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反思|擺脫衝動購物?我的「有意識消費哲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又到了雙十一購物節,電商廣告隨處可見,真的很難不點下去。

​好幾年前開始就遵循 #有意識消費哲學,避免一時失心瘋的衝動消費。實驗了一陣子,有自己的購物準則,真的能減少亂買的衝動。​來跟大家分享我的購物3準則,想買東西之前,我會用這 3個問題先問問自己

➊是「需要」,還是「想要」?

人的慾望是無窮的,想要的太多了.....​尤其現在的數位環境被廣告充斥,很難不被誘人的廣告圖片及折扣吸引。​

不過,在下單前,我會先搞清楚,買這件商品,是真實的需要,還是想要?​如果是想要,就會再往下一層自問,這個「想要」是否來自 「我用了這個產品後期待自己成為的樣子?​」

例如:穿上某件衣服後擁有model的氣質、使用了這個美容產品變得跟代言人一樣漂亮、買了某些居家用品家裡就會變得跟廣告呈現的一樣乾淨、買了精緻的手錶就會獲得別人尊重…..等等,這些都是屬於 外在的購買驅動力。​如果購買某樣產品只是為了滿足想像中希望成為的樣子,實際上並不需要、不一定適合自己、買了後也不會頻繁使用,都會成為一種浪費。​所以先從了解個人真實需求開始是重要的。

➋這件物品,是來支持我生活哪部分?

我很喜歡《真正的整理,不是丟東西:物品是靈魂的碎片,整理是重生的過程》這本書提出的一個觀點:

「物品的價值來自於支持人類,讓物品支持你,而不是讓物品困擾你。」

​這句話真的好打中我啊!!!​書中也提到另一個觀點 :「物品只有在被使用的時候才有價值,佔據自己不使用的物品,那也是一種不環保」。

​回到物品的本質來看,一件物品被設計製造出來,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而我們的購買,必定是因為他支持了我們在生活上的需求,不是來錦上添花。​

例如:買一件材質好的衣服是為了讓我穿得舒服、買適合自己膚質的保養品是為了讓肌膚得到妥善照顧、買營養保健食品是為了讓身體健康…..​像這樣,在購買前,先問問自己,你要買的這樣物品,是用來支持自己生活的哪個部分呢?

​這讓我在面對流行時尚、名人代言、打折促銷、免費贈送這些誘惑消費的雜音時,還能保有冷靜的思考。​把一個物品買回家,是讓它發揮價值被我好好使用,而不是囤貨、擺著好看。​

➌是否符合道德消費?

正如美國作家安娜拉佩(Anna Lappé)所說:「每一次你花的錢,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消費就代表了我們的生活價值觀,而我選擇了道德消費。

道德消費 (ethical consumption)是在西方受到重視的觀念,指涉的是購買「符合道德」的商品。​而這邊的道德通常是指對於人類、動物、環境不造成傷害。​

像是:不做動物實驗、不殺害動物的純素皮革、整個生產製程都講究的有機產品、無毒食物、低碳排放產品、可以重複回收再利用的環保商品、符合公平貿易的食品….等等。

​以前對於購物的態度是「嚐鮮」,尤其是保養品,總抱著如神農式嚐百草的實驗精神,極力想要找出最適合我的,只要是各大品牌推出的新品,看著標榜著各種神奇速效的行銷文案,很難克制購買衝動。

​於是,買了一大堆不同品牌的保養品,不合用的一兩次後就被冷凍,最後只能丟掉。

​而在沒有充分對產品做功課的情況下,也很難買到真正的好東西。

​這幾年的消費習慣有了些轉變,比起功效,我更在乎成分的安全性、對環境的友善度,購買符合我價值觀的產品。​像是保養品不能添加香精、不做動物實驗、成分對人體及環境無害、生產製程嚴謹…等等,於是我開始花時間去留意產品的成分。​而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後,也不再輕易移情別戀了​

​不再只是考慮價格是否便宜、CP值是否夠高,我願意投資多一點錢,去買適合我、也對環境友善的產品。


❐ 重點不在擁有物品,而是你想要怎樣的生活?

有些東西,看了還是真的會在第一時間被勾起購買的慾望。

​但這些年有意識的消費習慣,讓我認知到,喜歡的東西不一定要擁有。​

舉例來說,我喜歡美的事物,也喜歡欣賞精品。​

品牌設計師要傳達的創作理念、一個作品的靈感來源、他想要創造的世界觀、精緻的工藝,這些是我感興趣的,但我不一定要擁有,尤其是超過我的生活水準所能負擔的。

​光是在欣賞讚嘆的過程,我就已經能獲得滿足。​

當釐清了自己的價值觀,不追逐名牌、流行、趨勢,就能讓自己的每次消費都是符合真實需求,內心也買得心安理得。

​當消費有了一套自己的準則,減少衝動消費,也讓我身邊的物品都是讓我很喜歡、感到怦然心動的,成為重要的生活夥伴,這點讓我很滿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的正念生活旅程
20會員
20內容數
我曾經是一位在外商工作的上班族,因職場壓力身心失衡,接觸了正念,學習自我照顧、平衡身心。 現在是一位正念引導師,這裡與大家分享正念練習方法,一起鍛鍊覺察力、學習與壓力共處、提升生活幸福感,感受活在當下的美好🧡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是在地球上的基本法則。所謂的擺脫因果,不是說要如何遠離,而是要如何「善用」。
Thumbnail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是在地球上的基本法則。所謂的擺脫因果,不是說要如何遠離,而是要如何「善用」。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在談如何讓自己維持在好的狀態、高的狀態的書,並且持續的走下去。作者提到了關於取捨、留下效率好的內容等方法。在中期目標部分,作者討論了設定明確的目標,做出改變以及分配精力與時間的重要性。在最後一部分,作者強調在意過程勝於在意結果,並且分享了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下定義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是一本在談如何讓自己維持在好的狀態、高的狀態的書,並且持續的走下去。作者提到了關於取捨、留下效率好的內容等方法。在中期目標部分,作者討論了設定明確的目標,做出改變以及分配精力與時間的重要性。在最後一部分,作者強調在意過程勝於在意結果,並且分享了對於感興趣的事情下定義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書的書寫主軸其實是習慣,內容在其他書中也都大略提過,所以今天這篇你可以當成是習慣的複習!用以檢視你自身的習慣與工作狀況。
Thumbnail
本書的書寫主軸其實是習慣,內容在其他書中也都大略提過,所以今天這篇你可以當成是習慣的複習!用以檢視你自身的習慣與工作狀況。
Thumbnail
你所想的與你所得到的定然是完美的共振,唯其如此,才有助於使你所想與生活中的作為形成有意識的關聯,但是,你若能夠事先弄清楚自己應該何去何從,那將會更有幫助。一旦你了解自己的情緒及其所給出的重要訊息,甚至不需要等到經驗來告訴你,你就能了解自己的振動,只要透過感受,你就可以明白自己的方向。
Thumbnail
你所想的與你所得到的定然是完美的共振,唯其如此,才有助於使你所想與生活中的作為形成有意識的關聯,但是,你若能夠事先弄清楚自己應該何去何從,那將會更有幫助。一旦你了解自己的情緒及其所給出的重要訊息,甚至不需要等到經驗來告訴你,你就能了解自己的振動,只要透過感受,你就可以明白自己的方向。
Thumbnail
歡迎光臨知識達點滴,打點你大腦的點點滴滴。讓我每天分享近期所學所思所感,用幾分鐘時間,給大腦注入一點營養劑,就可以讓我們變得更通達事理人情,變得更聰明。 ❓ 本日提問:透過想想自己不想要的後果,恐嚇自己開始行動有效嗎? 今天所閱讀學習的知識內容有些破碎,想不出要分享些什麼,於是便想跟大家聊
Thumbnail
歡迎光臨知識達點滴,打點你大腦的點點滴滴。讓我每天分享近期所學所思所感,用幾分鐘時間,給大腦注入一點營養劑,就可以讓我們變得更通達事理人情,變得更聰明。 ❓ 本日提問:透過想想自己不想要的後果,恐嚇自己開始行動有效嗎? 今天所閱讀學習的知識內容有些破碎,想不出要分享些什麼,於是便想跟大家聊
Thumbnail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需求需經過本人同意)
Thumbnail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需求需經過本人同意)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本名為《逆習慣》的好書,講解了習慣對人生的影響,並分享了故事和心得。內容廣泛涉及習慣的形成、影響、以及改變習慣的方法,讀者可以從中汲取改變自己習慣的啟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本名為《逆習慣》的好書,講解了習慣對人生的影響,並分享了故事和心得。內容廣泛涉及習慣的形成、影響、以及改變習慣的方法,讀者可以從中汲取改變自己習慣的啟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