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是被外靈干擾?

更新於 2024/11/05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住家附近有一座宮廟,有時騎車會經過,偶爾帶著稚子在廟前的大廣場騎單車或踢球。我從未進入參拜,頂多在廟外合十頂禮,以示禮貌。但只要去過廣場,就會覺得身體很沉、精神不佳、很累,卻沒有警覺,以為是自身的干擾或黑氣,所以一直沒有處理。

 

前陣子干擾不斷,因身體有很明顯的不適感,持續多日還未消除。經請示,原來是那間宮廟來的干擾。又因自身的黑氣尚未消除,過去修偏入外道的業力也還沒化解,故會與之相應,召感干擾。

 

紀元轉換時期,磁場紊亂、邪魔外道肆虐,不要到處亂拜、亂求、亂攀緣,在家誦經才是最好的修行。修行是自性自度,亂跑宮廟或道場對修行沒有任何幫助,還有很大的機會召感各種靈擾,干擾修行。心若不清淨,有時連路過宮廟或僅是停留幾分鐘都可能被外道或外靈盯上來干擾。另外,若累世貪嗔痴深重或過去有修偏入外道的業力,更是要努力加緊誦經化解,解開這黑色印記,靈性才得以解脫修偏入外道的束縛,才不會繼續相應、召感。

 

依佛菩薩所教奉行,用心誦經回歸正途,返聞自性。口誦要心行,更要時時觀照自心,微觀修正內在的貪嗔痴,才能徹底滌淨被五毒所染之心,清淨自在。

 

分享二

 

阿伯說:「『心性不提升,干擾一直生,以為是外來,其實是內在』,干擾是來成就你的,表示尚有盲點等待超越,而修行就是要看破假相;執著心重、看重生死,則無法突破修行瓶頸。所以,不要誤會干擾的用意,學習與干擾共處。有空的時候不要攀緣,別多話,要多誦經持咒,久之會明白箇中道理。」

 

在還沒遇到精舍之前,我三天兩頭被沖犯,當時只是覺得自己體質敏感,又因工作關係需要到處跑,今天煞到、明天沖犯、後天靈擾,如同家常便飯,不以為意。後來有機緣來到精舍,才了解原來是自己沒有修行、沒有誦經唸佛,所以業障未解、貪嗔痴未消、磁場混亂、沒有佛法的光明護體,所以才會一直被沖犯煞。

 

被沖犯、被外靈干擾常會引發身體不適、人際關係問題、諸事不順或行運不暢,影響範圍非常廣大。很慶幸自己有機緣能到遇到精舍,能夠誦經消業障、補福德資糧、提升心性,所以能增強自身磁場,幫助元神壯旺,沖犯和干擾的次數就大幅減少,諸事圓滿、身心安定自在。

 

學佛修行之後,看待事物相的角度不同了。凡事皆是因果相循,事出必有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要用慈悲心關懷他人,用智慧幫助他人,不必攀緣、介入別人的因緣果報及感情糾葛。人生苦短,要多花時間在自我的修行上,不要摻和在別人的是非中,這才是生命的真實義。

 

以前常認為干擾是外來的,但其實干擾都是內心不清淨所召感。最近,與一些師兄姐討論消累世修偏入外道業力的議題,為什麼自己會修偏?為什麼會誤入外道?結果都是攀緣、貪求、欲念所導致,這些就是貪嗔痴。貪嗔痴深重,就會一直召感干擾,只想依靠佛菩薩幫忙處理是處理不完的,因為這些干擾都是自己源源不絕的起心動念所召感,是自己「心」出問題,所以要自己從「心」上改,自性自度,才能杜絕干擾,修得清淨心。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修心,修正自己的習慣和習氣是基本的,如果沒有徹底改變自己,消除無明惡習,貪嗔痴一樣存在、一樣旺盛,那還是會召感干擾,與外道相應。因此,修行是相內觀照,以大乘經典為師,長期薰修,從心修正,心性提升,才是正確的修行之道。

 

(分享完畢)

 

您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突然感到胸悶、心悸、頭暈、頭痛、失眠、多夢、睡不著或睡眠品質不好、情緒不穩定、負面思考、全身乏力、做什麼事都有阻礙、講什麼話都不對、腦袋阻滯、思緒不通、腦筋總是轉不過來、諸事不順、行運不暢……等狀況?若有以上其中一項突發狀況,您「有可能」是被靈界干擾了!

 

為什麼會召感靈界干擾?在排除自身的健康狀態、個性、習慣、行事態度後,若本身有業主菩薩來討報、貪嗔痴深重、福德資糧不足、磁場不佳、元神耗弱、愛跑宮廟、愛攀緣貪求、曾修偏入外道……等等,這樣的狀況很容易召感靈來干擾,精舍每週辦事常見的沖犯煞、靈擾,大多都是以上原因造成的。

 

佛菩薩教導眾生,修行要修心、要破相,要借假修真,不是認假為真。修行,要相信佛法、以經為師,學習大乘經典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歷練,在待人處世中磨練,將佛菩薩的教誨一一落實在每一天的時時刻刻,修正自己的缺點、習氣、盲點、無明,實行慈悲、布施、忍辱、戒律,才能漸漸證悟,這就是佛法中的「信、解、行、證」。

 

修行,要勤修戒定慧,才能熄滅貪嗔痴。常被靈界干擾大多都是因為累世的貪嗔痴深重,與靈相應而召感。貪嗔痴重的人,很容易為了達到想要的目的或滿足自身欲望而去傷害、犧牲他人,這就會結下因果業障,業力討報也是一種靈界干擾,有時候業主菩薩還會找靈界的朋友來干擾,導致被討報者日夜不得安寧。

 

要避免被靈界干擾,一定要誦經消業、學佛修行。當您開始認真地誦經,業力一件一件地消融,您就可以在靈界累積良好的信譽,後面的業主菩薩再來找時,通常不會有太大的干擾,可能僅僅提醒您一下,然後就等您請示需償還的經文數,誦經迴向。當您開始認真地誦經時,請您好好學習、體悟經典中佛菩薩的智慧,用來修正自己的無明習氣、改邪歸正、提升心性,您在面對塵世的欲望、誘惑時,就不會再度身陷欲海、重蹈覆轍,自然就不會再造新的業力。如此,舊業已消,新業不造,未來的人生路就會越來越平坦、越來越開闊、越來越順暢、越來越光明。

 

持誦大乘經典除了可以消累世業障、去除貪嗔痴之外,還可以補福德資糧、提升自身磁場、幫助元神壯旺,且佛菩薩與龍天護法還會時常來巡視、護佑,如此強大的殊勝威力,您還擔心被靈界干擾嗎?只要努力精進誦經持咒,提升心性,讓佛法當您無堅不摧的後盾,讓佛光成為您牢不可破的防護罩,您就能趨吉避凶,平安順遂,東西南北任您走,天上人間逍遙遊。

 

高僧大德說:「讀書貴在明理,理明才能通達;學佛重在修心,心修始能悟道。」修行,就是修心;修心,就是認識自己,也是佛法教的「向內觀照」、「微觀」。認識自己才能看破自己;看破自己,才能找到自己;找到自己就是找回自性本真。

 

修行三階段:「體悟」、「證悟」、「徹悟」,對照「認識自己」、「看破自己」、「找到自己」。如此,才能達到心性提升的三個層次:「看破」、「放下」、「自在」。

 

古德云:「天不生無用之人,地不長無根之草」,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每個人都要「認識自己」,才能「找到自己」,這就是微觀,也是向內觀照,更是體悟佛法後的實行,這就叫做「修行」。用自身的優勢幫助自己突破盲點,也幫助他人遠離痛苦,這就是「度眾」。

 

去除一分惡習,就增長一分佛性;減少一分貪念,即增添一分清淨。佛法,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佛法。修行是修心,不是修相。世間萬物皆是一合相,要破相,才能找回自性,回歸本心。《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把握當下,精進當下,就是真修行。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將不定時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古有云:「觀德於忍,觀福於量」,要看一個人有沒有德行,就看他得忍辱力有多強;要看一個人有沒有福報,就看他心量有多寬大。心胸要寬大、心量要放大,對萬事不要執著,要看得開,不要老是關注在事物相上,綁得自己動彈不得。   誦經可以提升心性、增長智慧;靜坐可以沉澱思緒、降伏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將不定時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前幾天遇到一位同事,在閒聊中提及他最近身體欠安。他之前得過癌症,已經治療好了,僅每個月須定期返回醫院追蹤。最近聽說癌指數升高,必須每週打一種特殊的針,一次花費約1萬多。一個月要打四次,等於一個月要五萬多的花費,真是所費不貲!   但要命就要花錢,有次
        人要怎麼做?修該如何修?奉菩薩指示:往後每日一篇憨山大師的事蹟與修行故事,以學習效仿他的精神與作為。請您除了每日定課與奉行斷惡修善外,也要多多參考本篇故事案例,並希望您多多轉發分享,往後亦將製作相關影片:(以下取自網路後編輯分享) 文章目錄頁面:http://mouniassn.pix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能成為夫妻是很深厚的緣分。常聽人說:「夫妻是相欠債」,這句話在我父母的婚姻上有充分的體現。我的父母在年輕的時候,婚姻就快散了。因父親在朋友的引誘下認識了第三者,自此之後,心就在外面了;母親不忍孩子還小,就咬牙忍耐至今。如今,父親年紀大了,脾氣卻越來越差,全家人都要順著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將不定時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古有云:「觀德於忍,觀福於量」,要看一個人有沒有德行,就看他得忍辱力有多強;要看一個人有沒有福報,就看他心量有多寬大。心胸要寬大、心量要放大,對萬事不要執著,要看得開,不要老是關注在事物相上,綁得自己動彈不得。   誦經可以提升心性、增長智慧;靜坐可以沉澱思緒、降伏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將不定時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前幾天遇到一位同事,在閒聊中提及他最近身體欠安。他之前得過癌症,已經治療好了,僅每個月須定期返回醫院追蹤。最近聽說癌指數升高,必須每週打一種特殊的針,一次花費約1萬多。一個月要打四次,等於一個月要五萬多的花費,真是所費不貲!   但要命就要花錢,有次
        人要怎麼做?修該如何修?奉菩薩指示:往後每日一篇憨山大師的事蹟與修行故事,以學習效仿他的精神與作為。請您除了每日定課與奉行斷惡修善外,也要多多參考本篇故事案例,並希望您多多轉發分享,往後亦將製作相關影片:(以下取自網路後編輯分享) 文章目錄頁面:http://mouniassn.pix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能成為夫妻是很深厚的緣分。常聽人說:「夫妻是相欠債」,這句話在我父母的婚姻上有充分的體現。我的父母在年輕的時候,婚姻就快散了。因父親在朋友的引誘下認識了第三者,自此之後,心就在外面了;母親不忍孩子還小,就咬牙忍耐至今。如今,父親年紀大了,脾氣卻越來越差,全家人都要順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每次自己狀態不好、事情不順利時,一種「孤苦無依」的感受由然而生。感到自己很悲憤,而且很想要責怪別人。透過回溯課,我想了解這股能量的來源。原以為我會看到一個曾經受苦受難的自己,卻沒想到,其實我是被深愛著的,但如果自己不願意去接收愛,就會產生如此強烈的「孤苦無依」的感受。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的消費與投資的決策中,是否發現自己常掉入非理性的陷阱,被行銷手法影響、被自己莫名的不理性判斷影響決策? 全書囊括行為經濟學領域著重的各項理論,敘述並解釋了真實世界中,人類是如何決策。前半段著重消費行為的非理性陷阱、後半段著重投資行為的非理性陷阱。
    Thumbnail
    溝通當中最困難的問題是如何【理解對方】和【被理解】。本文討論了在愛情關係中,不同遊戲規則可能導致誤解和衝突的原因,並探討了生活經驗不同、語境和內心狀態差異對溝通理解的影響。通過對語言遊戲的分析,提供了一些解決溝通誤解的思路。
    Thumbnail
    人性是複雜的,但卻有跡可循。有些人窮極一生都在研究人性,有些人則在生活的磨礪中逐漸悟透了人性。 在利己的驅使下,人們往往會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比如,有些人為了利益,會欺騙他人。在利他的驅使下,往往會做出一些幫助他人的事。了解人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也幫助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住家附近有一座宮廟,有時騎車會經過,偶爾帶著稚子在廟前的大廣場騎單車或踢球。我從未進入參拜,頂多在廟外合十頂禮,以示禮貌。但只要去過廣場,就會覺得身體很沉、精神不佳、很累,卻沒有警覺,以為是自身的干擾或黑氣,所以一直沒有處理。   前陣子干擾不斷,
    Thumbnail
    什麼?! 我要拿去丟掉的東西,不是已經放在地板上了嗎? 是誰又被拿上架賣了!!
    Thumbnail
    去了一趟首爾,不知為何有一種不管男生或是女生高個子比例特別高的感覺。剛好想到以前很多人的理想男性身高會講 180cm,身為一個永遠差0.5及格的人,我們來看看演化史怎麼說,看看它是否真的有科學依據。 熱愛巨人的國王 在歷史上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對身高的痴迷是最誇張的。1713年,威
    Thumbnail
    為什麼成功的人看起來十分果斷 ?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目標,而目標決定了答案。
    Thumbnail
    【本集主題】 :你和父母及手足的關係,一開始是怎麼發展出來的? 直接點,免下載聽小倉鼠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621682685 觀點1: 人際關係最一開始是怎麼發展出來的? 觀點2: 為什麼我總會有自卑感? 觀點3: 人類是基於什麼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每次自己狀態不好、事情不順利時,一種「孤苦無依」的感受由然而生。感到自己很悲憤,而且很想要責怪別人。透過回溯課,我想了解這股能量的來源。原以為我會看到一個曾經受苦受難的自己,卻沒想到,其實我是被深愛著的,但如果自己不願意去接收愛,就會產生如此強烈的「孤苦無依」的感受。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的消費與投資的決策中,是否發現自己常掉入非理性的陷阱,被行銷手法影響、被自己莫名的不理性判斷影響決策? 全書囊括行為經濟學領域著重的各項理論,敘述並解釋了真實世界中,人類是如何決策。前半段著重消費行為的非理性陷阱、後半段著重投資行為的非理性陷阱。
    Thumbnail
    溝通當中最困難的問題是如何【理解對方】和【被理解】。本文討論了在愛情關係中,不同遊戲規則可能導致誤解和衝突的原因,並探討了生活經驗不同、語境和內心狀態差異對溝通理解的影響。通過對語言遊戲的分析,提供了一些解決溝通誤解的思路。
    Thumbnail
    人性是複雜的,但卻有跡可循。有些人窮極一生都在研究人性,有些人則在生活的磨礪中逐漸悟透了人性。 在利己的驅使下,人們往往會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比如,有些人為了利益,會欺騙他人。在利他的驅使下,往往會做出一些幫助他人的事。了解人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也幫助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住家附近有一座宮廟,有時騎車會經過,偶爾帶著稚子在廟前的大廣場騎單車或踢球。我從未進入參拜,頂多在廟外合十頂禮,以示禮貌。但只要去過廣場,就會覺得身體很沉、精神不佳、很累,卻沒有警覺,以為是自身的干擾或黑氣,所以一直沒有處理。   前陣子干擾不斷,
    Thumbnail
    什麼?! 我要拿去丟掉的東西,不是已經放在地板上了嗎? 是誰又被拿上架賣了!!
    Thumbnail
    去了一趟首爾,不知為何有一種不管男生或是女生高個子比例特別高的感覺。剛好想到以前很多人的理想男性身高會講 180cm,身為一個永遠差0.5及格的人,我們來看看演化史怎麼說,看看它是否真的有科學依據。 熱愛巨人的國王 在歷史上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對身高的痴迷是最誇張的。1713年,威
    Thumbnail
    為什麼成功的人看起來十分果斷 ?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目標,而目標決定了答案。
    Thumbnail
    【本集主題】 :你和父母及手足的關係,一開始是怎麼發展出來的? 直接點,免下載聽小倉鼠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621682685 觀點1: 人際關係最一開始是怎麼發展出來的? 觀點2: 為什麼我總會有自卑感? 觀點3: 人類是基於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