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U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九月除了參加 EWRL 以外,這是另一個 Workshop Generative models and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GenU),是定期辦在哥本哈根的學術活動,主辦人是 KU & DTU 的教授們,但聚集了各國該領域的學者們,與會者大概 100 人左右。今年辦在工人博物館 (Worker’s Museum),聽說是以前辯論活動的場所,對學術交流來說大概別具意義,而確實有幾個演講的 QA 充分地實現了這個精神。

我其實不算是領域中人,只是剛好最近和同事一起發表的一篇論文很符合這個 Workshop 關心的主題之一,所以趁機來增加論文曝光度。也成功地跟我現任指導老師的博士指導老師打了個招呼,很奇妙的感覺。

Workshop 只有兩天,附了兩餐午餐和一個晚餐,行程大概是我參加的所有活動中最密集的一個,密集到午餐時間只有 45 分鐘左右,且兩天的 workshop 塞了應該有 10 個一小時的演講。不意外的我幾乎迷失在演講海中,但還是大概抓到了兩個有趣的研究方向。

除了學術活動,這個 Workshop 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是又發現哥本哈根我沒發現的角落。工人博物館隔壁地下室有一間外表不起眼的餐廳,但午餐是非常經典的丹麥菜,好處是他做成小份量,因此每種都能吃到一點。晚餐在 Vækst,不是經典丹麥菜,而是有點像星級餐廳一樣講求各種食材、味覺體驗,且每道菜都有搭配相對的酒,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吃每到都搭酒的餐廳。它的菜色以丹麥價位來說比我想像中便宜不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隨遇而安的沙龍
3會員
21內容數
最近開始了在南丹麥大學的博士後工作,隨手紀錄點生活。
隨遇而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11
今年對我個人而言是個微失控的一年。許多事情都在意料之外,包括在丹麥的台灣人發現我們的國籍在今年開始被默默地改成中國。 從年初的五六人,到目前已經幾十人。當苦主們各自嘗試向官方抗議無果後,一些夥伴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仍不懈地奔走,努力爭取新聞曝光,試圖通過外交和內政途徑尋求解決方案。然而,幾個月過去了
Thumbnail
2024/08/11
今年對我個人而言是個微失控的一年。許多事情都在意料之外,包括在丹麥的台灣人發現我們的國籍在今年開始被默默地改成中國。 從年初的五六人,到目前已經幾十人。當苦主們各自嘗試向官方抗議無果後,一些夥伴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仍不懈地奔走,努力爭取新聞曝光,試圖通過外交和內政途徑尋求解決方案。然而,幾個月過去了
Thumbnail
2023/12/02
上個月初的週末,兩個在哥本哈根的朋友來歐登斯拜訪我,鑑於他們沒有(很少)去大島,我們決定週末的其中一天就去 Aarhus 晃晃。這是丹麥第二大城,也是丹麥最古老的城之一,人口數 29 萬,大概比嘉義多一點 XD KØN 在丹麥文是性別的意思。這是世界上少數關於性別的博物館之一,本來的名字是 Kvi
Thumbnail
2023/12/02
上個月初的週末,兩個在哥本哈根的朋友來歐登斯拜訪我,鑑於他們沒有(很少)去大島,我們決定週末的其中一天就去 Aarhus 晃晃。這是丹麥第二大城,也是丹麥最古老的城之一,人口數 29 萬,大概比嘉義多一點 XD KØN 在丹麥文是性別的意思。這是世界上少數關於性別的博物館之一,本來的名字是 Kvi
Thumbnail
2023/11/09
十月參加的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就是這個十月初的 P1 Workshop。Pioneer Center of AI 是丹麥的第一個國家級 Pioneer Center,目的是增進丹麥各大學之間 AI 的學術交流,期許完成較大規模、屬於丹麥的 AI 研究。Pioneer Center 應該是在去年正
Thumbnail
2023/11/09
十月參加的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就是這個十月初的 P1 Workshop。Pioneer Center of AI 是丹麥的第一個國家級 Pioneer Center,目的是增進丹麥各大學之間 AI 的學術交流,期許完成較大規模、屬於丹麥的 AI 研究。Pioneer Center 應該是在去年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上週的讀書會讓我體驗到多元背景的參與者如何進行知識交流與觀點碰撞。在六小時的活動中,透過不同環節的設計,我們不僅分享了對職涯的看法,還深入探討了選擇與成長的議題。特別是在「世界咖啡館」的討論中,各種故事與經驗交織,讓我對人生的靈活性與未來的可能性有了更深的理解。這是一場值得記住的豐富經歷。
Thumbnail
上週的讀書會讓我體驗到多元背景的參與者如何進行知識交流與觀點碰撞。在六小時的活動中,透過不同環節的設計,我們不僅分享了對職涯的看法,還深入探討了選擇與成長的議題。特別是在「世界咖啡館」的討論中,各種故事與經驗交織,讓我對人生的靈活性與未來的可能性有了更深的理解。這是一場值得記住的豐富經歷。
Thumbnail
十月參加的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就是這個十月初的 P1 Workshop。Pioneer Center of AI 是丹麥的第一個國家級 Pioneer Center,目的是增進丹麥各大學之間 AI 的學術交流,期許完成較大規模、屬於丹麥的 AI 研究。Pioneer Center 應該是在去年正
Thumbnail
十月參加的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活動之一就是這個十月初的 P1 Workshop。Pioneer Center of AI 是丹麥的第一個國家級 Pioneer Center,目的是增進丹麥各大學之間 AI 的學術交流,期許完成較大規模、屬於丹麥的 AI 研究。Pioneer Center 應該是在去年正
Thumbnail
感謝大家熱情參與,包括幾乎每場參加以及難得來參加的宜蘭在地萌友,還有提前來宜蘭過夜的,和當天來回花近千元火車票的,以及我忘記提醒而卡在交流道口的......。這次在場有一半是中華科幻學會會員,寫這篇時我意識到非學會會員講的都是亞洲科幻,涵蓋中日韓,例如......
Thumbnail
感謝大家熱情參與,包括幾乎每場參加以及難得來參加的宜蘭在地萌友,還有提前來宜蘭過夜的,和當天來回花近千元火車票的,以及我忘記提醒而卡在交流道口的......。這次在場有一半是中華科幻學會會員,寫這篇時我意識到非學會會員講的都是亞洲科幻,涵蓋中日韓,例如......
Thumbnail
參加研討會、學術會議對於學者來說,是一個蠻重要的日常。而作為研究生,也常常有機會可以參加各種不同的會議。有的時候是教授指派,有的時候則是因為有文章發表,又或者有的時候是單純當個聽眾。 參加發表文章、以學術交流為目的的Conference(研討會/学会) 目前才疏學淺,還沒有參加過頂尖的Interna
Thumbnail
參加研討會、學術會議對於學者來說,是一個蠻重要的日常。而作為研究生,也常常有機會可以參加各種不同的會議。有的時候是教授指派,有的時候則是因為有文章發表,又或者有的時候是單純當個聽眾。 參加發表文章、以學術交流為目的的Conference(研討會/学会) 目前才疏學淺,還沒有參加過頂尖的Interna
Thumbnail
由於做的研究大概和「視覺研究」沾得上一點邊,雖然是computer vision,但日本視覺學會現在也把電腦視覺納入視覺研究的範疇之一了。於是經過教授的推薦,就去報名了日本視覺學會的2023年冬季大會,也順利得到了口頭發表的機會。這次的學會辦在東京的工學院大學,位於日本新宿,這次學到了很多機器學習相
Thumbnail
由於做的研究大概和「視覺研究」沾得上一點邊,雖然是computer vision,但日本視覺學會現在也把電腦視覺納入視覺研究的範疇之一了。於是經過教授的推薦,就去報名了日本視覺學會的2023年冬季大會,也順利得到了口頭發表的機會。這次的學會辦在東京的工學院大學,位於日本新宿,這次學到了很多機器學習相
Thumbnail
http://bit.ly/3Wq84Lu 前情回顧:https://bit.ly/3PzVZAI 白天的main event變成了開發者的bootcamp,再加上隔壁棚的NFT Taipei開幕了,因此現炒的人潮瞬間少了八九成,變成幾乎已開發者為主體,雖然說座位的布局有所改變,但實際上跟一般的bo
Thumbnail
http://bit.ly/3Wq84Lu 前情回顧:https://bit.ly/3PzVZAI 白天的main event變成了開發者的bootcamp,再加上隔壁棚的NFT Taipei開幕了,因此現炒的人潮瞬間少了八九成,變成幾乎已開發者為主體,雖然說座位的布局有所改變,但實際上跟一般的bo
Thumbnail
https://bit.ly/3PzVZAI 本篇文章主要會著重在總體性的東西,比較少著墨在個人的經歷與心得敘述,對那些內容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之後的文章。 人 首先關於與會人員的部分,工程師開發人員與外籍人士的比例比我想像中的高,場內有一半的人都在說英文,演講廳我聽了五天只有少數的場是用中文說的。 大
Thumbnail
https://bit.ly/3PzVZAI 本篇文章主要會著重在總體性的東西,比較少著墨在個人的經歷與心得敘述,對那些內容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之後的文章。 人 首先關於與會人員的部分,工程師開發人員與外籍人士的比例比我想像中的高,場內有一半的人都在說英文,演講廳我聽了五天只有少數的場是用中文說的。 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