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終極的精神危機

🌿戰爭是終極的精神危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時事: 烏俄戰爭

raw-image

如果人類相信只有戰爭才是正確的,是侵略者的正當性? 是被權利誘惑的防禦正當性? 或是隔岸觀火得利的正義口號? 戰爭若是值得投資的,那麼你們的星球將會迷失,將會成為那些以恐懼和苦難為食物的第五負面密度實體的覓食處。這會是所有奴隸同意的一個奴役制度。

raw-image


有些政客為了自身的利益而聚集力量,在對政治的追求中以把人們送入死亡而感到快活,有對說謊、偷竊、欺騙毫不眨眼,簡單地說對他們而言:「這只是生意」。

懷著形而上思想的人們,都專注在使地球的陣痛減輕,並從這個重複許多世代的貪婪, 掠奪與戰爭的週期中增加靈魂的收割量。

防禦與個人勢力擴張的總合僅僅是恐懼與痛苦的產物,是甚麼給了我們這種戰爭習性,作為個體、群體、國家,我們怎麼朝合作的方向前進,一同工作而非彼此對抗


集體意識 裡,當「非愛」的感受越來越強烈時,沉重的能量會累積爆發,這些就會演變成革命或是戰爭。同樣的狀況,也會在你們生活中發生,會以衝突、爭吵的方式顯現,不是嗎?

當你心中有恐懼、懷疑、猜忌、憤怒..情緒,都是遠離愛的情緒。這些累積到一個程度時,會透過衝突、爭吵、等方式來爆發。透過這些方式,得以關注並調整,內省。在生活中會有這樣的方式,國家之間,亦也會有。這並非是個人情緒,而是集體意識能量的顯現,透過戰爭的方式,來平衡彼此

我們似乎把認定的「錯」放在單一個體上了。所以認為這個個體應該得到懲罰?
群體 的我們呢? 我們就像拿著石塊準備丟向那個有罪的女人?

約翰福音 8:7
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超越美國人的視角,傑佛瑞·薩克斯一直充滿人道關懷,著有“終結貧窮”一書,還有其他更多的奉獻努力,他是世界的良心!他代表西方仍有睿智與坦誠的學者。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熵妮的沙龍☆
88會員
772內容數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語言文字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精神家園,於是,不論我們行了多遠的路,靈魂總有可棲之處。 享受獨處,張開雙臂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 iamk.cc/WfQ82C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熵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I've gotta keep the calm before the storm 即便將遭受狂風暴雨的摧殘,我仍試圖保持冷靜
我希望你有勇氣知道什麼時候結束事情,什麼時候選擇自己,什麼時候堅持自己的內心。 我希望你有勇氣將結局視為改變你的章節的基石,我希望你有勇氣將結局視為美麗的、變革性的墊腳石。 我希望你有勇氣讓愛和機會像雨一樣流過你的身體。不要抓住它,也不試圖改變它,不要乞求別人或環境超出你的能力範圍。
I've gotta keep the calm before the storm 即便將遭受狂風暴雨的摧殘,我仍試圖保持冷靜
我希望你有勇氣知道什麼時候結束事情,什麼時候選擇自己,什麼時候堅持自己的內心。 我希望你有勇氣將結局視為改變你的章節的基石,我希望你有勇氣將結局視為美麗的、變革性的墊腳石。 我希望你有勇氣讓愛和機會像雨一樣流過你的身體。不要抓住它,也不試圖改變它,不要乞求別人或環境超出你的能力範圍。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