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讀《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的四大理由:

  • 春上村樹的早期作品,之後寫作方式的雛型
  • 一本精美的認識論作品
  • 爵士、食物與生活的品味鑑賞
  • 書封有兩個版本可收藏


raw-image
並非現存的這個世界完蛋,而是世界在人們心中完蛋。

快速心得:一本認識論作品


因好友推薦,開始讀《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用「意識流」呈現意識形態的好作品。我覺得這是村上春樹精準抓住意識流寫作核心的精要,也就是故事本體轉向認識論過程,如同我們探討「真正上地」讀取。同時不斷嘗試寫作形式,有圖表、詩歌等等。


raw-image


╭──────────────────╮
人並非通過擴延時間達到不死,
而是通過分解時間獲得永生。╰──────────────────╯

--- ♥ ζ Å ---



同時有極致蒼涼的孤獨美學與疲憊,咖啡涼了、爵士死了,途中想起幾個不粘膩的女孩,最終以麻木說服自我把身體遺忘。麻木,我們想起《異鄉人》裡的莫梭(故事裡也提到),他們的共同點在於強相對主義的意識形態—「也沒錯」、「無所謂」,因此便失去生活。生活是價值判準的連續堆疊。而村上又進一步,讓結局邁向唯我論的隱喻。

屠格涅夫可能稱之為幻滅,陀思妥耶夫斯基大概稱為地獄,
毛姆或許稱之為現實。但無論誰用什麼來稱呼,那是我自己。

同樣手法的還有米蘭.昆德拉,若初讀這本不知如何審美時,可以用這角度去理解。關於村上春樹其人,大家已耳熟而詳,就不多介紹。《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是他早期作品,寫作形式看得出精妙設計,許多老作家後期會喪失這種敘事結構能力,不知是反璞歸真,還是作者被讀者栓牢。

提一下讀這本書,我寫作上的收穫。有一段故事是博士在說以前有個先例,聞到午餐的葡萄果汁就切斷了腦中的中繼切點。從這裡我才理解巧思—他找到一個能把實際的生活細節以大段文字描寫加入故事,並成為故事關鍵的理由。這為自己喜愛的物質生活滲入故事,發揮了絕妙作用。


慢速心得:沈重之心與飄渺物質


【性|男性】

故事的敘述者是兩位男性。行文中與女性交流時,讀者有不同感受。冷酷異境裡的敘述者,口吻之間更多詼諧,字裡行間對性愛的口白,有相當的透膚度。世界末日裡的敘述者也冷,但那冷是對性的疏遠、隔閡。

那女孩子在做愛時左手上兩條細細的手鏈會脫下來嗎?要是不脫就更好了。
在這地底的黑暗中勃起沒有任何意義,至少走路就不方便。


【聲|香】

當初沒預料到作者會花那麼多的心力描寫感官經驗。諸如:酒類品牌、沙發挑選、計程車上的音樂……等等。例子數不勝數。我不屬於及物聲香的寫作人,但能理解這是作者把生活價值寄託到筆下世界的技巧。而且前文也提到,這甚至是我此次的收穫之一。在此刻我認為是相當重要的。


【世界末日×冷酷異境】

raw-image


全都是從前發生過一次的事喔,只是繞著圈圈而已,對嗎?


讀異境時,腦中是《神經喚術士》的視覺。同樣的荒涼筆調與為人處事的陌生,我想這是一種培養讀者對後續展開的麻痺技巧。村上在冷酷異境讓設定繼承現實物質,感官描述更親近、飽和。後來我查了相關介紹,原來村上自稱受到雷蒙.德錢德勒影響。可是我自認為風格上更明顯的是以往The Pulps的行文風格,尤其《詭麗幻譚》。

這部分在主角與胖女孩到下水道冒險,遇到夜鬼的神明與大魚恐懼時,很到位。

讀末日時,腦中是後啟示錄的的視覺聯想,不過研究之後,發現作者其實是以卡夫卡未完的小說《城堡》來引導讀者的。末日的部分也有物質描寫,例如:熱咖啡、餅乾與讀著夢的生活型態,但只用作氣氛烘托。

歌曲在世界末日篇章是遺失的,留下更多超越本質功能的美。正如同博士告訴主角的,那不是死亡,是一種永恆。死亡、永恆都沒有本質,那只是一種事態。

手風琴的功能是發出羅列的音樂,但不能稱為歌曲。正如故事裡的:他們想挖洞所以就挖洞,沒有目的、意義,不會到達哪裡。

綜合兩篇故事,不難發現作者在兩故事裡引導不同的價值觀念—心與物。

沒有必要發出聲音,光看著就很美了。

【計算士×讀夢者】

在現實中模糊事物,在夢境中清晰意圖。即便村上春樹不那麼在乎科幻與奇幻上設定的嚴謹與否(我認為他將類型小說作為易於討論與思辨的方式),他仍然想了兩個獨特的職業。計算士是有機生命的噪波產生器,透過計算士的「技術」連本人都能保密。其中原理是內意識空間切換,可以簡單想成腦內世界;而腦內—或者說是心智裡有個卡夫卡式的國度,讀夢者的工作是將外來的資訊與感情消解,原理是讀取獨角獸頭骨裡的夢與回憶。接著談獨角獸。


【獨角獸】

想來,獨角獸這種輕盈的幻想生物會死,並被重重的砍下頭骨,便是一種生活拉扯的隱喻。計算士的冷漠,故事中叫感情的殼,本來應該手工打造,對男主角來卻是先天擁有的,這造成他苟延殘喘的餘生。

如果有人打開房間的窗戶探頭進來向我大喊:「你的人生是個零!」我也沒什麼根據可以否定他。

最後,如同故事最後的問題—你讀過《卡拉馬住夫兄弟們》嗎?

讀 : 卡拉馬助夫兄弟們 ( Major )|方格子 vocus

讀 : 卡拉馬助夫兄弟們 ( Minor )|方格子 vocus

不,零代表著始動,希望我們都不是異境裡的異鄉人,能分清楚:「空」與「零」

avatar-img
31會員
79內容數
紀錄我認為值得一說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 的其他內容
人無法在自身組構中看見虛無,也同樣無法看見將他吞噬的無限。
當然,這個爭議是無從解決的。無論信仰是否存在你心中,信仰者都在你身旁。 是人,且有人的地方,就有人談論那些不是人的。
情人透過他者贏回自己。 愛欲經驗要能形成,前提必須具備他者的非對稱性與外部性。
膚淺,就是近距離的透明。 讀這本的理由: 深入主題探討「否定」與「他者」 歐洲當代的《陰翳禮讚》(色情與情色論) 當代科技例子(臉書、交友軟體、社群) 對布希亞與後現代概念的入門「毒」物
" 我們覺得累,因為窮得只剩自己 "
波赫士的作品那麼多該從甚麼作品開始? 不擔心,列了份清單,讓大家入門這位偉大作家。
人無法在自身組構中看見虛無,也同樣無法看見將他吞噬的無限。
當然,這個爭議是無從解決的。無論信仰是否存在你心中,信仰者都在你身旁。 是人,且有人的地方,就有人談論那些不是人的。
情人透過他者贏回自己。 愛欲經驗要能形成,前提必須具備他者的非對稱性與外部性。
膚淺,就是近距離的透明。 讀這本的理由: 深入主題探討「否定」與「他者」 歐洲當代的《陰翳禮讚》(色情與情色論) 當代科技例子(臉書、交友軟體、社群) 對布希亞與後現代概念的入門「毒」物
" 我們覺得累,因為窮得只剩自己 "
波赫士的作品那麼多該從甚麼作品開始? 不擔心,列了份清單,讓大家入門這位偉大作家。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閱讀繪本《巴士來了!》的感想,並回顧自身大學時期因籃球意外導致視網膜剝離,幸賴師長、同學和朋友的幫助才順利完成學業的經歷。作者以自身經歷和繪本故事呼應,體會到看似微小的主動幫助,可能對他人帶來巨大的溫暖和希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Michelle Zauner的回憶錄《沒有媽媽的超市》,分享書中關於食物、家庭、文化認同和喪親之痛的動人故事,以及作者如何在這些體驗中找到自我和療癒。文章並觸及許多讀者可能感同身受的議題,例如亞裔移民家庭的高期待、含蓄的愛,以及在異鄉尋找歸屬感的掙扎。
Thumbnail
讀水滸讀通下九流人物10-羅真人 與二仙山上被劈開的那一位 曾讀過柄谷行人的一本書中說:古代文學沒有「景深」,好比歐洲中古以前的藝術家沒有「透視法」,所以畫出來的神話宗教題材,都很「平面」,也都沒有「景深」。 當下大是嘆服,深以為然。 很多古代文學的敘述技巧,沒有現代文學豐富,所以許多經
Thumbnail
《進化的力量2:尋找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讀後感,結合書中核心觀點與個人體會,分享日常生活與職場啟發,包括應對財務危機、健康問題、職業危機的「救命、治病、養生」策略,以及透過專業化服務、結合科技、建立品牌提升職場價值,並強調數據的重要性,最後總結進化思維在個人成長中的關鍵作用。
他思考著世界會如何走向滅亡?
Thumbnail
故事剛開始時,我想著「這可能又只是一部預想末世後的故事」,卻沒想到,隨著故事推進,才發現「這不僅僅是『一個末世後的故事』」。 實則,這部作品迄今探討好幾個對於人類而言尚無解答的議題,他一邊用詼諧的表現手法沖淡這些嚴肅的議題,以及濃重的無力感照進現實後的悲傷情緒。
Thumbnail
作者同樣丟出了世俗無法造出的「理想世界」的概念,但留給讀者去決定,這到底是不是個「美好世界」?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閱讀繪本《巴士來了!》的感想,並回顧自身大學時期因籃球意外導致視網膜剝離,幸賴師長、同學和朋友的幫助才順利完成學業的經歷。作者以自身經歷和繪本故事呼應,體會到看似微小的主動幫助,可能對他人帶來巨大的溫暖和希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Michelle Zauner的回憶錄《沒有媽媽的超市》,分享書中關於食物、家庭、文化認同和喪親之痛的動人故事,以及作者如何在這些體驗中找到自我和療癒。文章並觸及許多讀者可能感同身受的議題,例如亞裔移民家庭的高期待、含蓄的愛,以及在異鄉尋找歸屬感的掙扎。
Thumbnail
讀水滸讀通下九流人物10-羅真人 與二仙山上被劈開的那一位 曾讀過柄谷行人的一本書中說:古代文學沒有「景深」,好比歐洲中古以前的藝術家沒有「透視法」,所以畫出來的神話宗教題材,都很「平面」,也都沒有「景深」。 當下大是嘆服,深以為然。 很多古代文學的敘述技巧,沒有現代文學豐富,所以許多經
Thumbnail
《進化的力量2:尋找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讀後感,結合書中核心觀點與個人體會,分享日常生活與職場啟發,包括應對財務危機、健康問題、職業危機的「救命、治病、養生」策略,以及透過專業化服務、結合科技、建立品牌提升職場價值,並強調數據的重要性,最後總結進化思維在個人成長中的關鍵作用。
他思考著世界會如何走向滅亡?
Thumbnail
故事剛開始時,我想著「這可能又只是一部預想末世後的故事」,卻沒想到,隨著故事推進,才發現「這不僅僅是『一個末世後的故事』」。 實則,這部作品迄今探討好幾個對於人類而言尚無解答的議題,他一邊用詼諧的表現手法沖淡這些嚴肅的議題,以及濃重的無力感照進現實後的悲傷情緒。
Thumbnail
作者同樣丟出了世俗無法造出的「理想世界」的概念,但留給讀者去決定,這到底是不是個「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