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影評|我們都是自己的囚徒 ––《蒼鷺與少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每當談到吉卜力,多數人聯想的可能都是充滿活力的那一面,所謂溫馨、奇幻、綺麗的世界。然而,實際走入電影奇觀之後,卻又會發現裡面的角色,往往活得過於辛苦,令人感到不捨、心疼,甚至因此產生共鳴。而這正是吉卜力在敘事上的魅力,或者說吉卜力世界的另一面,除了生離死別之外,角色還得迎擊生命的各種殘酷,或許來自於戰爭,也或許源於人的內心,但都攸關生存的姿態。

宮崎駿的新作《蒼鷺與少年》,同樣沿襲了前述的傳統。一方面在視覺上追求更豐滿的感受,好比透過線條框架的崩解,具體表現醫院大火的張狂、主角內心有多慌亂;二方面,電影也埋入難以化解的多重矛盾,包含家庭關係的重組、富裕家世與戰爭動員的日本格格不入。甚者,美麗的戰機座艙,既為載具,亦為少年兵的棺材。換句話說,對比過往作品,較為不同的是,主角真人不只是受害者,同時也是既得利益者。他的存在,恰好是由兩種截然不同的處境交織而成。

儘管如此,正如宮崎駿所曾強調:他的作品,雖然要讓孩子體認到世界的殘酷,但也不能奪走孩子的力量。故此,電影並未打算討伐任何人,僅僅是在體現世界的複雜,以及人們會如何掙扎、勞動、取捨。若要說電影的宗旨,應如新作主角之名——真人,期許觀眾擁有足以真誠凝望一切的勇氣。

為此,《蒼鷺與少年》的重點,猶如宮崎駿的過往作品,依舊不在誰勝誰負,而是在於:人如何去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並且坦然直面內心的惡意。只不過,這份惡意,講得也不完全是邪惡,更像是人類的缺陷,諸如自私與傲慢。舉例來說,真人父親的豪擲、跋扈,再加上對於戰爭財的汲汲營營,恰恰闡明:部分人之所以幸福,可能是因為另一群人正在受苦。

再來,同樣象徵陽剛之力的曾舅公,作為塔主,也有他的自大,看似高貴、充滿著抱負,實則殘忍,一手緊握塔內的治理權,別說創造一個和平的世界,就連最基本的自由(離開的權利)都不願意給鵜鶘。至於吃人的鸚鵡,更是悲哀,學會站立、言語,卻因此再也擺脫不了那一份飢餓,從原本的食果寵物,變為駭人的食肉怪物。當然,不僅鸚鵡的形象遭到反轉,經常被人錯認為送子鳥的鵜鶘,亦從傳遞生命喜訊的上天使者,變成吞食靈魂的惡魔之鳥。

也因此,不管是無法殺生的亡者、飛不離天空的鵜鶘、填不滿胃袋的鸚鵡,盡數受到詛咒一般,受囚在某種限制中。為了活下去,只能學會依賴、冷血、狡猾,才好避免滅絕。然而,在塔內世界,受到扭曲的不只生物,更還有時間,近乎停滯的狀況下,除了耗竭身心能量的塔主,可謂萬物繁榮;但那不代表「永生」理所當然,就像哇啦哇啦,非但需要仰賴他人的餵養才能成熟,還可能在投胎的過程,不幸遭到火焰或鵜鶘吞噬,稍有不測,生命的循環就會全盤瓦解。

諷刺的是,高高在上的塔主,同樣是自己的囚犯,捨不得放掉主宰一切的力量,作繭自縛,迷失了方向,耗費一輩子在追尋內心的烏托邦,結果卻是打造出另一個蒼白的地獄。而這亦為宮崎駿長久以來的核心創作主旨,自命不凡的救世主,不過是經過包裝的獨裁者,每每扛著大義之旗,然後行剝削之實。

是故,少年的放棄(拒絕繼承統治權),顯得格外可貴,甚至還學會承擔自身的惡意,進而意外打破囚禁的循環,以「毀滅」巧妙推動塔界走向不同以往的新生。到頭來,如同《天空之城》所曾提醒:過於離地的話,人將因為失根而失重,所以不能忘本,但這個本指的不是緣起,而是一顆謙卑的心,時刻謹記自已的渺小。

raw-image

整體而言,可以發現宮崎駿本次的表現手法變得更為抽象、抽離,鮮少內心獨白或對白,並且過於跳躍,甚至一度模糊虛實的邊界,導致觀眾無法輕易窺探主角的內在世界。直到真人進入塔中,才開始像是撥洋蔥一般,一層層往下揭露少年的情感。不過,撇開手法,從電影的主題來說,宮崎駿的聚焦點依舊如昔,終究是人該以什麼樣的姿態活著。

由此可知,與其說《蒼鷺與少年》難懂,倒不如說它相較冷冽、難以親近,需要花一點時間沉澱、咀嚼,才能慢慢體會宮崎駿一再想要傳遞的價值觀。

甚者,蓄意讓人霧裡看花,也能作為一種電影表現形式,藉以達到沈浸式體驗。畢竟有些道理,無法言喻,只能意會,除非跟著一起走上一趟迷惘之旅,否則很難理解何以矛盾的言行,其實才是最符合情感邏輯的選擇,比如對於亡母的思念與不捨,怎麼讓少年築起高牆、推開他人,緊接著對於母親的渴望以及害怕再次失去的恐懼,又怎麼讓少年卸下心防喊出一聲夏子媽媽。

綜上所述,解讀《蒼鷺與少年》的路徑可以非常宏觀,從少年的處境延伸探討軍國主義、戰爭、階級之於人的影響;但也可以十分聚斂,僅僅談論少年的成長、磕碰與覺悟。站在什麼樣的位置,無關對錯,僅僅因為視角不同,就像電影反覆強調:每個人的答案,只有自己知道。那些關於電影、關於生命的留白與曖昧,正是我們來到世界上的原因,或許甘願,也或許無可奈何,不管是要填上滿滿的定義,抑或是保留一點空隙,都是一種選擇。

avatar-img
1.9K會員
133內容數
相信情緒的力量。試著從諮商心理師的角度,漫談生活常見的各種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人會說:世界的瘋狂,來自於它無法允許異常。近期上映的日本電影《怪物》則以懸疑但又通透的方式,緩緩道述一則有關於放逐的故事。自始至終,作品從未打算討伐任何人,詭譎的蛛絲馬跡也不過是圈套,誘人掉入善惡的滑坡,再讓觀眾為自己的輕率感到羞恥與震驚。畢竟,如果不夠完美就是怪物,那麼人人都會是獸。
本文綜以日本文化的脈絡來梳理,以窺探宮崎駿置放於此,有關於萬物有靈、神話與經濟泡沫化而有的獨特民族性,並以此跳脫善惡二元,講講電影帶出的無為第三元,進而探究母性力量的尋回與統整,為何會與吉卜力系列強調的共處哲學,相互輝映。最後,再以日本美學三元素,物哀、幽玄與侘寂,解構《神隱少女》之細節。
壅塞的都市,被膨脹的妄想,塞滿扭曲的教條,人我的分界不再鮮明,卻沒讓人與人變得靠近,因人而生的信念,變成無法擺脫的執念,張口吐出的期待,像是一字字的針貶,凌遲著脫落常軌的心靈。甚者,就連實現自我的勇者,也被奔馳的世代淘汰。於是想闔上眼的旅人,只能披著火焰繼續飛,假裝自己還能燃燒,不會疲憊,也不會熄滅
喬瑟的不良於行,不只鎖住雙腿,更鎖住了夢想,現實的洪水猛獸,層層堆疊的失落,不想再期待的落寞,都成了抑鬱的厚重,促使她將夢想塵封到角落,放任塵埃不斷對自己數落。為此,喬瑟疏離了世界與自己,以冰冷的外表驅趕任何人,藉此不失望,不受傷,直到敲開縫隙的恒夫出現,靜默的黑牢,終於有了一絲光亮。
兩人的相愛,可以視為個體整合的象徵,總是只能表現陽剛的黑澤,下意識地靠攏較為陰柔的安達,迷上的就是那股相對的力量,藉此拾起被「壓抑」給鄙棄的自我,達到人格的補完整合,進而從撕裂自我,漸進走向合一自我,換位到安達,亦是如此。就此,本劇揭露了愛情的吸引力其來有自,意即它總是引導著我們找回遺失的自己。
如果說「打破框架」為運轉《月薪嬌妻 》的故事軸心,互相扶持就是讓軸心順利可以轉動的煤油。假若沒有那份想要為彼此多做一點的情感,框架再怎麼用言語去衝撞可能也像一堵高牆,難以撼動與推翻,縱使花費再多的時間都不見一點滴穿。故此,美栗及平匡不只提醒了我們改變的重要性,也讓人明白改變之中的互相承接有多麼必要。
有人會說:世界的瘋狂,來自於它無法允許異常。近期上映的日本電影《怪物》則以懸疑但又通透的方式,緩緩道述一則有關於放逐的故事。自始至終,作品從未打算討伐任何人,詭譎的蛛絲馬跡也不過是圈套,誘人掉入善惡的滑坡,再讓觀眾為自己的輕率感到羞恥與震驚。畢竟,如果不夠完美就是怪物,那麼人人都會是獸。
本文綜以日本文化的脈絡來梳理,以窺探宮崎駿置放於此,有關於萬物有靈、神話與經濟泡沫化而有的獨特民族性,並以此跳脫善惡二元,講講電影帶出的無為第三元,進而探究母性力量的尋回與統整,為何會與吉卜力系列強調的共處哲學,相互輝映。最後,再以日本美學三元素,物哀、幽玄與侘寂,解構《神隱少女》之細節。
壅塞的都市,被膨脹的妄想,塞滿扭曲的教條,人我的分界不再鮮明,卻沒讓人與人變得靠近,因人而生的信念,變成無法擺脫的執念,張口吐出的期待,像是一字字的針貶,凌遲著脫落常軌的心靈。甚者,就連實現自我的勇者,也被奔馳的世代淘汰。於是想闔上眼的旅人,只能披著火焰繼續飛,假裝自己還能燃燒,不會疲憊,也不會熄滅
喬瑟的不良於行,不只鎖住雙腿,更鎖住了夢想,現實的洪水猛獸,層層堆疊的失落,不想再期待的落寞,都成了抑鬱的厚重,促使她將夢想塵封到角落,放任塵埃不斷對自己數落。為此,喬瑟疏離了世界與自己,以冰冷的外表驅趕任何人,藉此不失望,不受傷,直到敲開縫隙的恒夫出現,靜默的黑牢,終於有了一絲光亮。
兩人的相愛,可以視為個體整合的象徵,總是只能表現陽剛的黑澤,下意識地靠攏較為陰柔的安達,迷上的就是那股相對的力量,藉此拾起被「壓抑」給鄙棄的自我,達到人格的補完整合,進而從撕裂自我,漸進走向合一自我,換位到安達,亦是如此。就此,本劇揭露了愛情的吸引力其來有自,意即它總是引導著我們找回遺失的自己。
如果說「打破框架」為運轉《月薪嬌妻 》的故事軸心,互相扶持就是讓軸心順利可以轉動的煤油。假若沒有那份想要為彼此多做一點的情感,框架再怎麼用言語去衝撞可能也像一堵高牆,難以撼動與推翻,縱使花費再多的時間都不見一點滴穿。故此,美栗及平匡不只提醒了我們改變的重要性,也讓人明白改變之中的互相承接有多麼必要。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有評論寫道「之前的宮﨑駿都是被稀釋過的,這個才是最純粹的一部。」,看完才發現,這不是什麼誇獎的話——原汁都是無味而苦的,肯定談不上美味,就是最原本的味道。所以得加上奶油與香料,濃濃地燉,喝下去才有溫暖到發泡的感覺。
這是一部沒有任何廣告,甚至播放預告片都鼓勵觀眾閉眼的零宣傳動畫電影。剛好我的書寫也不太喜歡描寫太多情節,喜歡表達體驗作品時的感受、情緒,所以害怕劇透的朋友,還請安心服用。一起珍惜這種沒有預設立場的影片,很純粹的享受一場電影
每當談到吉卜力,多數人聯想的可能都是充滿活力的那一面,所謂溫馨、奇幻、綺麗的世界。然而,實際走入電影奇觀之後,卻又會發現裡面的角色,往往活得過於辛苦,令人感到不捨、心疼,甚至因此產生共鳴。而這正是吉卜力在敘事上的魅力,或者說吉卜力世界的另一面,除了生離死別之外,角色還得迎擊生命的各種殘酷⋯⋯
宮崎駿執導兼編劇的蒼鷺與少年(The Boy and the Heron),七月在日本上映,十月在台灣上映。該電影的靈感發想取自吉野源三郎在1937年發表的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一書。先看過書,再去觀影,對於電影敘事之宏大,卻在許多細節處縝密鋪陳,不得不說整個情節,畫面,色彩,音樂如同第一次接
《蒼鷺與少年》是一部帶著藝術片氣質,走著宮崎駿式的英雄之旅的故事,意思就是,本片依然有非常清晰的劇情主線,但其他如背景與角色都充滿許多象徵與寓言,適合喜歡文本解讀的人。 整體來說,《蒼鷺與少年》我個人算推,我當作是很有劇情的藝術片看。
《蒼鷺與少年》還沒上映,已經註定是吉卜力最特別的作品之一:它沒有任何映前宣傳、保密所有配音演員身份、保密主題曲、沒有預告與宣傳劇照……而且,宮崎駿還表示過,這會是他的最後「引退作品」。 事實是宮崎駿不可能退休,他強烈的左派性格與創作觀,其實早就註定了他必須創作至死的「宿命」——坐在搖椅上數著來自「
有評論寫道「之前的宮﨑駿都是被稀釋過的,這個才是最純粹的一部。」,看完才發現,這不是什麼誇獎的話——原汁都是無味而苦的,肯定談不上美味,就是最原本的味道。所以得加上奶油與香料,濃濃地燉,喝下去才有溫暖到發泡的感覺。
這是一部沒有任何廣告,甚至播放預告片都鼓勵觀眾閉眼的零宣傳動畫電影。剛好我的書寫也不太喜歡描寫太多情節,喜歡表達體驗作品時的感受、情緒,所以害怕劇透的朋友,還請安心服用。一起珍惜這種沒有預設立場的影片,很純粹的享受一場電影
每當談到吉卜力,多數人聯想的可能都是充滿活力的那一面,所謂溫馨、奇幻、綺麗的世界。然而,實際走入電影奇觀之後,卻又會發現裡面的角色,往往活得過於辛苦,令人感到不捨、心疼,甚至因此產生共鳴。而這正是吉卜力在敘事上的魅力,或者說吉卜力世界的另一面,除了生離死別之外,角色還得迎擊生命的各種殘酷⋯⋯
宮崎駿執導兼編劇的蒼鷺與少年(The Boy and the Heron),七月在日本上映,十月在台灣上映。該電影的靈感發想取自吉野源三郎在1937年發表的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一書。先看過書,再去觀影,對於電影敘事之宏大,卻在許多細節處縝密鋪陳,不得不說整個情節,畫面,色彩,音樂如同第一次接
《蒼鷺與少年》是一部帶著藝術片氣質,走著宮崎駿式的英雄之旅的故事,意思就是,本片依然有非常清晰的劇情主線,但其他如背景與角色都充滿許多象徵與寓言,適合喜歡文本解讀的人。 整體來說,《蒼鷺與少年》我個人算推,我當作是很有劇情的藝術片看。
《蒼鷺與少年》還沒上映,已經註定是吉卜力最特別的作品之一:它沒有任何映前宣傳、保密所有配音演員身份、保密主題曲、沒有預告與宣傳劇照……而且,宮崎駿還表示過,這會是他的最後「引退作品」。 事實是宮崎駿不可能退休,他強烈的左派性格與創作觀,其實早就註定了他必須創作至死的「宿命」——坐在搖椅上數著來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蒼鷺與少年》是宮崎駿的作品,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和多層主題,探索人性、生命的意義及自然與人類的關係。影片中的蒼鷺和主角牧眞人都承載著情感探索與成長的故事,同時反映了戰後日本的精神困境。其精緻的畫面和非線性敘事方式讓觀眾在現實與幻想之間自由穿梭,帶來深刻的思考與反思。
Thumbnail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深刻探討了面對錯誤和伴隨痛苦的態度。文章從認識事物的方式、我們和社會的關係以及如何面對錯誤和痛苦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吉野源三郎的這部小說涉及了友情、勇氣、貧富差距和社會正義等主題,並對多代日本人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這個純粹的題目甚至就是原文片名<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那麼單純,包含主角真人的名字─「成為真正的人」也都在對觀眾提出疑問。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他更多的理解外在的世界也更多去建構自己的世界,而喪母陰影帶來的罪咎感卻使他懷疑起世界的運作模式、沈重於自己的無能為力,那樣的痛苦是眼睜
Thumbnail
當看完宮崎駿帥哥為它改編的動畫-「蒼鷺與少年」後,我非常地好奇到底是怎樣的書可以讓退休的他為此復出,想讓大家都能獲得不一樣的啟發,在這個每天都在顛覆過去的時代,希望我們都要活得像個人一樣,不為什麼,只為活出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當我們對待一件真正的藝術品、一件傑作時,我們對待的是一件自在之物,對待的是一幅和生活本身一樣令人費解的影像。”
Thumbnail
宮崎駿的最新作《蒼鷺與少年》,是一個關於未來和回憶的情書,儘管敘事雜亂,但影片中充滿宮崎駿經典電影的影子,表達對自然萬物和反戰議題的關懷。宮崎駿希望觀眾能透過本片和他開啟對話,回首過去,思考自己的成長。即使不是完美的收官之作,但《蒼鷺與少年》將是宮崎駿在動畫世界留下的珍貴色彩。
Thumbnail
從植物的排他性、動物的地域性到人類的內團體、外團體之分,似乎都脫離不了保護同質/同物種/同族,甚至保護自己的起心動念。這通常就是對立與衝突發生的時刻...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27年首映的作品《魔法公主》,於2024年1月5日再度重返大螢幕播出。當中主角阿席達卡的家鄉因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文章探討宮崎駿動畫《蒼鷺與少年》,實質上探討了人類對權力的渴望與對抗,以及對外來物種的接納與影響。藉由鸚鵡和其他動物,呈現了不同物種間的平衡和影響。本文將提供對於動畫中象徵和政治意涵的深刻探討。
Thumbnail
這是第一次宮崎駿的電影主題曲由男生來演繹。因為母親意外過世而受苦的主角少年牧真人,全心埋首工作的真人父親牧勝一,期待有人可以承繼自己使命的曾舅公,或許都是宮崎駿自己貨真價實的感受,分裂並投射到不同角色身上。本文援引英國精神分析師克萊恩「憂鬱心理位置」的概念,來闡述心理創傷、哀悼工作與修復的過程。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日本的吉野源三郎,透過主角十五歲少年「小哥白尼」的故事,在舅舅智慧的引導下,思考各種人生課題,藉此思考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一開始是因為宮崎駿作品「蒼鷺與少年」受這部作品影響,因此知道這本書,於是找了本書來看 以下節錄中句子,以及寫出帶給我的體悟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蒼鷺與少年》是宮崎駿的作品,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和多層主題,探索人性、生命的意義及自然與人類的關係。影片中的蒼鷺和主角牧眞人都承載著情感探索與成長的故事,同時反映了戰後日本的精神困境。其精緻的畫面和非線性敘事方式讓觀眾在現實與幻想之間自由穿梭,帶來深刻的思考與反思。
Thumbnail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深刻探討了面對錯誤和伴隨痛苦的態度。文章從認識事物的方式、我們和社會的關係以及如何面對錯誤和痛苦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吉野源三郎的這部小說涉及了友情、勇氣、貧富差距和社會正義等主題,並對多代日本人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這個純粹的題目甚至就是原文片名<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那麼單純,包含主角真人的名字─「成為真正的人」也都在對觀眾提出疑問。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他更多的理解外在的世界也更多去建構自己的世界,而喪母陰影帶來的罪咎感卻使他懷疑起世界的運作模式、沈重於自己的無能為力,那樣的痛苦是眼睜
Thumbnail
當看完宮崎駿帥哥為它改編的動畫-「蒼鷺與少年」後,我非常地好奇到底是怎樣的書可以讓退休的他為此復出,想讓大家都能獲得不一樣的啟發,在這個每天都在顛覆過去的時代,希望我們都要活得像個人一樣,不為什麼,只為活出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當我們對待一件真正的藝術品、一件傑作時,我們對待的是一件自在之物,對待的是一幅和生活本身一樣令人費解的影像。”
Thumbnail
宮崎駿的最新作《蒼鷺與少年》,是一個關於未來和回憶的情書,儘管敘事雜亂,但影片中充滿宮崎駿經典電影的影子,表達對自然萬物和反戰議題的關懷。宮崎駿希望觀眾能透過本片和他開啟對話,回首過去,思考自己的成長。即使不是完美的收官之作,但《蒼鷺與少年》將是宮崎駿在動畫世界留下的珍貴色彩。
Thumbnail
從植物的排他性、動物的地域性到人類的內團體、外團體之分,似乎都脫離不了保護同質/同物種/同族,甚至保護自己的起心動念。這通常就是對立與衝突發生的時刻...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27年首映的作品《魔法公主》,於2024年1月5日再度重返大螢幕播出。當中主角阿席達卡的家鄉因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文章探討宮崎駿動畫《蒼鷺與少年》,實質上探討了人類對權力的渴望與對抗,以及對外來物種的接納與影響。藉由鸚鵡和其他動物,呈現了不同物種間的平衡和影響。本文將提供對於動畫中象徵和政治意涵的深刻探討。
Thumbnail
這是第一次宮崎駿的電影主題曲由男生來演繹。因為母親意外過世而受苦的主角少年牧真人,全心埋首工作的真人父親牧勝一,期待有人可以承繼自己使命的曾舅公,或許都是宮崎駿自己貨真價實的感受,分裂並投射到不同角色身上。本文援引英國精神分析師克萊恩「憂鬱心理位置」的概念,來闡述心理創傷、哀悼工作與修復的過程。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日本的吉野源三郎,透過主角十五歲少年「小哥白尼」的故事,在舅舅智慧的引導下,思考各種人生課題,藉此思考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一開始是因為宮崎駿作品「蒼鷺與少年」受這部作品影響,因此知道這本書,於是找了本書來看 以下節錄中句子,以及寫出帶給我的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