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與你不同的存在可以是好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人到了適婚年齡,外人很容易將你的感情狀態變成評價標準,但大部分的時候,這種標準有欠客觀,因為它不考慮每個人的性格差異,而是將自己想法主觀代入:喜歡孩子或是嚮往大家庭熱鬧生活的人,對於單身獨居者,可能會覺得好孤單;喜歡專注自己的單身者,看到處理家庭關係的已婚者或有對象的人,或許會感到相當拘束。

 

彼此無法理解是正常,甚至有「我沒有選擇那樣,而是決定這樣,真好」的感受都不是問題,怕就怕用負面角度去擅自解讀別人的人生:「結婚的人真可憐,帶孩子忙家庭,沒有自我,好慘!」「到這年紀還單身,嘴巴上說自由自在,其實是逞強在掩飾自己沒人要吧?」

 

每一種選擇都有它的快樂跟辛苦,放大對方的辛苦去突顯自己的快樂,更多是見不得人好或是自己想要但得不到的酸葡萄心態,這種人無論是已婚、有伴或單身,都很難快樂,因為他對「感情狀態」的理解是非黑即白,只要別人選了跟他不同的立場,他看到的就只有對方的辛苦,並把辛苦解讀為愚蠢,這不尊重人。

 

沒必要說單身比結婚好,也沒必要說結婚比單身幸福,如果全世界幾十億人口只能有一種好的可能,那該有多可怕?喜歡自己的狀態,同時尊重別人的選擇,一個人的優越不用靠踩踏或貶低別人的選擇來突顯:「我知道我做的選擇會讓我得到什麼,同時也會失去什麼。有時我會羨慕跟我走在不同道路上的人能擁有我所沒有的體驗,但那不代表我想要過他們的生活,因為當下的生活是適合我的決定,我很滿意。」


#常樂Onnea

#野蠻生長_無畏綻放

#生活教會我的人性

#早知道就好_現在知道也不遲的事

#愛情

#人生

 


那些早知道就好,現在知道也不遲的事。 #常樂Onnea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創業既然是「做自己的老闆」,那你就必須具備:高自律能力、全權負責的覺悟、事事靠自己的拚勁,以及有手腕去處理不得不做的事。
一個人很難推倒整面牆,期望別人改變,等同跟他的價值觀體系作對,如同親友要求你改變而你很難做到,你怎麼覺得別人會為自己輕易改變?
早熟是沉重的詛咒,象徵孩子的需求和情緒被忽略,壓抑自己去配合別人的規則,讓自己能不被嫌棄地生存。
變得更好不一定有人愛你,但你會更愛你自己。把想接近對方的積極用來認識自己,把喜歡對方的熱情用來喜歡自己,你會快樂得多。
當你認為自己不行時,停!停下來!請丟下總是詛咒自己的那個你,然後去做你做得到又對自己有益的事情,你會覺得自己變好了。
「認知同理」是我知道你為什麼產生情緒,「情緒同理」是我被你的情緒帶著走,過多的情緒同理是內耗,容易演變成情緒勒索,切割兩者的差異讓自己過得更好。
創業既然是「做自己的老闆」,那你就必須具備:高自律能力、全權負責的覺悟、事事靠自己的拚勁,以及有手腕去處理不得不做的事。
一個人很難推倒整面牆,期望別人改變,等同跟他的價值觀體系作對,如同親友要求你改變而你很難做到,你怎麼覺得別人會為自己輕易改變?
早熟是沉重的詛咒,象徵孩子的需求和情緒被忽略,壓抑自己去配合別人的規則,讓自己能不被嫌棄地生存。
變得更好不一定有人愛你,但你會更愛你自己。把想接近對方的積極用來認識自己,把喜歡對方的熱情用來喜歡自己,你會快樂得多。
當你認為自己不行時,停!停下來!請丟下總是詛咒自己的那個你,然後去做你做得到又對自己有益的事情,你會覺得自己變好了。
「認知同理」是我知道你為什麼產生情緒,「情緒同理」是我被你的情緒帶著走,過多的情緒同理是內耗,容易演變成情緒勒索,切割兩者的差異讓自己過得更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為已婚人士的我,從小就沒有特別嚮往婚姻,也不認為一定要結婚生小孩,至今仍認為選擇獨身抑或是步入婚姻都各有優缺點,從來不會鼓吹身邊的朋友結婚或生小孩。 在《別在該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這本書中可以看到作者楊珈珈的主觀想法比較偏向結婚優於單身,而且朋友也不比配偶來得牢靠。作者本身是留英的碩士,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婚禮上以「你完整了我的生命」作為愛語?種種貶抑,讓人不禁想高呼:「單身就真的那麼糟嗎?」 單身被貼上負面標籤,或許因為它總跟「寂寞」有所牽扯。然而綜觀歷史,儘管寂寞確實會引發痛苦,但過去當人們感到寂寞時,他們決定進入人群,而不是設法與他人建立婚戀關係。寂寞和愛情的連結,其實是相當近代的產物。
Thumbnail
最近身邊幾個好朋友都不約而同的要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裡,照理說,基於朋友的我應該是要給予祝福,但跟朋友們聊過『結婚』這個話題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要不要結婚?到底是出自於自己內心所想要做的,還是要滿足及成全家人朋友們的期待所做的決定。 現在離婚率高居不下,有一部份原因應該也是來自這些父母及親朋好友
Thumbnail
朋友問我:妳覺得一個人比較好?還是兩個人比較好? 老實說:這個問題還真的不好回答!! 一個人的時候會羨慕兩個人在一起的幸福,兩個人的時候卻又會羨慕起一個人的自在快活~到底哪一種狀態比較好呢?其實~就單看自己想要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囉!!!當妳在哪一種狀態裡怡然自得,那麼我想那就是比較適合你的狀態
Thumbnail
過了生日後,突然比起以往都要更意識到母胎單身的標籤;其實不是過了生日就變得特別渴望愛情,而是周圍人有意無意的關心使然,好奇心隨之湧現而出。但比起追根究柢會單身的原因為何,更感到困惑的是:一個人是如何愛上另一個人?
Thumbnail
獨自生活在現今社會已經變得很常見,但隨著年紀增長,自由可能並不是唯一的追求。這篇文章探討了獨自生活中的自由與安心感,以及在關係中展現真實自我的渴望。
幸福無捷徑,婚姻需經營  前言 打開手機訊息出現這個問題。 這問題就跟應不應該結婚?自由戀愛或者父母指婚何者較佳一樣,只要是二選一的問題,大概的狀況都是各有主張、各有立場、各有證據、各有堅持,然後呢,一定有一方較另一方獲得較多支持,例如,應互補或應相似?一定有人說互補較好,然後舉了很多的理論和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為已婚人士的我,從小就沒有特別嚮往婚姻,也不認為一定要結婚生小孩,至今仍認為選擇獨身抑或是步入婚姻都各有優缺點,從來不會鼓吹身邊的朋友結婚或生小孩。 在《別在該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這本書中可以看到作者楊珈珈的主觀想法比較偏向結婚優於單身,而且朋友也不比配偶來得牢靠。作者本身是留英的碩士,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婚禮上以「你完整了我的生命」作為愛語?種種貶抑,讓人不禁想高呼:「單身就真的那麼糟嗎?」 單身被貼上負面標籤,或許因為它總跟「寂寞」有所牽扯。然而綜觀歷史,儘管寂寞確實會引發痛苦,但過去當人們感到寂寞時,他們決定進入人群,而不是設法與他人建立婚戀關係。寂寞和愛情的連結,其實是相當近代的產物。
Thumbnail
最近身邊幾個好朋友都不約而同的要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裡,照理說,基於朋友的我應該是要給予祝福,但跟朋友們聊過『結婚』這個話題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要不要結婚?到底是出自於自己內心所想要做的,還是要滿足及成全家人朋友們的期待所做的決定。 現在離婚率高居不下,有一部份原因應該也是來自這些父母及親朋好友
Thumbnail
朋友問我:妳覺得一個人比較好?還是兩個人比較好? 老實說:這個問題還真的不好回答!! 一個人的時候會羨慕兩個人在一起的幸福,兩個人的時候卻又會羨慕起一個人的自在快活~到底哪一種狀態比較好呢?其實~就單看自己想要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囉!!!當妳在哪一種狀態裡怡然自得,那麼我想那就是比較適合你的狀態
Thumbnail
過了生日後,突然比起以往都要更意識到母胎單身的標籤;其實不是過了生日就變得特別渴望愛情,而是周圍人有意無意的關心使然,好奇心隨之湧現而出。但比起追根究柢會單身的原因為何,更感到困惑的是:一個人是如何愛上另一個人?
Thumbnail
獨自生活在現今社會已經變得很常見,但隨著年紀增長,自由可能並不是唯一的追求。這篇文章探討了獨自生活中的自由與安心感,以及在關係中展現真實自我的渴望。
幸福無捷徑,婚姻需經營  前言 打開手機訊息出現這個問題。 這問題就跟應不應該結婚?自由戀愛或者父母指婚何者較佳一樣,只要是二選一的問題,大概的狀況都是各有主張、各有立場、各有證據、各有堅持,然後呢,一定有一方較另一方獲得較多支持,例如,應互補或應相似?一定有人說互補較好,然後舉了很多的理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