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自行車道-介面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自行車道除了路段跟路口的設計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跟沿途介面的處理。這些介面包括與次要道路(有人行道)、巷道或交通寧靜區(無人行道)、建築物停車場出入口、加油站、公車站的交會等等。
另外還有一種介面,是不同自行車道類型在路口的切換過程。為避免自行車道的變換過程影響到其他車流,需要透過標線以及鋪面的引導,讓自行車騎士能安全地切換行車空間。
由於介面的種類繁多,因應各種自行車道又有不同變化,在這邊只挑幾個例子出來說明,大家可以試著找出其中的原則。

1. 與其他設施的介面

主要透過抬高路口的方式,減少自行車在緣石上下的不便,同時也提醒駛入或駛出次要道路的汽車必須減速慢行。為了要提醒腳踏車騎士路口衝突的可能性,因此透過鋪面(地磚變成碎石)跟標線(實線變成虛線)的變化,來增加與路段自行車道的差異。
由於路側空間在這個交會點必須由建物出入口高程,降低至路面高程,這樣子車子才能夠順利駛入駛出,因此勢必有斜坡的存在。
斜坡可以只安排在最靠近車道側的設施與隔離帶上變成陡斜坡;或是整個路側空間都做成緩斜坡。
如果採用陡斜坡,對於外側自行車道的縱剖面高程沒有影響,但是出入這棟建築物的汽車或輪椅,必須克服比較大的坡度。
如果採用緩斜坡,則自行車道必須透過沿著行進方向的緩坡,逐漸下降到出入口的緩坡,然後再上升回到路側空間高程。對於自行車的行駛舒適度有些微的影響,但是比較便利出入口的輪椅使用者。自行車道進入斜坡的形狀,可以是扇形或是長方形,扇形會比長方形在坡度的處理上更複雜,但是視覺較美觀,對於行人的影響也比較小。

2. 與其他類型腳踏車道的介面

台灣過去興建過一陣子的自行車道,但是都只侷限在郊區休閒用的自行車專用道路。要使自行車的使用落實在日常生活的通勤中,必須在市區道路興建安全的自行車道,才能真正吸引民眾放棄汽車與摩托車,改騎自行車搭配大眾運輸通勤,這是台灣市區道路未來很重要的發展方向。
有關自行車道的規劃、設計、管理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單車好城市」這本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會員
52內容數
從德國留學經驗,檢視台灣交通,分享個人看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胤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一篇提到,影響腳踏車道安全的主要關鍵,在於路口的設計,這一篇就來看看德國的腳踏車道,在路口採用了哪些設計思維。我們分成路口穿越、路口轉向兩個部分來討論。
台灣大部分的城市到目前為止,還是把腳踏車歸類在休閒運具,鼓勵大家假日去河濱公園休閒運動就好,平常沒事儘量不要上馬路和汽機車湊熱鬧,所以道路上很少看到自行車的專屬設施。
前一篇提到,影響腳踏車道安全的主要關鍵,在於路口的設計,這一篇就來看看德國的腳踏車道,在路口採用了哪些設計思維。我們分成路口穿越、路口轉向兩個部分來討論。
台灣大部分的城市到目前為止,還是把腳踏車歸類在休閒運具,鼓勵大家假日去河濱公園休閒運動就好,平常沒事儘量不要上馬路和汽機車湊熱鬧,所以道路上很少看到自行車的專屬設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Q. 第一眼看到這張圖,腦海中是否立即浮現「內輪差」、「視線死角」、「機車要遠離大車」等等關鍵字? 許多提倡交通改革者會點出以上宣傳關鍵字隱含著「檢討被害人」的邏輯謬誤,藉此加強證成回歸關注大型車駕駛身為加害人應負的責任。本文認為仍應回歸「法規面」,才能清楚說明機車與右轉大型車衝突的正確解決方式。
Thumbnail
徒步旅行的過程中時不時會遇到人必須走在馬路上一邊走一邊閃避車輛才能前進的時候,那過程像極了玩「1943」、「雷電」這類飛行射擊遊戲,要不斷閃避迎面而來的子彈才有辦法存活下來。 可是,不是很多房子都有《騎樓》可以通行嗎?答案可以說在「是與不是」之間以「疊加態」的狀態存在……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關於證據不足之處,有時人們會自行腦補其中的空白。 年輕時,也會騎車到山上當山道企鵝。總是不瞭解為什麼有人過彎可以那麼快,在被山壁遮擋之處都沒有反應時間,一個意外就成為山壁企鵝或山坡企鵝。 危! 現代人常常在找無敵星星,可能內化成自己道路行為的預設方式,在最後瞬間甚至可能成為攻防手段。戾氣太重。
Thumbnail
沿著自行車道,探訪古老的舊草嶺隧道,造訪石城的烤腸攤和峭壁小屋,尋找龍脊岩與極東點,探索馬崗漁村,最後再回到福龍海洋驛站、福隆海水浴場。
Thumbnail
手作步道結合工程技術和生態保育,以人工方式建設步道,減少對環境的幹擾。該步道施工過程要求志工們搬運石頭,進行石梯鋪設和水溝修整等工作。通過參與手作步道,志工們能夠學習到不同工法,同時感受到付出勞動的價值。對於生態保育和社區建設感興趣的人來說,手作步道是一個很好的參與活動。
Thumbnail
在還沒有汽機車、甚至腳踏車也不普及的時代,走路是唯一普遍且多數人皆可選擇的交通方式。過去的街道、城鎮規劃,多是以行人的尺度與行走的品質作為依據,相較於近代以汽機車為主的都市規劃方式,因應汽機車的交通而拓寬道路甚至徵收道路用地,除了改變了以行人為尺度的空間,在追求更快更便利的交通方式之外,相較於自然天
Thumbnail
  本系列文推薦給非路工專業或是剛入門的土木夥伴,台灣的道路規範不同其他土木領域,很多內容十分簡化,在閱讀及引用的過程中,往往顧此失彼,筆者以目前約5年之路工設計經驗,就目前台灣之規範及相關設計手冊,逐步撰寫設計心得,並衷心期待各位先進指教。
Thumbnail
今天來到汐止,想要到拱北殿步道走一走。從高速公路汐止交流道下來,就沿著汐萬路前進。剛開始覺得路很窄,後來逐漸開朗。前面的公車開得很慢,讓我有些耐不住性子,於是就超車。沒想到就在超車的當下,錯過了要轉彎的路口。後來覺得不對,又轉回來,才回到原來的正確道路上。 開上半山腰,有許多停車位,就停了下來。拱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Q. 第一眼看到這張圖,腦海中是否立即浮現「內輪差」、「視線死角」、「機車要遠離大車」等等關鍵字? 許多提倡交通改革者會點出以上宣傳關鍵字隱含著「檢討被害人」的邏輯謬誤,藉此加強證成回歸關注大型車駕駛身為加害人應負的責任。本文認為仍應回歸「法規面」,才能清楚說明機車與右轉大型車衝突的正確解決方式。
Thumbnail
徒步旅行的過程中時不時會遇到人必須走在馬路上一邊走一邊閃避車輛才能前進的時候,那過程像極了玩「1943」、「雷電」這類飛行射擊遊戲,要不斷閃避迎面而來的子彈才有辦法存活下來。 可是,不是很多房子都有《騎樓》可以通行嗎?答案可以說在「是與不是」之間以「疊加態」的狀態存在……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關於證據不足之處,有時人們會自行腦補其中的空白。 年輕時,也會騎車到山上當山道企鵝。總是不瞭解為什麼有人過彎可以那麼快,在被山壁遮擋之處都沒有反應時間,一個意外就成為山壁企鵝或山坡企鵝。 危! 現代人常常在找無敵星星,可能內化成自己道路行為的預設方式,在最後瞬間甚至可能成為攻防手段。戾氣太重。
Thumbnail
沿著自行車道,探訪古老的舊草嶺隧道,造訪石城的烤腸攤和峭壁小屋,尋找龍脊岩與極東點,探索馬崗漁村,最後再回到福龍海洋驛站、福隆海水浴場。
Thumbnail
手作步道結合工程技術和生態保育,以人工方式建設步道,減少對環境的幹擾。該步道施工過程要求志工們搬運石頭,進行石梯鋪設和水溝修整等工作。通過參與手作步道,志工們能夠學習到不同工法,同時感受到付出勞動的價值。對於生態保育和社區建設感興趣的人來說,手作步道是一個很好的參與活動。
Thumbnail
在還沒有汽機車、甚至腳踏車也不普及的時代,走路是唯一普遍且多數人皆可選擇的交通方式。過去的街道、城鎮規劃,多是以行人的尺度與行走的品質作為依據,相較於近代以汽機車為主的都市規劃方式,因應汽機車的交通而拓寬道路甚至徵收道路用地,除了改變了以行人為尺度的空間,在追求更快更便利的交通方式之外,相較於自然天
Thumbnail
  本系列文推薦給非路工專業或是剛入門的土木夥伴,台灣的道路規範不同其他土木領域,很多內容十分簡化,在閱讀及引用的過程中,往往顧此失彼,筆者以目前約5年之路工設計經驗,就目前台灣之規範及相關設計手冊,逐步撰寫設計心得,並衷心期待各位先進指教。
Thumbnail
今天來到汐止,想要到拱北殿步道走一走。從高速公路汐止交流道下來,就沿著汐萬路前進。剛開始覺得路很窄,後來逐漸開朗。前面的公車開得很慢,讓我有些耐不住性子,於是就超車。沒想到就在超車的當下,錯過了要轉彎的路口。後來覺得不對,又轉回來,才回到原來的正確道路上。 開上半山腰,有許多停車位,就停了下來。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