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起跑點,就堅持到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這篇中,將連續創高或創低再加上乖離率做為進場時機的判斷後,淨利立刻變為正數,是個很好的開始,一般而言,剛寫好的策略會先給幾個邏輯上合理的參數後,來觀察績效報表,若全部均為很大的虧損,且勝率很低,單純靠最佳化的手段來救活這支策略的機會很低,套句遊戲常說的話「砍掉重練」是個比較好的選擇。

目前這策略已有很好的出發點,接下來就用最佳化的方式,來試試這策略的獲利可以成長到什麼程度。最佳化的參數設定雖然可以把值域放到很大來進行最佳化,但在實務上並不會這樣做,在設定值域及遞增值時,需要考量其合理性,以本策略而言,當然可以把連續創高或創底的值域設定為1到100來回測,但筆者卻只設定為3到10, 其原因要回到實際操作面來思考,當連續創高或低的根數越多,在行情出現的次數就越少,就算找到一個非常好的淨利,但很可能因為這個高門檻值,造成交易次數太少(可能只有個位數或一二十次),可信度就相對變低,在未來的行情,也失去其可用度。因此筆者在進行最佳化時,就只將此值域設定為3-10來回測。

raw-image
最佳化結果

最佳化結果

執行完最佳化後,可看到前28名的淨利都超過二百萬,但其交易次數過少,很有機會是過度最佳化下的參數高源,如紅框中所示,其參數過於零散,由此可見大都為特例下的獲利,對未來的參考度不佳。

依交易次數排列

依交易次數排列

接下來可用交易次數排列,由少至多,約在交易次數250次左右的,有四筆超過百萬淨利,再觀察其回測參數,除了Bias的長度外,其餘二個參數均相同,代表在此範圍應不屬於獲利高原的特例,在此就選定(5,24,0.50)這組參數來看看月表現。

月週期分析報表

月週期分析報表

由月週期報表來看,有連續三個月虧損的現象,若為剛接觸投資或程式交易的讀者,在策略開發時,應避免此種現象發生,不然大部份的人可能因為連續三個月的虧損,而放棄這個策略。當然在筆者的策略中,是不允許回測報表中,有連續月虧損的出現。

接下來將資料區間設定到2023來看績效,驗證策略在樣本外的區時,績效是否能維持一定水準之上,這就是為什麼在一開始,筆者就只將資料區間設定在2018/01/01~2022/12/31的原因,這樣保留了近一年的資料可以驗證。

將2023年的資料加入

將2023年的資料加入

加入2023年的月週期報表

加入2023年的月週期報表

年週期分析報表

年週期分析報表

2023年只到十一月初的資料,由月分析來看,2023年仍有連續三個月虧損的情況發生,而年週期分析可看到,2023夫到現在的月為止,獲利仍有一定水準表現。接下來的改善方式,就需再回到策略的進出場點及績效報表的檢討,由其內容判斷,抓出可以改善的方法,進行改善。

這簡單的進場點判斷表現出來的績效在開發初期尚可接受,但仍有許多改善空間可以檢討,比如:連續月虧損、最大虧損、交易次數⋯⋯等,都是可以改善的方向。






avatar-img
26會員
55內容數
金融市場入門新手所必知的基本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股市觀察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由 醜媳婦總是要見公婆-績效報表 的最佳化報表可知,無論我們將連續創高或創低的K棒數如何改變,均不可能讓淨利變正,代表我們不可能靠單一個指標值來獲利,此時改善方式只能再回到觀察圖表,由圖表中的訊號觀察是否有什麼改善方式。 由圖表中可發現當標示的紅點或綠點離均線越遠,則進場的時機點越好,如果可以增加
上圖是上一篇文章所建立的交易訊號,依進出場的連線看來,策略的績效應該不好,但仍需要先來看一下詳細報表,再檢討如何改善。為了讓策略可以有一致性的比較方式,筆者習慣將商品的區間設定在一個固定的區間(以上圖為例,就是設定在2018/01/01~2022/12/31),使用者可透過「設定商品」的對話框來設定
交易訊不會無中生有、憑空想像而出現,通常會將想要觀察的指標疊加在線圖上,再由圖上去找買賣規則的靈感,此篇就以前二篇開發連續創高或連續創低的指標來開發交易訊號。
在軟體工程中強調架構的延展性、維護性及重用性,將運算邏輯先寫成函式就是為了提高重用及維護,軟體界在這樣的發展下,開發出許多通用的套件,使得許多程式開發者可以利用套件來提升開發速度及穩定度,就如同現在的微波食品,想要煮一桌菜,不用自己從買食材開始、處理食材、料理食物、擺盤上桌⋯⋯等步驟,只需將買來的調
廣告常說:「男人過了四十歲,只剩一張嘴。」,連續二天的話當年後,要開始進入程式交易的主題,雖然前文描述是使用TradeStation為開發平台,但後來TS已轉為美國國內券商使用,在台灣MultiChart(以下簡稱MC)已成為主流的平台,雖然在使用上還是有許多雷區要避開,但平心而論,這平台算是程式初
安裝好券商版的MultiCharts(以下簡稱MC)後,可在桌面上看到四個ICON,在筆者依初學者使用的頻率,由左至右排列,分別是MC主程式(MultiCharts 64)、MC程式編輯器(MultiCharts64 PowerLanguage Editor)、MC最佳化結果檢視器(Mult
由 醜媳婦總是要見公婆-績效報表 的最佳化報表可知,無論我們將連續創高或創低的K棒數如何改變,均不可能讓淨利變正,代表我們不可能靠單一個指標值來獲利,此時改善方式只能再回到觀察圖表,由圖表中的訊號觀察是否有什麼改善方式。 由圖表中可發現當標示的紅點或綠點離均線越遠,則進場的時機點越好,如果可以增加
上圖是上一篇文章所建立的交易訊號,依進出場的連線看來,策略的績效應該不好,但仍需要先來看一下詳細報表,再檢討如何改善。為了讓策略可以有一致性的比較方式,筆者習慣將商品的區間設定在一個固定的區間(以上圖為例,就是設定在2018/01/01~2022/12/31),使用者可透過「設定商品」的對話框來設定
交易訊不會無中生有、憑空想像而出現,通常會將想要觀察的指標疊加在線圖上,再由圖上去找買賣規則的靈感,此篇就以前二篇開發連續創高或連續創低的指標來開發交易訊號。
在軟體工程中強調架構的延展性、維護性及重用性,將運算邏輯先寫成函式就是為了提高重用及維護,軟體界在這樣的發展下,開發出許多通用的套件,使得許多程式開發者可以利用套件來提升開發速度及穩定度,就如同現在的微波食品,想要煮一桌菜,不用自己從買食材開始、處理食材、料理食物、擺盤上桌⋯⋯等步驟,只需將買來的調
廣告常說:「男人過了四十歲,只剩一張嘴。」,連續二天的話當年後,要開始進入程式交易的主題,雖然前文描述是使用TradeStation為開發平台,但後來TS已轉為美國國內券商使用,在台灣MultiChart(以下簡稱MC)已成為主流的平台,雖然在使用上還是有許多雷區要避開,但平心而論,這平台算是程式初
安裝好券商版的MultiCharts(以下簡稱MC)後,可在桌面上看到四個ICON,在筆者依初學者使用的頻率,由左至右排列,分別是MC主程式(MultiCharts 64)、MC程式編輯器(MultiCharts64 PowerLanguage Editor)、MC最佳化結果檢視器(Mult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在股市中討論到底停損應該抓幾%的問題。文章強調停損的目的是保護資金,而非停損抓幾%的數值。然後提出風險評估、風險承受能力、以及盤中震盪能力是重點,不應該太過注重停損抓幾%的細節。
Thumbnail
對沖就是一種避險方式,當一開始建立的部位已經不再是「低風險機會時」,就必須隨著目前趨勢建立期貨或選擇權部位,藉此鎖住獲利。使用對沖避險一定會比裸賣的策略獲取更少的利潤,但它可以有效控制虧損風險,防止帳戶瞬間承受巨大虧損。
Thumbnail
【有招還是比較好(5)】     今天2024年6月21日夜盤開5分鐘就殺了500多點,這種殺法其實就是抄多單,但是不保證穩贏,誰知道會不會續殺?所以更正確的做法是,做遠月和近月的收斂單,越多組越好急殺近月做多,遠月做空。前提是遠月的期貨還沒殺下去,目前這個人工還能吃到一些豆腐,有機會可以做到。
Thumbnail
【碎碎念(1)】   有時候也很無奈,以為策略可行了,也穩定獲利一陣子了,槓桿開大倍數渦輪給他噴下去之後,就開始無限停損,雖然我已經不太會凹單了,但是連續停損也是可以讓一個人虧到爸媽都不認得。尤其是交易信心這回事,可以讓你每一把都心驚膽戰,還沒下已經輸。
Thumbnail
提升交易期望值有兩條路:一是提高平均獲利幅度,如增加槓桿或放寬停損,但風險也會增加;二是降低平均虧損幅度,如收緊停損,雖然獲利潛力減少,但可設計"再進場"條件,適時加碼趕上行情,達到風險收益最佳化。不同風格的交易者應選擇合適的策略,期望值觀念是交易長存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介紹瞭如何利用正報酬長尾和獲利曲線正偏兩種方式來設計交易策略,以達到正期望值。同時提到了在停損停利設計上的一些要點,以及如何透過回測資料進行調整。
Thumbnail
所謂一步錯,滿盤輸,那是棋局在比的戰略高低。通常技高一籌的一方;都趁著對手走錯一步,就一路殺到底,直到對手棄子認輸。在商戰上,何嘗不是這樣! 做為區域的市場負責人, 從行銷責任的角度,可以做的;除了組織一個有競爭力的專業團隊,就是必須能夠制定一個能贏的策略,使之產生有效的動能;讓團隊發揮更大的競爭
前情提要: 最最最基本的,每次盤後的散戶指標是 反指標!長期的。 他一週頂多贏一天, 例如昨天飆到20458、那散戶做多當然贏 只是隨著倒貨他們又捨不得出,搞到殺400點 就變成套牢腳麻繼續放。 主力就是趁這個機會 去尬空。 反之做空也是。 1⃣️基本上看到「急拉、急殺」才能做進
Thumbnail
交易紀律,這在投資交易中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簡單來說,交易紀律就像SOP一樣,制定了一套系統,並堅持進行系統。 自由人說過: 不敗 + 活得夠久 = 贏 不敗 交易中的結果分為大虧,小虧,小賺,大賺四種。而我們需要盡可能地避免大虧,讓自己的交易績效圖大部分落在小虧,小賺,大賺。 起初交易難
描述了學習數學加法的過程與交易觀念的類比。一開始學習時可能會犯錯,需要不斷練習和檢討才能提高正確率,最終達到完美的正確率。同樣地,在交易中,重現獲利的關鍵在於重複和一致性,需要紀錄並觀察自己的交易模型,以找出不一致的地方,進而達到一致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在股市中討論到底停損應該抓幾%的問題。文章強調停損的目的是保護資金,而非停損抓幾%的數值。然後提出風險評估、風險承受能力、以及盤中震盪能力是重點,不應該太過注重停損抓幾%的細節。
Thumbnail
對沖就是一種避險方式,當一開始建立的部位已經不再是「低風險機會時」,就必須隨著目前趨勢建立期貨或選擇權部位,藉此鎖住獲利。使用對沖避險一定會比裸賣的策略獲取更少的利潤,但它可以有效控制虧損風險,防止帳戶瞬間承受巨大虧損。
Thumbnail
【有招還是比較好(5)】     今天2024年6月21日夜盤開5分鐘就殺了500多點,這種殺法其實就是抄多單,但是不保證穩贏,誰知道會不會續殺?所以更正確的做法是,做遠月和近月的收斂單,越多組越好急殺近月做多,遠月做空。前提是遠月的期貨還沒殺下去,目前這個人工還能吃到一些豆腐,有機會可以做到。
Thumbnail
【碎碎念(1)】   有時候也很無奈,以為策略可行了,也穩定獲利一陣子了,槓桿開大倍數渦輪給他噴下去之後,就開始無限停損,雖然我已經不太會凹單了,但是連續停損也是可以讓一個人虧到爸媽都不認得。尤其是交易信心這回事,可以讓你每一把都心驚膽戰,還沒下已經輸。
Thumbnail
提升交易期望值有兩條路:一是提高平均獲利幅度,如增加槓桿或放寬停損,但風險也會增加;二是降低平均虧損幅度,如收緊停損,雖然獲利潛力減少,但可設計"再進場"條件,適時加碼趕上行情,達到風險收益最佳化。不同風格的交易者應選擇合適的策略,期望值觀念是交易長存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介紹瞭如何利用正報酬長尾和獲利曲線正偏兩種方式來設計交易策略,以達到正期望值。同時提到了在停損停利設計上的一些要點,以及如何透過回測資料進行調整。
Thumbnail
所謂一步錯,滿盤輸,那是棋局在比的戰略高低。通常技高一籌的一方;都趁著對手走錯一步,就一路殺到底,直到對手棄子認輸。在商戰上,何嘗不是這樣! 做為區域的市場負責人, 從行銷責任的角度,可以做的;除了組織一個有競爭力的專業團隊,就是必須能夠制定一個能贏的策略,使之產生有效的動能;讓團隊發揮更大的競爭
前情提要: 最最最基本的,每次盤後的散戶指標是 反指標!長期的。 他一週頂多贏一天, 例如昨天飆到20458、那散戶做多當然贏 只是隨著倒貨他們又捨不得出,搞到殺400點 就變成套牢腳麻繼續放。 主力就是趁這個機會 去尬空。 反之做空也是。 1⃣️基本上看到「急拉、急殺」才能做進
Thumbnail
交易紀律,這在投資交易中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簡單來說,交易紀律就像SOP一樣,制定了一套系統,並堅持進行系統。 自由人說過: 不敗 + 活得夠久 = 贏 不敗 交易中的結果分為大虧,小虧,小賺,大賺四種。而我們需要盡可能地避免大虧,讓自己的交易績效圖大部分落在小虧,小賺,大賺。 起初交易難
描述了學習數學加法的過程與交易觀念的類比。一開始學習時可能會犯錯,需要不斷練習和檢討才能提高正確率,最終達到完美的正確率。同樣地,在交易中,重現獲利的關鍵在於重複和一致性,需要紀錄並觀察自己的交易模型,以找出不一致的地方,進而達到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