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藝術生活

53公開內容

「藝術生活」發掘生活中的藝術,將藝術導入生活,富厚生計,充實生趣的諸般面向。綜合感性與理性深入藝術生態鏈與創作鑒賞收藏。期望能不落入現今藝評與新聞報導的俗套,坦誠面對作品,展覽,市場,以及最重要的,人性。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Kang-Ywe Lyau
發佈於藝術生活
從《人外人》到《巨神連線》,姚瑞中拍宮廟神佛快廿年了,到現在還在繼續,跟拍海市蜃樓差不多。反正,台灣蓋廟造神跟搞公共建築蚊子館都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無盡輪迴。但即使是舊作,未始不可新說。此番重逢,竟有些一得之愚。 《巨神連線》系列,撇去前人採取的宏觀論述,撥開虛玄的基調,只單單聚焦在動靜態畫面的
Thumbnail
avatar-avatar
Kang-Ywe Lyau
發佈於藝術生活
Thumbnail
avatar-avatar
Kang-Ywe Lyau
發佈於
未來,還會有美術館定期辦理移工藝術展,進而擴大為雙年展嗎?以邁入老齡化的台灣的勞動力結構來推估,這個期待絕對不是苛求。希望移工藝術展永不會如學者的假掰「逃逸線」,而是真正的生計生活生命焠煉下的美麗。
Thumbnail
avatar-avatar
Kang-Ywe Lyau
發佈於藝術生活
Thumbnail
avatar-avatar
Kang-Ywe Lyau
發佈於
在來勢洶洶的「台北藝術週」兩百位外賓蒞臨加持下的台北藝博倏忽收盤,台北藝術圈與畫廊界匕鬯不驚地返回陰霾的日常。為什麽主事者吶喊搖旗如此空前,而台北藝博從開幕到閉幕,從業者到觀眾,從海外到國內反應卻超乎過往地淡定,甚且毫無繞樑餘音呢?
Thumbnail
avatar-avatar
Kang-Ywe Lyau
發佈於
首屆台北藝術週之落漆,只能以「心不在焉」來解釋。但如果對照台北藝博核心展區部份藝廊「僅以快銷為己任,置產業形象於度外」絲毫不比一流商展以揭櫫產業前景、回應時代挑戰為主題展區,就能對今日的台北藝術週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思過半矣!
Thumbnail
avatar-avatar
Kang-Ywe Lyau
發佈於
再怎對以上統計憤憤不平,恐怕也不能否認舉世高唱AI定生死的當下,藝術產業再也無法抱殘守缺,沉湎舊夢。如果像黑白大廚裡功成名就的白湯匙們都肯接受試煉、面對年輕的黑湯匙挑戰,那麼,藝術產業的夥伴們,樂不樂意日新又新,把藝術當成自己人生的證明呢?
Thumbnail
avatar-avatar
Kang-Ywe Lyau
發佈於
這不是銷售海景第一排豪宅別墅的廣告嗎?是的!我根本覺得整棟香港故宮設計理念,幾乎就是太平山上富豪的豪宅構想,而藝術品在豪宅,實乃如敏求精舍會員的收藏展示,用以突顯其文化資本財豐富耳!
Thumbnail
avatar-avatar
Kang-Ywe Lyau
發佈於藝術生活
我認為強調宗教性,或許不如深入潛意識來解析。在內涵上,似乎較能接榫趙春翔,但表演於洪通式的本土庶民心靈的舞台。我的感覺是凸型人與其其說是佛國淨土vs. 六道輪迴,毋寧看成曾培堯出入夢境,即幻即真的靈視天地游舞。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