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夢境,就是電影可以衝破時間藩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Your name engraved herein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在2020上映那年,引起廣泛的各地粉絲追隨,從星空影院派對至金馬影展,再到北中南各地區的映前映後影人出席,我也在院線放映後成了其中一員。

電影官方主視覺海報

電影官方主視覺海報

主角阿漢和Birdy的故事從他們的少年跨度到中年,記得最後一幕是中年後的他們在加拿大的街道一起看向街道另一邊義無反顧、少年時代的阿漢和birdy,阿漢彈著吉他,兩人走跳在階梯,唱出他們對彼此的晚安之情(WAN-AN,電影裡的另一層解釋是愛你)。

那樣的羈絆不顧過去或未來,只管照亮當前靈魂之中塵封的幽微地帶,突然之間,作為旁觀者的影迷大概也都將自己投射到了電影角色本身,乍以為自己就是那個最懂愛的人。

我陸續與友人、同志友人以及許久未見的同窗友人進到影院觀賞,也有幾次是自己出席影人場次,因而認識到同為本片影迷的粉絲姐姐。生活中,有些人不會經常見面,也甚至已許久未聯繫,又或者往後不一定能繼續保持聯絡,但曾在影院座椅因志同道合而比肩觀影的我們,儘管自己都遺忘了當時的情誼,也有這部電影為我們記憶生命中交會時互放的星芒。

當銀幕可以連結每個孤島,影院便等同整座宇宙

2020年我開始頻繁出入影廳,也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離電影最最近的一年,通常我比較少單純因為娛樂性而選擇進入影廳看一部電影,反而經常無來由地想從電影海報、文宣或是預告裡,看看這部電影是不是有可能和自己那些無處安放的情緒一樣,一樣會使人困頓,卻最終能得到繼續度日的力量,我想為那些能演示出潛伏在眾人心中難以向人訴說之情的電影進入影院,像楚門的世界的出口,走出去後,將想安放的那些過去交給影院這座宇宙,重新擁有召喚新生的可能。

在澎湖無人島的電影經典畫面

在澎湖無人島的電影經典畫面

不再只有夢境帶來的悵然

過了那麼多年,十六、七歲那時候的你和那時候的我,偶爾還是會以「我們」的樣子出現在夢裡,夢裡的我,及時意識到自己的嫉妒快化為一條蛇,在它即將吞噬我的心以及你對我的偏愛時,止損一切我以愛之名綑綁你的行為,然後你不但諒解,我們也一起跨越往後更多親密關係的考驗。潛意識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斷將這樣的劇本在午夜夢寐時分輪播,醒來就知道,自己還在責怪那個多年前的少女,仍被困在當時的疼痛青春。

不過「我們」的樣子如今已不再只是在夢裡,後來,我將之交付給2020年播映著《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影廳,由電影的時間線在似實似幻的時空裡揉捻,讓既真摯又純粹無比的年少執著之愛,跨越時間發酵在「我們」之後的那些故事裡。偶爾還是會想起「我們」,但是伴隨而來的情緒成分是慶幸,還好我們有決定共度那段生命,即便沒有史詩電影般偉大,也動盪了整個青春。

當年電影上映的一整個秋天留下的追影紀錄

當年電影上映的一整個秋天留下的追影紀錄

時間不一定會治癒我們想被撫平的創口,但時間會透過電影在我們的耳畔喃喃,

你可以翱翔,你不必為此停滯。

自《刻在》之後,也開啟我對其他國片及影展相關資訊的關注,甚至也在影院宇宙裡從扮演觀眾一員,到扮演工作人員,有幸參與了2022金馬影展的現場服務人員,卸下工作人員的角色後,也更能知道如何做一個具有包容力的觀眾,寬容也可視為是觀眾對電影藝術的尊重與告白,一如電影一直以來對觀影者的開放與接納。

你不被理解的某些經驗或情感,突然被螢幕上這道白光給接住了,電影傳播的形式也許不斷地在改變,但是帶給我們的情感衝擊以及視野想像從未減少過。

對於「什麼是好電影?」這般對電影藝術的叩問,聞天祥老師在與學籽於2023年金馬獎一甲子推出給影迷的電影大師課前導片裡面如此娓娓道來。最近因為金馬獎的緣故,頻繁關注電影活動,而被推播到「影迷學」的課程。

電影劇照

電影劇照

大家為一部電影著迷的原因各異,作為一般觀眾時會因為一個理由成為一部電影的影迷,也許你跟我一樣會想知道電影是如何運作來成就經典,經典為何令人著迷。過去的經歷是養分,往往要多年後才深有體悟,此時此刻影迷們可以做的是去發現,原來是自己的養分幫助自己捕捉到電影所欲詮釋之事,久而久之練就出多元的思考與價值觀,讓人能真正衝破藩籬,意會時間想要訴說予你的絮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整個人並不好時,就不想跟任何人保持聯繫,我經常害怕身邊的人看透我對自己狀態描述的心虛,或者也可以說,我總是預設我必須是什麼樣子,人們才會喜歡與我來往,至今為止絕大部分的時間,似乎都陷入在自己給自己定義的「狀態好」指標。
「遺忘不會使人幸福,是那些將傷害他人與被他人傷害的、痛苦難受的、深感懊悔的、被拋棄的記憶藏在內心深處過活的人,才能變得更有韌性、更熱情、更加強大,唯有那樣的人才能獲得幸福。」魔女這麼和少年說。
最想要的超能力是甚麼? 我一直都是:瞬間轉移。 如今我親愛的毛孩已經先擁有了這個超能力。 我知道,思念在哪你就在哪,你是我生命願意承受之重。 悲傷不是愧疚與後悔,也不是從此將愛塵封,是我們的靈魂因深深的羈絆而得到昇華的震鳴。
當攝影機與狗狗的視線齊平,有些目的和隔閡就被打破了,他們眼裡的世界沒有語言、種族、階級的限制,跟著他們的腳步能發現有一種時空不存在藩籬,流浪生命可以去到任何地方,可能是一直以來被忽視、遺忘的失落之地,也可能是從來不在人類認知與想像中的地方。
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整個人並不好時,就不想跟任何人保持聯繫,我經常害怕身邊的人看透我對自己狀態描述的心虛,或者也可以說,我總是預設我必須是什麼樣子,人們才會喜歡與我來往,至今為止絕大部分的時間,似乎都陷入在自己給自己定義的「狀態好」指標。
「遺忘不會使人幸福,是那些將傷害他人與被他人傷害的、痛苦難受的、深感懊悔的、被拋棄的記憶藏在內心深處過活的人,才能變得更有韌性、更熱情、更加強大,唯有那樣的人才能獲得幸福。」魔女這麼和少年說。
最想要的超能力是甚麼? 我一直都是:瞬間轉移。 如今我親愛的毛孩已經先擁有了這個超能力。 我知道,思念在哪你就在哪,你是我生命願意承受之重。 悲傷不是愧疚與後悔,也不是從此將愛塵封,是我們的靈魂因深深的羈絆而得到昇華的震鳴。
當攝影機與狗狗的視線齊平,有些目的和隔閡就被打破了,他們眼裡的世界沒有語言、種族、階級的限制,跟著他們的腳步能發現有一種時空不存在藩籬,流浪生命可以去到任何地方,可能是一直以來被忽視、遺忘的失落之地,也可能是從來不在人類認知與想像中的地方。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如果說《瀑布》是以一個天然景觀來暗喻人生中所遭遇的巨大洪水,那我想直言不諱的說:其實我們都生了病,重如瀑布,輕如雨滴,差別在於有無病識感。我們都渴望著身旁能有如小靜一般的人,在我們被沖刷往下墜落時,能用一雙手把我們輕輕地、穩穩地接住,就算沒有人理解也沒關係,你做第一個理解自己的人,做你生命裡的小靜。
然而,面對煉獄,少年們想說:「難道怕就不出來嗎?」沒錯,這正是《少年》最動人的精神。即使再怕,都要出來。電影最後,少年少女們緊緊握著彼此的手,至今想來,仍然讓我熱淚盈眶。在這一片黑暗且困頓的時代裡,《少年》讓我看見了,香港還有希望,還有看見燦爛陽光的希望,和人間可以是天堂的美好想望。​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
《瀑布》的故事十分私密,親近的人出現身心疾病,那種消耗精神的無力感,我相信有類似經驗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不要想辦法治療它,而是理解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辦法與之共存,似乎就是如何在失序中找回秩序的最好方式;不管是片中所提到的思覺失調,還是現在的疫情,都是。
不可否認的是,一切的掌控與自願受制、討價還價的互動關係,在這永遠浮動、散漫不信任感的長三書寓,紙醉金迷只是男女構築出的自我防衛,而最終都只突顯出了浮根們對穩定狀態的內在祈求、以及對實際家庭關係或「自我歸位」的期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只有當我們意識到遺憾的本身也是愛過的痕跡時,回憶和溫柔才能夠化作祝福,送到早已遠去的彼此身邊。」 電影:汪汪夢裡人 再見機械人 Robot Dreams (2024) 導演:Pablo Berger
最近看了這套電影。 再見機械人 / 汪汪夢裡人
Thumbnail
最近進戲院看了一部電影「幻幻之交」,英文片名Imaginary Friends, 本以為是部兒童電影,意外地發現這是一部很適合大人看的電影。 ​ ​ 劇情主要闡述每個成年人在童年時期都曾有一個想像中的好朋友半歲我們長大(電影中稱之為「幻幻」= IF),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為了求生存,我們開始關
《花樣年華》4K 數位修復版,是我2024年看的電影,距離我第一次看已經悄悄過了24年,然而,轉眼間我也已經是片中主角的年紀。電影配上主題曲〈Yumeji's Theme〉,讓男女主角每一次的錯身,精彩萬分。 這讓我想起許多往事,以前在西門紅樓專責2樓劇場租借的時候,1樓的町西茶喫店,每天最愛播送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感人至深的電影,以動人的方式刻畫親密關係,尤其是關於分離與失去。本文從精神分析角度深入探討了電影中反映的人生經歷,以及對分離與失去的深刻體悟,特別著重在溫尼考特「過渡客體」的闡述。觀眾在經歷了片中角色的心路歷程後,無不感到深深的共鳴與反思。
Thumbnail
以前都覺得道別是在路上看到那個熟悉的人,你會走上去跟他說,這些年你有多思念、發生了多少事,好不容易終於又遇見了。但長大才發現,原來有一種再見是當我看見你過得很好,我也有了新生活,就讓我們繼續好好生活,不打擾真的是溫柔?這部電影給長大挺好的禮物,學會失去、學會重新擁有新的關係、學會道別。
Thumbnail
春節以來看了一些影片,都是老電影(而且真的非常老),包括《神通情人夢》、《麥迪遜之橋》、《IRIS》(《愛莉斯的情書》,另譯:《長路將盡》),還有 《美麗境界》,都留下很多可以延伸思考的空間。情書》,另譯:《長路將盡》),還有 《美麗境界》,都留下很多可以延伸思考的空間。
Thumbnail
影劇隨筆,用比較精煉的篇幅講這些影劇在我心中的感受。這次帶來的,是以因緣包裝浪漫詩意又些微哀傷的《之前的我們》、尋求自我認知的童真美麗《怪物》,還有以叔姪為核心的奮力生存日記《殺人者的購物中心》。
Thumbnail
「電影不能改變世界,人才能改變世界。電影唯一能做的,就是讓時間的流逝變得甜美。」
Thumbnail
《之前的我們》(Past Lives)描述了一段處處似曾相識的人生。 「如果兩個陌生人在街上走過,他們的衣服不小心擦到了一起,這就是因緣,因爲這意味著他們的前世一定有什麼關係。如果兩個人結婚了,解釋是說在他們八千次生命中,有八千層因緣。」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只有當我們意識到遺憾的本身也是愛過的痕跡時,回憶和溫柔才能夠化作祝福,送到早已遠去的彼此身邊。」 電影:汪汪夢裡人 再見機械人 Robot Dreams (2024) 導演:Pablo Berger
最近看了這套電影。 再見機械人 / 汪汪夢裡人
Thumbnail
最近進戲院看了一部電影「幻幻之交」,英文片名Imaginary Friends, 本以為是部兒童電影,意外地發現這是一部很適合大人看的電影。 ​ ​ 劇情主要闡述每個成年人在童年時期都曾有一個想像中的好朋友半歲我們長大(電影中稱之為「幻幻」= IF),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為了求生存,我們開始關
《花樣年華》4K 數位修復版,是我2024年看的電影,距離我第一次看已經悄悄過了24年,然而,轉眼間我也已經是片中主角的年紀。電影配上主題曲〈Yumeji's Theme〉,讓男女主角每一次的錯身,精彩萬分。 這讓我想起許多往事,以前在西門紅樓專責2樓劇場租借的時候,1樓的町西茶喫店,每天最愛播送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感人至深的電影,以動人的方式刻畫親密關係,尤其是關於分離與失去。本文從精神分析角度深入探討了電影中反映的人生經歷,以及對分離與失去的深刻體悟,特別著重在溫尼考特「過渡客體」的闡述。觀眾在經歷了片中角色的心路歷程後,無不感到深深的共鳴與反思。
Thumbnail
以前都覺得道別是在路上看到那個熟悉的人,你會走上去跟他說,這些年你有多思念、發生了多少事,好不容易終於又遇見了。但長大才發現,原來有一種再見是當我看見你過得很好,我也有了新生活,就讓我們繼續好好生活,不打擾真的是溫柔?這部電影給長大挺好的禮物,學會失去、學會重新擁有新的關係、學會道別。
Thumbnail
春節以來看了一些影片,都是老電影(而且真的非常老),包括《神通情人夢》、《麥迪遜之橋》、《IRIS》(《愛莉斯的情書》,另譯:《長路將盡》),還有 《美麗境界》,都留下很多可以延伸思考的空間。情書》,另譯:《長路將盡》),還有 《美麗境界》,都留下很多可以延伸思考的空間。
Thumbnail
影劇隨筆,用比較精煉的篇幅講這些影劇在我心中的感受。這次帶來的,是以因緣包裝浪漫詩意又些微哀傷的《之前的我們》、尋求自我認知的童真美麗《怪物》,還有以叔姪為核心的奮力生存日記《殺人者的購物中心》。
Thumbnail
「電影不能改變世界,人才能改變世界。電影唯一能做的,就是讓時間的流逝變得甜美。」
Thumbnail
《之前的我們》(Past Lives)描述了一段處處似曾相識的人生。 「如果兩個陌生人在街上走過,他們的衣服不小心擦到了一起,這就是因緣,因爲這意味著他們的前世一定有什麼關係。如果兩個人結婚了,解釋是說在他們八千次生命中,有八千層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