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所謂蒙兀兒式的建築美學,一般來說最常見的就是洋蔥頭、噴泉、雙拱門、水流渠道和分成四大區塊的庭園,這是一種源自於波斯的建築美學。蒙兀兒式建築在沙賈漢統治時期達到頂峰,他建造了泰姬陵、賈瑪清真寺、沙利馬爾花園、瓦齊爾汗清真寺,並翻新了拉合爾堡,還有德里的紅堡。沒錯,舉頭三尺,有我們最熟悉的第五代國王----沙賈漢。話說第五代國王沙賈漢當年在阿格拉喪妻之後,每天鬱鬱寡歡,身邊的人看了也難過,紛紛勸他,不如,就離開這個傷心的地方吧!
這個決定當然也沒有出去散散心這樣簡單,舊德里這個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的確是建立首都很好的選擇。1638 年,第五代國王沙賈漢將首都從阿格拉遷至德里,並下令由原創泰姬的建築師再次操刀,建造舊德里的紅堡。這座城堡誕生的時代,也宣布了所謂蒙兀兒式的建築到達了時代的頂峰。
第五代國王之後的繼任者繼續在紅堡執政,然而到了18世紀,這個宏偉的宮殿開始步入衰弱,波斯皇帝輕取了紅堡,之後幾百年間紅堡就在內戰、殖民、革命中滄桑老去,紅堡內的金銀珠寶被搶奪一空,銀製的天花板也被熔掉,直到1947年8月15日,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在紅堡上方升起了印度國旗,透過收音機,總理的致詞傳遍全印度,億萬印度人熱淚盈眶,宣告獨立的印度正式到來。之後的每年8月15日變成印度獨立紀念日,總理都會在堡壘的正門升起印度「三色旗」,並在堡壘的城牆上發表全國性演說,國旗上的橘色代表印度教士法衣的顏色,象徵無私與獻身;最底層的綠色是大地的顏色,也象徵伊斯蘭教;而中間白色則象徵真理與國家和平。總而言之,就是在強調印度在總理英明的領導下,有多麽前瞻的未來。
「你知道現在的總理莫迪,每年獨立日都要在這裡講多久的話嗎?」長谷川一邊看著資料,一邊汗如雨下。我根本不想理她,如果再隨便多用幾個大腦細胞,我應該就會過熱當機了。
「總理要花一個多小時的精神喊話,但印度民眾要花兩個小時的時間進場,然後大家再花四個小時的時間退場。」長谷川說。
「為什麼退場時間比進場時間長?」終於我還是忍不住問了。
「因為許多民眾因為天氣太熱先就地躺著休息了,因此動線受阻,無法退場。」長谷川很平和地說完。如果是幾個禮拜前還沒到印度,我可能會笑到爬不起來,但身在印度的現場,這樣的畫面一點也不奇怪了。這就是日常。
然而,最後撫慰我的,還是那碗迷人的印度香料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