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參加研討會?不能多給我一點時間做研究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參加研討會、學術會議對於學者來說,是一個蠻重要的日常。而作為研究生,也常常有機會可以參加各種不同的會議。有的時候是教授指派,有的時候則是因為有文章發表,又或者有的時候是單純當個聽眾。

 一個大的研討會常常分成很多不同的section,有大型演講(keynote speech)、有小型的口頭發表(oral presentation)、也有像是逛街一樣的海報發表(poster presentation)、甚至也有可以一起上課學新東西的工作坊(workshop),有的還外加競賽(competition)等等

一個大的研討會常常分成很多不同的section,有大型演講(keynote speech)、有小型的口頭發表(oral presentation)、也有像是逛街一樣的海報發表(poster presentation)、甚至也有可以一起上課學新東西的工作坊(workshop),有的還外加競賽(competition)等等

參加發表文章、以學術交流為目的的Conference(研討會/学会)

目前才疏學淺,還沒有參加過頂尖的International Conference,但一般稍微有點名氣的conference,能夠被選上Oral presentation,還是會感到非常榮幸。這類型以學術交流為主要目的的Conference,在會議的前一年就會有簡單的網站,舉辦會議的地點和日期也已經都決定好了,再來就是在會議的前2~3個月進行摘要投稿,最後則是決定口頭發表以及海報發表的人選。

有機會可以發表自己的研究,練習把自己的研究用短短10~15分鐘的時間清楚的說明,參加Conference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而且底下的聽眾除了跟自己研究領域相近的學生之外,也有各校對於自己的研究感興趣的老師,能接受各個不同的意見和指導,把這些意見都帶回去之後,又能夠持續精進自己的研究內容。

記得大四的時候第一次參加研討會發表是參加了台灣的心理學年會,當時很幸運可以口頭發表,那時還不是心理學本科生,但底下聽眾幾乎都擁有心理學的背景,要發表一篇具有心理學理論的研究,有點關公面前耍大刀,但也是因為如此,得到了不少寶貴的意見。

匯集各路好手的Symposium(論壇/シンポジウム)

參加Symposium,可以了解目前某個領域的最新研究趨勢,而如果登壇者有自己很感興趣的學者,就能夠聽到對方親口說明目前的研究,也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而自己實驗室的指導教授如果也是Symposium的講者,教授的演講內容也可能會包含自己的研究,這時可以聽聽教授在演講時的措辭,也能思考如何把presentation做得更好。另外,平常meeting時可能大多數時間都在討論研究的細節,但如果聽教授的演講,可以了解到教授是在一個什麼樣比較大的脈絡之下,指導研究生做不同的小的研究項目,也更能夠理解自己目前的研究的價值。

而symposium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能集合一群相似領域的學者在同一個時空之中,因此,舉辦完symposium之後,教授們可以自己另外組織meeting,約在論壇結束之後,大家再互相討論之後的研究計畫,甚至是一些關於之後可以一起合作進行研究的細節。

有的時候論壇除了學界人士之外,也會有企業界的演講,這時候可以聽到一些企業的觀點,可以更了解目前技術的實際應用面以及商業的發展性。

有的時候論壇除了學界人士之外,也會有企業界的演講,這時候可以聽到一些企業的觀點,可以更了解目前技術的實際應用面以及商業的發展性。

其他比較不那麼正式的各式各樣會議──研究会、発表会

除了研討會和論壇之外,在日本還有以「研究会」,「研究発表会」等等之類的名目舉辦的會議,研究會比較類似Conference,也是以發表研究為目的,但是通常研究會是由一群互相熟識的學者們共同組成,而發表的部分比較是學者們自己或者帶研究生來發表研究的模式,通常沒有太過於嚴格的審查,主要是由教授來欽點,並且決定發表的人選。

不過參加研究會,雖然沒有國際化的「實績」,但是以研究發表為目的來說,還是能在會議上得到不同的意見,而且因為稍微比研討會不那麼正式,因此參加的時候也比較能放鬆心情,但是又能夠有機會可以練習如何把自己的研究說明清楚,所以也是蠻不錯的機會。

而各種不同的發表會,也類同於上述的symposium,不過因為是發表會,所以除了有演講之外,也會有poster presentation,同樣也是一個讓人瞭解跟自己領域相近的人們都在做什麼樣的研究的機會。

參與各種會議的反思

參加會議有時候蠻花時間,可能要離開自己念書的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去開會,甚至可能出國去參加會議。但也正因為舟車勞頓,所以規模大的頂尖conference常常為期3天左右,舉辦了各式各樣的演講、發表場次、工作坊、競賽等等,既然各路好手難得匯聚一地,就盡量發揮最大的價值。

不過,當今這個時代,學術活動越來越多,成了一個學術帶來的價值也有點貶值的時代,有著非常多的小規模以學術為名的會議。有的時候參加的會議,也會稍微覺得有點空虛,例如有的會議可能名為「國際會議」,但其實只是會議場上大家以英語溝通,但並沒有真的邀請到各國不同的人來參與。

其實會議不必場場皆須參加,即使參加了,也不見得要每場演講通通聽完。小規模的會議上,更容易發現參與者帶著不同的目的前來,有的人希望為自己的畢業門檻充數,有的人想找個地方練習發表,有的人為了結交新的朋友。而參與會議也會花掉自己的時間,畢竟可能需要舟車勞頓,也會減少自己的研究時間。因此,參與會議其實也要經過一些取捨,並且在會議場上也要明察秋毫。

觥籌交錯之中,也許會有新的火花,但我實在不擅長,只是自己吃吃喝喝或者和自己lab的人聊聊

觥籌交錯之中,也許會有新的火花,但我實在不擅長,只是自己吃吃喝喝或者和自己lab的人聊聊

另外,會議上會遇到各種各樣不同的人,甚至也能遇到不同國籍的人,有的會議還會有晚上的雞尾酒會之類的食物招待。這時候更可以在社交的過程當中,了解各種不同的人說話習慣和套路。有的話其實只是社交語言,有的話則是真心的交流。不過我總感覺在這樣的場面上,彼此互相的談話中,社交語言其實占了大多數,因此美食時間我更傾向於好好的享受食物。

但也可能是自己手腕不夠高明,又或者自己的實力可能也不夠強,因此常常只是被人以社交語言呼攏過去。

參加各種會議,其實是去開開眼界,也是去認識自己的不足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fe Notes | Guan-Yun Wang
119會員
144內容數
高中時候夢想成為一位「文人」,至今依舊。雜食性熱愛學習,念過中文系、心理所、資訊所。古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願以文字為核心,建立我的六藝。這是我的沙龍,包含文學、心理學、AI、資訊工程,還有很多雜七雜八。透過書寫持續成長,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散發正能量。E-mail: gywang.tp@gmail.com
2023/12/02
終於在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考完了「本審查」,也就是論文的最後一次口試。考完「本審查」,基本上就算是幾乎完成了畢業所需的所有要件了。 之前寫了一篇文章,整理了自己覺得如果要再讀一次博士班的話,可以改進並且加速畢業的部分。今天這篇文章則是分享在日本準備予備審査和本審査的過程及記錄。祝大家都有個順利的口考
Thumbnail
2023/12/02
終於在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考完了「本審查」,也就是論文的最後一次口試。考完「本審查」,基本上就算是幾乎完成了畢業所需的所有要件了。 之前寫了一篇文章,整理了自己覺得如果要再讀一次博士班的話,可以改進並且加速畢業的部分。今天這篇文章則是分享在日本準備予備審査和本審査的過程及記錄。祝大家都有個順利的口考
Thumbnail
2023/11/18
最近指導教授終於鬆口願意讓我考「本審査(ほんしんさ)」,也就是說,終於邁入了即將畢業的最後階段了。 念博士班的這幾年,充滿了很多不同的困難,我認為我的博士旅程不算是非常成功的,但也正因為有很多不圓滿之處,希望一些失敗經驗可以幫助想唸博士班或者想去日本留學的勇者們。 博士班的畢業條件 要開始玩遊
Thumbnail
2023/11/18
最近指導教授終於鬆口願意讓我考「本審査(ほんしんさ)」,也就是說,終於邁入了即將畢業的最後階段了。 念博士班的這幾年,充滿了很多不同的困難,我認為我的博士旅程不算是非常成功的,但也正因為有很多不圓滿之處,希望一些失敗經驗可以幫助想唸博士班或者想去日本留學的勇者們。 博士班的畢業條件 要開始玩遊
Thumbnail
2023/10/14
做論文做得太多,往往不小心越做越鑽牛角尖,所以最近也盡量多放大自己的視野,往更寬廣的世界去看。查詢各種資料的時候,發現了臺大電機系李琳山教授的《信號與人生》的影片,即使不是電機系畢業的,相信也會獲益良多。 YouTube上面收錄了李老師從2019年到2023年的影片,影片介紹寫說,每次在信號與系統
Thumbnail
2023/10/14
做論文做得太多,往往不小心越做越鑽牛角尖,所以最近也盡量多放大自己的視野,往更寬廣的世界去看。查詢各種資料的時候,發現了臺大電機系李琳山教授的《信號與人生》的影片,即使不是電機系畢業的,相信也會獲益良多。 YouTube上面收錄了李老師從2019年到2023年的影片,影片介紹寫說,每次在信號與系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參加研討會、學術會議對於學者來說,是一個蠻重要的日常。而作為研究生,也常常有機會可以參加各種不同的會議。有的時候是教授指派,有的時候則是因為有文章發表,又或者有的時候是單純當個聽眾。 參加發表文章、以學術交流為目的的Conference(研討會/学会) 目前才疏學淺,還沒有參加過頂尖的Interna
Thumbnail
參加研討會、學術會議對於學者來說,是一個蠻重要的日常。而作為研究生,也常常有機會可以參加各種不同的會議。有的時候是教授指派,有的時候則是因為有文章發表,又或者有的時候是單純當個聽眾。 參加發表文章、以學術交流為目的的Conference(研討會/学会) 目前才疏學淺,還沒有參加過頂尖的Interna
Thumbnail
你參加過讀書會嗎? 這裡的讀書會只的是針對非學科、考試目的所辦理的社群交流,隨著社群媒體的發展,讀書會的模式可說是變得更加多元且精彩,就我個人的經驗與觀察,我覺得可以分為四大類型,以下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多元主題X說書導讀: 這點應該是目前最火熱的一塊,無論免費、付費的管道相當多。就台灣部分我
Thumbnail
你參加過讀書會嗎? 這裡的讀書會只的是針對非學科、考試目的所辦理的社群交流,隨著社群媒體的發展,讀書會的模式可說是變得更加多元且精彩,就我個人的經驗與觀察,我覺得可以分為四大類型,以下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多元主題X說書導讀: 這點應該是目前最火熱的一塊,無論免費、付費的管道相當多。就台灣部分我
Thumbnail
  您認為「花若盛開,蝴蝶自來嗎?」筆者認為對了一半,另一半需要規劃與回饋,筆者以本文來分享自己的見解。 學術論壇的聚會 線上講座的啟示 講座課程的串聯
Thumbnail
  您認為「花若盛開,蝴蝶自來嗎?」筆者認為對了一半,另一半需要規劃與回饋,筆者以本文來分享自己的見解。 學術論壇的聚會 線上講座的啟示 講座課程的串聯
Thumbnail
二月中旬的時候,我參加了台南大學舉辦的研習活動。 在這個艱澀的主題,主辦單位請來了許多在這個領域上的翹楚,在這個三天的研習活動之中,讓我以許多不同的案例、面向,還有領域等角度去看這一段歷史上沉默的時光。 但今天不討論這個,這次想分享的是「講課方式」。 那次研討會,有好幾位講師研究不同面向和主題。
Thumbnail
二月中旬的時候,我參加了台南大學舉辦的研習活動。 在這個艱澀的主題,主辦單位請來了許多在這個領域上的翹楚,在這個三天的研習活動之中,讓我以許多不同的案例、面向,還有領域等角度去看這一段歷史上沉默的時光。 但今天不討論這個,這次想分享的是「講課方式」。 那次研討會,有好幾位講師研究不同面向和主題。
Thumbnail
與大家分享“我的碩士生日記_1“ 本文章會以我個人的看法和做法與大家分享這一次的論文審題研討會,內容會論文審題研討會的活動以及我身為5+1的準備論文審題。
Thumbnail
與大家分享“我的碩士生日記_1“ 本文章會以我個人的看法和做法與大家分享這一次的論文審題研討會,內容會論文審題研討會的活動以及我身為5+1的準備論文審題。
Thumbnail
雖然在研究上是一張白紙,但不知哪來的自信,我一直都對自己的學位論文產出有很高的期待:不僅是做自己有興趣的題目、在研究過程中成長,畢業後的自己對於這個領域的理解與熟悉,也要足以對別人侃侃而談……但這些美好想望同時給發想題目時的我莫大的壓力。
Thumbnail
雖然在研究上是一張白紙,但不知哪來的自信,我一直都對自己的學位論文產出有很高的期待:不僅是做自己有興趣的題目、在研究過程中成長,畢業後的自己對於這個領域的理解與熟悉,也要足以對別人侃侃而談……但這些美好想望同時給發想題目時的我莫大的壓力。
Thumbnail
幫學會宣傳一下:只要對科幻有興趣的都可以加入, 學會每個月都有豐富的活動:講座、讀書會、電影會等等,可以認識同好,還能增廣見聞。雖然不是會員也能參加,但加入會員,給學會多點支持,才能一起走得更遠~
Thumbnail
幫學會宣傳一下:只要對科幻有興趣的都可以加入, 學會每個月都有豐富的活動:講座、讀書會、電影會等等,可以認識同好,還能增廣見聞。雖然不是會員也能參加,但加入會員,給學會多點支持,才能一起走得更遠~
Thumbnail
        同事朋友都知道我是一個熱衷參加活動的人,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的活動,我之所以願意投入時間參與的原因是:任何我感興趣的活動,都可以產生正面的刺激。例如全英文的講座,無法隨時聽懂融入,那麼我就學習講者的表達和簡報方式。 還無法學習他人的專業,就從小處挖掘可學習之處。 這是我參加活動的哲學。
Thumbnail
        同事朋友都知道我是一個熱衷參加活動的人,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的活動,我之所以願意投入時間參與的原因是:任何我感興趣的活動,都可以產生正面的刺激。例如全英文的講座,無法隨時聽懂融入,那麼我就學習講者的表達和簡報方式。 還無法學習他人的專業,就從小處挖掘可學習之處。 這是我參加活動的哲學。
Thumbnail
這發生在前幾天我參與的一場科普沙龍上,那位觀眾很憤慨地表達講者將問題複雜化,一般民眾根本就聽不懂,然後就快速離席了。主持人與講者先尷尬了一下,最後說道,這些沙龍活動的舉辦目的本來就是希望能跟大眾有更多的互動,讓學術知識能在這個平台中有更多的激盪…...
Thumbnail
這發生在前幾天我參與的一場科普沙龍上,那位觀眾很憤慨地表達講者將問題複雜化,一般民眾根本就聽不懂,然後就快速離席了。主持人與講者先尷尬了一下,最後說道,這些沙龍活動的舉辦目的本來就是希望能跟大眾有更多的互動,讓學術知識能在這個平台中有更多的激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