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學的活教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林寶小一點的時候,有時他要求什麼不能答應的事情或是闖了什麼禍(或是根本無緣無故)然後哭鬧起來,我會很不耐煩。等哭過之後,晚上大家都平靜的時間,我會問他記得今天哭哭了嗎?為什麼哭?他會說:「因為怕媽媽,媽媽兇兇。」 😓

後來碰到他哭,如果他討抱,我會先忍住火氣抱著他,等他平靜下來。晚上再問他,今天哭哭了對不對?他會說:「我哭哭了,然後媽媽惜惜我。」

氣氛好多了!再慢慢跟他討論今天發生的事情,教他以後怎麼樣表達會更好。

專家說:

「如果父母的態度很凶,則教什麼就變得不重要了。因為孩子在害怕中腦袋產生凍結效應,根本就沒有聽進去,罵半天或講半天根本沒效。」

爸媽為了孩子的行為發飆,孩子只會感受到爸媽的情緒,不會學到自己到底哪裡做得不對。真的要導正孩子的行為,雙方都平靜的時候,教起來才有效果。 延伸閱讀:《周育如:小心孩子愈罵愈不乖》


有時候林寶不小心跌倒,或是被嚇到,委屈地大哭,我會抱著他惜惜,也提醒自己要同理他-雖然有時候真的覺得:有必要哭成這樣嗎?

有一次又是這樣,我抱著說:「媽媽惜惜,好了好了!」他很激動地說:「沒有好了!」抗議我在敷衍他~  😓

專家說,很多父母的同理其實不是真同理,只是希望孩子趕快停止哭鬧。就像如果你向家人吐苦水,他們平淡的說,「喔,辛苦了,好了沒事了」,你也會覺得很討厭吧?

「共情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孩子可以马上不哭闹),而是给予孩子“学习机会”体会不同的情绪,只有认识自己的情绪,才能学会控制情绪。」

延伸閱讀:《都在说孩子发脾气时要“共情”,但99%家长都是用错的》

延伸閱讀:《讓小小孩瞬間聽話的說話公式:2~7歲小孩溝通指南,不動氣、不恐嚇,輕鬆化解15個天天都上演的失控小劇場!》— 這本書已經絕版,也是被書名擔誤了的好書...

raw-image



林寶剛開始上幼幼班時,上學會小哭一下。後來進步很多,進教室就到自己的位子上坐好,平靜地跟爸爸揮手道別。我晚餐的時候會跟他聊到上學的事情,他說今天沒有哭,我說,很棒耶,現在都可以開心的去上學了!然後他自言自語地說:「不哭好,哭哭不好。」呃,也不是這樣說...

其實我一直都希望讓孩子感覺好壞情緒都是被接納的,我很少會說:「不要哭了!」通常都是讓他哭完再來解決(其實大多 10 分鐘就哭完了)。但是希望孩子可以開開心心,不要哭哭啼啼,這樣的心情很快就被孩子看穿了。

人都有好情緒,也有壞情緒,爸媽自己也是。也要讓孩子知道行為底線,太超過爸媽也是會生氣的。對孩子的任性完全包容、隱藏自己負面情緒的好好爸媽,會讓孩子感覺困惑,而且容易讓孩子將來進入團體面對挫折,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會容忍他的。

「要能適當的表達情緒,需先接納正、負情緒的存在,然後認識情緒的內涵,最後才是適當的表達。如果大人在孩子生氣、哭泣、害怕時,要他們不可以生氣、愛哭鬼羞羞臉、膽小鬼……之後要他們適當表達情緒將會是困難的功課。」

延伸閱讀:《教出好情緒,先接納他生氣的心》


我們最近常用「配合」這個詞。有次林寶吃完飯,我要把碗拿去洗,他突然哇哇叫,我又把碗放下,過了十秒鐘他又想通了,把碗拿給我(小小孩真的有時候腦子慢半拍),我按捺住脾氣,說:「謝謝你的配合!」他說:「我有配合!」

我不知道林寶到底懂不懂「配合」跟「聽話」的區別,不過至少對我來說,「聽話」跟「乖」是對人,是被動的;「配合」是對事,是主動的。
「請你配合好嗎?」跟「你可不可以乖一點?」,林寶聽到前一句比較會正面回應。

後來又有一天,我又跟林寶說:「謝謝你的配合!」林寶說:「我有配合。我有配合你就不會生氣了。」哈哈哈!被發現了~小孩真的好敏感~


最近的一則:林寶最近的壞習慣(之一)是「噗...」噴口水,我會嚴肅的告訴他這很不衛生,如果他再繼續就不理他,讓他覺得無趣,但是他還是常常這樣玩。老公的處理方式就比較簡單粗暴,「再噗就打屁股!」,在他看來是立竿見影。

晚上老公去倒垃圾,我跟林寶在房間玩,他又開始「噗...」,我說這樣很髒,他不理我,我又說,爸爸看到會說什麼?他一開始說會怕爸爸生氣,後來好像想通了什麼,說「爸爸不在,沒看到,就不會打我了!」然後就歡快地連續「噗噗噗......」個不停~

除了原來噴口水的樂趣(媽媽表示不解),又多了「爸爸沒看到我就賺到了」的另一種快樂。

這就是為什麼打罵教育沒有用啊啊啊啊啊!不到三歲的小孩都會鑽漏洞了。

我最不想見到小孩被教成陽奉陰違,大人眼皮底下乖乖的,一看不到就大走鐘。看過好多例子,有犯了錯趕快逃離現場的,有的甚至考試作弊,都是覺得那個會處罰我、會很兇的大人沒看到就好。

「打罵的副作用 1.愈打愈重 2.陽奉陰違 3.只知道會有不好的後果,卻不知道怎麼做比較好 4.打罵或許會讓孩子看起來"聽話",只有打罵,卻無法培養責任感和獨立思考能力」

延伸閱讀:《大樹叔叔的教養課:用尊重代替放縱》


教養孩子真的不容易,還好這個時代可以找到許多資源,給我們幫助。

你們家孩子有沒有說過什麼讓你幡然醒悟的話呢?留言告訴我吧!

(原發佈於 2019年10月29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媽媽好忙。媽媽好嗎?
37會員
86內容數
媽媽,妳好嗎? 我是林寶媽咪,家裡還有林寶爸和林寶、林二寶兩個男寶。 我愛看書、旅行、探索新知,並將這些愛好融入生活中。作為一名英文老師,也對家庭英語啟蒙頗有心得。面對許多疑問,我經常閱讀尋找答案並記錄心得。 在這裡,我將分享關於教育、英文學習、讀書筆記、生活實用好物的心得,希望能與大家一起分享育兒的喜悅與挑戰。
2025/03/10
我盡量維持寫日誌的習慣。今天打開日誌,發現昨天寫的今天又重演了: 昨天早上帶小孩去觀光工廠,中午去興達港吃午餐,還買了海鮮回來晚餐加菜。開心的一天,最後卻因為林寶拖拖拉拉功課沒寫完,送他去睡覺前我一肚子火,到要寫日誌才想起來這天本來有多開心。​ 今天又是一樣......
Thumbnail
2025/03/10
我盡量維持寫日誌的習慣。今天打開日誌,發現昨天寫的今天又重演了: 昨天早上帶小孩去觀光工廠,中午去興達港吃午餐,還買了海鮮回來晚餐加菜。開心的一天,最後卻因為林寶拖拖拉拉功課沒寫完,送他去睡覺前我一肚子火,到要寫日誌才想起來這天本來有多開心。​ 今天又是一樣......
Thumbnail
2025/03/05
美國紐約房地產天后 Barbara Corcoran 接受訪問,主持人 Lewis Howes 問道,像她這樣富裕的家庭,如何養育出願意努力工作的孩子? ​ 等一下。這是問題嗎? 許多人奮鬥的目標,不就是要小孩坐在金山銀山上,十指不沾陽春水嗎?
Thumbnail
2025/03/05
美國紐約房地產天后 Barbara Corcoran 接受訪問,主持人 Lewis Howes 問道,像她這樣富裕的家庭,如何養育出願意努力工作的孩子? ​ 等一下。這是問題嗎? 許多人奮鬥的目標,不就是要小孩坐在金山銀山上,十指不沾陽春水嗎?
Thumbnail
2025/02/20
寒假全家去了一趟日本,今天和成人英語班同學分享,大家也聊了各自的旅遊經歷,把一些和語言相關的雜感記在底下。
Thumbnail
2025/02/20
寒假全家去了一趟日本,今天和成人英語班同學分享,大家也聊了各自的旅遊經歷,把一些和語言相關的雜感記在底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人與人的關係要維持得好,「尊重」幾乎是不變的鐵則,這點在親子關係也適用。孩子會無理取鬧、不配合、甚至情緒爆炸,幾乎都是因為覺得「不受尊重」。要能用語言完美表達對孩子的尊重,必須練習在話語中融入認同、肯定、與溫情。
Thumbnail
人與人的關係要維持得好,「尊重」幾乎是不變的鐵則,這點在親子關係也適用。孩子會無理取鬧、不配合、甚至情緒爆炸,幾乎都是因為覺得「不受尊重」。要能用語言完美表達對孩子的尊重,必須練習在話語中融入認同、肯定、與溫情。
Thumbnail
這是一本有別於教導如何如廁、戒尿布、斷奶的親子教養的書,而是著重於培養親子關係,審視過往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共同想像解決辦法,培養出一個能夠感受情緒、對自己情緒負責、懂得表達感受、懂得與人社交的孩子。
Thumbnail
這是一本有別於教導如何如廁、戒尿布、斷奶的親子教養的書,而是著重於培養親子關係,審視過往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共同想像解決辦法,培養出一個能夠感受情緒、對自己情緒負責、懂得表達感受、懂得與人社交的孩子。
Thumbnail
養育孩子一年多,聽過、查過、看過不少育兒經,有些確實有幫助,有些卻是嗤之以鼻。 以下是我個人認為糟糕的育兒建議和育兒書會有的特點,我會選擇避開。
Thumbnail
養育孩子一年多,聽過、查過、看過不少育兒經,有些確實有幫助,有些卻是嗤之以鼻。 以下是我個人認為糟糕的育兒建議和育兒書會有的特點,我會選擇避開。
Thumbnail
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我明明就很想要好好愛孩子,可是總會不知道為什麼就火山爆發、情緒潰堤?」、「孩子講都講不聽,大哭大鬧的行為總是惹得我更容易崩潰…」 各式各樣的教養書總在指導著身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和孩子應對與互動,才能夠增進與孩子的親密感、也協助孩子在情緒
Thumbnail
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我明明就很想要好好愛孩子,可是總會不知道為什麼就火山爆發、情緒潰堤?」、「孩子講都講不聽,大哭大鬧的行為總是惹得我更容易崩潰…」 各式各樣的教養書總在指導著身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和孩子應對與互動,才能夠增進與孩子的親密感、也協助孩子在情緒
Thumbnail
相信每個身為媽媽的妳看到這本書名,肯定會不自覺地發出會心一笑,接著情不自禁拿起這本書想要好好看看到底作者想跟我們說些什麼呢?是想要責怪已經疲累不堪的我們嗎?還是想要好好安慰我們受盡折磨的心靈呢?
Thumbnail
相信每個身為媽媽的妳看到這本書名,肯定會不自覺地發出會心一笑,接著情不自禁拿起這本書想要好好看看到底作者想跟我們說些什麼呢?是想要責怪已經疲累不堪的我們嗎?還是想要好好安慰我們受盡折磨的心靈呢?
Thumbnail
小孩再過幾天就要滿4歲了,最近鬧脾氣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快要到大人的臨界點,思考該如何教小孩,先還原下列事件發生的狀況。 情況一: 接近12點時,一直翻來覆去一直踢到我,剛好我想起身上廁所,轉身起來時,卻被小孩拉住,小孩說媽咪不要走,我跟他說我想上廁所,他不肯一直哭鬧,然後又要我幫他脫尿布。 引導方式
Thumbnail
小孩再過幾天就要滿4歲了,最近鬧脾氣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快要到大人的臨界點,思考該如何教小孩,先還原下列事件發生的狀況。 情況一: 接近12點時,一直翻來覆去一直踢到我,剛好我想起身上廁所,轉身起來時,卻被小孩拉住,小孩說媽咪不要走,我跟他說我想上廁所,他不肯一直哭鬧,然後又要我幫他脫尿布。 引導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