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反應:「每次去商店,孩子就會吵著要買東西,就算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或文具了,他還是吵著要買!每次帶他去商店,都讓我好困擾」。看似令父母困擾的行為,可能也反應孩子只習得用吵、哭鬧的方式來獲取想要的東西,或是缺乏「延宕滿足」的練習。
針對上述情況,家長可嘗試透『零用金』,協助孩子:
有教養專家建議可在孩子上小學後開始給零用金,但我觀察我們家的孩子在 4 歲左右就對錢幣很好奇,我先提供玩具錢幣和紙鈔讓他們數算和玩。當時剛好碰到哥哥要戒晚上的尿布,我跟他說:「哥哥,如果你早上醒來可以脫下尿布去廁所尿尿,那麼我們可以省下一塊尿布,10 塊錢耶!」這樣的說法對幼兒是抽象的、無感的。我換個方式,讓孩子把省下的10 元錢幣投入小盒子裡,這下子他就很有感,每天把盒子裡的錢倒出來數,看已經省下多少個10 元硬幣,他也很有成就感!
我們家是 4 歲左右開始發放零用金,你可以觀察孩子是否對錢感到好奇?會想擁有自己的錢?進而擬訂一個開始發放零用金的年紀與時間。觀察參考如下:
以下分享我開始給零用金前與孩子的討論和準備、不把零用金和做家事綁在一起的考量,發放零用金時間的規律,對孩子的心理意義:
我會和孩子說明:「媽咪看你們長大,有負責的表現,我會開始給你們屬於自己的零用金,讓你們開始學習管理和運用金錢。」接著我帶孩子去文具店,告訴他們預算:「你們可以去選自己喜歡的存錢筒,費用需要在 100 元以內」(練習在預算內購物),當時孩子雖未上學,但能看得懂標價的阿拉伯數字。回到家中,讓孩子將專屬的存錢筒放入自己的書櫃內(固定的位置容易找到)。
透過影片「猶太兒童的五個錢罐」與孩子分享,可從下列5方面來練習管理和運用零用金,成為金錢的主人:
有家長會問「可用做家事來換取零用金嗎?」,我盡量不把做家事和零用金綁在一起,我的考量是,這種作法容易讓孩子認為有錢才要做家事的習慣,等孩子漸漸長大,可能會嫌錢給的太少?或說:「我這個星期不想做家事,我可以不要領錢」。我通常會這樣跟孩子說:「做家事是我們每一個家人為家裡付出與負責的表現」,能為家庭、家人做出貢獻會讓孩子有自我效能感和意義感。
週日是我們家一週的開始,我會固定在週日早晨發放一週的零用金,規律固定的時間讓孩子可預期,他知道什麼時候他會有多少零用金進來,他要存多少?怎麼運用?不會因為他這週出錯、表現不好或沒有好好做家事,零用金就被取消或減少,我給零用金的原意是要培養孩子學習管理和運用金錢。關於孩子的行為表現、做家事,我會用其他的教養方法來引導,而不把孩子的表現跟零用金綁在一起。
善用『零用金』能成為很好的教養工具之一,讓孩子練習「延宕滿足」,有合宜的方法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學習儲蓄、管理、規劃支配自己的零用金,滿足自主決定的需求,因為是自己的零用金,會更加珍惜善用、不浪費。
#更多情緒成長與親子教養課程→https://reurl.cc/GEAoWd
#鄭翔好諮商心理師
#諮商預約→點心語心理諮商所 https://reurl.cc/bkmbx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