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想逃跑時,就將自己送進孤島|你的自我對話方式健康嗎?成為理想自己的路上,你需要對抗的心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整個人並不好時,就不想跟任何人保持聯繫,我經常害怕身邊的人看透我對自己狀態描述的心虛,或者也可以說,我總是預設我必須是什麼樣子,人們才會喜歡與我來往,至今為止絕大部分的時間,似乎都陷入在自己給自己定義的「狀態好」指標。

Photo by Benjamin Behre on Unsplash

Photo by Benjamin Behre on Unsplash

如果你享受逃跑那很好,但我好像並不總是喜歡逃跑時的自己

這讓與我曾在某時某地結識,並且會主動聯繫的朋友,都很難與我共享一段長期的友誼關係,我內心不知道為甚麼總是在擔心在乎的人心中可能並不一定將我置於同等的重視。

接著心魔編劇就會為我寫下角色獨白:
別人終會離開,不如妳先離開;他/她的生活好像有沒有妳都沒有差,差不多可以離開了;他們應該不會想跟這種狀態下的妳相處,還是別赴約了吧,訊息也別回了吧。

我其實不知道為什麼內心會有這些聲音,甚至也不知道怎麼和人訴說我會好過一些,唯一肯定的是,逃跑並沒有讓生活過得比較舒坦,而且很難專注在當下的日子,反而經常在午夜夢迴之時,重新演繹決定逃跑之前的行動,白天醒來,才驚覺自己又一次困在過去。

以前還是學生時,可以逃跑回家,可以逃到學校以外的地方,逃到自己的舒適圈,現在已然不屬於學校體系的人,能選擇要相談甚歡的人,也隨時可以消失在他們的生活圈裡,可是究竟還要讓自己逃到什麼時候,還能逃到哪裡?

鍾明軒在個人YouTube頻道「公開人生的第一支影片」裡曾說:

如果你不願意向別人揭露自己,你便無法向自己揭露自己。

讓我開始真正意識到這些信念已經在很多方面影響到我。

沒辦法向他人揭露除了是為了保護隱私,還有可能是因為你連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其實沒有必要向誰交代自己的處境,但對自己有足夠誠實以對嗎?

Photo by Etienne Boulanger on Unsplash

Photo by Etienne Boulanger on Unsplash

檢視日常對自己與他人的誤判

我試著列出目前辨識出來的5個逃跑機制開啟會經歷的自我懷疑環節,或許你也曾有這樣的誤判,或者說我們將自己放得太大:

  1. 陷入比較,以及自己給自己定義的「狀態好」指標。
  2. 他人在沒有妳的時候過得很好,就表示你對他而言不重要?這裡還有一個盲點,我們真的能確定他人過得像表面呈現得好嗎?我們怎麼確定他只是不把痛苦外顯而已。
  3. 朋友無法和你一起去做某件事,就表示他不夠重視你嗎?伴侶拒絕你的請求,是不是因為他個人因素而非因為你?
  4. 害怕真實自然的自己不被喜歡,乾脆不要經常見面,總覺得會露出馬腳。


面對這些誤判,我們能開始的練習是先學會辨識出自己的這些心理暗示,去察覺哪些心理暗示影響了你與自己對話的方式。


健康的自我對話,排除阻礙你成為理想自己的心魔

  1. 建立多元指標|用單一指標去定義成功就容易陷入比較,陷入比較時,就會看低自我價值,因而把自己總結成「狀態不好」。
  2. 停止內心小劇場,不要妄加揣測,將注意力回到自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任務與課題,大多時候其實都是在為自己苦惱,並不是因為不重視你。
  3. 一個人滿足我一件事,就給100分,其餘都是多出來的加分項|心裡不要去要求身邊的人去符合每一個你對他們的角色想像,如果對他們有太多的審視項目要核取,那只是在徒增煩惱。
  4. 反思被喜歡這件事|被喜歡真的有這麼重要嗎?你喜歡那個為了被喜歡、太在意他人看法而小心翼翼的自己嗎?就像收到惡意時,你可以理解到它並不重要一樣,被喜歡也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任務。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

將自己的內心與他人疏離的日子裡,可能與我的性格傾向有關,然而抽絲剝繭後也發現,其實有很多時候可能是害怕去面對、害怕去溝通,同時將對自己的苛刻,投射到他人身上,認為也許他們也是如此苛刻地在看待我。我無法追根究柢自己這樣的慣性反應從何而來,但我好像逐漸在透過一次次的覺察跟練習中,找到更健康的與自己、與他人相處之道。

格友、讀者朋友們,不知道你們是否也有這樣想「逃跑」的時刻,你們又是怎麼將自己帶離孤島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婕後餘生 Afterlife of Chieh的沙龍
2會員
7內容數
2023/12/19
接下來的日子,一起成為「行動先於動機」的信奉者,讓具體行動帶領下一個行動(源自更快樂的選擇及如何成為不完美主義者),讓一次次的行動像電影分鏡一樣,構築你的自信心與成就。
Thumbnail
2023/12/19
接下來的日子,一起成為「行動先於動機」的信奉者,讓具體行動帶領下一個行動(源自更快樂的選擇及如何成為不完美主義者),讓一次次的行動像電影分鏡一樣,構築你的自信心與成就。
Thumbnail
2023/12/04
「我們」的樣子如今已不再只會在夢裡作祟,讓清醒的此刻悵然。後來,我將之交付給當年播放著《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影廳,由電影的時間線在似實似幻的時空裡揉捻,讓既真摯又純粹無比的年少執著之愛,跨越時間發酵在「我們」之後的那些故事裡,如今,我慶幸共度那段生命的決定,即便沒有史詩電影般偉大,也動盪了整個青春。
Thumbnail
2023/12/04
「我們」的樣子如今已不再只會在夢裡作祟,讓清醒的此刻悵然。後來,我將之交付給當年播放著《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影廳,由電影的時間線在似實似幻的時空裡揉捻,讓既真摯又純粹無比的年少執著之愛,跨越時間發酵在「我們」之後的那些故事裡,如今,我慶幸共度那段生命的決定,即便沒有史詩電影般偉大,也動盪了整個青春。
Thumbnail
2023/06/19
「遺忘不會使人幸福,是那些將傷害他人與被他人傷害的、痛苦難受的、深感懊悔的、被拋棄的記憶藏在內心深處過活的人,才能變得更有韌性、更熱情、更加強大,唯有那樣的人才能獲得幸福。」魔女這麼和少年說。
Thumbnail
2023/06/19
「遺忘不會使人幸福,是那些將傷害他人與被他人傷害的、痛苦難受的、深感懊悔的、被拋棄的記憶藏在內心深處過活的人,才能變得更有韌性、更熱情、更加強大,唯有那樣的人才能獲得幸福。」魔女這麼和少年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整個人並不好時,就不想跟任何人保持聯繫,我經常害怕身邊的人看透我對自己狀態描述的心虛,或者也可以說,我總是預設我必須是什麼樣子,人們才會喜歡與我來往,至今為止絕大部分的時間,似乎都陷入在自己給自己定義的「狀態好」指標。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整個人並不好時,就不想跟任何人保持聯繫,我經常害怕身邊的人看透我對自己狀態描述的心虛,或者也可以說,我總是預設我必須是什麼樣子,人們才會喜歡與我來往,至今為止絕大部分的時間,似乎都陷入在自己給自己定義的「狀態好」指標。
Thumbnail
我發現有時候自己所想、所期望、目標、所求的人事物,並非如我所想所願,而當事與願違時,就會陷入迷茫。這個迷茫是我該怎麼辦?我之後要怎麼辦?我還能怎麼辦? 最絕望的往往是那種,我以為是這樣的,,可其實和我所想的不同。
Thumbnail
我發現有時候自己所想、所期望、目標、所求的人事物,並非如我所想所願,而當事與願違時,就會陷入迷茫。這個迷茫是我該怎麼辦?我之後要怎麼辦?我還能怎麼辦? 最絕望的往往是那種,我以為是這樣的,,可其實和我所想的不同。
Thumbnail
當一群人就想念一個人的自在,如願以償一個人時又想起有人陪伴的日子,實在令人疲憊。 經過我自己的經驗,我認為能夠做到遇到每個人都喜歡自己,是不可能。就算你完全把自己的想法經過過濾和修飾再講出來;抑或迴避對方的看法,怕直接拒絕似乎太不近人情,而講出另一些無關痛癢的觀點⋯⋯點擊文章看更多!
Thumbnail
當一群人就想念一個人的自在,如願以償一個人時又想起有人陪伴的日子,實在令人疲憊。 經過我自己的經驗,我認為能夠做到遇到每個人都喜歡自己,是不可能。就算你完全把自己的想法經過過濾和修飾再講出來;抑或迴避對方的看法,怕直接拒絕似乎太不近人情,而講出另一些無關痛癢的觀點⋯⋯點擊文章看更多!
Thumbnail
最近受到格友留言啟發,想來說說在人生谷底、低潮可以怎樣看待那些孤獨的感覺,在缺少人幫助自己的情況下還可以自助,穩定自己的心緒。 其實有很多可以說,這篇我就先簡單分享一點: 感覺到自己不開朗時,就轉換地點 有好長一段歲月我一直有"身邊人不了解我"的感覺,這種感覺在職場時並沒有特別明顯,我還記得有
Thumbnail
最近受到格友留言啟發,想來說說在人生谷底、低潮可以怎樣看待那些孤獨的感覺,在缺少人幫助自己的情況下還可以自助,穩定自己的心緒。 其實有很多可以說,這篇我就先簡單分享一點: 感覺到自己不開朗時,就轉換地點 有好長一段歲月我一直有"身邊人不了解我"的感覺,這種感覺在職場時並沒有特別明顯,我還記得有
Thumbnail
那些看似追逐其實逃跑的樣子 「嗨,所以最近過得還好嗎?」 「我覺得一樣很困惑。」 「怎麼說呢?」 「我還是過著在積極追逐目標的生活」 「那這樣有什麼不好的嗎?」 「說起來好笑,我想停卻停不下來,但是我好累」 「為什麼會覺得累呢?」 「我覺得我在逃避些什麼的在逃跑,其實不是表面上看起來
Thumbnail
那些看似追逐其實逃跑的樣子 「嗨,所以最近過得還好嗎?」 「我覺得一樣很困惑。」 「怎麼說呢?」 「我還是過著在積極追逐目標的生活」 「那這樣有什麼不好的嗎?」 「說起來好笑,我想停卻停不下來,但是我好累」 「為什麼會覺得累呢?」 「我覺得我在逃避些什麼的在逃跑,其實不是表面上看起來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近期工作思考:「逃跑並不可恥,因為生活爛透了」。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近期工作思考:「逃跑並不可恥,因為生活爛透了」。
Thumbnail
生命中,每一次的逃亡/離開,其實都迎向了一個新的啟程,一段生命的擴展。 有一種逃亡,是一次次的離開那些不適合的,一步步靠近自己的心跳。 有一種逃亡,是一次次的在不同的地方汲取滋養,然後,再一次迎回自己,迎向心跳。
Thumbnail
生命中,每一次的逃亡/離開,其實都迎向了一個新的啟程,一段生命的擴展。 有一種逃亡,是一次次的離開那些不適合的,一步步靠近自己的心跳。 有一種逃亡,是一次次的在不同的地方汲取滋養,然後,再一次迎回自己,迎向心跳。
Thumbnail
「奔跑」是我特別喜歡《#我的出走日記》的緣故。整部戲在微小事物的描寫發揮到了極致;仔細想想,生命中特別有力量的人事物的確都是由微小發揚光大,絕對不是由大化小,或是一昧追尋虛無,而是真正能獲得幸福的力量和魔力。
Thumbnail
「奔跑」是我特別喜歡《#我的出走日記》的緣故。整部戲在微小事物的描寫發揮到了極致;仔細想想,生命中特別有力量的人事物的確都是由微小發揚光大,絕對不是由大化小,或是一昧追尋虛無,而是真正能獲得幸福的力量和魔力。
Thumbnail
★躲起來,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他們說 我後來覺得,與其努力讓每個人都喜歡自己,不如努力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 有時候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評論會覺得有些慌張,解釋也不是、不解釋也不是。當一個不夠了解我的人,說出一些對我的看法或意見的時候,我開始學著讓他們只是經過我的耳朵,而不是進到我的心裡。 當一個人
Thumbnail
★躲起來,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他們說 我後來覺得,與其努力讓每個人都喜歡自己,不如努力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 有時候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評論會覺得有些慌張,解釋也不是、不解釋也不是。當一個不夠了解我的人,說出一些對我的看法或意見的時候,我開始學著讓他們只是經過我的耳朵,而不是進到我的心裡。 當一個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