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帶著回憶,也留下回憶;我們帶著愛,也留下愛
之前看過一部與遺物整理相關的劇,片名是《遺物整理師》。雖然對劇情的印象有些模糊,但有一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關於拍獨照這件事。 劇中有位老奶奶不喜歡拍獨照,因為她擔心自己過世後,家人在整理遺物時會因為她的照片而感到困擾,不知道該丟棄還是保留。她早已想好,不願讓家人面臨這樣的難題。剛開始,我不太明白為什麼獨照會成為負擔,後來才理解,她是不希望自己離開後,還讓晚輩陷入掙扎——畢竟,要丟棄親人的照片,內心總會有些不捨。通常會留下來的照片,都是大家一起拍的,這樣的回憶才更有意義。 這位老奶奶真的很為他人著想,連這麼細微的事情都考慮到了,讓人不禁佩服她的細心與體貼。
這個細膩的考量讓我開始思考:當離開後,究竟希望留下什麼?當我不在了,這個世界還會留下關於我的什麼痕跡?
觀察到一個人存在過的痕跡,或許都在於他們都曾在他人心中種下愛的種子。我們也可以思考:什麼才是值得留下的?
我自己不希望東西留下太多,造成他人整理的麻煩。至於被遺忘還是被記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還活著的人能好好地、快樂地繼續生活著。我們都不覺得意外會降臨,但看著許多意外事件在新聞報導裡出現,讓人更珍惜每一個片刻。
來自瑞典的「生前整理」(Swedish Death Cleaning)概念,意味著在平時就整理好自己的物品,畢竟誰能知道自己何時會突然離開,這個習慣能減少家人處理遺物時的困擾,除了不造成困擾之外,更是一種有意識地選擇,一種簡單的生活哲學。
關於生前整理,我們可以思考:我們想留下的,對於留下來的人來說,是否有意義?又或者,真正該留下的,是什麼?
如果要選擇自己能留下的,那應該是什麼?
一個人真正存在過的痕跡,體現在與他人的互動。用心共度時光,比起拍照打卡式的紀錄,更能留下深刻的意義。
我們也能透過寫作、藝術等創作,留下自己的精神價值,傳遞鼓勵與關懷,讓影響力持續存在。
我想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與身邊的人相處。一個擁抱、一句關心的話、一次真心的陪伴,這些才是最深遠的印記。
真正值得與應該被留下與珍藏的,是我們曾帶給他人的溫暖與愛,以及一同經歷過的喜怒哀樂,成為永恆的回憶。
最終,我們帶著回憶而去,也在他人心中留下回憶;我們帶著愛走,也將愛留給還在走下去的人。
歡迎加入我的沙龍,你的追蹤、愛心與每月小額訂閱,對我都是很重要的鼓勵!
如果你也喜歡植物與花藝作品,也歡迎追蹤我的IG: 喜歡花藝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