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演奏樂(37)《Nadia's Them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971年 Barry De Vorzon and Perry Botkin Jr 為電視劇『Bless the Beasts and Children』譜了一首樂曲《Cotton's Dream》,此曲雖然十分動聽,但不被重視,兩年後 Botkin 重編此樂放在另一劇集 『The Young and the Restless』內,雖然在美國本土街知巷聞,但仍算不上國際名曲。


1976年,滿地可奧林匹克世運會出現了一顆體壇巨星,她就是體操皇后 Nadia Comaneci (1961- ),原籍羅馬尼亞,被評為近代 150 年最偉大的女性運動員,曾贏得五面奧林匹克運動金牌,取得有名的『七次完美的十分』

Nadia Comaneci 其中的完美『十分』


1976年美國廣播 ABC 公司在介紹 Nadia Comaneci 同時,用《Cotton's Dream》這首歌曲作為配樂,畫面與樂曲的配合做成了很大的迴響,自此歌曲一夜間成為了世界名曲。


1976 年十二月此曲登上 Billboard Hot 100 排行榜第八位,幾乎每一隊輕音樂團都會演繹此曲,不約而同都會採用新歌名,稱為《Nadia's Theme》

《Nadia's Theme》原奏版本『The Young & the Restless』


各大名家的演繹

Richard Clayderman 《Nadia's Theme》


Henry Mancini《Nadia's Theme》


Paul Mauriat 《Nadia's Theme》


在眾多的演繹中,實在難分高下,因為全部演奏都傾向忠於原著 (除了 Paul Mauriat),此曲在很多地區被選為電台廣播節目的前奏樂,用得最多的版本由 Ferrante & Teicher 演繹,筆者亦認為算得上是最好的版本。(Youtube 視頻中很多樂曲根本非 Ferrante & Teicher 所演奏,但下面這個版本就是 Ferrante & Teicher 的真跡)

Ferrante & Teicher 《Nadia's Theme》



我的目標,是要介紹 100 首被遺忘的經典演奏樂

avatar-img
115會員
534內容數
如果華人界中只有五個人可以舉出十大全球輕音樂團是誰,余就是其中一個。本來專於輕音樂介紹,時代進步,後轉寫一頁過小說,亦試圖以「文創實驗」形式去書寫長篇小說,意圖將長篇拆成每一篇都是獨立小品,無需知道前面的劇情,這種「文創」是方便斷斷續續觀看的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avid T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從 Kenny G 在 1986 年發表《Songbird》,歌曲昂然進入排行榜後,聲譽日隆,但主流爵士樂音樂家和愛好者總不放過他,並作出嚴厲批評:「他賣出了大量唱片,但在爵士樂相關方面卻遠不及真正偉大的演奏家。」 同行批判他,其他爵士樂迷揶揄他的演奏只屬酒店大堂、又或電梯裡的音樂。這些人罔
流行曲是一個奇異世界,從前真的可以抱著吉他唉哼幾句,便可以賺的盆滿鉢滿。流行曲搶奪了樂壇的王座,古典被廢棄,所有沒有人聲的演奏樂淪為非主流,排行榜主導了市場,偶爾還是有一些零星的純音樂打入流行榜,Kenny G 的《Songbird》就是其一。不同於流行歌曲,能夠進人排行榜的「純音樂」,肯定地一
Billy Vaughn 《Come September》 曾幾何時純音樂市場吹捧「New Age Music」,大部份有關之文獻都以上世紀 70 年代為其發源之始,筆者對純音樂涉獵了半個世紀,當然有個人的主觀與意見,坊間有關「New Age Music」的介紹,總是繞過了前人努力的成果,好像
Raymond Lefevre 《Scat In The Dark》 動人的音樂,是無分種族、國界的。1969年日本女歌『手由紀さ おり』的歌曲,名為《夜明けのスキャット》旋律實在太美,甫一發表後,即成為日本膾炙人口之名歌! 由紀さ おり《夜明けの
Maksim Mrvica 《Leeloo's Tune》 Tonci Huljic 1961年出生於前南斯拉夫克羅地亞,當地著名音樂人及作曲家,鋼琴高手 Maksim Mrvica 比他小 14 歲,間接地由他捧紅,後期他更成為 Maksim Mrvica 的經理人。
Croatia 「克羅地亞」是南歐一個小國,1991 年才脫離南斯拉夫獨立,近年是新興的旅遊熱點,那有人想得到她在1990年曾經歷內戰,到處都是手榴彈與槍炮,這場戰爭在1996年才告平息。 Tonci Huljic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已經活躍於南斯拉夫樂壇,他是西化樂隊「Dalmatinski
自從 Kenny G 在 1986 年發表《Songbird》,歌曲昂然進入排行榜後,聲譽日隆,但主流爵士樂音樂家和愛好者總不放過他,並作出嚴厲批評:「他賣出了大量唱片,但在爵士樂相關方面卻遠不及真正偉大的演奏家。」 同行批判他,其他爵士樂迷揶揄他的演奏只屬酒店大堂、又或電梯裡的音樂。這些人罔
流行曲是一個奇異世界,從前真的可以抱著吉他唉哼幾句,便可以賺的盆滿鉢滿。流行曲搶奪了樂壇的王座,古典被廢棄,所有沒有人聲的演奏樂淪為非主流,排行榜主導了市場,偶爾還是有一些零星的純音樂打入流行榜,Kenny G 的《Songbird》就是其一。不同於流行歌曲,能夠進人排行榜的「純音樂」,肯定地一
Billy Vaughn 《Come September》 曾幾何時純音樂市場吹捧「New Age Music」,大部份有關之文獻都以上世紀 70 年代為其發源之始,筆者對純音樂涉獵了半個世紀,當然有個人的主觀與意見,坊間有關「New Age Music」的介紹,總是繞過了前人努力的成果,好像
Raymond Lefevre 《Scat In The Dark》 動人的音樂,是無分種族、國界的。1969年日本女歌『手由紀さ おり』的歌曲,名為《夜明けのスキャット》旋律實在太美,甫一發表後,即成為日本膾炙人口之名歌! 由紀さ おり《夜明けの
Maksim Mrvica 《Leeloo's Tune》 Tonci Huljic 1961年出生於前南斯拉夫克羅地亞,當地著名音樂人及作曲家,鋼琴高手 Maksim Mrvica 比他小 14 歲,間接地由他捧紅,後期他更成為 Maksim Mrvica 的經理人。
Croatia 「克羅地亞」是南歐一個小國,1991 年才脫離南斯拉夫獨立,近年是新興的旅遊熱點,那有人想得到她在1990年曾經歷內戰,到處都是手榴彈與槍炮,這場戰爭在1996年才告平息。 Tonci Huljic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已經活躍於南斯拉夫樂壇,他是西化樂隊「Dalmatinski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上集)從1980-1997年共介紹60首歌曲,讓你一次聽個夠!「翻唱(Cover)」是指將原歌曲以重新填詞、編曲的方式改由他人重新演唱,以原曲來源而言,80-90年代的翻唱多以日文及西洋歌曲為主,至90年代末則開啟了翻唱韓文歌曲的潮流。
Thumbnail
本文內容介紹:一代女皇、幾度夕陽紅、玫瑰人生、八月桂花香、煙雨濛濛、庭院深深、富貴浮雲、再回到從前、不了情、春去春又回,並賞析劇中好聽經典的主題曲及插曲。就讓大家一部接一部、一首接一首的回味經典吧!
今天突然腦海中響起 Cinderella的旋律 是日劇戀愛革命裡面的插曲,主唱者是小原明子 想當初對於愛情的憧憬以及未來自己的設想是因為看了這一部日劇 然後自己只因為喜歡旋律,就認定了這首。 即便我不懂日文,也因為小眾比較找不到翻譯 當年我還是很愛很愛這首,會自帶音樂進入我的世界,即使到了
Thumbnail
Hi there,現在的年輕樂迷或許知道 Madonna 是個天后級女歌手,但並沒有親自體會過舞曲女皇的魅力,甚至完整的專輯也沒有聽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聽到比較熱門的,像是〈Material Girl〉(1984)、〈Like a Prayer〉(1989)、〈Hung Up〉(2005)
Thumbnail
1990年4月8日,我們所熟知的電視劇公式在這一天永遠被改變。美國廣播公司首播了—《雙峰》 ,這齣由導演大衛·林區(David Lynch)和製作人馬克·弗洛斯特(Mark Frost)共創的心血結晶,並請來了美籍義大利作曲家安傑羅·巴達拉門蒂(Angelo Badalamenti)擔任幕後配樂。
Thumbnail
今天的曲單可以說是回憶加分為主,所以選了Beethoven - Für Elise。 雖然說給愛麗絲其實不是要寫給愛麗絲的,大家對於這段透過臺灣的垃圾車傳遍大街小巷的曲子應該都是耳熟能詳,但對於我而言又多了一層意義,因為是已逝的母親生前在我小時候很喜歡彈的小品。 https://www.you
Thumbnail
本文(下集)介紹:龍拳小子、007雷霆殺機、七個畢業生、七寶奇謀、回到未來、飛越蘇聯、紅粉佳人、青春傳奇、雞尾酒、情比姊妹深等十部膾炙人口的經典電影及其插曲,就讓大家一首接一首的回味經典吧!
Thumbnail
1965年的時候,有一部電影叫做《真善美》( The Sound of Music) 上映,當時我還在建國中學讀書,大概一兩年後才在台北市公館.東南亞電影院看到二輪片。女主角茱莉.安德魯斯本身就是舞台劇的演員,她扮演小修女麻雀變鳳凰的故事,使我印象特別深刻,對她高亢而甜美的唱腔, 更是難以忘懷。
Thumbnail
能寫出一首令許多人傳唱至今的經典好歌不容易。雖然詞曲創作者經常隱身在歌曲背後不太為人所知,但這位創作人可不僅寫歌或出唱片,還是演員和音樂劇演員。她有過一張備受音響發燒友推崇的專輯《Dreaming》,在台灣口耳相傳至今,想必不少人收藏,而發行至今38年,還能推出高音質紀念版本,可見張專輯在流行樂界中
Thumbnail
Andrea Bocelli是義大利歌手,也是著名男高音之一,演唱過許多動人的歌曲,除了剛剛介紹的‘The Prayer’之外,還有像是與Sarah Brightman合唱的’Time to Say Goodbye’、跟Ed Sheeran 合唱的 ‘Perfect Symphony’,以及在the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上集)從1980-1997年共介紹60首歌曲,讓你一次聽個夠!「翻唱(Cover)」是指將原歌曲以重新填詞、編曲的方式改由他人重新演唱,以原曲來源而言,80-90年代的翻唱多以日文及西洋歌曲為主,至90年代末則開啟了翻唱韓文歌曲的潮流。
Thumbnail
本文內容介紹:一代女皇、幾度夕陽紅、玫瑰人生、八月桂花香、煙雨濛濛、庭院深深、富貴浮雲、再回到從前、不了情、春去春又回,並賞析劇中好聽經典的主題曲及插曲。就讓大家一部接一部、一首接一首的回味經典吧!
今天突然腦海中響起 Cinderella的旋律 是日劇戀愛革命裡面的插曲,主唱者是小原明子 想當初對於愛情的憧憬以及未來自己的設想是因為看了這一部日劇 然後自己只因為喜歡旋律,就認定了這首。 即便我不懂日文,也因為小眾比較找不到翻譯 當年我還是很愛很愛這首,會自帶音樂進入我的世界,即使到了
Thumbnail
Hi there,現在的年輕樂迷或許知道 Madonna 是個天后級女歌手,但並沒有親自體會過舞曲女皇的魅力,甚至完整的專輯也沒有聽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聽到比較熱門的,像是〈Material Girl〉(1984)、〈Like a Prayer〉(1989)、〈Hung Up〉(2005)
Thumbnail
1990年4月8日,我們所熟知的電視劇公式在這一天永遠被改變。美國廣播公司首播了—《雙峰》 ,這齣由導演大衛·林區(David Lynch)和製作人馬克·弗洛斯特(Mark Frost)共創的心血結晶,並請來了美籍義大利作曲家安傑羅·巴達拉門蒂(Angelo Badalamenti)擔任幕後配樂。
Thumbnail
今天的曲單可以說是回憶加分為主,所以選了Beethoven - Für Elise。 雖然說給愛麗絲其實不是要寫給愛麗絲的,大家對於這段透過臺灣的垃圾車傳遍大街小巷的曲子應該都是耳熟能詳,但對於我而言又多了一層意義,因為是已逝的母親生前在我小時候很喜歡彈的小品。 https://www.you
Thumbnail
本文(下集)介紹:龍拳小子、007雷霆殺機、七個畢業生、七寶奇謀、回到未來、飛越蘇聯、紅粉佳人、青春傳奇、雞尾酒、情比姊妹深等十部膾炙人口的經典電影及其插曲,就讓大家一首接一首的回味經典吧!
Thumbnail
1965年的時候,有一部電影叫做《真善美》( The Sound of Music) 上映,當時我還在建國中學讀書,大概一兩年後才在台北市公館.東南亞電影院看到二輪片。女主角茱莉.安德魯斯本身就是舞台劇的演員,她扮演小修女麻雀變鳳凰的故事,使我印象特別深刻,對她高亢而甜美的唱腔, 更是難以忘懷。
Thumbnail
能寫出一首令許多人傳唱至今的經典好歌不容易。雖然詞曲創作者經常隱身在歌曲背後不太為人所知,但這位創作人可不僅寫歌或出唱片,還是演員和音樂劇演員。她有過一張備受音響發燒友推崇的專輯《Dreaming》,在台灣口耳相傳至今,想必不少人收藏,而發行至今38年,還能推出高音質紀念版本,可見張專輯在流行樂界中
Thumbnail
Andrea Bocelli是義大利歌手,也是著名男高音之一,演唱過許多動人的歌曲,除了剛剛介紹的‘The Prayer’之外,還有像是與Sarah Brightman合唱的’Time to Say Goodbye’、跟Ed Sheeran 合唱的 ‘Perfect Symphony’,以及在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