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 是臺灣74年來的第五波英文教改

蕭文乾 2023年5月22日 發表

https://www.facebook.com/wen.hsiao.100/posts/10226691260321249?ref=embed_post


1. P.A. 是什麼?P.A. 是學英文的第一步。

美國政府驚覺,高達四成的小四學生,有英文閱讀障礙,因此美國國會在2000年,提出了厚達400頁的科學檢討報告書,並將結論濃縮成一個「五層閱讀金字塔」。

該金字塔明確指出,學英文的順序,必須是

P.A.➜Phonics➜Fluency➜Vocabulary➜Comprehension

2. P.A. 怎麼學? P.A. 就是phonics, 但不能出現英文字母。

在美國國會提出P.A.概念後,英國政府、澳洲政府旋即跟進。

這三個國家的母語都是英文;

這三個國家的孩子,都面臨英文閱讀障礙;

這三個國家的教育部,都抓破腦袋,

用「不看到英文的方式教phonics」。

這三個國家的共同結論:用44張圖片,代表44個英文的音素。

舉例:

羔羊(lamb)= 冰棒(lollipop)+螞蟻(ant)+老鼠(mouse)

這三個國家的共同窘境:用哪44張圖片?全國沒有共識。不同的老師,不同的書商,都有不同的選擇。

3. 美國英國澳洲人,能用圖片學P.A.,臺灣人不行。因為英文是他們的母語,他們只是有「閱讀障礙」,不是有「發音聽力障礙」。他們知道冰棒的英文是lollipop, 而且發音聽力都是完美的。我們不但不知道冰棒的英文,也需要從頭打磨聽力跟發音。

4. P.A. 既然不能用英文字母學,又不能用圖片學,那該用什麼學?

答案昭然若揭:用注音符號學。

但,傳統的注音符號,不但數量不夠(只有37個,英文有44個音素),也無法全部直接對應(例如 /e/ 雖然就是ㄟ,但是蝴蝶音可不是ㄝ)。因此,需要做出系統性的微調。

5. 這個系統性的微調,已經完成,名為《44 P.A.注音表》。

至此,臺灣的「第五波英文教改」,蔚然成型。

第一波,是梁實秋教授引進的K.K.音標。(許多人的國中回憶)

第二波,是補教業者引進的No Chinese.(如今全美語的濫觴)

第三波,是補教業者引進的phonics.(明顯違背英美澳的科學結論)

第四波,是不知名者引進的CLIL(用英文教體育音樂等等學科,也就是現在吵翻天的雙語政策。)

第五波,

是趙元任博士團隊發展的《37音版:中文的國語注音系統》

被蕭文乾博士團隊改良成《44音版:英文的 P.A.注音系統》

將上百位博士團隊組成的「美國國家閱讀委員會」國會報告的科學結論,加以

在地化、

科學化、

系統化,

落實在、灑滿在臺灣這座寶島上,

祝福著每一個有心想學好英文的人。

#臺灣雙語無法黨就是要讓政府看到PA重視PA

#讓英文PA進入體制

#讓英文PA進入課綱

#讓英文PA國家買單

#讓臺灣英文教育的順序終於有科學根據

#您我的孩子都在跳級學phonics

#這是個大錯特錯的迷思

#先學PA再學phonics

raw-image
raw-image



雙語的定義:雙語=母語+外語 外語的定義: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是美語。 雙語的教改:我的主張就是SoR。 SoR, 是 Science of Reading, 意即「腦科學實證的英文學習步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