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東經60度到160度的地球上最重要的藝術展--根津美術館「北宋書畫精華展」是我魂牽夢縈的展,終於如願以償了!
「北宋書畫精華展」堪稱一期一會,首要原因是合璧展出北宋大師李公麟唯二的傳世真跡--國立東京博物院藏《五馬圖》、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藏《孝經圖贊》。李公麟不僅是中國藝術史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這兩幅圖,特別是《五馬圖》尤為生氣凜然的聖品。本展還收羅李唐、燕文貴等的山水畫;宋徽宗等的花鳥畫;高文進等的道釋像;黃庭堅、蔡襄 、米芾等的書蹟;自中國進口的砑花彩箋書寫的古今和歌集序等,幾乎是窮盡洪荒之力囊括了日本公家與民間的代表性北宋書畫。主辦單位更鄭重其事邀請包含國立故宮博物院在內太平洋兩岸的專家舉行國際研討會。從選件、展陳、說明、研討到圖錄的一貫高規格,充分體現了號稱是中國中世紀文藝復興的清平風華,以及宋代人文化導輻射至東鄰與北方游牧地區的風行草偃。令人不能不對策展人板倉聖哲教授的絜靜精微、閎中肆外擊節稱賞。我熱切推薦藝術愛好者務必在12月3日以前駕臨這場不看會終生遺憾的展覽。
此行的另一個意外收穫(Pleasant Surprise)則是應日本藝術家學者推薦去看的虎之門之丘Tokyo Node的開幕展演--「Syn : 身体感覚の新たな地平」(10/6~11/12)這場由森集團主持,Rhizomatiks 和 ELEVENPLAY合作的展演,宣稱是近年各國流行的科技結合表演藝術,實際上科技的尖端度並不令人仰之彌高。然而,本場展演的舞台、視覺 、舞蹈、音效、情節、道具的靈活應用,致使觀眾與表演者共融共營出新的場所精神,在我體驗過的國內外同類展演中堪數上乘,我自己喜歡這個展演也勝過了TeamLab。這檔展演在新媒體藝術圈中漸受重視,但對國外大眾還是一個Best Kept Secret。能躬逢其盛,十分開心!
此番東京履勘,也針對了東京藝術週。但東京藝術週參展單位70家,實在不可能「一日看盡長安花」。謹將幾個印象特別深刻的展臚列如後:
1. 棟方志功120歲誕辰特展--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10/6~12/3): 這場以青森、富山、 東京棟方生涯的核心地美術館的合作展,囊括了棟方志功的繪畫與版畫代表性作品。諸多煌煌巨製,刷新了我對棟方志功過去的刻板印象。
2. David Hockney個展--東京都現代美術館(7/15~11/5): David Hockney的這檔個展策畫得不錯,特別是場地非常適合近年David Hockney偏愛的大型風景畫。現場人潮洶湧,個個手機都飽餐了他畫的大樹,自拍打卡則更是觀覽儀式。無怪乎王羽佳看了David Hockney的回顧展後,堅持在滿佈他巨作投影的廳內開鋼琴演奏會,一表感動赤忱。
3. AWT FOCUS--大倉集古館(11/2~11/5):東京藝術週(Art Week Tokyo)嚴格說並不像Art Basel甚或剛閉幕的Art Collaboration Kyoto是個集中場地的藝博會。但是大倉集古館則展出了不少本屆參與畫廊的當代藝術創作。有興趣的藏家可以逕洽代理畫廊,或者在門口免費搭乘藝術週巡迴巴士造訪參展單位。大倉原本就以古美術收藏名聞遐邇,本館特意採用中國式建築,大門口的奈良時代的金剛力士像與法隆寺頏頡,我還發現一尊高達4尺的曹魏時代石獅蹲踞在樓梯間。觀眾匆匆趕路欣賞當代藝術,對這件寶貝視若無睹經過,我不禁喟嘆: 這才真的是大戶人家的低調奢華呀!
4. ダイアローグ1 「新たな生」崔在銀展--銀座愛馬仕Le Forum(2023/10/14~2024/1/28): 韓國藝術家崔在銀展分成兩部分,一間是他的裝置,另一間則是他與歐美日藝術家合作以兩韓邊境非軍事區(DMZ)生態為主題的文件展。就我看過的研究型文件展來說: 相當洗鍊卻有很大的延展性,絕對不遜於許多台灣類似主題的知名藝術家的文件展。
5. 二つの頂―宋磁と清朝官窯--靜嘉堂丸の内 開館1周年記念特別展(10/7~12/17):岩崎/三菱財閥的古美術收藏在東亞出類拔萃,但由於過去本館在世田谷區,離東京都心較遠,始終緣慳一面,這次則是在丸之內新館展覽宋瓷與清官窯精品。其實,光衝著靜嘉堂所藏那只曜變天目茶盞,陶瓷愛好者就值得專程朝拜了!
東京藝術週的參與畫廊我還是選擇座落較密集的六本木與表參道去造訪。我參觀的心得是: 日本藝術產業確實是窮極思變,想要動起來,但是仍是以外資為領頭羊,本土業者還是相當保守--這也符合日本的社會慣習與經濟現況。有一點比較有意思的: 參加Art Basel 贊助的東京藝術週的畫廊,卻極少出現在前不久閉幕的台北國際藝博會,不知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