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鷺與少年】少年的自我和解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原著《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由多篇故事集結而成的勵志小品,我佩服宮崎駿能在讀後發酵出這部動畫。不同生命經驗的人悟出的道理也不盡相同,要說它是另一則哲理寓言也不為過。


不同於其他叛逆或調皮的少年男主角,牧真人相當懂事,從一開始就義無反顧地要替父親找回夏子。即便火場喪母是他一直以來的夢魘,對親生母親的想念也未曾停止,他卻很能接受喪母的事實。前往異世界自始至終都只想找回夏子阿姨,而非他的親生母親。可以把異世界視為死後的世界,但那個世界也有其運行的規則,就好像每個人在那個世界都有另一個身分。我把真人進入異世界的冒險之旅,理解為他的繼母一度瀕臨死亡,而後真人明白自己需要這個母親、父親也需要這個妻子,因此極力盼回了她。這段佔有極大篇幅的冒險旅程,實則是少年的自我和解過程。


火女和真人的相遇,類似《親愛的童伴》。就算知道生命的結局,還是想陪他走一回,甚至,帶著祝福,成全了少年新的母親。但宮崎駿不完全追求《異星入境》的命定論,真人的曾舅公堆的積木能影響世界,因此世界上發生的事不全然是註定好的。曾舅公希望心靈澄澈的真人能繼承他的衣缽疊積木,真人毫不猶豫地選擇回去原本的世界(一輩子疊疊樂多無聊啊)。其實像真人這些未來的青年才俊,是一個個的小螺絲釘,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世界發展,不也像在疊著積木嗎?


不再講述反戰或是環保等大議題,宮崎駿轉而談論小我,故事愈發晦澀,但不至於完全看不懂。雖然背景設定在二戰,主要想說的還是孺慕之情。


畫風依舊維持水準,不僅可以從中找到宮崎駿過往作品的痕跡(比如往返異世界的《神隱少女》),這次絕大多數的作畫都不會造成兒童的陰影,許是宮崎爺爺變慈祥了。亦正亦邪的蒼鷺、不得已為惡的鵜鶘、小奸小惡的鸚鵡、無害的哇啦哇啦,這樣的角色設定不會淪於平面。配樂找來久石讓,有一段乍聽之下以為是Radwimps為《 鈴芽之旅 》所作的<東京上空 >都是預示災難來臨的樂音。主題曲則是米津玄師創作的<地球儀 >,詞曲所傳達的盡是人生感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既是真人媽媽生前留給他的書,書名也是宮崎駿對自己、對觀眾的叩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平方觀影空間的沙龍
12會員
41內容數
2024/11/12
續集《小丑:雙重瘋狂》以音樂劇電影的形式,延續首集劇情。瓦昆菲尼克斯跟Lady Gaga的演技和歌喉自然是可圈可點的,可惜既無助於推進劇情,也拍得不夠精彩。在劇本的概念上是有創意的、技術面也都合格。然而所有要素合在一起的成品卻顯得平庸。
Thumbnail
2024/11/12
續集《小丑:雙重瘋狂》以音樂劇電影的形式,延續首集劇情。瓦昆菲尼克斯跟Lady Gaga的演技和歌喉自然是可圈可點的,可惜既無助於推進劇情,也拍得不夠精彩。在劇本的概念上是有創意的、技術面也都合格。然而所有要素合在一起的成品卻顯得平庸。
Thumbnail
2024/11/10
男女主角彷彿即興演出般的自然表現,瑣碎卻充滿哲思的幽默對白,每個話輪之間不一定有關聯,卻流暢地進行。對生活的感悟、對童年的回望、對世界的想像,兩人言談交流時激盪的漣漪,流淌在盈盈笑語間。萍水相逢,發生在一天以內,然而光是那一天,就美好到,抵過之前和往後遇到的所有人,足以讓彼此都渴盼著下一次的相見。
Thumbnail
2024/11/10
男女主角彷彿即興演出般的自然表現,瑣碎卻充滿哲思的幽默對白,每個話輪之間不一定有關聯,卻流暢地進行。對生活的感悟、對童年的回望、對世界的想像,兩人言談交流時激盪的漣漪,流淌在盈盈笑語間。萍水相逢,發生在一天以內,然而光是那一天,就美好到,抵過之前和往後遇到的所有人,足以讓彼此都渴盼著下一次的相見。
Thumbnail
2024/11/10
機器人與狗,簡單中性的意象,讓觀眾能夠代入自己心中的遺憾,關係可以是愛情或友情,當時陪伴在身旁的他可能是任何性別。<September>這首歌貫徹整部片。一場場機器人的夢境,反映的是對失去的恐懼。然而那些放不下的,終究會隨著時間沖淡。知道對方過得很好,就算不回頭,好像也沒關係了。
Thumbnail
2024/11/10
機器人與狗,簡單中性的意象,讓觀眾能夠代入自己心中的遺憾,關係可以是愛情或友情,當時陪伴在身旁的他可能是任何性別。<September>這首歌貫徹整部片。一場場機器人的夢境,反映的是對失去的恐懼。然而那些放不下的,終究會隨著時間沖淡。知道對方過得很好,就算不回頭,好像也沒關係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原著《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由多篇故事集結而成的勵志小品,我佩服宮崎駿能在讀後發酵出這部動畫。不同生命經驗的人悟出的道理也不盡相同,要說它是另一則哲理寓言也不為過。 不同於其他叛逆或調皮的少年男主角,牧真人相當懂事,從一開始就義無反顧地要替父親找回夏子。即便火場喪母是他一直以來的夢魘,對
Thumbnail
原著《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由多篇故事集結而成的勵志小品,我佩服宮崎駿能在讀後發酵出這部動畫。不同生命經驗的人悟出的道理也不盡相同,要說它是另一則哲理寓言也不為過。 不同於其他叛逆或調皮的少年男主角,牧真人相當懂事,從一開始就義無反顧地要替父親找回夏子。即便火場喪母是他一直以來的夢魘,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宮崎駿的最新作品《蒼鷺與少年》,分析其所傳達的生命哲學。面對複雜的時間與空間設定,角色之間的緣分與輪迴成為核心主題。文章強調每個觀眾在不同生命階段會有各自的感悟,並探討主人公如何在困難中找到勇氣和愛的意義。透過故事,我們得以反思人生中的關係與我們如何選擇面對這個世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宮崎駿的最新作品《蒼鷺與少年》,分析其所傳達的生命哲學。面對複雜的時間與空間設定,角色之間的緣分與輪迴成為核心主題。文章強調每個觀眾在不同生命階段會有各自的感悟,並探討主人公如何在困難中找到勇氣和愛的意義。透過故事,我們得以反思人生中的關係與我們如何選擇面對這個世界。
Thumbnail
《蒼鷺與少年》號稱宮崎駿的封筆之作,先不論真實與否,這樣一句勢必造成轟動的介紹台詞,也是這部動畫長片唯一的宣傳。在日本當地沒有廣告,甚至也沒有預告,僅僅說明這是由小說《你想活出甚麼樣的人生》改編的動畫電影。而宮崎駿將這部小說對自己的影響,用他最為擅長的方式,表達出來。
Thumbnail
《蒼鷺與少年》號稱宮崎駿的封筆之作,先不論真實與否,這樣一句勢必造成轟動的介紹台詞,也是這部動畫長片唯一的宣傳。在日本當地沒有廣告,甚至也沒有預告,僅僅說明這是由小說《你想活出甚麼樣的人生》改編的動畫電影。而宮崎駿將這部小說對自己的影響,用他最為擅長的方式,表達出來。
Thumbnail
  要先特別說明的是:我不是宮老的粉絲,吉卜力的作品,過去我也只看過《神隱少女》,還是2022年重映才看的;我不熟悉宮老的人生經歷、人際關係,也未讀過相關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和《失物之詩》,對日本的歷史亦只有極淺的認知。所以這篇筆記,純是我對電影情節的理解紀錄。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要先特別說明的是:我不是宮老的粉絲,吉卜力的作品,過去我也只看過《神隱少女》,還是2022年重映才看的;我不熟悉宮老的人生經歷、人際關係,也未讀過相關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和《失物之詩》,對日本的歷史亦只有極淺的認知。所以這篇筆記,純是我對電影情節的理解紀錄。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宮崎駿將 《蒼鷺與少年》送給了自己,也將其生命集大成、充滿希望的未來結局送給全世界。 真人以地底之旅找到了心中的息爭,宮崎駿在《蒼鷺與少年》領悟了生命平靜,也許 每個人也都可以在自己的想像世界中,找出與自己和世界最舒服的和解擁抱吧。
Thumbnail
宮崎駿將 《蒼鷺與少年》送給了自己,也將其生命集大成、充滿希望的未來結局送給全世界。 真人以地底之旅找到了心中的息爭,宮崎駿在《蒼鷺與少年》領悟了生命平靜,也許 每個人也都可以在自己的想像世界中,找出與自己和世界最舒服的和解擁抱吧。
Thumbnail
宮崎駿執導兼編劇的蒼鷺與少年(The Boy and the Heron),七月在日本上映,十月在台灣上映。該電影的靈感發想取自吉野源三郎在1937年發表的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一書。先看過書,再去觀影,對於電影敘事之宏大,卻在許多細節處縝密鋪陳,不得不說整個情節,畫面,色彩,音樂如同第一次接
Thumbnail
宮崎駿執導兼編劇的蒼鷺與少年(The Boy and the Heron),七月在日本上映,十月在台灣上映。該電影的靈感發想取自吉野源三郎在1937年發表的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一書。先看過書,再去觀影,對於電影敘事之宏大,卻在許多細節處縝密鋪陳,不得不說整個情節,畫面,色彩,音樂如同第一次接
Thumbnail
走進戲院前,我先向同行的家人打了預防針:「聽說不太好懂喔!看的時候就不要太糾結於『為什麼』了。」觀影後我想這樣的預備是對的,時常對電影情節有疑惑的家人也說好看,想必是我們都沉浸在宮崎駿與吉卜力工作室創造出來的動畫世界,感受角色的情緒與情感,而不只是用大腦理解本來就不一定有邏輯的事物。
Thumbnail
走進戲院前,我先向同行的家人打了預防針:「聽說不太好懂喔!看的時候就不要太糾結於『為什麼』了。」觀影後我想這樣的預備是對的,時常對電影情節有疑惑的家人也說好看,想必是我們都沉浸在宮崎駿與吉卜力工作室創造出來的動畫世界,感受角色的情緒與情感,而不只是用大腦理解本來就不一定有邏輯的事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