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閱讀】自己的力學

【關於閱讀】自己的力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一開始被這本書吸引,不是書的標題與副標,而是作者的「外貌」(喂!!),真的是帥哥一枚。

整本書讀起來非常輕鬆愉快,篇幅也不長,可以很快的翻完,以下紀錄我覺得蠻有趣的部份:

(1)「力學」就是機制,該學會「觀察」:

力學是藉由觀察物理與自然現象,推演出的一套規則道理。在我們面對人生的道路,最不該忘記的就是「觀察能力」,發現新奇有趣的現象並記錄歸納,從而建構出自己喜歡又做得好的事情。

這一點剛好呼應我最近開始追的Netflix《金魚妻》,劇中開金魚店的男主角提到:「養金魚最重要的就是觀察。」我想也是一樣的道理吧!

(2)善用「想像力」與「聯想力」:

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學日文的例子,許多人在記憶日本七曜日時常常會有順序混淆的困擾,這時不妨在腦中想像這個畫面:

『星期日的夜晚,月亮高掛,我坐在和式房子的綠廊,當時天氣頗冷,所以在院子裡升起了一盆炭火,看見火光映照在水面,因為裝水的木杯鑲有金箔,兩者的色澤相映成趣。但是金箔卻沒黏好,掉到土地上了。』

「日、月、火、水、木、金、土」就是日本週日至週六的七曜日,運用上述的故事聯想,讓想像力在腦海中產生畫面,就不容易忘記。

(3)該注意的是「進步」,不是「當下的痛苦」:

作者以自己過去攻讀博士研究為例,經常以學校為家,早出晚歸,隨著研究失敗的次數多到數不清,信心也開始產生動搖,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是不是該放棄?事後回頭看,最後那段最迷惘的時光,反倒是成果最豐碩的一年。

如同登山時,當自覺體力快要耗盡,整個人痛苦異常,如果越專注這些不舒服,越會想要放棄打道回府;如果只專注在目標上,一步一腳印地往上爬,往往回過神時,風景已經不一樣了。

(4)「學習」,然後「教會別人」:

「要是不能把一個科學概念講到讓一個大學新生也能聽懂,那就說明我自己對這個概念也是一知半解。」這就是有名的「費曼學習法」。

透過用簡單的方式教會他人、找到他人一知半解的地方、再次學習自己沒有弄懂的地方這三個要點反覆循環,除了幫助他人學習,也同時自然的提升自己的知識量。

raw-image

本書非常適合在學學生閱讀反芻,內化成自己學習的習慣,可以在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的學生時期奠定很好的基礎。

avatar-img
Tsai Tsai的沙龍
1會員
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sai Ts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常常在候診的時候,聽到或看到醫護人員在討論要訂什麼速食或是手搖飲料,總覺得這些身在醫療體系的人員應該會比一般大眾更注重養身健康才對,但事實似乎不然? 另一種解讀是醫護人員實在太忙了,沒辦法好好坐下來享用一頓正餐,所以才需要這種可以快速、方便的方式,把珍珠粉圓當飯吃(淚)。
老實說,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直覺認為內容大概是塞滿了華而不實的雞湯,根本沒興趣仔細翻閱,直到發現許多人大力推薦... 本書共分為9個章節,我覺得可以用「善的循環」來貫穿總結各章節的主題。
上班的時候才意識到今天是2月14日,雖然已經過了要大肆慶祝的年紀,但想說趁著節日,也應該特別去做些什麼,表達一下心意。 正要傳訊息問「家裡的老闆」晚上要不要幫她買韓國菜,就看到她傳訊息問我:「晚上要吃韓國料理嗎?」 人有時候相處久了,就會產生一種默契,蠻好的。
常常在候診的時候,聽到或看到醫護人員在討論要訂什麼速食或是手搖飲料,總覺得這些身在醫療體系的人員應該會比一般大眾更注重養身健康才對,但事實似乎不然? 另一種解讀是醫護人員實在太忙了,沒辦法好好坐下來享用一頓正餐,所以才需要這種可以快速、方便的方式,把珍珠粉圓當飯吃(淚)。
老實說,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直覺認為內容大概是塞滿了華而不實的雞湯,根本沒興趣仔細翻閱,直到發現許多人大力推薦... 本書共分為9個章節,我覺得可以用「善的循環」來貫穿總結各章節的主題。
上班的時候才意識到今天是2月14日,雖然已經過了要大肆慶祝的年紀,但想說趁著節日,也應該特別去做些什麼,表達一下心意。 正要傳訊息問「家裡的老闆」晚上要不要幫她買韓國菜,就看到她傳訊息問我:「晚上要吃韓國料理嗎?」 人有時候相處久了,就會產生一種默契,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