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育兒生活中慢慢尋找解答;關於為何我是這樣的一個人

2023/09/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特地開了這個純文字抒寫的地方,是因我明白自己需要抒發、書寫。

過去的一切好壞,都是如今模樣的堆疊。

但這六年多來,只要寫到關於教養,總是比較綁手綁腳的。

因為吳女士也就是我的母親,極其敏感,我擔心只要提到關於過去的經驗,即便沒那個意思,她也會覺得,我在影射、指責她當年沒做好。

哪怕我曾親口告訴過她,當年的她,單親、獨自扶養我們三姊妹,她已經做到她能力所及的最好了。

為了避免如此,加上也有公婆看著(?),FB上的文字總是小心翼翼。

但我想暢所欲言啊!

因為我終於在這六年多的育兒生活中,慢慢摸索到了一些可能的答案。

因此,有了這方小天地,我想我終於能慢慢整理,關於,為什麼我是這樣的一個人。

--

今年八月,嘗試帶哥哥去學桌球。

考量到他零基礎,一開始報名團體課,因為學費便宜,讓他去玩玩看,抱著有興趣再來,沒興趣也不勉強的角度。

當時剛滿六歲,九月即將上小學的他,已經是個心思敏感、銳利的男孩。

本來,面對完全不會的新事物,會需要時間適應的孩子,在陌生的團體中,變得更加默默。

我能看懂,偶爾揮出不錯的好球,他臉上那抹不明顯的笑意,因此稍微放了心,知道至少對桌球是有興趣的;但我也能看懂,他總是在觀察,彷彿害怕受傷。

最終,在第三次團體課,分組的時候,哥哥的表情,讓我忍不住走出球館冷靜眼淚差點奪眶而出的自己。

從小到大,我最討厭「分組」。

因為不夠強、不夠聰明,因此常常都是最後一個,剩下的。

又或是,在被挑選的過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失落感。

從剩菜,到廚餘的感覺。

看著自己的孩子,要強,突然發現,某些事情騙不了人,終究是自己生的。

大概就是那樣,我應該看懂了他。

走回球館,團體課還在繼續,我尋到負責打理球館一切事物的師母,詢問能否從下一堂課開始,直接從團體課轉為個人課。

是因很後來才明白,小時候的環境,吳女士對我們,不是先求有、再求好;而是「只求有」。當時的環境,她能做到讓我們「有」,已是非常非常艱辛的了。

她的能力所及,只夠讓我們「有」,而現在,我能讓孩子「好」。

於是,第四堂課開始,孩子進入了一對一的個人課。成果也確實是好的,推球、擊球的學習效率很高,進步幅度也很大。

最重要的是,孩子發現學習是有成效的,因為他很快便能跟上爸爸的腳步,和爸爸打一場愉快的球。甚至,他能打敗媽媽了(笑)。

可以的,全世界,我只甘願被你們打敗,敗得心甘情願。

養著孩子,我彷彿自己又重新活了一回似的。所有育兒時產生的體悟,都放這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