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普照,萬事順意;法水長流,福慧雙增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古有云:「觀德於忍,觀福於量」,要看一個人有沒有德行,就看他得忍辱力有多強;要看一個人有沒有福報,就看他心量有多寬大。心胸要寬大、心量要放大,對萬事不要執著,要看得開,不要老是關注在事物相上,綁得自己動彈不得。

 

誦經可以提升心性、增長智慧;靜坐可以沉澱思緒、降伏妄念。心性和思緒穩定後,待人處世就會比較圓融,量大,福就大,人空空地來,空空地回去,過程要自己努力,結果才會完善圓滿。

 

心不要隨外境飄移、不要隨波逐流,要守好本心,世間萬物皆是一合相,修行要修心,不是修相。修行就是在修清淨心,滌除心上的塵世濁垢,使其不染塵,不起心動念,如如不動,應無所住。

 

每個人都會遇到問題、面臨困難,這是自己的功課,要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就能破迷開悟。「他造他的業,我修我的行」,不被境所困,不被相所縛,不被塵所染,才能轉識成智,轉煩惱為菩提。

 

(分享完畢)

 

佛法,是佛留給眾生最好的禮物,能教化心性與改變命運。一位高僧大德說:「人間佛教是導正人心,改進生活;人間佛教是淨化心靈,充實生命;人間佛教是提昇人性,美化世間;人間佛教是入世與出世的圓融。」佛法,是人生路上的指引,如同地圖,讓我們明確地知道目的地在哪裡;如同指北針,讓我們知道正確的方向,不會走上歧路;如同軌道,讓我們依正軌而行,不會落入險境。

 

生活中處處都是道場,讓我們能處處落實佛法。修行,不是只有誦經持咒,而是要將所誦的經典轉化成智慧,運用在日常生活,解決各種問題、圓滿人際關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佛法是眾生在人世間立身處世的依據,以經為師,以經為戒,遵循佛法的教誨,才不會行差踏錯、修偏走斜。人生路很長,想要修得正果,就需時時以經校正,避免偏離正道;人生路亦很短,不想虛耗光陰,就需時時以經約束,避免蹉跎浪費。

 

證嚴法師開示:

 

我們應該要時時警惕,知道自己是很渺小的一個人,進而能夠敬天畏地,對人有一分尊重與愛;若能夠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慈悲喜捨的人生。

 

修行要及時,為善要及時,有了因緣,要及時把握,自己要懂得利用時間、把握時間、珍惜時間,好好地照顧這一念心,才能回歸清淨無染的大愛。

 

我看過一則簡單的故事,卻發人深省:有位農夫天天辛勤地工作,並且感恩耕牛的付出,因為這頭牛為他減輕許多勞力;也感恩大地的賜予,由於有這片土地,才讓他耕作有收穫;更疼惜一粒粒的種子,所以認真地耕耘,讓農作茁壯成長。

 

有一天農閑時,他想到自己一生忙碌,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不斷地工作,也應該為將來打算。他想到有位修行者,自稱所住的地方是一片淨土洞天。老農夫起了一個心念─ ─到底什麼叫做修行?修行的境界又是如何?

 

內心生起許多疑問,於是決定上山請教這位修行者,他很尊敬地問:「請問您花了數十年的時間修行,所求為何?」

 

修行者就說:「我要練就一念耐得久的心。」

 

老農夫就和這位修行者對坐,沉默了許久。突然間,老農夫起身離開,非但沒有恭敬地道別,反而走出山洞之後,還回過頭對修行者說:「你這樣的修行,將來會墮落地獄。」

 

這位修行者聽到老農夫的無禮言辭非常生氣,當下就追出洞外,對老農夫破口大罵。老農夫不疾不徐地說:「你不是要修一念耐得久的心嗎?」

 

這則簡單的故事很有啟發性。修行,要修一分能耐談何容易!這功夫應如何做起?是否身處深山、遠離塵囂、安然寧靜就能修得?其實並不然。修行要在人群中,以人與人之間的人事物,修煉自我心性。

 

要修自己的心,外境只是在訓練我們的心性,給我們創造一個修行的環境。所以做與不做,都是我們自己的事,修與不修也是我們的事。修行者時時都要心安,種種的事情我們要善解,我們的心才會寬,才能夠包容一切。修行人要做宇宙的大覺者,覺悟宇宙真理,要把心打開包容乾坤、太虛,心比太虛大,就能夠包容天地萬法,這就是我們修行的目標。

 

所以我們要雙管齊下,福德與智慧雙修,慈悲與智慧平行,修行就能在人間路開始起步,入人群中知道法、了解了法、體驗法、證悟法。(引用完畢)

 

修行,就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習氣,讓自己做一個不畏艱難、恆持謙卑、成熟圓融的人。凡事皆有因果,現世的一切因緣果報,皆源於過去累世的業力牽引,而有現前的受報。若什麼都不做,就會隨著因緣果報輪迴流轉;若是能精進修行,認真消業,那命運就會漸漸改變,未來就會漸漸好轉,災難遠離,吉祥隨至。

 

很多人誦經誦得又快又好,但口誦心不轉,命運還是不會改變。誦經持咒只是修行的入門功夫,正所謂「誦經不如解經,解經不如行經。」修行要「信、解、行、證」,大乘經典教導眾生修行的方法,知道方法後,還要一步一步地確實的去做,才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如果知道方法,但在日常生活各方面,還是同以前一樣,投機取巧、怨天尤人、勾心鬥角、見利忘義,那表示誦經持咒只是做了表面功夫,對於修正自己的習氣、行為和觀念都沒有絲毫的進步。

 

想要改變命運,轉識成智、轉煩惱為菩提,首先就要轉變行為和觀念,把貪、嗔、痴、慢、疑這些毛病改正過來。要在生活中落實佛法,行六度波羅蜜,運用慈悲與智慧解決各種問題、突破各種逆境。如此,才能利人利己,在惡劣的環境中泰然處之,在行有餘力時幫助他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第38章佛光普照 文/天彤 墨言正想問話,七公主就拉著他和藤高光兩人衝進大雄寶殿。 紀順帝看見彩蓮回來頓時眉開眼笑說:“來啦,站在太子身邊吧。” 紀順帝看見寶貝女兒回來,眼光都放在彩蓮身上,絲毫沒注意其他皇子那怪異的眼光。 大皇子敏銳的注意到了,只見他笑著看向那六位弟弟說:“皇妹回來了,不打招呼嗎?”
    Thumbnail
    avatar
    天彤
    2023-09-22
    佛光麵 | 佛光山台北道場遊記月英都會有固定跟家人去拜佛的習慣,所以位於松山火車站的佛光山台北道場,就是常去的一個地方。 因為這整棟都是佛光山的建築,總共有14層,位於頂樓有莊嚴的佛堂,可以去那邊淨化身心。 這陣子還是有繼續在看星雲大師的著作,發現星雲大師很厲害的一個地方在於,把複雜的佛法講成普羅大眾都可以看的懂的版本,我認為這
    Thumbnail
    avatar
    雙英教育戰線
    2023-04-14
    浮光書店這間坐落於赤峰街巷弄間的浮光書店,光從七十年老宅的外觀,及一樓狹小的入口,很難想像內部原來別有洞天。 小心翼翼地打開懷舊的窄門,走上又直又陡的階梯,第一個感受到的是撲鼻而來的咖啡香。二樓的中央,是調製飲品及結帳的櫃台,一杯咖啡的價格大都百餘元,以中山站的消費水平來說不算太貴。二樓的兩側,則是位子不少
    Thumbnail
    avatar
    少鋒
    2022-12-07
    佛光淨土「佛光山徒眾作品聯展」展出序 「徒眾作品聯展」實則也體證了佛光山是一個「六和僧團」,因為從中看見大家的和諧與歡喜,也看見大家的努力與共識。明年開始,前五年徒眾的得獎作品將受邀前往大陸、日本、法國、澳洲、紐西蘭等國家巡迴展出。因為有大家的集體創作,師父上人畢生所推動的人間佛教,也將隨著一起弘揚出去!
    Thumbnail
    avatar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2022-08-29
    【佛光淨土—佛光山2022徒眾作品聯展】這裡沒有專業的畫家、也沒有專業的書法家,但每件作品卻令人感動萬分 ❤️
    Thumbnail
    avatar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2022-08-20
    【佛光四句偈】哪裡看得到佛光四句偈:「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Thumbnail
    avatar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2022-08-12
    【佛光56周年慶 全球同步抄經】【佛光56周年慶 全球同步抄經】 圖/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就是今天!5月16日,歡天喜地、普天同慶的佛光日! 從潺潺小河到浩瀚法水,佛光山自1967年開山,在今年已走向了56周年,全球佛光人相約同步抄經紀念516佛光日。
    Thumbnail
    avatar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2022-05-16
    浮光書店記下午3點,準備出門,猶豫了很久實在無法繼續待在家裡,在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思考世界加上移動範圍有限的空間,悶得發慌。外面正在下大雨。
    avatar
    Kairos Lin
    2020-11-25
    2016.08.14* CWT43⇒D2 佛光普照的柯南友聚會「那怎辦!」『欸、我要報警吧』「蛤...報!? 報警!? (((゚Д゚;)))」『總之我現在要先去警察局』
    Thumbnail
    avatar
    油腐記錄
    201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