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劇心得│神人之家:關於回家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明明是紀錄片,卻比劇情片更好看。
這是我用來邀請爸媽和我一起看《神人之家》的說詞之一。

我在自以為文青的大學時期因勞工影展接觸到台灣紀錄片,買了《無米樂》DVD和家人朋友分享,大概看過八次以上;因《島國殺人紀事》和爸爸講司法人權講到激動落淚;和爸爸一起參加社區大學的《烏頭山水庫保衛戰》講座,認識地方政治與環保的衝突……我很幸運,我的爸媽對我的興趣和品味並不排斥,讓我能盡情分享我覺得很好看的紀錄片。

raw-image

《神人之家》拍攝的是導演盧盈良的原生家庭,父親嗜賭,由母親帶大三個孩子,年紀最小的盧盈良成年後上台北發展,長期沒有回家,因母親來電開始交代身後事,讓他起心動念回家鄉拍攝自己的家庭。導演回到嘉義民雄的家,原先想質疑如此虔誠信仰玄天上帝的家為何沒能受到神明庇護,沒想到拍著拍著,和家人的交流越來越多,覺得心中缺失的某個部分好像被完整了。

紀錄片比劇情片更容易讓觀眾投射感情,因為內容建立在「大部分的真實」之上。我會選擇用「大部分」這個詞來形容,是因為被呈現的畫面是從大量的拍攝素材和剪接處理有意識選擇出來的內容。《神人之家》是導演和剪接師從三年拍攝素材裡選擇出來的,他隱去了許多更深沉的埋怨、更真實的爭吵,攝影機的存在反而成了一種潤滑,讓家人多了話題,也多了藉口將關心彼此的話語說出來。

《神人之家》導演一開始只以畫外音的方式出現,攝影機對導演來說是個隱身在後減少衝突的保護盾,後來導演的身影開始出現在影片之中,帶爸媽去拍照片、和哥哥一起查閱蕃茄售價、在蕃茄園的兄弟對話等等,與家庭的距離不再疏離。這不是會直接說「我想你了」、「你要不要回家」的家庭,而是用「幾天不打電話給你會怪怪的」、「你要不要回來拍片」含蓄表現的家庭。

攝影機下是個很傳統的南部家庭,再不堪、再失敗,只要不是作姦犯科,家人就是有份責任要接納。父親好賭成性,即使飽受癌症折磨仍然不忘簽牌;哥哥平常幫忙問事,收的費用隨喜,平常務農卻得看天吃飯,負擔全家經濟之餘還要獨力教養孩子,經濟壓力自然不在話下。影片中對外出工作的姊姊描寫不多,姊姊會帶父親看醫生,有時候也會回來家裡幫忙,我猜想她已有家庭,若是離家得早,也許多少和弟弟盧盈良一成年就離家的理由一樣。

個子嬌小的母親為這個家庭奉獻了一生,當她說她從沒有見過海,背後的意思是她從來沒有離開過這個家;當母親提到「你們都離開家的時候,只有祂們陪我」,除了表示神明對她來說是一種陪伴,說的也是她自始至終守護著這個家。這讓我想起我的媽媽,我們家每個人都離開過家,不管是外出求學或工作,從頭到尾都只有媽媽守著那個家。她說戶口名簿上只有她一直在,永遠是戶長。

我是移居天龍國邊緣的移民第二代(?),對《神人之家》的南部風情和家庭觀念並不陌生,甚至連那種充滿失敗氣氛的家庭感都可稱熟悉,也並非沒有過「如果誰死了,是不是就可以擺脫這個情境」的想法。我們兄弟姊妹的感情不太親近,曾經有陣子我埋怨只有我煩惱家裡的事,必須承受家人的情緒;在我離家工作之後,反而是姊姊和弟弟才能就近幫忙照看家裡。《神人之家》裡哥哥在蕃茄園裡的那句「你本底就不是自己一個人」力量真的很大,光是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已給予孤身在外的遊子很大的安慰。

《神人之家》裡的家庭矛盾不只引起觀眾的共鳴,還是一部視覺和聽覺美學上感到舒服的電影。這並非指拍攝器材很厲害,而是聲音與畫面的搭配恰到好處,長鏡頭不會讓人不耐煩,對話有條理,特寫人物的表情充滿飽滿情緒。這可是紀錄片呢!被攝者得對鏡頭非常自在才能捕捉到如此自然的情境。據導演表示,剪接師黃懿齡非常細心,比他還熟悉拍攝出來的素材,有剪接師用不同角度幫他檢視、溝通討論,才有現在這個版本的呈現,這也成為《神人之家》特別出色之處。我在文章前頭用來誘邀爸媽的那句「明明是紀錄片,卻比劇情片更好看」,剪接師黃懿齡功不可沒。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要面對的題目,就像導演說的,這部片並沒有和解什麼,家裡的問題還是在,甚至還會出現新的問題,有的只是理解和包容。我問爸媽看完之後有什麼感想,爸爸說很真實,媽媽說裡面的台語很道地。乍聽之下讓人覺得這心得真是不著邊際,但這就像我這篇說不了太多的心得文一樣,如果不想挖出太多投射在《神人之家》裡的經驗(尤其是對家庭理不清的感情),真能說出來的心得就只能流於表面。《神人之家》是部看似平淡,卻很容易觸動觀眾心裡某些很私密的情緒,後勁莫名很強的紀錄片。至於會觸動哪些部分,只有觀眾自己知道。



神人之家

首映年份:2022年
導演:盧盈良
剪接:黃懿齡
2022年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
2022年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
2022年台北電影獎最佳剪輯 - 黃懿齡
2022年台北電影獎觀眾票選獎
第4屆台灣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廢物青年.迪麥
94會員
266內容數
廢物文青的娛樂生活
廢物青年.迪麥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本片改編自瑞典小說《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改編的電影,描述一位固執、憤世嫉俗的老先生奧托,在喪妻之痛後,企圖尋死卻不斷被鄰居干擾,進而產生溫馨互動的故事。影評認為本片溫馨感人,適合喜歡小品電影的觀眾。
Thumbnail
2025/04/21
本片改編自瑞典小說《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改編的電影,描述一位固執、憤世嫉俗的老先生奧托,在喪妻之痛後,企圖尋死卻不斷被鄰居干擾,進而產生溫馨互動的故事。影評認為本片溫馨感人,適合喜歡小品電影的觀眾。
Thumbnail
2025/03/18
這部2013年由具教煥自編自導自演的短片《獨立電影導演們為何不給DVD?》,以喜劇手法呈現韓國獨立電影導演們在理想與現實間的掙扎。透過一位演員拜訪多位導演的故事,探討獨立電影創作的困境與堅持。
Thumbnail
2025/03/18
這部2013年由具教煥自編自導自演的短片《獨立電影導演們為何不給DVD?》,以喜劇手法呈現韓國獨立電影導演們在理想與現實間的掙扎。透過一位演員拜訪多位導演的故事,探討獨立電影創作的困境與堅持。
Thumbnail
2025/03/07
日劇《易普症》心得分享,探討劇情、角色設定、演員表現及個人觀點,並包含對劇中細節的有趣吐槽。
Thumbnail
2025/03/07
日劇《易普症》心得分享,探討劇情、角色設定、演員表現及個人觀點,並包含對劇中細節的有趣吐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明明是紀錄片,卻比劇情片更好看。 這是我用來邀請爸媽和我一起看《神人之家》的說詞之一。
Thumbnail
明明是紀錄片,卻比劇情片更好看。 這是我用來邀請爸媽和我一起看《神人之家》的說詞之一。
Thumbnail
這一篇,非關影評,或可說是篇,偏門的影評。專業評論者,一般得讓自己藏身銀幕後方,與作品保持安全距離,便以獨行、攀高,站穩遙遠而隔絕的制高點,睥睨著眼底的影像流轉、手持冰冷銳利的放大鏡,細查並批判,好建立起相對客觀的專業高度。然而我認為《神人之家》這部佳作,值得另闢蹊徑,直通寫作者的內心世界。
Thumbnail
這一篇,非關影評,或可說是篇,偏門的影評。專業評論者,一般得讓自己藏身銀幕後方,與作品保持安全距離,便以獨行、攀高,站穩遙遠而隔絕的制高點,睥睨著眼底的影像流轉、手持冰冷銳利的放大鏡,細查並批判,好建立起相對客觀的專業高度。然而我認為《神人之家》這部佳作,值得另闢蹊徑,直通寫作者的內心世界。
Thumbnail
上週看了原民家(見上篇《哈勇家》觀後感),這週看嘉義民雄的「神人之家」。 導演陳玉勳說,這部是「像劇情片的紀錄片」。徐譽庭說,「用非常好看來告白,太輕蔑了,但真的------好好看」。在Netflix串流上,會看到一些實在高潮起伏的紀錄片,那確實也是好看,屬於高感官刺激。
Thumbnail
上週看了原民家(見上篇《哈勇家》觀後感),這週看嘉義民雄的「神人之家」。 導演陳玉勳說,這部是「像劇情片的紀錄片」。徐譽庭說,「用非常好看來告白,太輕蔑了,但真的------好好看」。在Netflix串流上,會看到一些實在高潮起伏的紀錄片,那確實也是好看,屬於高感官刺激。
Thumbnail
導演阿良(盧盈良)離家20年,有天接到媽媽交代身後事的電話後,突然有了想記錄家人的念頭,於是回到家鄉開始拍攝《神人之家》。離鄉許久的他,帶著或許能化解心結的期望回家,但家裡的狀況卻和離開時沒什麼兩樣:嗜賭成性的爸爸、任勞任怨的媽媽、一事無成的哥哥,不同的心境面對同樣的家庭,心中的不解是否能解開?
Thumbnail
導演阿良(盧盈良)離家20年,有天接到媽媽交代身後事的電話後,突然有了想記錄家人的念頭,於是回到家鄉開始拍攝《神人之家》。離鄉許久的他,帶著或許能化解心結的期望回家,但家裡的狀況卻和離開時沒什麼兩樣:嗜賭成性的爸爸、任勞任怨的媽媽、一事無成的哥哥,不同的心境面對同樣的家庭,心中的不解是否能解開?
Thumbnail
這是一部以自身家庭為主題的紀錄片,可以說是一種「自我敘說」論文的影像化。我就讀的研究所,每屆大概至少一半的同學寫自我敘說論文,因此我相當熟悉這方面主題的作品。記得上一次看類似的影片,就是黃惠偵導演的《日常對話》,我本身也訪談過黃惠偵導演。然而,我認為這兩者形成很有趣的對比,導演的目標都是想知道「我們
Thumbnail
這是一部以自身家庭為主題的紀錄片,可以說是一種「自我敘說」論文的影像化。我就讀的研究所,每屆大概至少一半的同學寫自我敘說論文,因此我相當熟悉這方面主題的作品。記得上一次看類似的影片,就是黃惠偵導演的《日常對話》,我本身也訪談過黃惠偵導演。然而,我認為這兩者形成很有趣的對比,導演的目標都是想知道「我們
Thumbnail
《神人之家》拿下 2022 年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最佳紀錄片、最佳剪輯及觀眾票選等 4 項大獎,更入圍第 59 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和最佳剪輯。《神人之家》是一部私密且深刻挖掘家庭與自我關係的紀錄片,看似平淡的敘事口吻,卻蘊含複雜難解的情緒。
Thumbnail
《神人之家》拿下 2022 年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最佳紀錄片、最佳剪輯及觀眾票選等 4 項大獎,更入圍第 59 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和最佳剪輯。《神人之家》是一部私密且深刻挖掘家庭與自我關係的紀錄片,看似平淡的敘事口吻,卻蘊含複雜難解的情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