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想逃跑時,就將自己送進孤島|你的自我對話方式健康嗎?成為理想自己的路上,你需要對抗的心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整個人並不好時,就不想跟任何人保持聯繫,我經常害怕身邊的人看透我對自己狀態描述的心虛,或者也可以說,我總是預設我必須是什麼樣子,人們才會喜歡與我來往,至今為止絕大部分的時間,似乎都陷入在自己給自己定義的「狀態好」指標。

Photo by Benjamin Behre on Unsplash

Photo by Benjamin Behre on Unsplash

如果你享受逃跑那很好,但我好像並不總是喜歡逃跑時的自己

這讓與我曾在某時某地結識,並且會主動聯繫的朋友,都很難與我共享一段長期的友誼關係,我內心不知道為甚麼總是在擔心在乎的人心中可能並不一定將我置於同等的重視。

接著心魔編劇就會為我寫下角色獨白:
別人終會離開,不如妳先離開;他/她的生活好像有沒有妳都沒有差,差不多可以離開了;他們應該不會想跟這種狀態下的妳相處,還是別赴約了吧,訊息也別回了吧。

我其實不知道為什麼內心會有這些聲音,甚至也不知道怎麼和人訴說我會好過一些,唯一肯定的是,逃跑並沒有讓生活過得比較舒坦,而且很難專注在當下的日子,反而經常在午夜夢迴之時,重新演繹決定逃跑之前的行動,白天醒來,才驚覺自己又一次困在過去。

以前還是學生時,可以逃跑回家,可以逃到學校以外的地方,逃到自己的舒適圈,現在已然不屬於學校體系的人,能選擇要相談甚歡的人,也隨時可以消失在他們的生活圈裡,可是究竟還要讓自己逃到什麼時候,還能逃到哪裡?

鍾明軒在個人YouTube頻道「公開人生的第一支影片」裡曾說:

如果你不願意向別人揭露自己,你便無法向自己揭露自己。

讓我開始真正意識到這些信念已經在很多方面影響到我。

沒辦法向他人揭露除了是為了保護隱私,還有可能是因為你連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其實沒有必要向誰交代自己的處境,但對自己有足夠誠實以對嗎?

Photo by Etienne Boulanger on Unsplash

Photo by Etienne Boulanger on Unsplash

檢視日常對自己與他人的誤判

我試著列出目前辨識出來的5個逃跑機制開啟會經歷的自我懷疑環節,或許你也曾有這樣的誤判,或者說我們將自己放得太大:

  1. 陷入比較,以及自己給自己定義的「狀態好」指標。
  2. 他人在沒有妳的時候過得很好,就表示你對他而言不重要?這裡還有一個盲點,我們真的能確定他人過得像表面呈現得好嗎?我們怎麼確定他只是不把痛苦外顯而已。
  3. 朋友無法和你一起去做某件事,就表示他不夠重視你嗎?伴侶拒絕你的請求,是不是因為他個人因素而非因為你?
  4. 害怕真實自然的自己不被喜歡,乾脆不要經常見面,總覺得會露出馬腳。


面對這些誤判,我們能開始的練習是先學會辨識出自己的這些心理暗示,去察覺哪些心理暗示影響了你與自己對話的方式。


健康的自我對話,排除阻礙你成為理想自己的心魔

  1. 建立多元指標|用單一指標去定義成功就容易陷入比較,陷入比較時,就會看低自我價值,因而把自己總結成「狀態不好」。
  2. 停止內心小劇場,不要妄加揣測,將注意力回到自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任務與課題,大多時候其實都是在為自己苦惱,並不是因為不重視你。
  3. 一個人滿足我一件事,就給100分,其餘都是多出來的加分項|心裡不要去要求身邊的人去符合每一個你對他們的角色想像,如果對他們有太多的審視項目要核取,那只是在徒增煩惱。
  4. 反思被喜歡這件事|被喜歡真的有這麼重要嗎?你喜歡那個為了被喜歡、太在意他人看法而小心翼翼的自己嗎?就像收到惡意時,你可以理解到它並不重要一樣,被喜歡也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任務。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

將自己的內心與他人疏離的日子裡,可能與我的性格傾向有關,然而抽絲剝繭後也發現,其實有很多時候可能是害怕去面對、害怕去溝通,同時將對自己的苛刻,投射到他人身上,認為也許他們也是如此苛刻地在看待我。我無法追根究柢自己這樣的慣性反應從何而來,但我好像逐漸在透過一次次的覺察跟練習中,找到更健康的與自己、與他人相處之道。

格友、讀者朋友們,不知道你們是否也有這樣想「逃跑」的時刻,你們又是怎麼將自己帶離孤島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遺忘不會使人幸福,是那些將傷害他人與被他人傷害的、痛苦難受的、深感懊悔的、被拋棄的記憶藏在內心深處過活的人,才能變得更有韌性、更熱情、更加強大,唯有那樣的人才能獲得幸福。」魔女這麼和少年說。
最想要的超能力是甚麼? 我一直都是:瞬間轉移。 如今我親愛的毛孩已經先擁有了這個超能力。 我知道,思念在哪你就在哪,你是我生命願意承受之重。 悲傷不是愧疚與後悔,也不是從此將愛塵封,是我們的靈魂因深深的羈絆而得到昇華的震鳴。
當攝影機與狗狗的視線齊平,有些目的和隔閡就被打破了,他們眼裡的世界沒有語言、種族、階級的限制,跟著他們的腳步能發現有一種時空不存在藩籬,流浪生命可以去到任何地方,可能是一直以來被忽視、遺忘的失落之地,也可能是從來不在人類認知與想像中的地方。
「遺忘不會使人幸福,是那些將傷害他人與被他人傷害的、痛苦難受的、深感懊悔的、被拋棄的記憶藏在內心深處過活的人,才能變得更有韌性、更熱情、更加強大,唯有那樣的人才能獲得幸福。」魔女這麼和少年說。
最想要的超能力是甚麼? 我一直都是:瞬間轉移。 如今我親愛的毛孩已經先擁有了這個超能力。 我知道,思念在哪你就在哪,你是我生命願意承受之重。 悲傷不是愧疚與後悔,也不是從此將愛塵封,是我們的靈魂因深深的羈絆而得到昇華的震鳴。
當攝影機與狗狗的視線齊平,有些目的和隔閡就被打破了,他們眼裡的世界沒有語言、種族、階級的限制,跟著他們的腳步能發現有一種時空不存在藩籬,流浪生命可以去到任何地方,可能是一直以來被忽視、遺忘的失落之地,也可能是從來不在人類認知與想像中的地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只想走出困境! 被斷崖的焦慮擾亂我的生活,我失去生活的熱情,走在街道上只覺得自己很孤單,上班時會喘不過氣,宅在家反而覺得比較安全,甚至發現自己快樂不起來...... 我不喜歡這樣的自己,所以我想找回那個愛笑的、充滿好奇且樂於探索世界的自己。 知道自己的狀況不好,但礙於工作,我需要出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Thumbnail
我同意,「逃離」是沒錯,不過不一定是厭惡自己,可以逃避許多本來自己該做的事情。有了愛情,等於同時有一個伴侶,對方可以幫自己完成,或是對方做到了,等於自己也完成了;也可以2個人一起做,不至於只有自己一個人時的孤單。   而且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可以不用注意自己的種種,如:對自己喜歡或不喜歡,滿意或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1逃跑 #Day2 Q.當你________時,最有想逃跑的感覺? ✍️當我遇到情緒失控時,最有想逃跑的感覺。 當我無法掌控,又很在意別人怎麼看待我時,最有想要逃跑的感覺。 寫於20240312(週二)
一個人一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總在假裝自己很享受孤獨、很享受一個人,這個世界時常需要很多假裝,而人也害怕被別人知道自己其實有時候不那麼喜歡自己一個人。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只想走出困境! 被斷崖的焦慮擾亂我的生活,我失去生活的熱情,走在街道上只覺得自己很孤單,上班時會喘不過氣,宅在家反而覺得比較安全,甚至發現自己快樂不起來...... 我不喜歡這樣的自己,所以我想找回那個愛笑的、充滿好奇且樂於探索世界的自己。 知道自己的狀況不好,但礙於工作,我需要出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Pooh分享了她最近閱讀的書籍《對自己也當個好人》。這本書以輕鬆的語調探討了孤獨、自我接納和追求真實自我的重要性。作者通過自身經歷,分析了與他人分享脆弱的感受,並強調在生活的每個階段都應學會接受失敗和孤獨,進而成長。Pooh的感想也鼓勵讀者勇敢嘗試新事物,讓人生更加充實。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Thumbnail
我同意,「逃離」是沒錯,不過不一定是厭惡自己,可以逃避許多本來自己該做的事情。有了愛情,等於同時有一個伴侶,對方可以幫自己完成,或是對方做到了,等於自己也完成了;也可以2個人一起做,不至於只有自己一個人時的孤單。   而且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可以不用注意自己的種種,如:對自己喜歡或不喜歡,滿意或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1逃跑 #Day2 Q.當你________時,最有想逃跑的感覺? ✍️當我遇到情緒失控時,最有想逃跑的感覺。 當我無法掌控,又很在意別人怎麼看待我時,最有想要逃跑的感覺。 寫於20240312(週二)
一個人一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總在假裝自己很享受孤獨、很享受一個人,這個世界時常需要很多假裝,而人也害怕被別人知道自己其實有時候不那麼喜歡自己一個人。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