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日常=香格里拉?《毀滅前的香格里拉》試讀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毀滅前的香格里拉》書封(圖源:博客來)

《毀滅前的香格里拉》書封(圖源:博客來)

《毀滅前的香格里拉》內容簡介:

(摘自博客來)

友樹是住在廣島的17歲高中生,在學校飽受霸凌,
  處在校園金字塔底層的他,每天假裝和平度日,
  其實對未來早已沒有任何期待。
  偶爾,他會想像有小行星從天而降,
  把一切歸零,把沒有希望的未來重置。

  本以為一切只是幻想。
  某一天,電視緊急插播「小行星撞擊地球」記者會,
  全人類收到通知,世界將在一個月後毀滅,人類即將滅亡。
  末日的消息公開後不到三天,全世界的倫理秩序就崩盤了,
  在日本,大眾運輸停滯,各地民眾紛紛暴動,
  超市與店家遭洗劫一空,殺人事件更是頻傳……

  此時,友樹暗戀的女孩雪繪決心要去東京聽最後一場演唱會,
  友樹偷偷陪伴前往,途中雪繪遭遇危險,友樹為了保護她挺身而出。
  在械鬥中,友樹漸漸無力反擊,突然間,一名陌生男人衝出來救了他。

  世界毀滅,倒數計時開始。
  總是盼望死亡的友樹,心情竟開始起了變化,
  如果能再活久一點點,好像也不錯……

圖源:自攝

圖源:自攝

《毀滅前的香格里拉》試讀心得


平凡日常的小小絕望

  「像我一樣,每天假裝和平度日,其實內心早已絕望」江那友樹的每一天,都彷彿身處地獄。書中徘徊強調,友樹屬於學校階級中的底層,而何謂底層?為何淪落至底層?有時這些疑問並不是能夠被理論化的事,但只要接受過學校教育的人,肯定都不難在友樹身上看到學校中某些人——甚至是自己——的身影。

  當然,我們或許可以說友樹是因為溫吞的性格,或是不亮眼的外表而受到欺凌,不過事實上,霸凌從不講道理。霸凌許多時候來自於「黑羊效應」,透過打壓團體中的弱勢,「上層」獲得安全感,並更加團結。但是,只能靠著幻想而不敢抵抗的友樹,他身上每天一點一滴累積下的絕望,或許只需要微末的契機,便會脫開桎梏,一發不可收拾。


末日前,日子依舊運轉

  這樣的契機,就是「末日」。末日來臨,面對地球毀滅的浩劫,人性逐一展現。在書中,這部分的刻劃透過諸多細節呈現,例如新聞、人與人之間的情報傳遞等等。或許「末日」在試閱後的篇章會有濃墨重彩的描繪,不過至少在試讀稿中,作者很巧妙地利用「消息」,鋪排了末日來臨前,如同小火慢熬般的不安感。對末日的恐懼並非喪屍片中的一瞬爆發,而是更加折磨的、一步步將人性的脆弱暴露無遺。

  然而,在江那友樹身上,對於末日的恐懼,卻反使他的生活迎來轉機。面對全人類的絕望,他這一如往常的悲慘生活、小小的絕望,反而不再重要。末日改變了他的生活,甚至使他對「生」的希望逐漸萌芽。


「香格里拉」的意義

  香格里拉,虛構的、神秘的烏托邦。那麼,在《毀滅前的香格里拉》中,香格里拉究竟意指何物?我想唯有讀完全書才能找到解答了。本書最值得一看的,就是將「末日」與「日常」並排在一起,而凸顯出來的那股荒唐與詭異。

  這股荒謬感,似乎使「末日」瞬間真實了許多,所謂「香格里拉」,究竟存在於何方?在短短的試閱文稿中,已不難發現作者緩步鋪排出的許多細節與伏筆。整體而言,這本書步調雖慢,卻有條不紊地將情緒與情節展開。相信讀至卷末,讀者們肯定都能夠找到毀滅前的「香格里拉」吧。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約翰‧溫德姆的<三尖樹時代>是一部關於文明崩潰的經典科幻小說,探討人類在文明消失後如何生存的困境。小說描述了文明崩毀後,倖存者面臨的困境與重建文明的可能性,並藉由這些描寫來反思現代文明的價值觀與生存至上的目標如何取得平衡。
Thumbnail
這本集結超過10年的創作,廖偉棠用詩人的角度寫出16篇末日場景,包括戰爭、外星人、核爆、甚至關於西藏靈童的故事。人類的歷史其實不斷被「末日」提醒著,災難頻傳、物種滅絕、文明消失等。廖偉棠描述更多種可能的末日場景,練習接受悼念及預言,一切該發生與不該發生的都會成為過去。
Thumbnail
你曾經想過若是有世界末日的那一天,會是以什麼樣的情景呈現呢? 我想許多人可能會設想是人類導致氣候變遷或環境污染,或是被人類自己研發的高科技產品給反噬,但日本小說家上橋菜穗子在新作《香君》一書中則是安排了意想不到的蟲害讓仰賴歐阿勒米維生的帝國陷入生存危機。 作者提及這部小說的發想緣起於
Thumbnail
世界末日的概念在人類歷史上一直存在,一個被討論了幾個世紀的話題。不同文化和宗教對世界末日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它將是一個具體的事件,比如核戰爭或自然災害,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它將是一個更漸進的過程,比如社會的崩潰或環境的退化,它們通常都涉及重大變革或世界終結的時期。
Thumbnail
今天要講得這個故事從一個喪禮開始轉變到青春愛情故事,就在你以為可以放心享受青春戀愛浪漫故事的時候,中盤突然來一段科幻穿越,最後用機器人大戰和時間機器做收尾,簡言之大概就是—很奇異。 hello guys,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あした世界が終わるとしても台灣翻譯《相對世界。
Thumbnail
伊坂幸太郎的《末日愚者》設定政府宣佈小行星將於八年後撞擊地球,屆時地球將會滅亡,世界末日的消息公佈初期,社會陷入一片混亂,但五年過去,混亂情況終於平靜下來,生活總算回復一點常態。在距離世界末日還有三年的情況下,在仙台的一個小區中,住著各式各樣的人物,他們在世界末日來臨之前如何面對剩餘的人生呢?
Thumbnail
  在宛如世界末日的當下,能夠窩在家專心「讀夢」,真是莫大的小確幸。村上春樹的長篇小說《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下簡稱《世界末日》)看似是由兩個故事組成(世界末日、冷酷異境),實則是同一個故事。時間上,一個是在末日之前,一個在末日之後。空間上,一個在城外,另一個則在城內。書中描繪了什麼樣子的末
Thumbnail
一本精美的認識論作品:並非現存的這個世界完蛋,而是世界在人們心中完蛋。
Thumbnail
本書打破反烏托邦套路,透過過去和現在兩條時間線描寫一個溫暖詩意的世界末日,而其中情感描寫令人印象深刻,並因此成立了新的科幻小說類型「暖科幻」。
Thumbnail
香格里拉,泛指烏托邦式的世外桃源。而這樣一個美好的詞彙,卻與「毀滅前」三字形成鮮明對比,本書便以此看似矛盾的書名拉開帷幕。 當人生將盡,所有的規則與律法皆會被推翻,金錢不再能買到糧食,法律不再能約束人性,所謂的「未來」將被虛無縹緲取代。在這僅剩的一個月,你想做什麼,抑或是說:「你能做什麼?」
Thumbnail
約翰‧溫德姆的<三尖樹時代>是一部關於文明崩潰的經典科幻小說,探討人類在文明消失後如何生存的困境。小說描述了文明崩毀後,倖存者面臨的困境與重建文明的可能性,並藉由這些描寫來反思現代文明的價值觀與生存至上的目標如何取得平衡。
Thumbnail
這本集結超過10年的創作,廖偉棠用詩人的角度寫出16篇末日場景,包括戰爭、外星人、核爆、甚至關於西藏靈童的故事。人類的歷史其實不斷被「末日」提醒著,災難頻傳、物種滅絕、文明消失等。廖偉棠描述更多種可能的末日場景,練習接受悼念及預言,一切該發生與不該發生的都會成為過去。
Thumbnail
你曾經想過若是有世界末日的那一天,會是以什麼樣的情景呈現呢? 我想許多人可能會設想是人類導致氣候變遷或環境污染,或是被人類自己研發的高科技產品給反噬,但日本小說家上橋菜穗子在新作《香君》一書中則是安排了意想不到的蟲害讓仰賴歐阿勒米維生的帝國陷入生存危機。 作者提及這部小說的發想緣起於
Thumbnail
世界末日的概念在人類歷史上一直存在,一個被討論了幾個世紀的話題。不同文化和宗教對世界末日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它將是一個具體的事件,比如核戰爭或自然災害,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它將是一個更漸進的過程,比如社會的崩潰或環境的退化,它們通常都涉及重大變革或世界終結的時期。
Thumbnail
今天要講得這個故事從一個喪禮開始轉變到青春愛情故事,就在你以為可以放心享受青春戀愛浪漫故事的時候,中盤突然來一段科幻穿越,最後用機器人大戰和時間機器做收尾,簡言之大概就是—很奇異。 hello guys,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あした世界が終わるとしても台灣翻譯《相對世界。
Thumbnail
伊坂幸太郎的《末日愚者》設定政府宣佈小行星將於八年後撞擊地球,屆時地球將會滅亡,世界末日的消息公佈初期,社會陷入一片混亂,但五年過去,混亂情況終於平靜下來,生活總算回復一點常態。在距離世界末日還有三年的情況下,在仙台的一個小區中,住著各式各樣的人物,他們在世界末日來臨之前如何面對剩餘的人生呢?
Thumbnail
  在宛如世界末日的當下,能夠窩在家專心「讀夢」,真是莫大的小確幸。村上春樹的長篇小說《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下簡稱《世界末日》)看似是由兩個故事組成(世界末日、冷酷異境),實則是同一個故事。時間上,一個是在末日之前,一個在末日之後。空間上,一個在城外,另一個則在城內。書中描繪了什麼樣子的末
Thumbnail
一本精美的認識論作品:並非現存的這個世界完蛋,而是世界在人們心中完蛋。
Thumbnail
本書打破反烏托邦套路,透過過去和現在兩條時間線描寫一個溫暖詩意的世界末日,而其中情感描寫令人印象深刻,並因此成立了新的科幻小說類型「暖科幻」。
Thumbnail
香格里拉,泛指烏托邦式的世外桃源。而這樣一個美好的詞彙,卻與「毀滅前」三字形成鮮明對比,本書便以此看似矛盾的書名拉開帷幕。 當人生將盡,所有的規則與律法皆會被推翻,金錢不再能買到糧食,法律不再能約束人性,所謂的「未來」將被虛無縹緲取代。在這僅剩的一個月,你想做什麼,抑或是說:「你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