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家常│當個能為自己負責的人

2023/10/2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寬容的界線

發生一些事,我就在想,「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這話到底是誰說的?後來查到出處是曹雪芹的《紅樓夢》六十二回,內容為僕人被冤枉偷竊,經過調查後還予清白,仲裁者平兒跟大家說「大事化為小事,小事化為沒事,方是興旺之家。」。然而「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並不是一味的「息事寧人」就好,抑是經過一番調查與斟酌,權衡各個面向的利與弊,才能說出此話,如同書中平兒的做法。因為當犯錯者沒有被處罰,或是沒被教導、糾正,從長遠的管理與發展來看,短期的寬容可能會造成更混亂與不利的發展。

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應該是有做出對策,對事情有做出解決與處理後才說,不該是粉飾太平。

部分不願寬容者被認為是「小題大作

想起美國舊金山的田德隆區,街上充斥著犯罪與吸毒者,而對於光明正大的偷竊行為,當地政府訂定950美金以下的偷竊變為輕罪,商家大多也讓他們歸還商品後就不再追究。

有時候事情也不是寬容與否的問題,有些人選擇報警,希望遏止犯罪,但卻得不到該有的回應,該說已形成了「破窗效應」,有種無力回天的感覺嗎?又或是被認為「小題大作」。

小題大作」是因為一但開始執行起來,所耗費的社會資源以及自己所需要花費的時間成本,與損失不成正比,若非有極強的正義感或某些因素,通常在權衡之下,大概也只能自認倒楣了。

遏止罪的方法之一,就是自己別成為那樣的人。也別失望的認為「反正世界就是這樣」、「反正大家都是這樣」。

你想的是「小題大作」別人想的是「教育」

你若是想教育孩子,如果當他不小心用壞同學的東西,要跟同學道歉還要賠償對方。那麼當有人不小心用壞你的東西,卻什麼也沒說就逃走時,而你也沒什麼作為,想著別惹麻煩,那是不是也可能讓小孩在心中產生「好像不用道歉跟負責也沒關係」的想法。

所以,讓孩子知道你會有要找到對方,並請對方為自己的過錯道歉的做為,不論結果如何,但這個行為也讓孩子看到,做錯事情逃跑是不行的,要面對。

有些細微的影響,就是在平淡的日常之中。

大人有各式的考量,像是早已知道箇中所需耗費的社會與時間成本,先別沒多加解釋的就想「算了」,其實多與孩子解釋一下,不管聽不聽得懂,我想對未來整體社會發展都會是正向的影響。


從「爭」到「學經驗

曾經一個同學跟我分享她被黑心商家給「偷天換日」的騙了一千元,跟商家理論有付錢卻還反被說是她想借此誣陷他們來騙錢,我覺得她是個敢言、敢爭取且正直的人,她說當時她想報警,也一直與商家僵持不下,總之,印象很深的是她說「我老公說我小題大作,但我爭個是個理,明明有給一千,他們說沒有就算了,還反過來說我才是想騙錢,一千對我們來說是不大,但就是想要個理啊!」。商家似乎也沒監視器,整件事終將會成為羅生門,又想到後續會有一大堆事,通常會選擇當學個經驗,讓事情過去。

我相信有些人也許真的會有收錢,但卻忘了,有些事順手到真的會沒印象。但這種收錢的事,若當下不忙碌,其實點個錢,看看帳是否有合,其實都是可以知道的,但尷尬的就是那個商家沒這種收銀功能的機器!也沒監視器,監視器是保護彼此的東西啊!

關於同學說的商家,也真心希望後來他們能增添這些相關設備,保護自己也保護消費者。

氣歸氣、爭歸爭,有在事件當中學到什麼才是重點。

你的追蹤愛心贊助,對我都是很重要的鼓勵!

如果你也喜歡植物與花藝作品,也歡迎追蹤我的IG: 喜歡花藝的女子







生活,是由許許多多的人、事、物串聯而成,無論是好是壞,或喜或悲,都是豐富我們生活的材料。精彩,是因為有起伏,有意想不到,有衝突,有和解,是因為有太多太多值得書寫與紀錄的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