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起跑線》——學校是階級複製的場域,還是公平正義的所在?

《人生起跑線》——學校是階級複製的場域,還是公平正義的所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印度電影《人生起跑線》反映深怕孩子輸在「人生起跑線」的父母,用盡一切手段,甚至裝窮住到貧民窟,就為了讓女兒擠進重視英語環境的私立名校(電影裡的媽媽:「如果孩子去唸公立學校,以後就會怕講英文,英文不好就會成為社會上的魯蛇,會沮喪挫折,然後去吸毒。」),中上階級的有錢人占去政府要私校留給弱勢家庭的名額,立意良善,卻無法落實。


電影雖以喜劇方式呈現,卻也呈現出某些焦慮父母的真實心態,這些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射自己成長經驗的恐懼,卻讓孩子成為自己人生的客體。若要追本溯源這些父母根深蒂固的觀念,可以從教育社會學的角度探討。教育社會學的三大典範:和諧、衝突與詮釋理論。和諧理論重視社會的結構功能,認為只要每個人在角色裡發揮功能,社會便能維持統整、和諧和穩定。和諧理論認為學校作為社會結構的一部份,教育具有選擇和社會化的功能,目的是讓人在社會上不同的位置發揮角色功能,培養學生具有共同的信念和價值觀、傳遞知識技能與社會規範。


然而衝突理論卻提出許多社會結構中隱藏的矛盾與對立,「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原生家庭的經濟、文化都是一種再製的社會資本,而教師也是體制裡的成功者,和學生形成支配——從屬的關係,學校的主流文化形成一種霸權,排擠或壓迫所有不適應它的人。正是因爲深刻理解這種社會現象,才使得電影中的母親對孩子要接受什麼樣的教育有那麼深的執念,她希望孩子從起跑點開始就不要輸,未來才能擺脫原本的階級(市集小販),而到另一個更具有優勢的階級(如外商公司白領)。


教師為什麼要學教育社會學?身為社會體制內的成功者、學校裡有權力分配資源的階層,如果教師皆以自己「中產階級」的思想觀點、文化品味來看待來自四面八方的學生,難道不會落入自身視野的局限,不自知地戴上有色眼鏡,成為班級裡強化偏見、階級複製的推手?1970年代後,新的教育社會學興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成為在班級裡學者重要的研究重點,正式教育裡的課程、教學與評鑑的分類(課程界線)、架構(教師對學生的控制)逐漸由強轉弱,教室裡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課堂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場所,目的是追求每個人教育機會的均等。


108課綱以「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學校教育應善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引導學生開展與自我、他人、社會,乃至自然的各種互動能力。若教師皆具備思辨與反省的能力,在孩子面前作為終身學習的典範,相信必能成功地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積極體驗生命意義,成為致力社會、自然與文化永續發展,共同謀求彼此互惠與共好的地球公民。

avatar-img
Lolo的沙龍
28會員
5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ol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力量動物工作坊幫助你找到動物守護靈,但該怎麼維繫和祂的關係,以及探索自己更細微奧妙的心靈之旅呢?
這一篇結合了近一年半在國北教大修雙語教育學程,經歷過數場雙語課教學觀摩、雙語學校參觀以及不同教授帶領下在課堂中討論雙語理論與實踐等的反思,雙語教育該不該做?該怎麼做?以及如何做?在台灣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本篇提供目前所學的心得,希望大家終將找到答案......
去年10月開始嘗試素描、水彩,我待在畫室的時間越來越長,過年的時候,甚至「一整天」都在沈浸式畫畫(早上四小時、下午四小時)我很享受專注在畫面上,完成作品的感覺,今年三月開始決定要參加學校藝設系開的視覺藝術檢定考試:三小時內完成一張四開素描、一張四開水彩和一個陶土立體造型作品......
本課學的是城市裡常見的場所以及簡易的問路句型,這一次我又想到點子來讓他們發揮想像力和每個人獨特的藝術創作天賦......
這一課學的是常見的病症以及簡單的問答,這一次我請chatgpt幫我生出5種生病看醫生的情境,並將小朋友分為兩兩一組(一個程度較好的配一個程度較低的),程度好的扮演醫生(因為要說的話比較多),次程度的扮演病人,在熟悉情境內容後,不須一字一句一模一樣背稿演出,但須講到重點以及利用肢體相關動作表演情境,讓
這一課學的單字句型是從事或詢問回答各種常見的休閒活動。身為小學老師,我的熱情與動力來自於和學生的互動和體驗,我很喜歡了解我的學生多一些!於是我想到一個方式可以讓大家分享自己,同時又了解彼此多一些,然後又可以練習英文......
力量動物工作坊幫助你找到動物守護靈,但該怎麼維繫和祂的關係,以及探索自己更細微奧妙的心靈之旅呢?
這一篇結合了近一年半在國北教大修雙語教育學程,經歷過數場雙語課教學觀摩、雙語學校參觀以及不同教授帶領下在課堂中討論雙語理論與實踐等的反思,雙語教育該不該做?該怎麼做?以及如何做?在台灣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本篇提供目前所學的心得,希望大家終將找到答案......
去年10月開始嘗試素描、水彩,我待在畫室的時間越來越長,過年的時候,甚至「一整天」都在沈浸式畫畫(早上四小時、下午四小時)我很享受專注在畫面上,完成作品的感覺,今年三月開始決定要參加學校藝設系開的視覺藝術檢定考試:三小時內完成一張四開素描、一張四開水彩和一個陶土立體造型作品......
本課學的是城市裡常見的場所以及簡易的問路句型,這一次我又想到點子來讓他們發揮想像力和每個人獨特的藝術創作天賦......
這一課學的是常見的病症以及簡單的問答,這一次我請chatgpt幫我生出5種生病看醫生的情境,並將小朋友分為兩兩一組(一個程度較好的配一個程度較低的),程度好的扮演醫生(因為要說的話比較多),次程度的扮演病人,在熟悉情境內容後,不須一字一句一模一樣背稿演出,但須講到重點以及利用肢體相關動作表演情境,讓
這一課學的單字句型是從事或詢問回答各種常見的休閒活動。身為小學老師,我的熱情與動力來自於和學生的互動和體驗,我很喜歡了解我的學生多一些!於是我想到一個方式可以讓大家分享自己,同時又了解彼此多一些,然後又可以練習英文......