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曼學習法》用過的人都後悔了,後悔為什麼沒有早點學!科學頑童的高效學習方法!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最近剛看過奧本海默的人,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在三位一體原子彈試爆的一幕,有的人是戴墨鏡,有的人用黑色玻璃遮住眼睛,就有位帥哥說我坐在車子看爆炸就好,他就是要跟大家不一樣,試爆成功後,他還做到車子上敲著鼓,這個人是誰?這個人就是科學頑童理察費曼。


理查費曼是誰 ?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二次大戰期間,奧本海默集聚眾多科學家在洛斯阿拉莫斯,執行研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畫;其中一堆諾貝爾獎等級的大神。

某天,有一場由物理大神「波耳」所主持的會議,會後波耳交代助理:


記住坐在後面那個小帥哥的名字,只有他不怕我。下次要討論什麼,先找他來;其他人就像應聲蟲,都只會說:『是,波耳博士』,這位帥哥就是當年才 25 歲的理查·費曼。


在洛斯阿拉莫斯工作期間,他除了無懼於學術權威,他還多次正面嘲諷軍方。例如不斷打開所有鎖著機密文件的保險櫃,證明保險櫃並不保險(他也因此無師自通地成為開鎖高手);又故意與家人往來的信件上書寫各種暗號,以調侃軍方的信件檢查。


他最廣為人知的事件就是 1986 年參與挑戰者號爆炸事件調查,他發現原來問題出在O型環(O-ring),O型環的作用就是在機器運作時,能夠密封或防止流體、氣體洩漏。

挑戰者號用的O型環泡在冰水中一段時間就失去彈性,一但加壓後便無法回復原狀,這導致O型環失去密封的效果,而發射前一天夜晚的溫度只有攝氏零下八度。




為什麼要使用費曼學習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求學時太過依賴被動學習了,這是因為我們習慣進學校聽老師上課,藉此來學習新知識,就拿國小念課文為例,我還記得以前是老師念一句,我們跟著唸一句,養成這個習慣之後,連看書的速度都變慢了,因為習慣閱讀時把會把聲音念出來,而不是自己主動念完,不會念的再問老師。

而且其實我們也知道,學習新知就是要「預習、學習、複習」等三個步驟,事實上會遇到一個問題,你頂多是針對當天要上的課進行預習,但是你對整體要學習的架構一點也不了解,我們求學時讀書就是為了考試,但問你微積分能用在哪裡,很多人學過了,即便考了高分,其實根本也搞不清楚能用在哪裡?



天下沒有無用的知識,只有不會用的人



你的學習只是為了考試,說實在是真的很無聊,當然升學制度下,我們還是需要會考試,只不過考試是另外一門技巧,這邊暫且不提,學習新知其實就是要有趣,很多學科之所以無趣,是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可以用在哪裡?

費曼學習法就是希望你從有趣著手,初步先了解這門知識的概念,能用在哪裡? 發展的脈絡? 相關的歷史與軼事,你對這個知識或學科產生興趣之後,自然就會有動力去精進。

回想我們做在台下聽老師上課,就是因為你沒有對老師傳授的知識有個初步的概念,如果你事先就掌握這門學科的架構,甚至是自學讀完一遍了,這時候你根本不需要坐在台下聽老師講,可能基礎概念你都可以先教同學了,其他時間反而是拿不會的部分去請教老師,這樣的學習是既深刻又有效率。



費曼學習法的四大步驟

費曼的好奇心與學習除了理論物理以外,在他的自傳「別鬧了,費曼先生」所述,他打邦加鼓的功力好到可以組團贏得競賽,繪畫程度足以開畫展。他以好玩的心態認真的做每件有趣的事,

這麼樣一位的科學頑童、天才學者,其學習方法必有其獨到之處,正如費曼所說:



你要愛上學習,就讓學習像講故事一樣簡單



究竟這位科學頑童的學習方法有何獨到之處呢? 這麼值得我們學習,簡單來說,可以分成四個步驟:


第一步驟: 概念

找到你想要學習的東西,無論是什麼領域都可以,重點在於你必須建立出一個整體概念。

舉例來說,你想要學習新技能、知識,這時候你會需要大量蒐集相關的資訊,不管是書籍、網路等等訊息來源都可以,重點在於對於你想學的事物要有基本認識。

就像雪球速讀法中提到一個概念「累積資料庫」,雪球速讀法認為人們看書太慢是因為相關的資料庫不足,就有點類似我們在看英文文章,如果單字量不夠,需要邊看邊查單字,閱讀速度絕對是慢到爆炸,也就是你的資料庫不足所導致。

所以說要有基本的概念,就必須要大量累積相關資訊的資料庫,這個累積的動作就是輸入,輸入大量的相關資訊,你對這個知識才有的大致上的概念。

有了初步的概念,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進行第二步驟「以教代學」。


第二步驟: 以教代學

之前在網路上有看過一篇文章,有一個農民,他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但他女兒考上北京清華,兒子考上北京大學,有人問他是怎麼教的。

他回答說:孩子上學不簡單,要花很多錢和時間,所以一定要對得起這些錢。

我請孩子放學回家把老師上過的課對我講一遍,如果我有聽不懂的地方,就讓孩子解釋,如果孩子也解釋不出來,我就讓他回學校問老師,這們一來,孩子學習的動力就很強,因為他們不會要怎麼教我?

這個方法其實就是費曼學習法的第二步驟「以教代學」,也就是說你必須想辦法教會外行人或小孩,你所學會的知識如果外行人或小孩都聽得懂,你這才算真正學會這項知識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這邊就不得不提到「博藍尼悖論」,簡單來說「博藍尼悖論」指的就是我們懂的事情,比我們能表達出來的更多。

比如說我們學習一樣知識,往往用一項專業術語就帶過,可是我們真的了解嗎?

費曼小時候曾聽他爸講了一個道理。

費曼爸說: 「當你看到一隻鳥,即時你知道這隻鳥的名字,其實你對牠一無所知。因為你只是知道人類起的名字,至於飛過上萬英里是怎樣辨別方向的,沒有人知道這回事」。

如果你沒有辦法用最簡單的方法去教會一個外行人或是小孩,那就代表你對這項知識、技能的掌握度還不夠

最近我家小朋友問我,為什麼我們要「用錢」買東西,剛聽到這個問題,說實在真考倒我了,錢就是貨幣,要教會幼稚園小孩什麼叫作貨幣,我總不能從人類歷史開始講吧,大人都不一定有耐心聽了,何況是小孩?

後來我就用小朋友最流行的寶可夢卡來解釋,錢其實本質上是一種信任,就像你跟同學交換寶可夢卡,你們都相信寶可夢卡的價值,所以可以相互交換,但是寶可夢卡可以去7-11買東西嗎?

答案一定是不行的吧~ 為什麼寶可夢卡不能拿來買東西呢?

因為店家不相信寶可夢卡的價值,因為沒有人可以保證寶可夢卡的價值,所以不能讓你買東西。

店家相信的是「新台幣」,這個是由中央銀行發行的錢,央行你可以理解成台灣最大的銀行,如果央行倒了台灣也倒了,所以店家選擇相信新台幣,你想買東西就只能用新台幣,這就是為什麼你想買東西,只能用錢的原因。

以教代學的過程中,難免會發現一些盲點、自己不足之處,接著你就可以進行到第三步驟「回顧」。


第三步驟: 回顧

以教代學的過程中,你一定會卡關,可能是忘記了、或是不知道怎麼解釋、也許是無法將這些概念連接起來,沒關係就像是打遊戲一樣,卡關了要不就跟他拚了,要不就是去網路找攻略。

你所要做的是記錄下卡關的部分,回過頭去找資料破解卡關的地方。

還記得前面提到雪球速讀法中「累積資料庫」的概念嗎?

累積資料庫的過程中,你以為是線性的,其實當中有許多知識點是你不清楚的,這部分我稱為「斷點」,就像格鬥遊戲你輸入招式想要打combo連續技,只不過你以為可以接連續技,可是實際上你卻有幾招根本就不熟,這導致你連續技打到一半就斷了。

這些招式就是你必須要回頭去好好練起來,這樣才能順利打出連續技。

所以回顧簡單來說就是把自己不會的地方給補足,然後再重複步驟1~2,直到你熟練為止。


第四步驟: 簡化

這邊想提所謂的「劃線複誦法」,這個幫助你記憶的方法是出自於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研究,研究發現不論是學習或是閱讀,「對自己複誦內容」這個說與聽的雙重動作,對你長期記憶的幫助,會比默默地閱讀或書寫要來得有效得多。

大聲說出來,不僅能幫助你的長期記憶,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幫助你釐清與簡化概念,因為人講話習慣用短句,這樣說話才會順,當你大聲說出來你的知識,卻發現怎麼講都不順暢,或是讓人聽不懂

這就表示你還不夠理解,所以沒辦法用最簡單的語言,最少的文字去解釋清楚,因為複雜的知識要用最簡單的方法表達出來,這非常考驗你的理解程度,這時候就請重複步驟1~3,直到你可以用最簡潔的方式大聲說出所學,這才代表你掌握這項知識。


結語:萬用的學習框架

費曼學習法來源自理查費曼本人的學習歷程,你會發現這個方法其實不只可以用在學習上,在矽谷的許多新創公司也是利用這個方法去創業,去打造新商品與新服務,只不過名字不一樣罷了。


我們來複習一下費曼學習法的四個步驟,分別是「概念」「以教代學」「回顧」「簡化」,在矽谷新創公司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打造商品你同樣也要有「概念」,其核心精神就是「先假裝你會,最終做到」,因為新創的產品很多時候根本就是無中生有,在打造的過程中困難重重,你必須打造「最小可行型商品」用最小的成本,投入市場去試水溫,看看大家的反應,如果反應不錯就邊做邊改,最終打造出可推出市場的版本。


例如Google文件一開始只有微軟word的部分功能,但他充分的讓用戶輕鬆上手並了解共享編輯的概念,現在也是成了許多人文書編輯的選擇。

所以我認為費曼學習法可以修改成「輸入」「輸出」「回饋」「簡化」四個步驟,我認為這樣的框架更加萬用,無論你是要學習、創業、研發還是銷售等,任何需要運用知識的場合,通通一體適用。

舉例來說好了,《 打造第二大腦 》這本書提到,第一大腦也就是人腦,主要的功能是用來思考的,記憶就交給第二大腦,也就是你的數位筆記,我們需要用C(獲取)、O(組織)、D(萃取)、E(表達)四大步驟去打造你的第二大腦,這個過程不也很符合費曼學習法嗎?

簡單來說,任何化輸入為輸出的方法、主動學習的方法,本質上都是費曼學習法的範疇


raw-image






每個人都會有許多難題,「閱讀」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你的答案也許已經被某人寫在書裡了,唯有閱讀能解決你的問題,擴展個人的視野,希望遇到瓶頸的你,在這裡能聽到你需要的一本好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重啟人生》ep3:看見第一人生的別面仍舊活在同樣的城市,卻用不同的視角營運人生,麻美有機會看見第一輪人生所遭遇的人的另一面。比如第二集他發現,原本很照顧他的上司,竟然是性騷擾的現行犯,翻轉了麻美原本對上司的良好印象。第三集則是讓麻美能夠檢視自己過去的作為,以及意外積了陰德值。
Thumbnail
avatar
FlaneuR
2023-02-13
《我們如何發現|EP3|愛|小鹿亂撞就是愛吧》Podcast 搭配文章Q: 我們會說自己懂「什麼是戀愛的感覺?」嗎?(00:17) 綵:不懂(閃亮:大驚) 閃亮:不懂 Q: 認為我們不懂的理由是什麼呢? (00:58) 綵:一群朋友只要談到戀愛的話題,我就會安靜吃飯。這裡講的戀愛是,戀愛觀、對伴侶的想像這種話題。可能是因為我的想法跟別人的差異比較大,我安靜的話大家好像
avatar
閃亮
2022-11-20
韓綜 | 感想 | 推薦 | 《Queendom 2》EP3【14/4/2022】《Queendom 2》EP3 (翻唱其他出演者的歌曲) 第一二集就是代表曲對決的表演!你們看了沒有啊?真的好精彩!不知道今天會出什麽名場面呢!
Thumbnail
avatar
h.share
2022-05-30
影集《月光騎士》EP3《月光騎士》第三集開拓更多支線,關於阿米特的傳說、月神孔蘇的過去、九柱神法庭、孔蘇的特殊能力、亞瑟對孔蘇的怨恨等都有更多篇幅,顯然編導想在這集開始拓展世界觀,但整體故事的質感有下滑趨勢,連馬克/史提芬作為主角卻開始失焦了....
Thumbnail
avatar
彼得葉
2022-04-14
【觀後感】《HIStory4-近距離愛上你》- EP3-哥是直男! 絕對禁止BL出道! 難道你沒有想過,你這個暗戀我的人設,到最後要怎麼圓過去?
Thumbnail
avatar
李浣熊
2021-08-19
談《天橋上的魔術師》觀後感_05_ep3 Oh-oh-oh-oh-oh-oh-oh-oh-oh-oh-oh一曲Tarzan Boy開啟【ep3水晶球】商場青少年的戀愛序章,鏡頭從三小男孩轉到商場四帥身上,其中最突出的就屬費洛蒙滿棚的阿派,一個原著裡不存在的角色,即將演譯小說裡沒有出現水晶球的一集。
Thumbnail
avatar
黑色尾卷
2021-04-03
歇息一下再向前望,終點可能成為新的起點 §《西荻窪 三ツ星洋酒堂》EP3(含劇情,慎入)以下對白節錄來自HMVOD的日中翻譯。 雨宮準備開店時,在門外碰上先前替洋酒堂裝修的書店老闆和木先生。和木先生尬尬尷尷地請雨宮幫忙 — — 他想雨宮他們協助他為花店東主石黑女士辦生日驚喜派對...
Thumbnail
avatar
Siying
2021-02-26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EP3-EP6:擁抱彼此的喪屍小孩們童年缺少的那份溫暖,隨著他們的相遇,他們在彼此身上都看到了鏡像中得自己,漸漸的他們發現,原來他們彼此也可以補足缺少的溫暖,擁抱過後才發現,原來在做噩夢時,原來在寒冷中,有個真誠的擁抱,有個為你睜開雙臂環繞你的人,是多麼溫暖與重要。 至此,喪屍小孩們長大了,他們終於知道了溫暖為何物。
Thumbnail
avatar
緒語
2020-07-12
從尼采的兩種道德觀看《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EP3 從男女主角文鋼太與高文英身上可以看到兩種形式的人,文鋼太被內心的道德所束縛,他就像是用鎖鍊自縛手腳,把自己跟世上所有的道德價值綁成一體,然後去做那些「應該」做的事而不是自己心中想做的事。 高文英正好相反,他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一切,她缺乏同情心,憐憫心在她身上早已消失無蹤,她利用自己的財富與能力,
Thumbnail
avatar
緒語
2020-06-30
後見之明:影集《國際橋牌社》ep3、4──線上觀後感大概是平台+網路劇的關係,我身邊在看這部劇的人似乎是幾近於無,社群平台上的聲量也頗一般,到現在竟然還沒有引起同溫層的熱烈討論,其實讓我滿意外的,不過沒有深究其因的必要就是了。
Thumbnail
avatar
騙徒
202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