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Louis|願你始終如此柔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親愛的Louis,

Louis已經快六歲了,最近才確切意識到,曾經以為他的愛哭,其實是孩子柔軟天性的一面。

還記得兩、三歲的時候帶著他讀了林良老師所譯,麥克.巴奈特所著的《一直一直往下挖》,當他看到狗狗為了想吃狗骨頭而跳進深不見底的洞裡時,他哭了。正坐在一旁讀繪本的我不明所以,只能等孩子哭完,再慢慢梳理他哭泣的原因。

原來是他以為狗掉進洞裡,會死掉。

還不到三歲的孩子,對「死亡」是什麼樣的感受是不明確的,但我想這時死亡的意義對他來說就是失去與消失。

再後來,他不太會對這類型的故事哭泣了,但他選擇跳過,他會帶著童音說我不想看這裡。

這時我總會輕輕抱住他,沒事的。

或者他會提出很多很多問題,那這個阿公要去哪裡?他以後還會回來嗎?以後也可以坐船過去找他對不對?

再後來,經歷過娘家多年養的狗狗過世,協助處理寵物往生禮儀的人來到時,他問我,媽咪,他們要把Mimi(狗狗叫Mini,但Louis都喜歡喊她Mimi)帶去哪?

我說,她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休息了。

兒子似懂非懂,但在Mini離去前,他選擇了暫時性地離開。我知道,他還不明白死亡的意義,但他知道,Mimi就此從他的生命中消失了。

現在的他依舊還是容易為小事哭泣。

吃完後的餅乾紙忘記幫他洗一洗收在他的小廚房櫃子裡就丟了、很喜歡的保溫瓶不小心刮花了、想趁著去上學以前,聽一首喜歡的歌,還要輪播一小時,卻因為睡過頭忘記了。

摺好的紙飛機不小心撕破了、不能穿喜歡的鞋子、衣服出門鬧脾氣哭了、想跟媽媽睡在一起,但媽媽生病了。太多太多看在大人眼中不是什麼大事的事,都成為他「愛哭」的事情。

人不舒服的這幾晚,他會在爸爸睡著以後,突然跑來我身邊,輕輕地抱了我幾下,然後跟我再道一次「晚安」。

我知道,這是他想安撫自己的難受,也想安慰我生病的體貼。

孩子啊,總有一天你會遺忘或者忽略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帶給你的傷心,但媽媽願你能一直保有這顆柔軟的心,去感受自己的情緒,去感受這個世界的人事物帶給你的成長,凡事沒有完美與圓滿。

成長過程,每一個人都在經歷好奇、獲得、擁有跟失去,不停重複的過程中生活。到某一天,你會明白這個道理。

而我期盼你,依舊是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編有事的沙龍
15會員
15內容數
三十之後,人生像是一個分水嶺,職場、人際、情感、各種關係與見解宛如一次大洗牌。往後的四十、五十、六十以後,人生又再踏入另一個視野。紀錄人生與日常,你也三十以後嗎?還是青春以上,初老未滿呢?進來看看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L,我們趕快保護那些,快要受傷的孩子吧。
Thumbnail
L,我們趕快保護那些,快要受傷的孩子吧。
Thumbnail
嬰兒期的失控 孩子失控時,都會歸罪於外部世界   筆者曾看過一部短影片,一隻叫做Buck的小小狗打了兩次嗝,之後牠開始吠叫,而且叫的時候似乎感覺外面世界有敵人,牠是在對那個敵人吠叫的。依照精神分析理論來看,在小動物、嬰幼兒,包括部分還停留在嬰兒期心理發展水準的成年人身上,可以看到以下現象...
Thumbnail
嬰兒期的失控 孩子失控時,都會歸罪於外部世界   筆者曾看過一部短影片,一隻叫做Buck的小小狗打了兩次嗝,之後牠開始吠叫,而且叫的時候似乎感覺外面世界有敵人,牠是在對那個敵人吠叫的。依照精神分析理論來看,在小動物、嬰幼兒,包括部分還停留在嬰兒期心理發展水準的成年人身上,可以看到以下現象...
Thumbnail
    毛小孩是我們的家人,當他們離開,我們難免心傷,閱讀《一隻狗的遺囑》這本書,來陪伴我們度過這段失落。
Thumbnail
    毛小孩是我們的家人,當他們離開,我們難免心傷,閱讀《一隻狗的遺囑》這本書,來陪伴我們度過這段失落。
Thumbnail
兩年半之間,兩母子都走了,留下傷心的我及家人們。 米米是在獸醫院檢查照心電圖的時候幾秒就休克走了,進去的時候還好好的,我完全不知該如何反應,接下來兩個星期幾乎都是一開口就淚流滿面,無法言語,而狗狗之間的情感是個謎,媽媽走了,曼尼開始變得十分沒精神,而且老是躲著我,一碰他就生氣;在朋友的推波助瀾之下
Thumbnail
兩年半之間,兩母子都走了,留下傷心的我及家人們。 米米是在獸醫院檢查照心電圖的時候幾秒就休克走了,進去的時候還好好的,我完全不知該如何反應,接下來兩個星期幾乎都是一開口就淚流滿面,無法言語,而狗狗之間的情感是個謎,媽媽走了,曼尼開始變得十分沒精神,而且老是躲著我,一碰他就生氣;在朋友的推波助瀾之下
Thumbnail
狗狗小我4歲,當時他才21,是心智比較成熟,但行為還幼稚的弟弟。
Thumbnail
狗狗小我4歲,當時他才21,是心智比較成熟,但行為還幼稚的弟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