,總覺得哪裡不對勁;於是,家人們紛紛都勸老爸,把人偶賣掉,趕快找點別的興趣吧。意志消沉的老爸也一度同意這個決定了。過了一陣子,矢延憲司又回老家一趟,沒想到這次看到了更衝擊的畫面,原本應該被賣掉的小健(人形玩偶),居然長了鬍子、還變成了稀疏的禿頭髮型(日文叫「二維條碼頭(バーコード頭)」)。除此之外,因為老爸是阪神虎的球迷,所以還幫人偶穿上了阪神虎的球衣,並將他改名為「浪花虎阿北(なにわのとらやん)」,其中的「なにわ」是大阪的地名古稱、「とら」就是老虎、而最後的「やん」則是關西腔裡慣用的尾音(此為NANA濕婦的不負責任翻譯)。原來,這是老爸想到的點子,雖然外型有點讓人不舒服,但如此一來,用它來表演腹語的話,就不會這麼不搭了。

最有趣的是,2003年某一次,矢延憲司正準備在大阪的國立國際美術館辦展時,練腹語術有成的老爸居然主動要求想在兒子的場子上表演,所以當時的宣傳海報上還同時印上了他老爸的名字(不知道的人可能會以為自己是不是走錯地方了吧XD),總之,這就是浪花虎阿北(なにわのとらやん)最初的處女秀了。事情還不只這樣,據說在開展當日,原本預計展出的一件作品「迷你輻射防護衣」突然被偷了。這個作品其實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矢延憲司在車諾比管制區中,穿的那件亮黃色防護衣,只是這是大約是給三歲小朋友穿的縮小版本。展覽即將就要開始了,正當矢延憲司與整個備展團隊都很緊張之際,一回頭才發現原來防護衣被老爸拿去給浪花虎阿北穿上了,這個來自於老爸的創意,真的是給矢延憲司一個非常大的驚喜(驚嚇?)。

長得很醜萌的虎阿北(とらやん)/照片來源:網頁資訊

長得很醜萌的虎阿北(とらやん)/照片來源:網頁資訊

那次之後,矢延憲司常常在訪談中提到這件事情,雖然頑固老爸不太會表達,但透過這次事件的過程,他感受到老爸不再這麼反對他走這條路,甚至以主動參加展覽會來表達對於兒子創作工作的認同與支持。同時,也才領悟到,雖然常常有藝術家說,創作的路上是孤獨的,但他反而覺得如果一直都是自己埋頭苦幹的話,靈感總會有枯竭的一天,但如果可以跨界或跨領域與其他人合作的話,那麼靈感將會源源不絕。就這樣,矢延憲司乾脆就此讓浪花虎阿北出道,將其簡稱為《虎阿北(とらやん)》,並開啟了一連串的虎阿北系列創作;同時,自此之後也開始嘗試與戲劇、舞台劇、作曲家、車廠...等各種不同領域的人合作,開啟了更豐富的創作大門。

~未完待續~

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想聽NANA用白話文,說說與濃縮日本的小故事,非常歡迎您投零錢到我的小貓撲滿裡,給予NANA更多的鼓勵喔。

avatar-img
235會員
193內容數
我是NANA濕婦 熱愛日本、建築、偏鄉、心理學與貓的日本線導遊、通譯案內士 擅長在巴士上分享一堆有的沒的催眠大家 喜歡在正經的場合不正經 常常看似瘋癲卻很感性、也很哲學 在這裡 我希望能以自己的步調 從領路人的角度出發 用說故事的方式 帶著每一個對日本有興趣的你/妳 瞭解藏在景點與現象背後的趣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ANA濕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矢延憲司的作品總是給人一點點科幻、一點點詭異跟一點點萌的複雜特性,而他創作的原點正是來自於上一次的大阪萬博。但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出生於1965年的他,在大阪萬博舉辦時其實也還是個五歲的小朋友,所以對於展期中的事物沒有太具體的印象,反而是大阪萬博結束後如同廢墟般的會場,對他的創作人生帶來許多影響。
即便這都已經是超過一百年前的事情了,至今仍可繼續把《少爺》當成代言人、把夏目漱石當成搖錢樹,走在松山市街上到處可見到《少爺》的字樣,從少爺機關鐘、少爺列車、少爺團子、少爺咖啡、少爺…,各式各樣的少爺真是讓人眼花撩亂。NANA濕婦這次就挑幾個與《少爺》相關的事物來跟大家做分享吧。
上一篇我們講到少爺在校務會議中,因為不能去吃蕎麥麵而深受打擊,結果就脫口抖出了紅襯衫的秘密:瑪丹娜。瑪丹娜究竟是誰?為什麼紅襯衫與半熟瓜聽到這個名字就笑不出來了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這一次,NANA挑選了《少爺》的故事來跟大家分享,讓你先嘗試看看,夏目漱石如何寫出大快人心的校園版本半澤直樹。同時,書中提到的場景,也能與將來的日本旅行(四國愛媛縣的道後溫泉)有所連結,希望大家聽完這個故事之後,可以愛上夏目漱石這個人,以及愛上道後溫泉這個有趣的地方。
夏目漱石究竟是如何從人人口中的「瘋子」,變身成人人尊敬的「國民作家」的? 關於夏目漱石,又有哪些可能讓你很意外的10個Point? 這次我們就來帶著大家一起瞧瞧他超級反差萌的地方吧!
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生活看起來又愜意的文豪們,在生涯中一定有某一塊是缺乏的、有缺陷的、有痛苦的、也有不堪的,畢竟一個一輩子都沒經歷過痛苦、也完全沒有缺憾的人,是很難寫出膾炙人口的作品的。這一次,我們就一起來繼續看看,夏目漱石在年輕的時候,到底還經歷過哪些事情呢?
矢延憲司的作品總是給人一點點科幻、一點點詭異跟一點點萌的複雜特性,而他創作的原點正是來自於上一次的大阪萬博。但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出生於1965年的他,在大阪萬博舉辦時其實也還是個五歲的小朋友,所以對於展期中的事物沒有太具體的印象,反而是大阪萬博結束後如同廢墟般的會場,對他的創作人生帶來許多影響。
即便這都已經是超過一百年前的事情了,至今仍可繼續把《少爺》當成代言人、把夏目漱石當成搖錢樹,走在松山市街上到處可見到《少爺》的字樣,從少爺機關鐘、少爺列車、少爺團子、少爺咖啡、少爺…,各式各樣的少爺真是讓人眼花撩亂。NANA濕婦這次就挑幾個與《少爺》相關的事物來跟大家做分享吧。
上一篇我們講到少爺在校務會議中,因為不能去吃蕎麥麵而深受打擊,結果就脫口抖出了紅襯衫的秘密:瑪丹娜。瑪丹娜究竟是誰?為什麼紅襯衫與半熟瓜聽到這個名字就笑不出來了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這一次,NANA挑選了《少爺》的故事來跟大家分享,讓你先嘗試看看,夏目漱石如何寫出大快人心的校園版本半澤直樹。同時,書中提到的場景,也能與將來的日本旅行(四國愛媛縣的道後溫泉)有所連結,希望大家聽完這個故事之後,可以愛上夏目漱石這個人,以及愛上道後溫泉這個有趣的地方。
夏目漱石究竟是如何從人人口中的「瘋子」,變身成人人尊敬的「國民作家」的? 關於夏目漱石,又有哪些可能讓你很意外的10個Point? 這次我們就來帶著大家一起瞧瞧他超級反差萌的地方吧!
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生活看起來又愜意的文豪們,在生涯中一定有某一塊是缺乏的、有缺陷的、有痛苦的、也有不堪的,畢竟一個一輩子都沒經歷過痛苦、也完全沒有缺憾的人,是很難寫出膾炙人口的作品的。這一次,我們就一起來繼續看看,夏目漱石在年輕的時候,到底還經歷過哪些事情呢?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年初的這趟瀨戶內之旅雖然看了很多火車,但我在出發之前給自己的題目是要去看看與「改變臺灣的戰爭」有關的地點。臺灣的日本時代始於日清之間的甲午戰爭,終於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被同盟國接管,旅程的第一天我前往了下關參觀當年日清講和的地點,因此最後的行程便是來到迫使日本無條件交出臺灣的原爆之地:廣島平和記念公園
Thumbnail
切爾諾貝爾核電站:位於烏克蘭謝爾諾比爾市。1986年4月26日,事故發生時,一個核反應爐發生爆炸,釋放出大量輻射物質。大火延燒8天,是日本廣島原子彈400至500倍。 由於災情嚴重,切爾諾貝爾核電站及周圍區域被劃定禁止進入區域,稱為切爾諾貝爾禁區。
Thumbnail
3天之後美軍的轟炸機再度升空,機上攜帶著另一枚原子彈"胖子"前往日本的另一個城市"小倉",結果由於那天小倉的天空烏雲密布天候惡劣,美軍的轟炸機因而折返繞道至備選城市"長崎",長崎與小倉的命運就這樣交換了。這天長崎的傷亡人數是6萬至8萬人,日本投降二戰結束。
Thumbnail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那年春天,在車諾比》(Un Printemps À Tchernobyl)這本歐陸漫畫。作者是法國漫畫家 艾曼紐.勒帕吉(Emmanuel Lepage)。這本書以漫畫的形式敘述了艾曼紐.勒帕吉於2008年造訪車諾比和附近的村莊的經驗與情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欸我們要離開SP,你的衣服呢?」譚柏裕問著,他跟湯成紀正一人扛一邊出了SP大門,經過庭園這個菸霧瀰漫區域,他有些受不了菸味。注意到湯成紀沒穿衣褲,一條白襠在身上,他忍不住地問。 「我脫在宿舍裏,這麼近就直接走過來。」湯成紀笑著,這樣才能穿著內褲走回去啊。因為走路,譚柏裕才注意到了湯成紀腳上踩
Thumbnail
這個虛擬世界的「創造者」到底是誰?這樣亂搞的意義又是什麼? 根據極其有限的資訊,加上小強腦補拼湊出的推測如下: 自己在意外發生後進入「腦死」狀態,小舞透過管道讓自己進入日本某個研究機構。研究人員藉由電極刺激,讓自己進入栩栩如生的虛擬世界中「生活」,至今已經過九個月。
Thumbnail
因為小時候身材常常被嘲笑,有很長時間非得穿著oversize外套,無論春夏秋冬都會戴條圍巾才敢出門(夏天是絲巾),總是要把自己包緊緊掩蓋身材才有安全感,後來酷暑難耐,穿個無袖T恤都掙扎好久,不用說溫泉、浴場這種需要和人類物理上袒裎相見的場合,想都沒想過。 直到短居富山著名溫泉區,想著既然都來日
Thumbnail
1954年3至5月,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比基尼環礁進行水下氫彈試爆,3月1日的第一次試驗當天,正在附近海域作業的日本延繩釣捕鮪船第五福龍丸,來自靜岡縣燒津港,船上23名船員都遭受核污染,其中的無線電通信長久保山愛吉,在六個月之後去世,可說是「原爆」的另一名日本受害者,日本漁船上的漁獲也同樣遭到污染。
Thumbnail
一場311大地震帶來了三個災害,震災、海嘯、核災,在這次兩天一夜的行程裡,看到各地方因為不同的災害帶來的破壞與影響。 。行程 Day1 東京車站集合出發 抵達福島享用午餐 富岡アーカイブ博物館 東京電力廢爐資料館 參訪核災受災小鎮雙葉町、當地居民導覽 Day2 福島第一核電
Thumbnail
下午,莫名其妙的「國家級警報」突如其來,我正在講奧本海默的配樂,學生驚慌,波濤定靜後,氣也散了,草草下課,我心中還想著日本被投擲原子彈,為政者為私利讓人們殘殺,悲劇終會發生。 人類互相之敵意如何平息?也許,唯有正念,先淨化每個人的心,互相支持成為彼此的菩薩。佛教常常提到「心淨國土淨」,也是這意
Thumbnail
年初的這趟瀨戶內之旅雖然看了很多火車,但我在出發之前給自己的題目是要去看看與「改變臺灣的戰爭」有關的地點。臺灣的日本時代始於日清之間的甲午戰爭,終於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被同盟國接管,旅程的第一天我前往了下關參觀當年日清講和的地點,因此最後的行程便是來到迫使日本無條件交出臺灣的原爆之地:廣島平和記念公園
Thumbnail
切爾諾貝爾核電站:位於烏克蘭謝爾諾比爾市。1986年4月26日,事故發生時,一個核反應爐發生爆炸,釋放出大量輻射物質。大火延燒8天,是日本廣島原子彈400至500倍。 由於災情嚴重,切爾諾貝爾核電站及周圍區域被劃定禁止進入區域,稱為切爾諾貝爾禁區。
Thumbnail
3天之後美軍的轟炸機再度升空,機上攜帶著另一枚原子彈"胖子"前往日本的另一個城市"小倉",結果由於那天小倉的天空烏雲密布天候惡劣,美軍的轟炸機因而折返繞道至備選城市"長崎",長崎與小倉的命運就這樣交換了。這天長崎的傷亡人數是6萬至8萬人,日本投降二戰結束。
Thumbnail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那年春天,在車諾比》(Un Printemps À Tchernobyl)這本歐陸漫畫。作者是法國漫畫家 艾曼紐.勒帕吉(Emmanuel Lepage)。這本書以漫畫的形式敘述了艾曼紐.勒帕吉於2008年造訪車諾比和附近的村莊的經驗與情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欸我們要離開SP,你的衣服呢?」譚柏裕問著,他跟湯成紀正一人扛一邊出了SP大門,經過庭園這個菸霧瀰漫區域,他有些受不了菸味。注意到湯成紀沒穿衣褲,一條白襠在身上,他忍不住地問。 「我脫在宿舍裏,這麼近就直接走過來。」湯成紀笑著,這樣才能穿著內褲走回去啊。因為走路,譚柏裕才注意到了湯成紀腳上踩
Thumbnail
這個虛擬世界的「創造者」到底是誰?這樣亂搞的意義又是什麼? 根據極其有限的資訊,加上小強腦補拼湊出的推測如下: 自己在意外發生後進入「腦死」狀態,小舞透過管道讓自己進入日本某個研究機構。研究人員藉由電極刺激,讓自己進入栩栩如生的虛擬世界中「生活」,至今已經過九個月。
Thumbnail
因為小時候身材常常被嘲笑,有很長時間非得穿著oversize外套,無論春夏秋冬都會戴條圍巾才敢出門(夏天是絲巾),總是要把自己包緊緊掩蓋身材才有安全感,後來酷暑難耐,穿個無袖T恤都掙扎好久,不用說溫泉、浴場這種需要和人類物理上袒裎相見的場合,想都沒想過。 直到短居富山著名溫泉區,想著既然都來日
Thumbnail
1954年3至5月,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比基尼環礁進行水下氫彈試爆,3月1日的第一次試驗當天,正在附近海域作業的日本延繩釣捕鮪船第五福龍丸,來自靜岡縣燒津港,船上23名船員都遭受核污染,其中的無線電通信長久保山愛吉,在六個月之後去世,可說是「原爆」的另一名日本受害者,日本漁船上的漁獲也同樣遭到污染。
Thumbnail
一場311大地震帶來了三個災害,震災、海嘯、核災,在這次兩天一夜的行程裡,看到各地方因為不同的災害帶來的破壞與影響。 。行程 Day1 東京車站集合出發 抵達福島享用午餐 富岡アーカイブ博物館 東京電力廢爐資料館 參訪核災受災小鎮雙葉町、當地居民導覽 Day2 福島第一核電
Thumbnail
下午,莫名其妙的「國家級警報」突如其來,我正在講奧本海默的配樂,學生驚慌,波濤定靜後,氣也散了,草草下課,我心中還想著日本被投擲原子彈,為政者為私利讓人們殘殺,悲劇終會發生。 人類互相之敵意如何平息?也許,唯有正念,先淨化每個人的心,互相支持成為彼此的菩薩。佛教常常提到「心淨國土淨」,也是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